标题:
八旬歌师守护侗歌一甲子:“救救北侗民歌”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3-3-27 23:10
标题:
八旬歌师守护侗歌一甲子:“救救北侗民歌”
中国民族报 2013年3月8日 □ 杜再江 胡乘铭 文/图
[attach]24882[/attach]
▲为搜集侗歌,王朝根负债累累,家里一贫如洗。
[attach]24883[/attach]
▲王朝根搜集而成的歌集和制作的歌碟
有人毕生追求物质生活,年过八旬的侗族花甲老人王朝根则靠信仰维系生命。他用人生中的60载光阴,书写了一个民间文化守望者的悲壮故事。为了出版用60年心血换来的3万余首侗歌、70余万字的歌集,王朝根把自家的房屋和地基抵押给当地金融机构,打算贷款来出版他的毕生心血,未果。日前,笔者走访了这位向外界发出“救救北侗民歌”呐喊的老人。
守护北侗民歌一甲子
“救救北侗民歌!”
如此颤抖、低沉的呐喊,来自贵州锦屏县九寨侗族社区(九个侗族大寨的统称)平秋镇平秋村一个身残志坚、守护侗歌已有60载的80岁高龄老者王朝根。60年来,王朝根只有一个愿望:让北侗民歌世世代代唱下去。
贵州侗族,按地理位置分为“南侗”、“北侗”,两者也有语言、风俗方面的差异。一般认为,锦屏县铜鼓镇以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为“南侗”,以北的天柱、三穗、镇远为“北侗”。王朝根所在的锦屏县九寨侗族社区,属于“北侗”。
比起黎平等“南侗”的侗族大歌享誉世界,相比之下,锦屏县九寨侗族社区侗歌却“养在深闺无人知”,少有媒体报道,亦极少走出外界。而头发稀疏、穿着简朴的王朝根,正是对北侗民歌进行艰难守护的一位歌师。
为了出版自己耗时60载搜集整理出来的歌集《北侗民歌民俗文史拾贝集》,王朝根四处奔波筹集经费,但均无果。今年春节刚过,他就拿着自家的房屋和地基的合同到当地金融机构,打算抵押贷款,筹集出版资金,却被告知“贷不了款”。而这只是王朝根60年来保护侗歌苦旅中所遭遇的挫折之一。
这几年,王朝根多次到各级文化部门,希望能够争取到出版资金,好让3万首侗歌有一个“永恒的归宿”,让珍贵的侗歌得以传承。他甚至非常绝望地想:“要不要把自己唯一的住所卖了,这样至少也能筹到几万块钱。”
在笔者面前,王朝根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甚至怀疑,自己耗尽一生所从事的这份事业是否真正有意义。
爱上民歌,为搜集民歌而搬家
王朝根1933年出生于天柱县石洞镇客寨村,未满3岁父亲离世,10岁时母亲离世,因而他小学就辍学了。
辍学后的王朝根,热爱读书。当他读到沈从文的《边城》时,对翠翠等苗家人“对歌求爱”的习俗大感兴趣。“因为我小时候就知道,我们侗家人也是对歌求爱呀!”他隐约觉得,侗族民歌也将和《边城》中的苗族民歌一样,绽放光芒。
长大后,王朝根跟村里的青年们一起,体会到了在山坡上、田野边跟姑娘们对歌的快乐。“我开始迷恋侗歌时,很多侗寨都还有歌师健在,这些人会教大家唱歌。”王朝根说,随着岁月流逝,许多侗寨的歌师相继去世,一些侗歌逐渐消失……目睹这一现象,王朝根心急如焚,他担心这样下去,侗歌将走向“人亡歌灭”的绝境。
“苗歌通过《边城》让世人知晓并向往,我想用我的方式,让侗歌世代流传下去。”王朝根决定挽救侗歌。自20岁开始,王朝根就开始搜集侗族民歌,其中充满艰辛。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很多歌师对侗歌秘而不宣,这让王朝根的搜集工作费尽周折。
后来,他发现人们喜欢照相,照相师傅在农村广受欢迎。1956年,20多岁的王朝根利用自学到的关于小孔成像和凸透镜聚焦的知识原理,竟成功仿制出了一台简易的照相机,这台照相机的拍摄效果与别的相机几乎一模一样。
从此,他以照相的名义走村串寨搜集民歌。“我做的是大家欢迎的照相工作,因此,家人和其他人都不好再说我是不务正业啦。”
“谁能给我唱一首平时不常听到的民歌,我就给谁免费照相。”这是王朝根当年的“绝招”。通过此举,他搜集到不少濒临失传的民歌。“不过,照相有时成了赔本生意,但我觉得值。”
1960年,在亲人多次劝说下,王朝根进入清水江水运局工作,端上了“铁饭碗”。不幸的是,在这期间他发生意外,造成左手残废。1980年,又一次意外造成他右下肢残疾,从此行动不便。“
我觉得我不能放弃,我要跟命运抗争。”王朝根暗下决心。不久,他又开始一瘸一拐地走村串寨、搜集民歌了。
在不断的走访中,王朝根得知锦屏县九寨社区侗歌很盛行,这里是侗族南北部的过渡带,侗歌不但兼有南、北侗的优点,而且有自身特点。王朝根认为,要想全面了解侗族歌曲,在锦屏县九寨社区扎根是最好不过的。因此,1981年,王朝根办理好搬迁手续,从天柱县石洞镇搬到锦屏县九寨侗族社区的平秋镇平秋村定居,并开了一家照相馆。
3万余首侗歌70余万字的歌集待出版
由于痴迷搜集民歌,没有心思照顾家庭,长期以来,王朝根的家里一贫如洗,这令妻子心寒不已。1996年,妻子终于忍受不了贫困,与他离婚。身世之苦,离婚之痛,这些似乎都没能让王朝根向命运低头。
“与其说是我挽救侗歌,不如说是侗歌挽救了我。”王朝根说,侗歌让他一次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60年间,王朝根的足迹踏遍了锦屏、天柱、剑河、三穗等侗族地区,行程数万公里。他搜集整理到3万多首歌曲,包括侗族大歌、花歌、婚嫁歌、酒歌等几十种。其中,很多是失传或面临失传的老歌。如今,在北侗地区的民歌对唱比赛中,人们大都喜欢唱他收集整理出来的歌曲。2001年10月,中央电视台到九寨侗族社区拍摄“锦屏侗族民歌”专题片,用的就是王朝根搜集整理出来的曲子。
同时,为了以更为通俗的方式让当地群众接受侗歌,王朝根在古稀之年到电脑培训学校学习电脑,而后又挑选侗族歌手、布置场景,拍摄并制成《有缘巧相遇》、《情意感人心》、《聚散情依旧》等十多个光碟。
“因为我制作的是侗、汉双声道光盘,因此连汉族人以及懂汉语的人都能听懂、喜欢听。”王朝根介绍说。
“不过,这些都是要花钱的,为此,这些年来我负债累累。”一贫如洗的王朝根,已经很久没有给自己添新衣了,如今他身上穿的,依然是十几年前添置的中山装。
去年,王朝根受邀前往上海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录制节目。当他带着重达4.9公斤、780页、耗时3年才打印而成的书稿《北侗民歌民俗文史拾贝集》展示在大家面前时,现场观众无不惊叹,连连称赞这本收录了3万余首民歌,以及不少侗族民间故事的集子是“侗族诗经”。而听悉王朝根几十年来为守护侗歌而付出的艰辛之后,不少观众被感动得流泪了。
“出版这样一本书要10多万元,对我而言,这无疑是天文数字啊。”王朝根说,他曾四处奔波,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但多次呼吁均无果而终。
“不管多艰难,我都要出版这本侗歌集,这是我毕生的愿望,也是我为北侗人做的最大的事情,最有意义的事情。”王朝根依然坚信,他的这本书迟早会有面世的一天。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4-5 10:54
救救孩子!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