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
[打印本页]
作者:
唐小样
时间:
2013-3-15 09:51
标题:
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
2013年03月14日 15:28 来源:北京晨报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是林嗣环写的古文《口技》中一句。而这篇古文也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口技的魅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的传承人牛玉亮和他的徒弟们仍在继续探索,在发音方法、发声部位、理论总结等多方面推动着口技的发展。
拜鸟为师
在大栅栏湿井胡同一个小院内,记者见到了从事口技表演50多年的传承人牛玉亮。老爷子今年已有75岁,但底气依然十足。老爷子在院子里养了一只黄色的红玉鸟,平日就把鸟笼子挂在屋门外的梁上,有时牛老会和这只鸟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对话;有时牛老学其他鸟叫时,这只鸟还会在一旁接下茬。牛玉亮称,要想学动物的叫声,首先得和它们交朋友,得先拜它们为老师。
1953年,牛玉亮开始从事杂技工作,3年后,他到上海演出时接触到了口技,从此便爱上了这种表演形式。18岁的他拜了师,正式学习口技表演。刚学口技不到一年,牛玉亮便有机会到芜湖演出。演出期间,牛玉亮每天早起练习发声,而就在此时他听到了山上黄莺的叫声。“当时我一听,这个声音真好听。于是就开始跟着它学。开始我叫得不像,它一听不好听,就不叫了。后来我再一遍遍地试着找音。这样它叫一句,我跟着学一句,慢慢我的声音就开始越来越接近。”随着模仿的接近,这只黄莺也开始渐渐接近牛玉亮,最后牛玉亮的声音获得了“老师”的肯定,黄莺老师兴奋地在他头顶盘旋。
第二天一早,牛玉亮再次去找“老师”时,没想到这位“严师”比他到得还早,已经在老地方等“徒弟”了。“我们每天早上都会进行对话,直到第8天演出结束了,我该离开了,走的时候,车经过那儿,我看见它还在老地方等着我呢。”
为乌鸦正名
说到鸟叫,不得不提到清朝光绪年间百鸟张的《百鸟争鸣》,而牛玉亮告诉记者,《百鸟争鸣》的关键在于模仿的程度,而并非是模仿鸟叫的种类。
“百灵叫就是《百鸟争鸣》中比较难模仿的一种鸟,学习百灵要先学会‘百灵13套’,所谓13套就是指百灵学其他声音时的13种叫声,其中包括百灵学习的猫、狗、鸡叫,推小车的声音,归巢时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光学会百灵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牛玉亮称,每次演出《百鸟争鸣》时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模仿鸟叫的种类越多越好,但前提是必须准确。一场表演后,层次分明、发音准确、表达到位、鸟叫声高低音配合得当的演出,水平自然就很高。但相反,只追求多学习鸟叫的种类,但每种鸟学出来的都不是正口、不准确,那么表演者学习的鸟叫再多,演出的质量也不高。
牛玉亮介绍,从前的《百鸟争鸣》中并没有乌鸦的叫声,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上,乌鸦是一种不祥之鸟。可对此,牛玉亮却认为乌鸦很冤枉。“乌鸦本身是一种益鸟。我在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演出的时候,经常观察当地的乌鸦,它们和当地人的关系很融洽。老百姓都很喜欢乌鸦,经常切块肉喂给落在自己肩上的乌鸦吃。”他称,由于上述地方环境保护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当地选择用乌鸦来维持环境卫生。在路上经常可见一辆垃圾车上落的满是乌鸦,这些乌鸦专吃腐肉、垃圾,以此来消灭瘟疫,保护人类。“乌鸦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必须为乌鸦正名。”为给乌鸦“平反”,牛玉亮特意在自己表演的《百鸟争鸣》中加入乌鸦叫,让整台节目的表现更加丰富。
发音新法模仿更多样
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狩猎,经常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它们,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这是最早口技的雏形。而口技形成一种表演是大约2300年前开始的。口技对学习者本身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需牙齿整齐即可,但对于后天的观察、研究则要求很高。口技表演者不光需要学习声音,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在演出中,牛玉亮发现,一段口技的表演需要大量的气力,一个人表演往往很费力。能否从呼吸入手,改变表演的局限呢?一次,他在看电视时发现了出路。“电视里的生物学家正在讲动物的结构。讲到鸟叫的时候,专家说鸟是用鸣管发声的,这样鸟吸气发音,呼气也发音。后来我就想鸟本身的这种循环发声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得到呢?我的声带比鸣管先进多了,鸣管不能控制,但声带是可以控制的。”于是牛玉亮开始练习这种循环发声、循环呼吸的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牛玉亮的双呼吸研究成功了,如此一来,一位口技表演者可以模仿两个人在台上表演,口技的气源和声域比从前更宽。更重要的是,表演者没有从前那么累了,即便在表演时换气,也不会影响演出。同时,鸡叫等声音也运用了循环发声,模仿的种类也随之被开发出不少。
除呼吸方法外,牛玉亮还发明了用小舌发音,“小舌平时是不发音的,所以练习的时候会比较困难,但一旦找到了小舌的位置,控制它的震动,我们就可以模仿乌鸦、青蛙、飞机等声音。”牛玉亮边说边演示,模仿的声音足可以假乱真。
同时,牛玉亮的这股琢磨劲儿,也被徒弟学去了。方浩然1990年生人,是位不折不扣的“90后”。不过,他却发明了用鼻腔共鸣发声的方法来演绎葫芦丝的声音。方浩然介绍,自己很喜欢葫芦丝这种乐器,但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总是吹不好,后来就开始琢磨着模仿这种乐器,让它真正成为自己的声音。“口腔就像是一个乐器,嘴巴是葫芦丝的葫芦、声带是葫芦丝的簧片,手指按的音则靠舌头控制。以声带发声为主声,用鼻腔共鸣的方法来达到葫芦丝的效果。”果然,方浩然的葫芦丝“演奏”声音圆润,在几次表演中均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理论总结传承更广泛
近些年来,西方的B-Box传到了中国,并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它没有传统口技表演那么复杂,只要掌握好节奏,普通人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对于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牛玉亮也很欣赏。
“这种表演形式很好,挺有意思,而且适于传播。不过它和咱们国家的口技还是有区别的。表演B-Box需要麦克风,否则它的效果出不来,但是口技不一样,咱们用麦克风只是辅助工具,有它表演的效果会更好,但没有咱们也可以照样演。”但口技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让很多人都敬而远之。为此,牛玉亮开始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技法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编写成书和教学、表演光盘。
“我写书、录光盘,就是要把它在我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过去没有书,只有师父带徒弟的口口传教,现在我总结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写成书,后人就可以在我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牛玉亮写的《中国口技》(暂定名)目前已经进入整理阶段,而由他录制的光盘《口技教学与欣赏》也进入到了后期制作阶段。
在牛玉亮的徒弟中,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只有20岁,而在他开办的少儿口技培训班中,孩子的年龄则更小,只有7岁,他相信通过自己和徒弟们的共同努力,口技会被更多人继承、发展。
(责任编辑:张翔)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4-20 19:26
没有听过。
那篇语文课文影响大。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4-20 19:26
不知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是否考虑了非遗因素。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