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关注中国民族史的梁启超,到了1922年,才开始重视考古学的新发现,承认将来也许有必要放弃自己一直提倡的“汉族西来”学说。(12)梁启超这一新观点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民国政府地质学顾问瑞典人安特生(Andersson, Johan Gunnar)1921年在河南仰韶村遗址发现的以“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安特生根据自己在仰韶村的新发现指出,留下该考古遗存的人群就是今日汉族的祖先。(13)他还注意到已在西亚、东欧、中亚发现的同样以“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并指出了这些文化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影响。在同一篇论文中,不仅阐述了文化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还将这种关系与中国民族起源联系起来,并指出了他的设想与此前拉克伯里提出的“汉族西来”学说的关系。(14)
安特生根据这一设想,除了在黄河中游的河南,又在黄河上游的陕西、甘肃等地,积极开展了系统性的考古发掘工作,并基于在这些地区获得的考古成就,赞同“李希霍芬[Richthofen, Ferdinand Freiherr von]氏之意见,谓中国人民[汉族]乃迁自中国土尔基斯坦(即新疆),此即为中国文化之发源地。但受西方民族之影响”。(15)
①小松原伴子:《日露战争前后の人种论:日本と中国と》,《呴沫集》7,东京:呴沫集发行世话人(学习院大学史学会),1992年,第317—362页;Dik 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London: Hurst & Co., 1992),(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佐藤丰:《清末におけゐ民族问题の一侧面》,《愛知教育大学研究報告(人文、社会科学)》45,刈谷:该大学,1996年,第81—89页;王仲孚:《中国民族西来说之形成与消寂的分析》,《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第37—99页;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石川祯浩:《近代东アジア“文明圈”の成立とその共同言语:梁启超におけゐ“人种”を中心に》,狭间直树编:《西洋近代文明と中华世界》,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1年,第25—40页;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21—950页;石川祯浩:《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主义与中国人类学的兴起》,《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第998—1020页;石川祯浩:《二十世纪初头の中国におけゐ“黄帝”热: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说》,《二十世纪研究》3,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2年,第1—22页;杨思信:《拉克伯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坂元ひろ子:《中国民族主义の神话》,东京:岩波书店,2004年;田中比吕志:《创られゐ传统:清末民初の国民形成と历史教科书》,《历史评论》659,东京:校仓书房,2005年,第42—57页;石川祯浩:《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何成刚:《从“西来说”“东来说”到“土著说”: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民族起源观的变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11期;孙江:《连续性与断裂: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黄帝叙述》,王笛主编:《新社会史(3):时间、空间、书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0—244页[孙江:《连续と断绝:二十世纪初期中国の历史教科书におけゐ黄帝叙述》,《中国研究月報》62—10,东京:中国研究所,2008年,第1—20页(並木賴寿等编《近代中国、教科书と日本》,东京:研文出版社,2010年,第163—195页)];李帆:《人种与文明: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学说传入中国后的若干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拙文:《苗族史の近代:汉族西来说と多民族史观》,《北海道大学文学研究科纪要》124,札幌:该研究科,2008年,第25—55页(http://eprints.lib.hokudai.ac.jp/dspace/hanlle/2115/32427);孙江:《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播与文本之比较》,《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孙江:《黄帝はバビロンょり来たり:ラク一ペリ“中国文明西来说”おょび东アジアヘの传播その》,《静冈文化艺术大学研究纪要》11,滨松:该大学,2010年,第42—49页)。
④韦廉臣:《古初纪略》,《古教汇参》(Ancient Religions and Philosophies: Their Origin, Aim, and Issue)卷1,上海:益智书会(The "School and Text Book Series" Committee),1882年,第9—12页。
⑥James Legge,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3-1(The First Parts of the Shoo-King)(Hong Kong: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s Printing Office, 1865) 189-191; Joseph Edkins, China's Place in Philology(London: Trübner & Co., 1871); Terrien de Lacouperie, "China and the Chinese: The Early History and Future Prospect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ts 28. 1443(London: the Society of Arts, 1880)725-734; Terrien de Lacouperie, "The Cradle of the Shan Race," Amongst the Shahs(London: Field & Tuer;Simpkin, Marshall & Co.; Hamilton, Adams & Co., 1885)21-55; Terrien de Lacouperie, Formosa Notes: Mss., Languages and Races(Hertford: Stephen Austin & Sons, 1887); Terrien de Lacouperie, The Languages of China before the Chinese: Researches on the Languages Spoken by the Pre-Chinese Races of China Proper previously to the Chinese Occupation(London: D. Nutt, 1887); Terrien de Lacouperie, "Babylonia and China," The Babylonian and Oriental Record 1.8(London: D. Nutt, 1887)113-115; Terrien de Lacouperie, 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2300B. C. to 200A. D.(London: Asher & Co. 1894).
⑦与民间不同,在学术界,当年日本东方学者几乎都认为提倡巴比伦起源的拉克伯里学说是荒谬的,并察觉到其隐藏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因素,因而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但是,即使是批判最激烈的桑原骘藏,也仍然支持德国地理学者李希霍芬(Richthofen, Ferdinand Freiherr von)所提出的中亚起源学说(桑原:《支那の太古に关すゐ东洋学者の所说に就き》,《国民之友》287、288,东京:民友社,1896年,第615—620、674—680页)。李希霍芬主张,汉族的起源地是远离中国内地的昆仑山脚下的现在新疆南部的和田,汉族是从那里集体迁移而来的。因此,桑原的这种观点,与当年其他西方学者的学说,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⑨参照Lacouperie, Terrien de, The Languages of China before the Chinese。关于理雅各和艾约瑟的中国古典和语言研究对拉克伯里学说的影响,参照拙文:《苗族史の近代:汉族西来说と多民族史观》以及孙江:《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播与文本之比较》。
(13)Johan Gunnar Andersson,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No. 5, Part 1(Pek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1923) 34(袁复礼译:《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5号第1册,第22页)。
(14)Johan Gunnar Andersson,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 pp. 40-42(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第26—27页)。
(15)Johan Gunnar Andersson, "Preliminary Report 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Kansu," Memoir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Series A, No. 5(Pek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1925)41-42(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5号,第36页)。
(21)关于民国学术界对中国上古史的讨论,参照Hon Tze-ki, "Ethnic and Cultural Pluralism: Gu Jiegang's Vision of a New China in His Studies of Ancient History," Modern China, 22-3(Thousand Oaks: SAGE Periodicals Press, 1996)315-339; 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王汎森:《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第305—320页;佐藤武敏:《王国维の生涯と学问》,东京:风间书房,2003年,第359—415页;竹元规人:《顾颉刚、傅斯年の中国上古史研究と民族论、疆域论》,《中国哲学研究》24,东京: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2009年,第229—250页;拙文:《苗族史の近代(3)》。
(38)范文澜:《关于〈中国通史简编〉》,《新建设》4—2,北京:新建设杂志社,1951年,第20—24页;叶蠖生:《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研究室》以及荣孟源:《范文澜同志在延安》,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9—76、180—187页。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史学工作的概况,以及其对中国民族史论述,参照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及James Leibold, "Han Man's Burden: The Communis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Zhonghua Minzu," Reconfigu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How the Qing Frontier and Its Indigenes Became Chinese(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1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