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广博丰厚的陇东南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3-12 23:45
标题:
广博丰厚的陇东南文化
天水在线 (2013-3-12 7:11:43) 来源:甘肃日报
全力建设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广博丰厚的陇东南文化
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
□李宁民
伏羲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伏羲氏族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
伏羲氏族时期,大体经历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到晚前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关系性质是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并延伸了很长的一段时期。其社会生产是在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统帅下的氏族成员集体劳动生产形式。出现了初步的社会生产分工,创造发明了许多物质的、精神的成果。
伏羲氏族之所以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文化,创造了许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其文化的核心是学习、创新、创造。
伏羲氏及其氏族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即人的生存需求为社会第一需求,主动学习先人和其他氏族所创造的一切先进东西,根据他们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进行改造、改进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主要采取了兼容并蓄、自我创新发展的手段,而非战争掠夺的手段。也就是说,从中华文明产生时就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宽容、包容的优秀品德。
物质文明成就
结网罟,兴渔猎。据史书记载,伏羲氏是渔猎工具的发明者。网罟的发明,使撒网捕鱼成为可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靠采集自然果实和集体围猎而不敷食用的状况。
豢育牺牲,发展牧业。伏羲氏教先民对猎获之死兽因不易储存而首先食用,对活兽进行豢养驯化,使之成为家畜,逐步开始了圈养牲畜。这是原始畜牧业的一大革命,也是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大贡献。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原始畜牧业的开始。
作历度,兴农业。伏羲氏族通过长期劳动实践,逐步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规律有了认识。特别是他们在进行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现,日出月落,月出日落的循环变化,气候的变化,温度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变化着的物象对他们开展农牧业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大自然这些不断变化着的现象,早期他们是被动地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断地进行观察思考,逐渐地掌握了这些变化的规律,逐步总结出了简单的历法。
钻木取火,养蚕化布,建造屋庐,进化生活。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后,随着生产生活的实践,逐渐对火有了新的认识;人类早期夏衣用树叶遮体或裸体,冬衣用皮革御寒。伴随原始锄耕农业的兴起,促进了纺织业的较快发展,麻布的出现,可以遮体御寒,既轻柔,又保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步;从居住条件看,旧石器时期,原始先民为躲避猛兽吞噬和风寒暑热雨淋等大自然灾害的侵袭,一般都群居山林树上或背风、向阳、临水的天然洞穴之中。随着原始锄耕农业的形成,人们开始趋于半定居或定居生活。在聚落址内大量营建房舍或“因丘林掘穴而处”。屋舍建造的大发展与先民生活居室质量的逐步提高,使原始先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精神文明成就
创立龙文化,奠创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伏羲带领他的部族在东徙的过程中,通过兼并、吸纳,融合了其他氏族、部落,学习其他部族先进的东西,也同时取代了其他部族图腾崇拜,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精神信仰与图腾崇拜物“龙”。
伏羲氏族图腾演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崇拜物“龙”图腾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谱写早期文明史的过程。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本质之所在。
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之源。伏羲创画的先天八卦,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制瑟作乐,开中国音乐艺术之先河。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琴、瑟、箫、埙等乐器都认为是太昊伏羲氏发明的,笙簧是其妹女娲发明的。“网罟歌”“立基歌”“扶来歌”“立本歌”“驾辩曲”等也都是太昊伏羲氏创作的最早的乐曲。
造书契,开中国文字之先河。文字发明之前,曾有一段“结绳而用”时代。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在过去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符号、图画记事。虽然这些符号、图画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文字,但其已有书契之功用,与象形文字有着承启关系,对以后表意文字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始制嫁娶,促进了人类自身进化的进程。伏羲氏之前的婚姻是母系氏族社会“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族内血缘杂婚生活。伏羲氏倡导“不媒不聘”的聘婚制,将人类婚姻制由族内血缘杂婚制改变到族外媒聘婚姻制,以至最后进化到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是人类婚姻生活史上的一大进步,为人类自身的繁衍进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厚的庆阳历史文化资源
□左瑞杰
庆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基本市情可以用“红、黑、绿、黄”四个字来概括:即光荣的革命历史,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子午岭生态旅游资源,以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黄土地域文化。
周祖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存,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庆阳的先民们已能熟练地烧制造型优美、工艺繁复、艺术价值极高的彩陶,展示了高度的智慧和精巧的技艺。上古时期,这里是黄帝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殷商末期,周先祖公刘在此教民稼穑,辛苦劳作,开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先河。《诗经》中的《大雅·公刘》《大雅·生民》《豳风·七月》等对此均有生动的记载和描述。先秦时期,先周中期有十三代王的历史就发生在庆阳,先周来庆阳的第一代首领不窋因亡命求生存带领部落来到庆阳的庆城,其第三代传人公刘为了扩展壮大,从庆城南下豳地(今宁县新宁镇庙咀坪),建立邠国。流传至今的《诗经·公刘》《豳风·七月》许多篇幅描述的就是这段时期周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在庆阳民间,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还遗留有祭祀农业丰收的习俗。在《诗经》中被称为“陶复陶穴”的窑洞民居,至今仍是庆阳农民重要的民居形式之一。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唯一的新剧种。庆阳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目前,庆阳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环县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陇东窑洞营造技艺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岐黄养生文化悄然兴起。岐黄文化是岐伯与黄帝创立、并经后世丰富和发展的古代生命科学文化,庆阳是岐伯的故里,这里有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迹,在庆阳研究岐黄文化更能深刻地理解岐黄文化的底蕴。岐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多个文化体系及思想派系形成、发展和有关学科确立、研究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得到了后世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庆阳为岐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对岐黄文化更是有着丰富的、多方面的传承与发展。岐黄文化的核心是《黄帝内经》,其精华是中医药文化。庆阳是《黄帝内经》的诞生地,《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书之一,它以轩辕黄帝与他的臣子岐伯、伯高等问答的形式,用阴阳五行学说阐述医学理论,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生命的起源、形神的联系、疾病的发生和防治等各方面都作了探讨,为中国古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后世中医学说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大地湾考古概况
□郎树德
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位于我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以及冯家湾村西。遗存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Ⅱ、Ⅲ级阶地及与其相连的缓坡山地。范围北起河边阶地,南至山顶堡子,东侧以冯家湾沟为界,西侧为绵延数公里的阎家沟溪流,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河边阶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山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
大地湾考古包含遗址发掘、资料整理和编写考古报告三个阶段的工作。发掘始于1978年,由于重要发掘层出不穷,探索村落整体面貌需大面积揭露,因此发掘进行了7个年度。虽然田野考古日晒雨淋,工作十分艰辛,但令人惊喜的考古发现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1984年秋季,因保护大型原始殿堂F901以及整个遗址的需要,发掘暂告结束。1995年,为了搞清仰韶早期聚落的布局以及周围壕沟的走向等问题,又进行了补充发掘,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址240座、灶址98个、柱基2处、灰坑和窖穴352个、墓葬69座、窑址35座以及沟渠12段。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27件、兽骨17000多件以及数十万件残陶片。
第二阶段的工作自1985年起陆续展开,主要是陶片的粘对拼和、陶器的修复及资料的核对。1990年成立了报告编写小组,在做好整理工作的同时,开始着手第三阶段的工作。
考古报告是所有考古发现公之于众、服务于社会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构筑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石。它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它是对出土遗物的全面系统的分类、定性和研究。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竭尽全力,力求报告的科学、全面、准确、真实。陶器部分,我们并未停留在一般的公布各类陶器的型式,而是将属于同一型式,但陶质、纹饰、大小不同的均全面公布;对于石器,每件完整器型的资料,包括尺寸、重量、岩性亦做了详尽的说明;对于骨器,我们将711件骨角牙蚌器交由兰州大学丛林玉教授进行比较解剖学鉴定,鉴定结果全文公布,开创了国内考古报告中对骨器所属动物、所属部位研究的先例;我们配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祈国琴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对大地湾兽骨进行了动物考古学的综合研究;为了摄取更多的信息,还聘请有关专家对植物、木炭、颜料、玉器进行了多学科的鉴定和考察等。
报告初稿完成后,经领导研究决定,于2001年6月交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先生审阅。2002年4月,审阅最后通过。2006年,大地湾考古报告出版。
甘肃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文化遗存相当丰富的地区,也是历年来考古工作开展较多、有重大发现的地区。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狭长广阔的地域、复杂多样的地形和自然环境,造成甘肃史前文化面貌错综复杂,文化的交融和变迁频繁发生。因此,考古学界始终关注着这一地区的每一项考古发现,并且多年来投入较多的研究力量,发掘了数十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尤其在马家窖、齐家等文化研究上成果显著。但是,甘肃东部地区的考古工作相对薄弱,仰韶文化仅有零星的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历史基本上属于空白。大地湾的发现和研究彻底改变了甘肃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局面,不仅在仰韶文化的研究上取得了颇为显赫的成果,而且将甘肃古文化历史向前扩展到距今8000年前,同时为西北地区考古学区系类型的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等重大课题提供了广阔的和弥足珍贵的资料。以大地湾考古为标志,甘肃新石器时代研究从此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崆峒——直觉天籁道化生
□茹 坚
崆峒山属于陇山支脉,地处泾、渭两河流域,这里的河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易于灌溉,交通方便,孕育、发展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1978年,在陇山山脉西南麓、渭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的发现,掀开了中华古代文明的新纪元。
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大地湾早期文化的居民分布于陇东地区。平凉庄浪县曾出土过一件圜底钵,属于大地湾文化二期(距今6500年—5900年)。先民们在钵的口沿部分完整地绘了一圈神秘的宽带纹,有学者认为,红的代表白天,黑的代表黑夜。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看到日出日落、四季交替而不断的周而复始,于是认为这是整个自然的最神秘的东西。老子《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对此,老子进一步说:“谷神(上古时代自然神)不死,是为玄牡(生命之门),玄牡之门,是为天地根。”圜底钵的简简单单的宽带图纹始终贯穿了我国彩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就是它,最初形象地展示了事物阴阳和合变化的本质。
平凉是齐家文化的主要地区之一,这时青铜器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要烧制陶器、铸造铜器,一要有土,用来制造陶器、陶范基本材料;二要有水,用来和土成型;三要有木,木能生火;四要有火,火能塑形;五要有金,即铸造用的铜矿石,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在当时频繁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先民们产生了“金、木、水、火、土”的概念。出土于陇山西南山麓,平凉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的五行琮(齐家文化时期),就被学术界称为最早记载“五行”思想的文物。这件五行琮无竖槽,自上而下三组玄纹,每组五道,象征金、木、水、火、土。先民们认为,世界不仅仅是抽象的阴阳组合体,还有形象的一面。有学者认为,五行琮就是祭祀黄帝的礼器。
说到黄帝,首先应该提起的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是战国时期的《庄子·在宥》篇:听说崆峒山上住着一位道术高明的仙人广成子,轩辕黄帝即前去问道。为了考验黄帝的诚心,广成子把上山的路全变成悬崖绝壁。轩辕黄帝无法上山,只好回去。过了三个月,春暖花开了,轩辕黄帝第二次前去问道。见到广成子,黄帝虔诚地说:“我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至道’精髓”,广成子听了黄帝的话,严肃地回答道:“你这样的人,心境这般浅陋,又怎能谈‘至道’呢?”
于是,黄帝抛弃杂念,在山水间筑了一间陋室,铺上白茅,独居了三个月,对广成子说的话细细思索品味。黄帝第三次去请教广成子,见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其下方匍匐过去,叩头拜礼后问道:“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久?”广成子见黄帝如此虔诚,坐直身子说:“问得好!来,我告诉你‘至道’。持守你内在的虚静,弃绝你外在的纷扰;如果追求智巧,形神便容易败坏。懂得了这个道理,我可以帮你达到异常光明的境界,到达‘至阳’的根源;帮你进入极度深远的门径中,到达‘至阴’的根源。天地各司其职,阴阳各居其所,谨慎守护,万物就会自然茂盛。由于我持守‘至道’的纯一,把握‘至道’的和谐,修身一千二百年,形体却还没有衰老。”黄帝深为感动,感慨说:“先生可说与天合—了,真是了不起啊!”
广成子听了黄帝的赞赏,又说:“来!我告诉你,‘至道’没有穷尽,但人们都以为存在终结;‘至道’深不可测,但人们都以为可以究极。我与日月同光,我与天地合一,迎我而来的人,泯然无迹,背我而去的人,昏然无知。人不免于死,唯我独存啊!”庄子讲的这个故事,鲜明地表达了道家顺其自然、逍遥自在、直觉天籁的境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觉天籁道化生。其实,作为道源圣地的崆峒大地,成纪古城、西王母以及泾川、崇信、灵台先周道文化遗迹,由西向东脉络非常清楚。由道家及神仙传说,融合变化而成为后来的道教思想,在周穆王时期,已经露出了端倪。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