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逝者之心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晓峰    时间: 2013-3-11 21:59     标题: 逝者之心



逝者之心






一个大地震,
一阵大海啸,
一次核泄漏……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大海那边的特大地震海啸灾害,曾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许多人的生命,就结束在这大灾害发生的瞬间。

2011年3月11日晚我坐在日本那霸的旅馆中,一边看着电视关注着灾情,一边担心明日的行程会怎样变化。傍晚七点多的时候,日本NHK播报说,有一部分初中生在这次海啸中失踪。那时心头仿佛被什么刺痛了一样。我也是做父亲的,知道把一个孩子从小带到大,父母在孩子身上要花多大的精力,知道一个孩子身上,寄托了家庭多少期待和盼望。那时段电视上的死亡和失踪人数,还没有后来那么多。一段悲惨的故事已经发生,可惜我们还不知晓。这大地震、大海啸、核泄漏,已经知道的死亡人数达到九千四百多人,失踪人数也达到了一万六千多人。按照日本官方的统计方法,那些整个家庭被大海啸完全吞没进去的,还不在其中。一位日本学者告诉我,最后这个数字很可能达到五六万人。
这次地震海啸中,那位叫做佐藤的日本人让我感动。海啸袭来前他先把来自中国大连的研修生带到了更安全的地方避难,才又冲回宿舍找寻妻女,最后葬身在大海中。这位日本人的哥哥见到平时负责研修生管理者杜华时第一句话是:“杜华,20个人一个都没少!”我还感动于那五十名勇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第一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震灾报道,很多人都会有心疼的感觉,因为这是一场人类的悲剧。一位去年进早稻田大学留学的留学生说,当他入学时,每一位听到他来自四川的日本人都会问一句:“现在不要紧吧”。那份关切,是做为人共同的关切。海明威在他的小说中引用过一位外国诗人的话:“没有人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海浪冲掉一块岩石,大陆就减损。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庄园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之哀伤,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在面对巨大的灾难的时候,人类是一个整体。正如大自然突然发力带来的可怕灾难、核泄漏产生的可怕后果,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教训一样。
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有两种:明白的离去和不明不白的离去。这样多的人,一瞬间就被剥夺了生命。当死亡的帷幕降临的时候,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甚至连想一下都来不及。和他们相比,那些能够明白自己行将离去的人,反而是有福的。死亡永远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极,但很多人讳于提到这一点。记得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立论》,专门讲到了这件事。说孩子将来要发财和孩子将来要做官。都是虚构的,但却能够得到感谢和恭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是事情的真相,但被大家一顿痛打。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还是有人无视对死的讳忌,从不同的方向对死亡做出过各种思考。在日本古代,有一位吉田兼好写过一本《徒然草》,其中有段话就是从生命有限这层意思上生发开来的:
观夫受命于天之生物,其生命未有长于人者。若蜉蝣之朝生而夕死者有之,若夏蝉之不知春秋者有之。以舒缓之心度日,则一年亦觉悠悠无尽;以贪著之心度日,纵千年之久,更何异一夜之梦!于不得常住之世,而待老丑之必至,果何为哉!寿则多辱。至迟四十以前合当瞑目,此诚佳事也。过此则了无自惭形秽之心,唯思于人前抛头露面,且于夕阳之日,贪爱子孙,更望能及身见彼等之荣达,一味执着于世俗名利,而于万类情趣一无所知,思之实可悲可厌也!
这段话中“寿则多辱”一句,来自中国的《庄子》。初读这段文字,我只有二十几岁,觉得“至迟四十以前合当瞑目”这一段,实在振聋发聩,那份对生命纯粹的追求可谓深得我意。现在自己四十早过,已经明白知易行难,没有谁会四十岁就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生活中四十岁后确实有很多“无自惭形秽之心,唯思于人前抛头露面”的日子,但也知道四十岁前与四十岁后,生命体会各自不同。
几天前去北京画院看齐白石画展时,看到白石老人书写的一幅马文忠的话,很耐人寻味:
丈夫处世,即寿年不过百年。百年中,除老稚之日,见于世者不过三十年。此三十年可使其人重于泰山,可使其人轻于鸿毛,是以君子慎之。马文忠公语。辛卯五月五日。啸天将军老弟之属。九十一岁白石老人。
写下这段文字的是明末文人马世奇。马世奇字君常,是大明崇祯年间有名的知识人。当李自成破城之际,他肃衣捧印望朝而拜,自缢身死,后谧文忠。这段话立足人生整体,以出世之心思考入世之道。所谓寿高不过百年。有限的生命既便达到百岁高寿,少时需要积累知识,老时则要面对老与病的折磨,期间真正能“见于世者”的,也就只有三十年而已。这是可能使人的生命爆炸性燃烧到“重于泰山”的三十年,也是可能碌碌无为最后“轻于鸿毛”的三十年,所以活在这三十年中一定要抓紧,要活得踏实,要咬住青山不放松。这些写在条幅上的文字,是一位九十一岁老人的过来人心语。有限的生命,要做到入世而又不凝滞于世,这番境界,比兼好似乎还要高上一层。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短暂并注定要有结束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吉田兼好建议我们活得纯粹,白石老人借马文忠的话奉劝我们要活得“慎之”,活得扎实。我想,当地震到来的时候,当海啸奔涌而至的时候,很多失去生命的逝者在失去生命的瞬间,他们也许根本没有机会思想这一切。他们很可能是不明不白的离去。然而如果真的在天有灵,他们会对我们说什么?散步校园,一出门就是一片金黄的迎春花铺成片地开在那里。走清华园的情人坡后,两株李树花也开得无比灿烂。这两天北京难得天气清爽,处处都有一种春天的气息。我想到每一个人的生命。乍看我们的生命,仅只是一个个体。但正如那位外国诗人所写到的,没有一座岛屿能够自成一体,我们都只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没有一个人是孤单的个人,我们就是藩居世间的人类的一员。从远古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都继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遗传密码。你是否想到过,这生命密码千万年的传递过程,一定不会是永远的风调雨顺,而是一个生命互相帮扶互相救助的历程。我们没有办法回溯自己生命历程中曾经有过怎样的曲折、惊险,无法回答它曾经历过怎样的危机和挑战,但我们知道,每当族群的生命受到挑战的时候,每当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的时候,总有人舍生取义,冲上前去,用个体的消灭换来族群的存续,人类的英雄事迹,自古史不绝书。正因如此,人类才成为一个整体。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认识到海浪每冲掉一块岩石,大陆就减损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自己之哀伤,因为自己包孕在人类之中。
当地震不期而至,当海啸奔涌而来,失去生命的逝者们,如果他们真的在天有灵,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
请不要站在我墓前哭泣
因为我并不在那里

我已化为千之风

化为千之风飘去
飘过那广大天空 浩然无际

秋天我是阳光,洒向金色田地
冬天如同钻石般闪亮 成为皑皑白雪
清晨我是小鸟 鸣叫着把你唤醒
深夜我是灿烂群星 默默守护你不肯离去

请不要站在我墓前哭泣
因为我并不在那里

我已化为千之风

化为千之风飘去
飘过那广大天空 浩然无际

听着这首《化作千之风》我想:那些失去生命的逝者,他们其实并没有离去。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阳光、田野、白雪和小鸟和花朵,他们就是人类生命本身,是我们每一个人。
生命永远要面对死亡,它黑色而无情。然而在人类的历史上,正是死亡激发了生命的激情。死亡让我们知道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那些逝者,那些曾经努力生活的故人。死亡的挑战让生命与生命密切相连,让我们懂得珍惜,让我们学会纯粹和扎实,让我们知道要努力,努力让生命绽放开最美丽的花朵。

                                               

附件: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3-3-11 23:04

3周年,纪念。
作者: 沙野    时间: 2013-3-12 08:23     标题: 是啊

另一个日本!!!!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3-3-12 08:47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是死的过程,死是生的结语。只有首先懂得死的意义,才会知道珍惜生的价值。“让我们学会纯粹和扎实,让我们知道要努力,努力让生命绽放开最美丽的花朵。

    祝福刘老师吉祥!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3-3-12 09:43

灾难是永远的伤痛
作者: 乌丙安    时间: 2013-3-14 08:39     标题: 净化生者之心的叮咛!

这是代表人类普世的良知、假托逝者之心净化生者之心的叮咛!
感人肺腑!撼人魂魄!
让劫后余生者、逝者遗孤、生前好友或未亡人,
让所有大灾大难的幸存者、一息尚存的健在者,
在心灵深处,留下那永不忘却的纪念!
——早春寒夜,合十盘坐,静静默念了晓峰的诗话,心灵震颤!
作者: 张勃    时间: 2013-4-8 21:06

那些失去生命的逝者,他们其实并没有离去。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阳光、田野、白雪和小鸟和花朵,他们就是人类生命本身,是我们每一个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