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以“中国经验”指导非遗保护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2-4 08:29     标题: 以“中国经验”指导非遗保护实践

谌 强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9日   12 版)



苏绣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美芳(右三)在向聋哑学校的学生传授苏绣技艺。

  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禹州市苗家钧窑、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研究开发的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代表张美芳、吴元新、苗长强、林友华最近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上,从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等有关领导手上,接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铭牌。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领域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从保护实践中总结经验、概括理论,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更好地指导保护实践中迈出了新的一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说,历史进程的长链,常常会有一些重要的环节成为具有转折意义的标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命名,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性标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建立,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大力提倡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密切结合,从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遴选出保护成效较好、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由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发起,或作为主要发起力量建立的独立法人机构,并为之专门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并已取得国内外业界高度认可的成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设立与命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创举,对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荣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殊荣的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由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亲自倡导并亲笔题字:苏绣创新、能生万象。该中心在其主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美芳的引领下,汇聚了技艺素养较高、综合运用各种刺绣针法和技法潜质较强的苏绣技艺人员,在研制苏绣精品方面,选择了文化品位高、艺术内涵丰富的作品进行研制,这些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同时,该中心也十分重视、积聚自身内在文化、艺术底蕴,认真学习苏绣历史、传统技艺以及历代苏绣艺人的刺绣精华,从研究他们的刺绣代表作品中,总结他们刺绣技艺的时代特征,从而在不断吸收营养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刺绣针法、技法以全新的艺术生命。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1996年创建,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艺术馆,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整理和收藏了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两万多件,保存着大量优秀的传统民间印染制品,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刮浆印染之魂——中国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专著及论文,共赴海内外展览三十多次,接待中外宾客五十多万人次。蓝印花布艺术馆先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立传统染织工作室,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手工艺全院公共选修课程,在天津大学成立蓝印花布艺术馆分馆,在苏州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传统印染课程,在南通大学设立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以多种形式在高等院校传播蓝印花布技艺。

  禹州市苗家钧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工作室始建于1987年,苗长强将钧釉研究上升至科学层面,在钧瓷烧成工艺逐渐采用新型工艺的同时,还一直传承着钧瓷老泥质、老釉色的制作工艺,其作品无论造型与釉色都从里到外散发出一种钧瓷原始的古韵神风。苗长强着力于钧瓷新釉色的开发和新造型的设计,使钧瓷的造型以及釉色更显恢弘大气。苗长强在继承父亲、著名钧瓷专家苗锡锦精湛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与考察钧瓷传统艺术,搜集古钧标本三万多片,深度挖掘古往今来的钧瓷制作技艺,成功复制官钧天青、月白、葡萄紫、蚯蚓走泥文等宋代钧窑古风貌的钧瓷精品,不断向来自陶瓷艺术院校的新一代青年钧瓷爱好者进行工艺指导,传授烧成技艺。

  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研究开发在古典艺术家具传承、创意、研发、生产等方面卓有成就,传承和保护了流传千年的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传统制作技艺,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其代表性传承人林友华为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连铁杞是仙作传统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设立与命名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倡导和鼓励传承人在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价值的保护方式方法等予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高远立意,也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说,通过我国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性实践,已形成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建设,尤其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密切结合。在这方面,一些专业理论研究工作者已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一些优秀的传承人,在全力做好自己所掌握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对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它的渊源、特性、价值,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及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问题等等,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和研究探讨,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水平,以求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其中,一些传承人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美芳在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建议下,用刺绣技艺完成了《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刺绣作品,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赞扬。张美芳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次在全国命名并授牌建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可以更为有效地促使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保护研究更好地结合,生动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全新的思维定位,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中,积极引导、指导基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体现了国家级保护专业工作机构的敏锐眼光和责任意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没有实事求是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就很难有反映历史本真、符合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律的真正的保护,研究不仅是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建立,把探求真理和规律与社会现实中的功能需求相结合,做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进程有建设意义的成果,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