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注民俗文化发展的还俗于民:《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发布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3-2-2 16:23     标题: 关注民俗文化发展的还俗于民:《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发布

时间:2013-02-02 05:26: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提要]  河北平乡县梅花拳拳民在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中自发组织武艺切磋和交流表演。李松还结合民俗文化的典型形式――节日,对“还俗于民”中民俗价值观的回归进行了具体阐述。《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比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焦点问题。

  在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中,民俗文化传承观念发生的显著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界对国家政治强行干预民俗传承的检讨,一是对近三十年来经济主体单纯地将民俗文化传统视作产业资源的反思,并以此为基础,知识文化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关注民间、重视民俗文化开始并持续至今,明确提出民俗传统的文化自足、民俗传承的文化自信的主张,凸显了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观念,在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由山东大学承担并完成的项目《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最近正式发布。报告以关注年度民俗文化发展的“活态性”和“宏大性”的双重视角,从传统民俗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衍变和现代性文化活动中内在的民俗两个层面,强调了对民俗传统在当代中国现代性语境中的积极调适与活力,还关注到民俗文化传统在国家决策、政府施政、法制建设、区域发展和全球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活态传承”在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中的实践问题。

  这一报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将按年度编写、发布并出版,持续地对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前景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2012年度报告由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作为合作单位深度参与,其中心主任李松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项目自2011年立项后,学术委员会和课题组最终确定了报告的主框架――以深度田野调查和广泛的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以当代民俗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生活与文化现象为考察对象,关注焦点,剖析热点,既呈现中国当代民俗现象的细节与脉络,又揭示中国民俗发展在当代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与整体性社会生活的互动态势。以追踪现实、把握现实、服务现实为重要宗旨和目标,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

  李松在谈及2011年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民俗文化发展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向“社会主导型”模式转型时说,“还俗于民”重在价值回归,要在尊重大众民俗价值观的前提下保护民俗、传承民俗。“民俗文化发生于约定俗成,在相互调适中达成共识、建构价值,进而形成自身的稳定传统。但在当前民俗保护与传承中,人们往往将民俗文化视为一个符号或某些标志,忽视民俗本身的价值深度,尤其是对民俗文化的神圣价值避之不及,最终造成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全面的失落。

  李松还结合民俗文化的典型形式――节日,对“还俗于民”中民俗价值观的回归进行了具体阐述。他说,“中国传统节日是富含神圣价值的文化传统,比如不少节日中的狂欢仪式就体现着人与自然沟通的神圣性,但在当前节日传承实践中,因顾及安保管理等因素,狂欢仪式往往被取消,更常见的情形则是将传统的‘狂欢仪式’变成了‘现代娱乐’,神圣性荡然无存,节日也就变成了摆设。”

  参与该课题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认为,就其内在文化机制而言,传统节日狂欢其实包含着强大的自律精神,是对日常失序中的调序。比如在北京郊区的妙峰山庙会,每年都有几万人参加,却从未出现过安保问题,就是节日民俗有其自足价值传统的明证。李松认为,在民族崛起的“中国梦”中,民俗价值回归,人人因循民俗而能在传统传承和历史中获得精神上的栖居,应是国家伟大梦想中的个体之梦。

  《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比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焦点问题。四个分报告,分别从田野考察、学术研究和国家政策的角度,对民俗文化发展状况予以立体的展示。五个专题报告涉及传统节日、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民间信仰、民俗旅游、网络谣言等热点和焦点。

  张士闪说,2011年民俗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民俗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民俗传统传承成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二是民俗文化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空前重要,民俗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地方性知识”形成的关键问题;三是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后,以知识产权法来实现民俗产业化的最优发展已成为当代民俗发展的最新动向;四是民俗文化传统中的节日民俗成为民俗当代传承中的焦点问题,由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节日经济”的社会舆论及种种节日事件所引发的广泛争论,展现出节日民俗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传统传承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公平和价值信仰密切关联。

  这一报告坚持民众本位,关注到在年度民俗发展中民众的民俗自觉,呈现了民众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民俗创新,在当代民俗文化发展导向上,明确倡导“还俗于民”。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民俗在当前民族崛起中已日益成为显学,但同时也出现了割裂民俗整体、忽视民俗经验的不良倾向,这在根本上是因为学者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导向脱离了民俗的民众本位,“还俗于民”才是正道。刘铁梁说,“还俗于民,就是要以大众为民俗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揭示民众在鲜活现实生活中的民俗创造,以及伴随创造而产生的经验记忆,明确丰富多彩的民俗创造其实包含自成一体的道理,而不能简单地一律看作‘落后’,然后一刀切地实施所谓‘保护’。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经验记忆,蕴含着丰富笃实的人生体验,以此人生体验的唤醒为前提,大众群体才能产生面向未来的创造力量。”

  刘铁梁还以北京大兴沁水营村村民集资自建“村史博物馆”为例指出,民众主动保存自身经验记忆的实践其实已在各地大量出现,“民俗文化也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其实与老百姓深刻的身体经验有关,是和他们亲身经历密切结合的一种深刻的历史记忆。民众不可能失去对过去的记忆,实际上,是通过这样一种温馨的记忆,参与了当下社会的发展,体味着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国务院参事室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亮关注到报告涉及的民俗旅游,他认为,所有旅游都是建立在不同文化群体相互调适基础上的文化行为,旅游中的文化调适可分为不同层次,而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则是深度沟通。李文亮说,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大众旅游的兴起在业界引发了世界性难题,即持不同价值观、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的旅游人群,在跨地域旅游中如何实现多元文化传统的共存?现代旅游行为中伴随发生的产业冲动,如何做到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的尊重?这许多难题的解答,都需深入到民俗文化层面上才有可能获得解答。

  李文亮认为,与旅游行为中其他层次的文化相比,民俗是典型的根性文化,是民俗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在历史传承中的文化认同,因此,因现代旅游所产生的多元文化冲突,很难简单地用规训说教来消除,应当“还俗于民”,使不同文化群体以旅游的跨地缘相遇为契机,在约定俗成的解构与建构中实现交流融通,实现当代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效益。(谌强)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2-3 02:15     标题: 以“活态传承”发展中国民俗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31日第399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山东讯(记者张清俐)12月26日,由山东大学承担完成的教育部项目《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国际儒学发展报告》2012年度报告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指出,2011年度,民俗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表现在民俗知识建构的空间、仪式与符号、传播与传承等几个方面。民俗传统的“活态传承”亟须在当代中国由各种宏大问题所构成的“宏大格局”中实现创新,通过“宏大格局”的现实指引,使“活态传承”在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实践中展现实效。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3-3-2 22:31

《2012:中国民俗文化年度发展报告》述要
2013-02-08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现代以来,民俗传统在中国经历了从迷失而复归的曲折历程。现代化进程构造了以“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互为支撑的社会规制格局,由此导致了“礼”“俗”传统在当代社会的黜退:“礼治”抽象化为中华文化符号,民俗传统则退守为精致的学术构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民俗传统在若干本该隆重出场的关键时刻,却因底气不足,在似进还退的尴尬中黯然收场。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草根阶层及各种各样都市群落的涌涨,中国社会权益格局空前多元,在此背景中,民俗传统重返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问题现场,成为与“法制”“经济”相互配合的重要社会调谐资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中国民俗文化年度发展报告”的发轫成果《2012:中国民俗文化年度发展报告》最近正式发布,对中国民俗发展做出了深度观察和积极建言。

在当代中国民俗整体视野中,民俗发展的界点何在?这是《2012:中国民俗文化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先给予确认的问题。《报告》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民俗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是民俗在国家规制格局中的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叶到新世纪初,是民俗在经济规制格局中的发展。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报告》确认,2004年是当代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值得关注的节点时刻。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十届人大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该公约。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推进,作为非遗文化核心内容的民俗文化日益成为地方利益群体竞争争夺的对象。自2004年起,民俗文化的定位日益被锚定于地方社会传统的自我认同,并在2011年达到新节点。2011年,在国家经济转型与政府政策创新的双重引导下,民俗传统空前凸显,这使本年度成为民俗发展从“政府主导”向“社会主导”转型得以明确呈现的时刻点。中国民俗从“政府”向“社会”转型的意义,在于这将使民俗文化作为地方社会竞争资源进入区域竞争格局,在此竞争体系中,民俗对地方社会建设和族群认同的意义将被进一步放大。

《报告》中指出的当下民俗文化发展的特征有:一、民俗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冷落之后,民俗文化在社会各方面合力的作用下向辅助政府施政与国家主流价值构建快速靠近,民俗文化传统的传承成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民俗文化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空前重要,民俗文化从作为地方区域发展的产业资源逐渐向作为实现地方认同的象征载体转型,民俗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地方性知识”形成的关键问题。

三、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在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后,人们对“民俗产业化”的辩证效应认识日益明确,单纯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遭到各界的批判,而借助产业化进程来实现民俗传统传承的现代转型,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应,并在现代权益法律体系框架中确认民俗文化产业的权益分配,以知识产权法来实现民俗产业化的最优发展,这已成为当代民俗文化发展的最新动向。

此外,民俗文化传统中的节日民俗成为民俗文化当代传承中的焦点问题,由“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节日经济”的社会舆论及种种节日事件所引发的广泛争论,展现出节日民俗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传统传承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公平和价值信仰密切关联。

《报告》根据上述深入观察对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提出若干建议:确立民俗文化发展在当代中国“宏大格局”中的可嵌入性,明确其在国家重大现实问题中的独特意义,使民俗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在国家主流价值构建、政府决策施政、民族文化的世界崛起及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等重大建设领域中发挥效益;确认当代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范式转型,明确民俗文化传统在“地方认同”与“地方性知识”构建中的独特意义,在坚持文化发展正确导向的前提下,适当实现地方民俗文化发展的地方放权,以实现“中国传统节日的地方弹性放假制度”为先试先行项目,赋予民俗文化发展更大的文化自治空间;重视民俗文化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防止民俗文化向“草根”定位的滑落,使民俗文化在当前社会管理中起正向推动作用;明确民俗产业化的辩证关系,以文化公益的发展思路使民俗产业化成为民众借助产业发展平台实现自身民俗文化权益、提升自身生活幸福感的重要资源,使民俗产业化在知识经济体系中实现经济盈利与遗产保护的双赢;重视民俗文化传统在引导当代价值观树立上的重要价值。

(张士闪)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3-3-2 23:15

读过了。
有收获,但失望大于期望。
空洞的言辞多,想象的成分大,有严重的概念先行倾向,有些结论值得商榷。
或许,是我的水平不高,读不出深意。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3-3-2 23:19

不好意思,问一句:李松是谁?过去没听说过这个人。报告中有多人好像不是研究民俗学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