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院:
1922年,上海大学作为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上海成立,于右任任校长。1923年秋,上海大学设立社会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第二、三任系主任分别是中国的早期领导人施存统、彭述之。历史上的上海大学社会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着力于劳动问题、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的研究。遗憾的是,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社会系随上海大学的解散而中断。
今天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前身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1980年4月,经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为上海复旦大学分校)恢复重建社会学系。这是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学科后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袁辑辉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袁华音、沈关宝、庞树奇、吴圣苓、邓伟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后担任过系主任职务。1981年,社会学系创办《社会》杂志。2011年7月,社会学系独立建院,成立社会学院(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张文宏教授任院长。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于建系之初就设立了社会学本科专业,1996年获得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人类学、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人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9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包括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李友梅教授领衔的社会学基础教学团队先后被遴选为上海市级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并跻身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