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云大展示周】(第4集)云大民俗学学科发展简史(稿)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1-8 17:09     标题: 【云大展示周】(第4集)云大民俗学学科发展简史(稿)

学科简史由张多编著,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一、1923年——1949年

        云南大学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历史悠久。其学术传统从1937年国立云南大学时期便开始形成,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一个优势学科群。
      私立东陆大学于1922底年建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建校之初便展开教学和科研的专业,社会学学科的历史则从1939年算起。1923年至1936年,中文学科主要进行师范教育。1937年改国立云南大学后,建立文史学系、社会学系、外国语文系。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学术起步便是从分散的学科力量中点滴积累起来的。
      1936年方国瑜先生到文史系任教。方国瑜先生是第一代纳西族的大学学者,一生主攻西南文史、民族史。云大学术对少数民族的持续关注便是从方老开始的。
      1937年徐嘉瑞先生到文史系任教,他是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第一位专业学者。早在1924年,徐先生就出版了第一部著作《中古文学概论》,他对民间戏剧文学的关注从此书开始。1930到1931年间,徐嘉瑞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罗马大将凯撒》等剧作。1932年底,他开始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的近古文学。1934年,他出版学术专著《近古文学概论》,之后,他对《楚辞》、《离骚》、《九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些介绍文章。1938年,徐嘉瑞任讲师,1939年任教授兼文史系的主任。1940年,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研究云南民间小戏花灯的学术著作《云南农村戏曲史》。这是一部见功力的民间文学专著,其将“民间”知识与“作家”知识融会的研究方法,堪称超前。1947年,徐先生的代表作《大理古代文化史》写定,该书在方国瑜先生的努力下,收入《西南研究丛书》,于1949年7月由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出版。(此书曾名《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在昆明、北京、台北、香港多次再版。)《大理古代文化史》可谓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有机结合的经典,其“文化史”的架构中,考古、神话、传说、歌谣、民俗文献、民俗事象、族群、民间信仰、制度宗教、语言、图像、民间美术、音乐等都占有重要位置。
      1938年经云大附中杨春洲主任(校长)举荐,熊庆来校长聘请楚图南先生到云南大学教书,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文史系主任,1942年又兼任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研究员。在云南大学,他讲授过“文学概论”、“史记”、“文选及习作”等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楚图南翻译斯瓦布《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影响深远。与他一起在云大文史系任教的还有胡小石、姜亮夫、费孝通、徐嘉瑞、方国瑜、刘尧民等一批知名学者,对云南大学影响深远。
      1938年10月,顾颉刚先生至昆明,住北郊浪口村,任云南大学教授。他讲“经学史”、“中国上古史”课,以语体文编《中国上古史讲义》,并将专题研究的结果注于正文后。他讲课思路清晰、体系完整、论辨有据,很受学生欢迎。在昆明期间,他感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便在昆明《益世报》上创办了《边疆》周刊,组织边疆学会,又作《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以唤起人们关注边疆问题。顾颉刚先生在其住所,记读书笔记 《浪口村随笔》(后于1961年编定为《史林杂识初编》)。
      1938年秋,吴文藻和冰心夫妇到达昆明。吴文藻先生在1939年创建了社会学系。由此着手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延揽了包括费孝通、李有义、史国衡、谷苞、田汝康、胡庆均、陶云逵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1940年,吴文藻先生创办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后因昆明遭受日本飞机轰炸,研究室迁到呈贡魁星阁,故有“魁阁”之称。在“魁阁时代”,吴文藻先生与费孝通、许烺光等人组织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实地调查研究。这是云大“田野研究”作为学术方法论的开端。
      1938年11月,费孝通受聘到云大社会学系工作。费老在云大的8年时间,不仅使他个人的学术生涯在《江村经济》之后到达又一个顶峰,同时也是云大社会学学科的第一次辉煌。在那时,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包括后起的民俗学还没有严格的分界,因此,“魁阁”时期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构成了上述学科共同的渊源。据不完全统计,“魁阁”时期的成果主要包括:
          费孝通:《禄村农田》(1942,《云南三村》之一)、《乡土中国》、《生育制度》(1947)。翻译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雷蒙德•弗斯《人文类型》。
          张之毅:《易村手工业》(1943,《云南三村》之一)、《玉村商业和农业》(《云南三村》之一)、《洱村小农经济》。
          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1946)、《内地女工》。
          史国衡:《昆厂劳工》(1946)、《个旧矿工》。
          谷苞:《化城镇的基层行政》。
          林耀华:《凉山彝家》(1947)。
          许烺光:《祖荫下》(1948)
          胡庆钧:《呈贡基层权利结构》
      “魁阁”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社区研究”、“村落研究”在云大学术史上的地位,时至今日,这个方法论仍然支撑着多个学科每年无数的的村落、社区、族群田野作业。
      1947年,刘尧汉先生任教于社会学系,纳忠先生任教于文史学系。刘尧汉先生是我国著名彝族学者,毕生致力于彝学研究。纳忠先生是我国著名回族学者,毕生致力于阿拉伯语言文学、回族学的研究和教学。两位云南本土的少数族群教授,为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少数民族研究开拓了“本文化”研究的道路。时至今日,云南大学有一大批各民族的“本文化”研究学者,这是在学术界长期以来盛行“大汉族中心主义”的情况下,难得的景象。
      1948年,杨堃、张若名夫妇抵昆,任教于云南大学。杨堃先生是继徐嘉瑞先生之后,又一位民俗学/民间文学的专业研究者。在云大任教期间,他特别强调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社会调查。他经常带领学生到乡村和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或实习。他还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民族学调查方法的课程。1954年他参加了全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任西盟佤族调查组主任。直到1966年,65岁的杨堃还骑马翻山越岭,带领学生到红河哈尼族、彝族地区进行调查,并写出《哈尼族的宗教生活》。在云南大学工作的31年时间里,杨堃为云南大学民俗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3年,在杨堃和钟敬文等七位教授联名倡议下,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了。
      1948年,应时任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徐嘉瑞先生邀请,叶德均前往昆明,任中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中国通俗文学”等课程。教学之余,完成《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歌谣资料汇录》等一批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论文。1953 上海上杂出版社出版其重要的戏曲理论研究著作《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均是云大民间文学研究史上的又一位专家,他和徐嘉瑞先生共同构成了云大民间文学第一代学者的“双壁”。
      1948年10月,江应樑任云南大学教授,先后教授文化人类学、傣族史、彝族史、彝族社会、暹罗史、中国民族史、民族史等专业课程。江先生上课以调查所得的事例为题材,内容翔实,讲解生动,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同时,他还深入滇南进行民族调查,根据丰富的调查资料写成了《滇南沙甸回族农村调查》。
      江先生从1948年到1988年逝世,一直在云大任教。1950年江应樑参加了中央民族访问团并任团委,到云南武定、丽江、维西、芒市等地访问;1951年赴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1953年云南大学院系调整后,江先生转而研究民族史。他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与民族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发表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结合》、《人类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等文,出版了《百夷传校注》、《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等两部著作。“文革”期间,江应樑被诬为“牛鬼蛇神”而曾遭迫害。 1979年江应樑参与筹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所并任所长。1984年,江先生被聘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我省第一位研究民族史的女博士方慧教授。同时他的巨著《傣族史》出版。该书是他长期从事傣族研究的结晶。同时,后来将他两部傣族研究著作合编的《摆夷的经济与文化生活》也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其中《摆夷的文化生活》是云大民族民俗志的代表性成果。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1-8 17:14

二、1950年——1978年
      1950年云南和平解放之后,云南大学的学术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的分散和流失导致中国学术研究力量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1951年到1958年,云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力量遭到严重破坏,学校进入了建校以来最困难的发展时期。但是,这一时期,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却逆势上升,学科的独立姿态渐渐形成,研究工作幸运地没有中断。
        1952年,著名诗人、文学家李广田先生出任云南大学校长。同一年,张文勋先生从云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同为知名文学家,李广田校长和张文勋教授不约而同地关注民族民间文学。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件极其难得和可贵的事。
        李广田校长虽然没有亲自建设相关学科,但是他对云南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影响毋庸置疑。1950年代,云大中文系就开设了《人民口头创作》课程。李广田校长高度赞誉口头文学的价值,用当时“最有效”的方式,写了《金花银花献给毛主席》,希望民间文学能够摆脱“下里巴人”的境遇。当然,后来的政治方针也客观促进了学界对“民间的文学”的关注。
        据李子贤教授回忆:“李广田校长,虽然他没有给我直接讲过课,但是他对我产生很大影响。他写的一些文章,比如歌谣集《金花银花献给老主席》等,我认真拜读过。他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高度赞美了少数民族口承文学。1979年我在《思想战线》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专门讲李广田与民间文学。他重新整理了《阿诗玛》,在后记中提出的‘四要四不要’,当时达到相当高度,应该是当时民间文学整理的最高水平论著。后来在“四清”期间,广田校长是我们的领导,我与他联系就更多些。”(笔者采访,2012年12月27日)
        张文勋教授作为白族学者,其学术生涯不仅在“本文化”研究上颇多建树,更在中国古典文论和古典美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他对民俗学/民间文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上,云大民俗学学科的第三代学者几乎都是他的学生。
        与张文勋先生同为第二代学者的朱宜初教授,是继徐嘉瑞、叶德均先生之后,成为民间文学专家的学者。他在神话学、史诗学、民间文艺学、少数民族文学方面的建树,得到钟老的充分肯定。这也是1980年“师训班”在云大举办的重要原因。
        1949年,云南大学文法学院在文史学系之外,另设中国语言文学系,著名文艺理论家赵仲牧先生成为首届学生,同一年的文史学系,还诞生了著名民族学家尤中先生。
        1950年,文法学院社会学系诞生了两位著名民族学家,严汝娴和刀世勋。
        1951年到1954年,中国语言文学系又称“中国语文系”,继续招生。
        1954年,著名民族学家谢本书、杜玉亭、黄惠琨考入历史系。
        1955年,张福三考入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58年,云大中文系55级师生组成5个调查队,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德宏、文山进行少数民族文学调查,云南省委宣传部很重视这次三年级的“实习”,调查队就叫做“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张文勋负责大理调查队,张福三正是调查队成员。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他们走遍了下关、剑川、宾川、洱源、漾濞、巍山、鹤庆等县的白族地区,搜集到千万字的第一手材料。后来张文勋、张福三等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文学史《白族文学史》。
        其他调查队的成果包括,傣族民间叙事长诗《葫芦信》、《娥并与桑洛》,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纳西族文学史》等。这次民间文学调查活动是云南大学第一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获得了对白族、傣族、纳西族、壮族、苗族等民族民间文学面貌的第一手资料。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云大,提出云大要办好民族史和民族文学两个专业。于是1959年,中国第一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云大招生,李子贤、秦家华便是首届学生。这个本科专业一共招收59、60、64三届学生,至“文革”停招。
        1962年,首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又是一次重要的民间文学调查活动。李子贤担任了云南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学调查队的副队长,从昆明经楚雄到丽江,从丽江徒步到达宁蒗彝族自治县。这次调查不仅摸清了小凉山彝族的民俗和民间文学,还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纳西族摩梭人的民间文学调查。
        1963年,李子贤毕业留校任教。这一年,他就又带着学生到独龙江流域进行民间文学调查。当时进入独龙江是一件异常艰险的事,他带着两名学生硬是翻过云岭、高黎贡山,越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到达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对独龙族民间文学的调查。
        在“文革”期间,云大中文系开展工农兵学员教育,设两个专业,一个叫文学班,一个叫新闻班。正常教学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李子贤利用带新闻班采访机会,带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继续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他前后共带过4期新闻班,6年的时间,直到1978年停办。在这几年时间,李子贤跑遍了西双版纳、勐连、中甸、剑川、金平等地方。
        正是有了“文革”期间这些难得的调查,中文系在1978年就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民间文学的调查和研究并未中断,反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民间文学资料。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1-8 17:15

三、1979年以后
        1979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在昆明举办了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座谈会”。李子贤在会上提出民间文学界要拨乱反正,恢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应有的地位。
        同年7月,李子贤参加了由北师大举办的“《民间文学概论》暑期教师培训班”,得到钟敬文教授的指导。从77级、78级、79级开始,云大中文系开设了《民间文学概论》、《神话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少数民族原始文学》、《宗教学导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选讲》、《民族文化学》等课程,这样的课程在当时,是全国最系统的。
        1980年,受教育部委托,云南大学中文系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资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青年教师来参加。师训班上,钟敬文先生亲自到云大为学员授课。朱宜初、李子贤、张福三、秦家华等教师也分别主讲了神话、史诗、民间故事、民间叙事长诗等专题。这次师训班用的讲义,经过后来几届学生的试用,最终形成了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由朱宜初、李子贤任主编,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开始,云大中文系开始招收民间文学硕士生。83级硕士生包括,朱宜初教授招收沈怀灵,李子贤教授招收谢国先。谢国先后随尤中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张福三教授招收86级硕士生邢定生。李子贤教授招收88级硕士生黄泽。1984年,黄泽老师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并于1991年获民俗学硕士学位(云大与广西师大联合培养),后留校任教。1992年,在谢国先等几位教授的努力下,民俗学硕士点得以确认。
        1997年,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科关系调整,学科名称改为“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到1990年代末,云大民间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学术团队,包括张文勋、朱宜初、李子贤、秦家华、傅光宇、黄泽、段炳昌、木霁弘、秦臻、李道和、马翀炜等。召开多次民间文学国际学术会议,与日本、美国、泰国、越南、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学界往来频繁。
        到21世纪,民俗学硕士点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又陆续培养出董秀团、黄静华、李荣荣、洪颖、杨立权、刘红、杨杰宏、陶书霞等第五代青年学者。还在云南省丽江市黄山乡、剑川县石龙村、元阳县箐口村和楚雄州设立民俗调查基地,方便研究生进行田野作业。出版或再版了一大批著作。比如:朱宜初《民族民间文学散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西南民族原始文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李子贤《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秦家华等《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杨知勇、李子贤、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云南少数民族生产习俗志》(云南民出版社,1990年)、《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神圣的解构——民族文化研究的多维审视》(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民族文化学的新视野》(海南出版社,2008年),黄泽、黄静华《神话学引论》(海南出版,2008年)。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董秀团:《白族大本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
        其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西南民族节日文化》、《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白族大本曲研究》等著作,都成为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 本帖最后由 张多 于 2015-12-8 19:54 编辑 ]
作者: 罗洁    时间: 2013-1-8 21:12

受益匪浅咯。
作者: 小乔    时间: 2013-1-10 14:39

辉煌!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4-25 13:01

前辈学者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珍惜!!!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3-8-28 18:24

再次阅读,感觉云大民俗学根基很深
作者: 胡寄奴    时间: 2013-8-28 19:36

之前还不知道云大民俗学学科起步这么早呢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9-1 22:54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呵呵,是啊,老师们历来都是埋头做学问,低调谦恭。。不善于到处宣传学科成就。所以云大的研究就默默地酒香了。
作者: 波波    时间: 2013-9-3 14:59

1948年,应时任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徐嘉瑞先生邀请,叶德均前往昆明,任中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中国通俗文学”等课程。教学之余,完成《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歌谣资料汇录》等一批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论文。1953 上海上杂出版社出版其重要的戏曲理论研究著作《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均是云大民间文学研究史上的又一位专家,他和徐嘉瑞先生共同构成了云大民间文学第一代学者的“双壁”。


叶德均是江苏淮安人,生于1911 年,1934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44 年在湖州中学任教,1945 年在青年中学任教,1947—1948 年在长沙湖南大学任副教授,1948 年到1956 年7 月,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教书,1956 年7 月6 日去世,年仅四十五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作者: 波波    时间: 2013-9-3 15:01

熄火相传······貌似云大中文系“戏曲文献”方面的传承不够好啊。叶德均先生之后,做戏曲研究的很少了。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9-3 21:44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是啊,反倒是中山大学做得好。董老师的大本曲研究能不能算戏曲研究。。。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9-4 09:59

当然算。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9-4 10:00

还有一个段炳昌老师的博士专门研究滇剧。
作者: yanbing429    时间: 2013-9-15 15:29     标题: 向往啊,向往

向往啊,向往,今年再考一次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3-9-15 21:49

加油,希望能如愿以偿!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2-10 21:03     标题: 四、迈向新的征程

在21世纪已经进入第二个10年的今天,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又在新的环境下继续成长。对云大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来说,与中国民俗学整体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科调整、学科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重要的学术事件,云大概莫能置身事外。但是,不可否认,在2010年以后,云大民俗学与国内同行缺乏有效的学术思想交流,较少在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前沿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方面,这使得云大民俗学能够继续保持、延续、传承自身的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传统与特色,不受学术时尚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学科发展也因为过于独立而缺乏实际动力。之所以这么讲,因为云大民俗学学科是一直是西南地区的领头羊,在西部地区也是独具特色,但近年来青海、甘肃、内蒙古、广西、新疆的民俗学学科发展迅速,势头正盛。云大民俗学应当及时了解这些发展动态。
          但所幸,中国民俗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得以在云南大学召开。这次大会的承办方是云南大学中文系,但实际上也就是民俗学学科。中文系新任系主任董秀团教授年轻有为,是民俗学科班出身,这也将有利于云大民俗学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架构下继续生存发展。云南大学的 社会学一级学科 是一个“本不应该”的弱项,由于民族学一级学科过多吮吸了云大整体社会科学的气血,造成人类学成为民族学的附庸,社会学成为公共管理学的附庸,民俗学继续在中文系,目前云大尚未取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云大举全校之力投入民族学、生态学等少数学科,损害了老牌综合性大学的健康发展,目前校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整体的人文社科暂时还难以摆脱民族学的阴影。)但这也反而成为云大民俗学的利好,因为民俗学暂时不用担心被抽出中文系,去和社会学、人类学组建社会学学院。(但未来却很难说。)在国内同行纷纷苦恼于学科尴尬地位的时候,云大民俗学应该抓住有利条件,迅速巩固老牌学科的优势地位,要让张文勋、李子贤、秦家华、傅光宇等前辈学者打下的“江山”继续成长,培养人才、振兴学术、涵养文化。希望中国民俗学会昆明两会的成功举办,能够带动云大民俗学的发展,能够让校方重视民俗学学科建设。
          目前云大民俗学学科依旧有优势的研究领域包括神话学、民间叙事学、文献民俗学(民俗史)、史诗学、藏缅语民族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云南地方民俗研究、西南地区民间信仰研究、东南亚民俗研究、节日研究等。
          另外,云大民俗学硕士点和民族艺术博士点的学生,积极参与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的建设经营,并且形成若干届别有序传承。学生志愿者团队做出了许多扎实的工作,有力有效地为云大民俗学与国内同行搭建了交流渠道。这也应当成为云南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史的一部分。
          截止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情况,云大民俗学师生队伍中已新产生若干位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希望2010年代新生代的云大民俗学人,能够继往开来,迈向新的征程。

(重要说明:此贴发出后,追悔莫及,对母校评头论足实不应该。此“指点江山”之文风,皆因爱深责切,但实不可取。读者师弟师妹诸君,应明辨是非,不可偏信吾文。自当奋发图强,从我做起。)

[ 本帖最后由 张多 于 2015-12-8 20:05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