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甘肃“花儿”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包玉山    时间: 2013-1-6 16:58     标题: 甘肃“花儿”介绍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
    “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 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现在甘肃最具代表性的是“洮岷花儿”。岷县“花儿”传承的中坚力量,也是被省民协命名为“甘肃省花儿歌手”的有41人,大多年龄都在30岁到40岁之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不识字,文化程度低。这一批歌手成长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机会读书,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锻炼成长为“花儿”歌手。相对而言,出生于80年代或90年代的小伙子大都走进了学校,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学习“花儿”,而校园文化和流行歌曲等新兴的娱乐活动也在弱化着“花儿”对年轻一代的熏陶。
   

    根据“花儿”的发源地,我们可把“花儿”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区,即今甘肃省临夏县,现在遍及临洮、康乐、和政、广和、永靖、夏河等县,有的流传到宁夏。

    第二类叫“洮岷花儿”,在洮岷地区,即现在甘肃省的临潭、岷县、单尼一带。

    第三类是“西宁花儿”,发源于西宁地区,即现在青海省的西宁、湟源、贵德、乐都、循化一带。
   
    早期的“花儿”研究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的《歌谣周刊》创刊,该刊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十五日(第八十二号)刊载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在甘肃做地质调查时记录整理的30首“花儿”歌词,题目叫《甘肃的歌谣——“话儿”》。这是“花儿”在全国文学中首次出现。

    著名音乐家王云阶1943年记录发表的《山丹花》是中国第一首“花儿”曲谱。王云阶是当时中国最高音乐学府——重庆青木关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他在青海东部农业区进行教学和音乐采风时,找到撒拉族“花儿”女歌手哈图玛,记录下《山丹花》曲调,谱成曲发表在他主编的《青海民国日报》《乐艺》音乐副刊上,避免了像《诗经》那样只记词不记曲、后人难以演唱的遗憾。

    作为“花儿”研究专著出版的,是榆中人张亚雄1942年在重庆出版的《花儿集》。张亚雄利用在兰州担任《甘肃民国日报》编辑之便,公开征集流传于甘青宁的“花儿”,并在该报发表歌词和研究文章,在近10年的岁月中,张亚雄对征集到的3000多首“花儿”,精选了600余首加以整理,其中的《抗日少年》12首,用民歌形式激励人民抗战到底,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乔建中在2004年第三期《音乐研究》上撰文赞誉其“对于日后成为民俗学、音乐学界‘显学’的‘花儿’研究来说,是第一部内容丰富也有深度的专书,是现代花儿研究的第一块碑石”。

    1944年至1947年张亚雄住在西宁。他利用空闲时间,奔走于田间地头、河畔山野,将一些优美的“花儿”记录下来。1948年秋,当《花儿集》在兰州再版时,又加入了不少新内容。1950年,张亚雄准备第三次出版《花儿集》,但因受到不公正的历史待遇未能如愿。文革中虽以拣破烂为生但他仍然坚持“花儿”研究,正是:“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就是这个唱法。”

    1981年,在甘肃省第二届文代会上,平凉农民作家、“花儿迷”戴笠人将一本1948年版的《花儿集》送给了张亚雄。1986年,年已76岁的张亚雄见到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再版的《花儿集》。
作者: 包玉山    时间: 2013-1-6 17:00     标题: 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 福建南音 | 南京云锦 | 安徽宣纸 | 贵州侗族大歌 | 广东粤剧 | 《格萨尔王传》 | 浙江龙泉青瓷 | 青海热贡艺术 | 藏戏 | 《玛纳斯》 | 蒙古族呼麦 | 甘肃花儿 | 西安鼓乐 | 朝鲜族农乐舞 | 书法 | 篆刻 | 剪纸 | 雕版印刷 |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 端午节 | 妈祖信俗 | 昆曲 | 古琴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 | 比利时巨人和巨龙游行 | 法国巨人和巨龙游行 | 比斯萃萨巴比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多声部民歌 | 埃尔切神秘剧 | 格鲁吉亚复调演唱 | 塞梅斯基文化空间与口头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征 | 西西里木偶剧 | 阿塞拜疆木卡姆 | 班什狂欢节 | 基努文化空间 | 托钵僧舞蹈仪式 | 波罗的海歌舞庆典 | 帕特姆流行节日 | 伏佳拉 | 阿尔巴尼亚民间低声部复 | 欧隆克 | 卡鲁斯仪式舞蹈 | 亚美尼亚杏木双簧管音乐 | 塔奎勒岛及其纺织工艺 | 巴亥瑞康卡乌圆圈桑巴舞 | 帕兰克-德-圣巴西里奥 | 哥斯达黎加牧牛传统和牛车 | 库库鲁舞蹈戏剧 | 瑞宾瑙-艾基舞剧 | 艾尔-圭根斯讽刺剧 | 加利弗那语言舞蹈和音乐 | 奥鲁罗狂欢节 | 梅拉镇孔果圣灵兄弟会文 | 扎巴拉人口头遗产与文化 | 安第斯卡拉瓦亚宇宙信仰 | 瓦雅皮人口头和图画表达 | 巴兰基亚狂欢节 | 奥连特兄弟会法国鼓乐 | 土著亡灵节 | 摩尔镇马隆人传统 | 尼日利亚艾法预言体系 | 维布扎治疗舞蹈仪式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玛舞 | 迈基石化妆舞会 | 乌干达树皮衣制作 | 朝比木琴音乐 | 亚饶-戴高文化空间 | 古勒-沃姆库鲁祭祀和舞 | 吉马·埃尔弗纳广场文化 | 热莱德口头遗产 | 塔格巴纳横吹喇叭音乐及 | 尼亚加索拉索索·巴拉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头传统 | 黑拉里亚史诗 | 扎菲曼尼里木雕工艺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礼 | 巴勒斯坦希卡耶说书 | 坦坦地区木赛姆牧民大会 | 佩特拉和维地拉姆贝都人 | 伊拉克木卡姆 | 萨那歌曲 | 阿尔及利亚古拉拉地区阿 | 兰瑙湖玛冉瑙人达冉根史 | 德拉迈茨鼓乐面具舞 | 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 | 铜锣文化空间 | 《罗摩衍那》 | 印度尼西亚配剑 | 马克-扬戏剧 | 歌舞伎 | 宫廷宗庙祭祀礼乐 | 博逊地区文化空间 | 伊夫高族群哈德哈德圣歌 | 能乐 | 鸠提耶耽梵剧 | 柬埔寨皇家舞剧 | 板索里史诗说唱 | 吠陀圣歌传统 | 哇扬皮影偶戏 | 净琉璃文乐木偶戏 | 吉尔吉斯史诗弹唱阿肯艺术 | 马头琴传统音乐 | 拉卡拉卡-汤加说唱舞蹈 | 迈达赫艺术 | 瓦努阿图沙画 | 雅乐 | 沙士木卡姆音乐 | 游吟歌师歌曲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3-1-6 19:1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谢谢介绍!
作者: 吴新锋    时间: 2013-1-7 09:28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应该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