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俗变迁亲情永恒 [打印本页]

作者: 梅联华    时间: 2009-2-9 23:27     标题: 民俗变迁亲情永恒

民俗变迁亲情永恒年是门柱上的喜庆春联,年是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年是热烘烘、暖洋洋的丰盛宴席,年是乐呵呵、美滋滋的亲人团聚。

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不仅城市里“年”味越来越体现在商家门口巨幅的打折广告和单位的诸多福利之中,连农村空气中往昔弥漫的浓重“年”味,也似乎在逐渐变淡。但“年”的精髓——“亲情”依然永恒……

梅联华:不变的是亲情

       以前,全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尽情享用着一年中最丰盛的团年饭,一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而现在,都市人纷纷走出家门,把团年饭搬进了酒店。梅联华告诉记者,虽然人们过年的形式变了,但过年的精髓没有也永远不会变,这精髓就是亲情、团聚。

在南昌,谈起民俗风情,梅联华是不能不提及的人物,他既是南昌市民俗博物馆的馆长,又是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副主席,对民俗风情研究颇深。

近年来,过年的一些民俗风情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比如年夜饭的外迁、旅游过年等等。对于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梅联华不认为是人们过年意识的淡薄,反倒是人们观念的“与时俱进”。梅联华说,中国人“过年”的核心内容就是团聚,所有亲人千里迢迢赶回家“团年”等一切民俗风情,都是这个内核派生出来的形式。

       和梅联华聊春节风俗,恰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按照以前过年的民俗,这天晚上是灶公上天向玉皇大帝反馈人们这一年生活的日子。但事实上,很多南昌市民并没有举行传统的灶公上天的“欢送仪式”。梅联华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的家家户户都用着液化气或者煤炉,哪里还找得到那些烧柴用的老灶台?市民们怎么去欢送灶公上天呢?此外,年夜饭的外迁,也是由于城市家庭居住环境趋向小型化,一家十多个人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因场地的限制而成为难以实现的事情。各大酒店的场地都大,而厨师的厨艺又高超,价格也越来越市民化,在团聚的前提下,将年夜饭搬进酒店去,没有任何值得奇怪的地方。”

      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很多人没办法赶回家和亲人团聚过年,梅联华认为,这也不能说明这部分人就不重视和亲人们团聚。他说:“人们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照样和亲人们保持着一种团聚的氛围。”

是的,在春节之际,我和我的朋友们,开始接收到很多远方朋友和亲人发来的明信片和短信息,真切的祝福响在耳边,遥远的朋友近在咫尺,欢聚的情愫在心头油然而生。


李斌:难忘的“守岁”

      说起过年的风俗,李斌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爷爷带着他“守岁”的情景。小时候的李斌,每年都和爷爷围坐在炭炉边,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守到初一早上,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聆听新年里动物的第一声高唱。现在,爷爷去世了,李斌也在南昌扎下根来,“守岁”永远印在他的脑海,只是多了些感伤的追忆。

       李斌的老家在江西省吉安县一个小镇上,他是三代单传。现在,他在南昌市作一名自由职业者,帮别人搞搞策划,写写文稿。李斌告诉我,小时候,在过年前的几天,爷爷带上柴刀、锄头、鞭炮、香烛和草纸,叫他拎上一些水果糕点,和爷爷一起上祖坟山“祭祖”。到了祖先的坟头,爷爷先除去坟墓周边的杂草,再将草纸裁成一些小纸条,挂在祖先坟墓被折断的树枝上,然后点燃香烛,燃放鞭炮,敬献水果糕点,再拽着年幼的李斌跪在地上长拜三下。祭完祖先,爷爷总会告诉他:善待逝去的祖先,祖先就会好好保佑后人;如果怠慢祖先,会遭报应。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吃完丰盛的团年饭,爷爷便拉住刚要去玩的李斌说:“别玩得太累了,晚上我们还要守岁呢。”开始的几年,才10岁不到的李斌经常会禁止不住打起瞌睡来,这时,爷爷总会故意咳几声,“打雷般”的咳声立刻把李斌吵醒过来,年幼的李斌曾有一段时间对“守岁”颇为反感,“一整个晚上不能睡觉,就坐那里你看我我看你,困死我了。”爷爷则向他说,做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守岁”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敬畏,对新年新生活的渴盼。
回想起和爷爷一块“守岁”的那段岁月,李斌的眼神有些飘渺。
李斌继续回忆着。他说,当厅堂的摆钟以一记脆响提醒他们到了大年三十的23点30分时,爷爷便会叮嘱李斌不要大声吵闹,静静地聆听着窗外的响声。爷爷说,要等待动物在新年的第一声啼叫,辨听叫声发自于哪种动物,最先啼叫的动物,在这一年中就是最吉祥的动物。这是祖辈们对动物的关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年前,李斌大学毕业,随后在南昌工作至今。2年前,李斌结婚了,爱人是南昌人,并且是家里的独生女。每两年,李斌和妻子就有一年要留在南昌陪岳父岳母过年。而李斌的爷爷,在他读大学的第二年就已经去世了。如今,生活在都市的李斌,家中没有炭炉,也没有了“守岁”的习惯,妻子和岳父岳母通常在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后,就睡觉去了。这时,和爷爷一起“守岁”的情景,会不经意地掠过李斌的脑海,带来一丝甜意。

张高寿:春联留给我来贴

       这几天,张高寿60多岁的父亲经常给他打来电话,说家里瓦房的屋顶被树枝刮掉了几块瓦,地面上一些水泥地面也有些破了,需要补一补。为什么到现在才打来电话说这些琐事?原来,张高寿的父亲这几天一直在忙着打扫家里的地面楼顶。张高寿说,在农村,过年前都要“扫烟囱灰”,就是把房子打扫干净。张高寿说,这个风俗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方面是想以一个整洁干净的面貌迎接新年,另一方面也是想除除晦气吧”。

       张高寿是江西省万年县马家乡人,在南昌开店已有4个年头。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家没出来做生意的时候,除夕前的半个月,就要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上街买年货,请屠户杀猪,做米糖,制年糕,购买年画、门神、对联等等。如今,张高寿几乎都要忙到大年三十才有时间回家过年。他说:“走不开呀,过年前的生意特别好,你就是想少赚点钱早点回家过年,一些老客户也不答应呢。”家里过年的准备工作,就这样由他的父亲一手操办着。

       虽然过年的准备工作几乎被父亲全包了,但张高寿每年在快过年时,就一定打电话跟老爸再三强调:“你千万别买春联呀,一定要等我来贴呀。”张高寿的家乡,过年有“团年”之称,张高寿笑着说:“说出来你不一定相信,我回去贴贴春联,一家人团聚的味道就有了,像喝了蜜一般!”

       1月24日晚上,张高寿抽出一点空来,跑到南昌市万寿宫买了几幅春联和一对巨大的红灯笼。他说,以前在家的时候,春联是请邻居帮忙写的,现在,有点知识的人都出去打工了,几幅春联也就花一点儿钱,还是买算了。他把即将贴到正大门的大春联摊开来给记者看,上面写着“八路财神天富贵,四方福星保平安”,横批是“安居乐业”。他呵呵一笑:“俗是俗了点,但与我的生活还是蛮贴近的。”
有趣的是,在张高寿买来的几幅大春联旁边,还摆放着几张小横批,上面是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五谷丰登”、
      “饭香菜美”、“六畜兴旺”。这些横批是他自己写的,带回去贴到粮仓、灶台和猪舍上,张高寿说:“我在万寿宫没买到这些横批,而根据我们那里的风俗,粮仓、灶台和猪舍都是要贴春联的。”
社会变迁,有时就反映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张高寿的家乡,贴春联的微小变化,恰好反映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
在以前,张高寿的家乡有这样的做法:如果当年家中有亲人逝世的话,逝世后的第一年里,家里所有的春联都必须贴蓝色纸张的,第二年贴黄色的,第三年起才可以贴回喜庆的红色春联,以表达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张高寿告诉我,现在,乡亲家有丧事时,已经不再张贴蓝色或黄色的春联,而是和普通家庭一样贴上红色的春联,但红色春联的中间横贴着一张绿色或黄色的纸条,欢庆之余也寄托哀思。张高寿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总是要去世的,如果祖先地下有知,相信也不希望后人总沉浸在悲痛之中。


(文/王文 来源:信息日报

[ 本帖最后由 梅联华 于 2009-2-9 23:30 编辑 ]
作者: 梅联华    时间: 2009-2-9 23:32

赣鄱大地闹元宵
    当元宵节到来之际,赣鄱大地热闹气氛浓厚。从城市到乡村,鞭炮声、唢呐声、锣鼓声声声入耳,舞龙狮、放花灯、唱大戏事事热闹。
    你看,玉山县樟村镇首届板灯文化节开幕了,百米长的板灯蜿蜒盘飞,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湖口县的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和采莲船,沿城区踩街巡游,成千上万群众争相观看;芦溪县举行的元宵灯节暨新春游园活动,表演者近千人,观众达3万人……
   “元宵似大年”,这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也是春节活动的最高潮。因此,元宵节突出一个“闹”字,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狮、跳傩舞、唱大戏是元宵节的主要习俗。各种舞龙、舞狮的队伍走上街头,被围得水泄不通;大街小巷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各种戏台搭起来;入夜后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各种灯笼大放异彩,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就达到了高潮。
    据民俗专家介绍,省内流传最广当属民间艺术灯彩。在元宵节这一天,各种表演灯、观赏灯相互争艳,到处可见。除了全国各地都有的传统滚龙、游龙、狮灯、船灯、蚌壳灯、花篮灯、宫灯、跑马灯外,还有独具江西地方特色的蛇灯、板凳龙灯、板龙灯、茶灯、采莲灯、鲤鱼灯、春牛灯、火虎灯等。其中南昌地区的手摇狮灯——“金阁老龙”堪称一绝,由53人将103米长的“金阁老龙”扛在肩上,慢慢游动。其龙头高3米,长4米,上面悬挂宫灯、花篮灯、鲤鱼灯等19盏,龙身耸立着包公、诸葛亮等古代人物造型,并在四周配上花盆灯、五谷六畜灯等245盏。龙体上下游动时,左右蜿蜒,气势雄伟壮观。
    而流行于南丰、宜黄、乐安、万载、萍乡等地的新春傩舞,以驱除鬼疫为目的,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俗,分起傩、演傩和搜傩等阶段。其中演傩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在村里也可在县城,表现形式多样,可独舞、双人舞、群舞或小舞剧,内容丰富多彩,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元宵习俗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说,科技发达了,原来各种花灯用蜡烛点,现在基本改用电瓶照明;人们精神生活丰富了,原来灯彩大都出现在农村,现在广场、公园、社区能时常见到;人们丰衣足食了,原来汤圆大都自家做,现在超市的汤圆品种齐全……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时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传统的元宵习俗也在改变。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变,而其精神内涵未变。因为,人们对于新春美好的祝福未变。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杨碧玉 王欢           责任编辑:龙红古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