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义与精解 [打印本页]

作者: 莲池溪音    时间: 2012-11-20 13:46     标题: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义与精解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义与精解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前一回说的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一念无明业火,可是业火不但没有熄灭,反而引火烧身。师徒们痛定思痛,于万般无奈以时,回忆起观世音菩萨曾给的救命嘱咐。这一回讲述了破除无明业火的根本大法,即《心经》最前面的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学佛作佛,就是学这一句本事,本份里具足的能力,然而要真正明白这一句还真是不容易。《西游记》从这一回开始,功夫又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前面的黑熊一样,都是观照根本能力的培养。黑熊是黑暗无明,既是凡夫二眼一闭一片漆黑,这种情况修什么法门都好比是“黑窟窿里打鬼”,不得要领。这里要收伏的小红孩则是向着破除生相无明迈出了决定性成功的一步。虽然只是初步照住的功夫,但是离“照见五蕴皆空”的果证已经是近在咫尺了。真正看懂这一回,对读懂后面的故事非常重要,因为后面的故事都是建立在这一回的基础上的。但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失传,尤其是养炼文化的归隐,使得这些文化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要么被打成唯心主义,要么被定义为伪科学,总之,现代人几乎只能将真实当作神话故事,化神奇为腐朽思想了。
与此相关的大道之理,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是,现代人相信科学,不相信祖宗的教诲。现代人不懂“地”的内涵,以为地就是大地,以为天就是天空,以为道就是科学,以为自然就是地球生态。科学能解释部分生态,还能解剖出动物器官,找到很多化学物质,能更好地生活在地球生态中,因此相信科学就是道法自然了。其实,地是指一切万法,天是指万法共遵之理,道是指理与理之间的关联,自然是指道交是清净无为的,因此,人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渐进,也可以顿修。但是对于觉悟本性,破生相无明,则只能是顿悟,所谓“法无定法,顿悟为法。”这就是因果必须等同,一个不等同的因,是不可能显露一个等同的果的。可见,佛家讲“从初发心至如来地不改初愿”是何等的重要。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佛家最崇尚念佛法门了,因为初发心发得最圆满的无过于念佛之心了。可是,众生不但不理解心是何物,极荒唐的是用意识否定心,用心的意识作用去崇尚此作用之作用的物质感受岂不是颠倒了是非吗?就好像用孙子的存在去否定爷爷的真实性一样,用一种迷失的心去追求“实事求是”是何等的荒唐啊!难怪有人会相信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他们有能力看到形变的表面,却没有能力看到不变的体性。这一回故事恰恰是让读者明白,那不变的体性恰恰正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纲要。当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回光返照自己那不变的觉性,也许会有所觉悟。这就是祖先告诉我们“绝处逢生”的道理。
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真实,引导众生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几乎是从未间断过的,只是世人常常是“狗咬吕洞宾,不认好人心”。如弥勒菩萨的偈子:“只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这四句偈可真是慈悲至极,精妙绝伦。因为和这一回的故事的理与事相关,且在此做个简单的解释。人要在自然中安逸地生存,则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应当提升生活的自由度,所谓要从三维空间提升到四维空间。如何来实现这样的提升呢?一句话,从认识这个心开始!人类一旦认识到心的真实,地球人类就完成了从三维到四维的飞跃。这要比花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进行太空探索要真实而且容易,也真正能够利益地球人类乃至地球一切生物种群。认识这个心要从三个方面来体会,体、相、用简称心心心。佛家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开示了心之体至大、相至方、用至广,无所不包,穷尽法界,慈悲含容。只这大方广是佛, 一切有边界的,有缺陷的,不慈悲的都不可能是佛,也不会是真实的。因此,一切对立的,斗争的,暴力的文化都是虚假的文化。世界上的事物何者最灵?感应之道,莫过于此心。当然,科学发现电磁感应也是灵的,也发现心有电磁,脑有电磁,哪个更灵呢?这要从大方广三个方面来判断。电磁只是电与磁之间,心灵则能感应十方世界,因此心是十方世界里最灵物。既然十方世界,一切万有都可以通过心灵来感应,那么研究心灵就可以起到研究万法的目的,这样的方便不采用,反而弃简从繁,向无穷尽的境界深钻,不能不说是一种愚顽。研究此心,只在当下回光返照,人人可行,时时可行,处处可行。利益十方只在这斜月三星洞里完成,真是别有洞天福地,自在万德。仅从了解宇宙人生的方法上看,说是深奥的科学不如说是肤浅的偏执。最重要的是,地球的灾难在哪里?比如,核技术最先应用在哪里?战争!说的更明确些,杀生的作用是最先被考虑的,科学将客观规律冷酷的一面发挥到淋漓尽致才算满意,而心灵的研究则正相反。纵横妙用可怜生,纵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心灵的作用范围,哪个科学发明能与之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本质是什么样的作用呢?可怜生!慈悲本怀,好生之德。一切为了救助一切众生,这个重要啊!结果与初衷不相违背!科学的初衷是好的,结果却往往是走向了反面。当今的科学更多的是为满足人类无止尽的欲望和贪婪,而这恰恰正是导致人类自由度的降低,这也许是科学家们不了解或者忽视了的。有些科学家甚至是极端的愚痴,将毕生努力奉献给了杀戮众生的事业。可惜他不了解那个最先发明弓箭的人还在地狱里饱受其发明之苦,如今发明大规模杀生武器的因果报应可想而知。从这里看,一切不如心真实,是指良心是最真实的。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何来真实可言?何能以德治国?德者,良心是也。物质是把双刃剑,武器就是伤害我们的物质,既然是伤害我们的,就一定不是真实的。这里有点深奥,客观存在,怎么不真实?物以心现,物不实,是指现这个物的心不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正心,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当从心起修,这就是一切不如心真实。佛为什么能转娑婆世界为极乐世界?就是佛能明心见性,能将大方广的佛华严展现在生活之中,而不是思想之上。世人的道理在书本里,或者口头上,心上没有道,行为必失德。就《西游记》这一回故事而言,解决小红孩的无明火灾当如何下手?唯有养心斋心,无为妙观可成其功。
大圣殷勤拜南海, 大圣,就是前面讲的唯一证明真实的手下处,只这心也!殷勤,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提升境界是什么样的事?就是摆脱物质境界的束缚作用,从这里体会唯物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就比较公正和客观了。看问题贵在跳出来看,就像看中华传统医学一样,如果仅从物质作用的层面看,就大错特错了。了解中医药,必须了解物质的心意性质理论。从中国的中医药研究的现况来看,中医已经被某些专家和学者误导了,他们正在用化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学,这是极大的错误!这种认识观点和方法与那些对中医进行废医问药的人是一个鼻孔出气的。要废医问药的人就是否定了中医的理论,彻底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心灵一无所知的人才会采取这种片面立场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他们只能从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把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研究医学。这种方法在一般科学上似乎问题不太大,但在医学领域问题就大极了。因为生命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医学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因此医药的作用机理也就难以定论了。如果生命在本质上是物质的,那西方医学的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化学的研究模式就合理了,然而,生命恰恰相反,更多是精神的。可见,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不是他们可以想象的,不仅超出他们的物质世界范畴,而且超越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范畴。可怜他们没有能力理解阴阳辩证理论,只能片面地学习一点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不了解西方的一分为二是错误地理解了东方的阴阳学说,误解了阴阳根本律。阴和阳是互根的,并不是能独立存在的,因此是不能用一分为二来理解阴阳根本律的。一分为二是极端机械的认识方法,也可比喻为傻瓜哲学。就中药而言,药里是有心意的,物质里是有精神作用的。当然西药里也是有的,只是他们没有能力发现这个事实,只好把无知当真理了。换言之,中医理论里的阴阳学说被理解成阴阳二种物质是一种方便的假说,要注意把物质分类成阴阳二种属性就有层次的问题了。任何一种物质的阴阳属性是复性的,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如果能理解王凤仪先生的“化性谈”,才会明白医与药的真实关系。非常难得的是,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试验揭示了一切物质都是有心意性质在起作用的。这就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医学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今当中医工作者因缺乏必要的自身修炼,没有养练的功夫,使得中医药的疗效都大打折扣,因为施医者的浩然正气对病人的病理场的磁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在佛家称加持力,现在人除了知道看得见的机械力和和看不见的电磁力,对深层次的力学一无所知,因此在力学领域中才有很多莫明其妙的科学假说。只因大道之理快要失传了,才有人敢出来挑战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因此,一个真正的中医工作者,必须是一个懂得心意性质的修炼者,也即必须通过心灵自控训练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传承中华传统医学的人才。常言道:“医生治病难治命”,其根本的原理就是医生并不能解决病人的心意性质上的问题。佛菩萨有“大医王”的喻称,这是说佛菩萨了知众生的心意性质,因此可以从根本上救治众生的疾病,令其永不复发。拜南海,就是拜智慧之海,也是拜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前面讨论过,降伏无明业火唯一的办法就是清净观照,因此《西游记》里破红孩的方法只能求观音菩萨。求菩萨不是拜神,而是采用菩萨所行法门来解决问题。佛教的魅力就在这里,不是意识形态里的善恶是非,而是真实的生活艺术。学观音菩萨的法门,是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不是消灭异己。这和意识形态里种种形式的斗争不一样,这是佛教慈悲为怀的特有方法,世间文化里独树一帜的文化。
观音慈善缚红孩,观音,代表观音菩萨的修学法门,即“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是《首楞严经》最精彩的文殊菩萨点评二十五圆通的偈颂部分,其中在称赞观音菩萨法门时说:“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盘心,观世音为最。”具体修行方法由观世音菩萨自己陈述:“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与本回故事对应的修行过程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入流亡所,是指前一故事的劈破旁门,流入中道。此回故事中,无明妄动的动静二相,要用“所入既寂”来解决。慈善,这一点最为重要,现在的很多武打小说家常常把佛家的僧人也写到江湖争斗之中,这是极端不合适的。因为僧的本质是清净僧,怎么可能会对红尘有争夺之心呢?破坏佛教的形象,少不了会有因果问题的。《西游记》里似乎佛菩萨也参与这些斗争,因此,“慈善”二字就非常重要了,慈善将佛菩萨言行的本怀说明清楚了。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做到慈善?又是什么样性质的慈善呢?上面就有“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其中,同一悲仰是关键。《首楞严经》中菩萨说:“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从这些经文明显可以看到菩萨救护众生是无作妙德的大悲心来完成的,绝对不是一分为二的二心来实现的。这个慈悲拔济的功德与世俗的慈善机构的作用有根本性的不同。菩萨与众生的同体大悲心,同体就不可能给众生带来任何形式上打击和伤害,大悲是最圆满的帮助众生的方法。佛文化是十方众生的真实福田,这回可能少许能接受这个说法了。缚红孩,故事里交代的清楚,是赐予他莲花座。即是代表用清净心观照这一念妄动,使其符合无作妙德,回归真如理性的功德,因此后面会被观世音菩萨带到南海去修行,成为善财童子,即是成为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之理与事的标志性故事形象。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心中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至如今我归正道,他还是邪魔。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这一回要解决妄动的问题,为什么会妄动呢?还是老大王牛魔王执着于境界的问题,遍计所执性造成的。想一想,世人看到眼前的境界,能不形成既定的名相吗?看桌子时,心中不起桌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无端生起,就是众生的无明业相。那些博士们心中的名相可真不少啊,将来的苦也必定不少啊,只是他们理解不了的,也只能冤枉再受自己误解和执着之苦了。可见,阿赖耶的种子识太微细了,哪里是凡夫能觉察的。到了过火焰山,再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要从小红孩的母亲口里取芭蕉扇的故事都是非常严谨的。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这里是交代红孩的本质特征,需要向他父亲坦白的。至如今我归正道,他还是邪魔。虽然悟空已经在修行的路上,然而,根本上的执着还是没有断尽,源头的问题还有待机缘成熟才能彻底解决掉。

好行者,躲离了六个小妖,展开翅,飞向前边,离小妖有十数里远近,摇身一变,变作个牛魔王,拔下几根毫毛,叫“变!”即变作几个小妖。在那山凹里,驾鹰牵犬,搭驽张弓,充作打围的样子,等候那六健将。

这一小段变化可以理解为观机的过程,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机宜。现在人也在讨论这样的问题,《道德经》对凡夫而言,要想从根本上弄懂,则必须经德道,亲自体证德与道的过程。

那一伙厮拖厮扯,正行时,忽然看见牛魔王坐在中间,慌得兴烘掀、掀烘兴扑的跪下道:“老大王爷爷在这里也。”那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都是肉眼凡胎,那里认得真假,也就一同跪倒,磕头道:“爷爷!小的们是火云洞圣婴大王处差来,请老大王爷爷去吃唐僧肉,寿延千纪哩。” 行者借口答道:“孩儿们起来,同我回家去,换了衣服来也。”小妖叩头道:“望爷爷方便,不消回府罢。路程遥远,恐我大王见责,小的们就此请行。”行者笑道:“好乖儿女,也罢也罢,向前开路,我和你去来。”六怪抖擞精神,向前喝路,大圣随后而来。

正行时,忽然看见牛魔王坐在中间,慌得兴烘掀、掀烘兴扑的跪下,这些描写得非常精彩。兴烘掀、掀烘兴,是见色执着而生意,随意生识,自然先是他们起作用的。因此执着的魔王来了,他俩最先有表示。那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都是肉眼凡胎,那里认得真假,也就一同跪倒,磕头,这四健将都是肉眼凡胎,而不说前二个,分类上是十分明确的。因为这四个是关于境界里的判断力,且是只看表面的能力,自然最容易从变化来哄骗了。云里雾、雾里云,是妄想意识,相上立识,识上成相。急如火、快如风,是随业起现行,念念相续,所谓鬼使神差。小的们是火云洞圣婴大王处差来,请老大王爷爷去吃唐僧肉,寿延千纪哩。这一句十分深刻,世俗的想法大致是这个框架内涵。世俗追求的长寿其实真的没有实际的意义,在这个地球上,活上万年,可能早就活腻味了。只是因为贪生怕死而追求生命延续罢了,对生活的质量没有指标和要求,哪怕只是个行尸走肉呢。执着得个什么俗理,活得更长久,就感觉心理上的满足,智能上基本属于老年痴呆型的。

不多时,早到了本处。快如风、急如火撞进洞里报:“大王,老大王爷爷来了。”妖王欢喜道:“你们却中用,这等来的快。”即便叫:“各路头目,摆队伍,开旗鼓,迎接老大王爷爷。”满洞群妖,遵依旨令,齐齐整整,摆将出去。这行者昂昂烈烈,挺着胸脯,把身子抖了一抖,却将那架鹰犬的毫毛,都收回身上,拽开大步,径走入门里,坐在南面当中。红孩儿当面跪下,朝上叩头道:“父王,孩儿拜揖。”行者道:“孩儿免礼。”那妖王四大拜拜毕,立于下手。行者道:“我儿,请我来有何事?”妖王躬身道:“孩儿不才,昨日获得一人,乃东土大唐和尚。常听得人讲,他是一个十世修行之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寿似蓬瀛不老仙。愚男不敢自食,特请父王同享唐僧之肉,寿延千纪。”

满洞群妖,遵依旨令,齐齐整整,摆将出去。这就是故事的真实作用,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行者闻言,打了个失惊道:“我儿,是那个唐僧?”妖王道:“是往西天取经的人也。”行者道:“我儿,可是孙行者师父么?”妖王道:“正是。”行者摆手摇头道:“莫惹他!莫惹他!别的还好惹,孙行者是那样人哩,我贤郎,你不曾会他?那猴子神通广大,变化多端。他曾大闹天宫,玉皇上帝差十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也不曾捉得他。你怎么敢吃他师父!快早送出去还他,不要惹那猴子。他若打听着你吃了他师父,他也不来和你打,他只把那金箍棒往山腰里搠个窟窿,连山都掬了去。我儿,弄得你何处安身,教我倚靠何人养老!”

别的还好惹,孙行者是那样人哩,我贤郎,你不曾会他?那猴子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这里强调心的功德,心不可破坏,只是变化多端。无论是在六道之内,还是六道之外,真心都是不可战胜的。即这一念无明与心念之间又是什么样的作用和关系呢?

妖王道:“父王说那里话,长他人志气,灭孩儿的威风。那孙行者共有兄弟三人,领唐僧在我半山之中,被我使个变化,将他师父摄来。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被我怒发冲天,与他交战几合,也只如此,不见甚么高作。那猪八戒刺邪里就来助战,是孩儿吐出三昧真火,把他烧败了一阵。慌得他去请四海龙王助雨,又不能灭得我三昧真火,被我烧了一个小发昏,连忙着猪八戒去请南海观音菩萨。是我假变观音,把猪八戒赚来,见吊在如意袋中,也要蒸他与众小的们吃哩。那行者今早又来我的门首吆喝,我传令教拿他,慌得他把包袱都丢下走了。却才去请父王来看看唐僧活像,方可蒸与你吃,延寿长生不老也。”

这段内容是说小红孩有能力将唐僧和八戒抓到手,即一念无明的妄动让我们不能明心见性,失去慈悲心的功德和对心所法的执迷。用世俗的道德善利都无法改变这样的缺失,用心所法的观察作用仍然跳不出这种魔网。注意,科学就是这种情况,发展科学并不能使人变得慈悲,也不能使人类清净身心,远离欲望,往往是正相反。

行者笑道:“我贤郎啊,你只知有三昧火赢得他,不知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哩!”妖王道:“凭他怎么变化,我也认得,谅他决不敢进我门来。”行者道:“我儿,你虽然认得他,他却不变大的,如狼犺大象,恐进不得你门;他若变作小的,你却难认。”妖王道:“凭他变甚小的,我这里每一层门上,有四五个小妖把守,他怎生得入!”行者道:“你是不知,他会变苍蝇、蚊子、虼蚤,或是蜜蜂、蝴蝶并蟭蟟虫等项,又会变我模样,你却那里认得?”妖王道:“勿虑,他就是铁胆铜心,也不敢近我门来也。”

他若变作小的,你却难认。心是大至无外,小至无内。凡夫心粗,难得见到细微之处,刹那生灭的微尘难以觉察。比如,人们感觉不到电磁波或中微子的存在。勿虑,他就是铁胆铜心,也不敢近我门来也。这就好比唯物主义者没有觉察到万事万物都有心意性质的印记一样,他们哪里能理解万事万物都是心现识变的呢?他们要是真正有智慧又怎能执迷于唯物主义?

行者道:“既如此说,贤郎甚有手段,实是敌得他过,方来请我吃唐僧的肉,奈何我今日还不吃哩。”妖王道:“如何不吃?”行者道:“我近来年老,你母亲常劝我作些善事。我想无甚作善,且持些斋戒。”妖王道:“不知父王是长斋,是月斋?”行者道:“也不是长斋,也不是月斋,唤做雷斋,每月只该四日。”妖王问:“是那四日?”行者道:“三辛逢初六。今朝是辛酉日,一则当斋,二来酉不会客。且等明日,我去亲自刷洗蒸他,与儿等同享罢。”

持些斋戒,是修行的方便法,助长身心清净。根据每人的生活习惯而进行不同时间上的选择就有了很多种斋戒的方便。雷斋,是民间一种选择。悟空在这里主要是一种借口,都是依生克原理来推辞的。辛酉日,天干之辛属阴之金,地支之酉也属阴之金,天之阴金是体性德当隐之时,地之阴金是作用隐而不当机,因此不能造作,即当斋戒,又不得会客。 这里实际是强调心至无为,才能以观其妙。《道德经》开篇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那妖王闻言心中暗想道:“我父王平日吃人为生,今活彀有一千余岁,怎么如今又吃起斋来了?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此言有假,可疑!可疑!”即抽身走出二门之下,叫六健将来问:“你们老大王是那里请来的?”小妖道:“是半路请来的。”妖王道:“我说你们来的快,不曾到家么?”小妖道:“是,不曾到家。”妖王道:“不好了!着了他假也!这不是老大王!”小妖一齐跪下道:“大王,自家父亲,也认不得?”妖王道:“观其形容动静都像,只是言语不象,只怕着了他假,吃了人亏。你们都要仔细:会使刀的,刀要出鞘,会使枪的,枪要磨明,会使棍的使棍,会使绳的使绳。待我再去问他,看他言语如何。若果是老大王,莫说今日不吃,明日不吃,便迟个月何妨!假若言语不对,只听我哏的一声,就一齐下手。”群魔各各领命讫。

既然要观其妙,必然会令其自然发展。你们都要仔细:会使刀的,刀要出鞘,会使枪的,枪要磨明,会使棍的使棍,会使绳的使绳。看这一念妄动是如何束缚此心的。只听我哏的一声,就一齐下手。一动之后,种种作用都当会齐。

这妖王复转身到于里面,对行者当面又拜。行者道:“孩儿,家无常礼,不须拜,但有甚话,只管说来。”妖王伏于地下道:“愚男一则请来奉献唐僧之肉,二来有句话儿上请。我前日闲行,驾祥光,直至九霄空内,忽逢着祖延道龄张先生。”行者道:“可是做天师的张道龄么?”妖王道:“正是。”行者问曰:“有甚话说?”妖王道:“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问我是几年、那月、那日、那时出世,儿因年幼,记得不真。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今请父王,正欲问此。倘或下次再得会他,好烦他推算。”行者闻言,坐在上面暗笑道:“好妖怪呀!老孙自归佛果,保唐师父,一路上也捉了几个妖精,不似这厮克剥。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他如今问我生年月日,我却怎么知道!”好猴王,也十分乖巧,巍巍端坐中间,也无一些儿惧色,面上反喜盈盈的笑道:“贤郎请起,我因年老,连日有事不遂心怀,把你生时果偶然忘了。且等到明日回家,问你母亲便知。”

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问我是几年、那月、那日、那时出世,儿因年幼,记得不真。这一句太精妙了,估计天下读《西游记》的人都不会了解。在佛家文化中,这也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一念无明从何时有的呢?《首楞严经》《圆觉经》中都有这样的提问和解答。道家将此归于道德,道生一。因此,故事里用道家祖师张道陵来说这个事,并且把陵字改成龄,以契合时间的问题。科学文化还没有能力提出这样深层的根本问题,甚至在科学依靠的哲学中也迷惑于本体的种种讨论,只有类似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所不同的是,这个理论先承认已经有了一些最基本的粒子,至于这些粒子的起源就没有办法想象了。道家要高明得多,他们知道无中生有。佛家则彻底明了此事,生即无生,灭亦非灭,这样才能把问题圆满地解决。圆满解决,就是证入事事无碍的极乐世界。道家的空和有还是对立的,但是他们也是绝顶聪明的,能在空有之间转换,他们称之为把握阴阳。把你生时果偶然忘了。悟空尚且没有开悟,自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妖王道:“父王把我八个字时常不离口论说,说我有同天不老之寿,怎么今日一旦忘了!岂有此理!必是假的!”哏的一声,群妖枪刀簇拥,望行者没头没脸的札来。这大圣使金箍棒架住了,现出本象,对妖精道:“贤郎,你却没理。那里儿子好打爷的?”那妖王满面羞惭。不敢回视。行者化金光,走出他的洞府。小妖道:“大王,孙行者走了。”妖王道:“罢罢罢!让他走了罢!我吃他这一场亏也!且关了门,莫与他打话,只来刷洗唐僧,蒸吃便罢。”

父王把我八个字时常不离口论说,说我有同天不老之寿,怎么今日一旦忘了!牛魔王,之所以是魔王,就是执着于事相。佛说无始劫来,这个是不是时间概念?很多学佛人对此都有疑问。了解这个问题,就会觉得这段对话十分精彩。其实故事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无明就像梦境一样,谁也说不出何时做梦,只能说何时醒来。其实,众生是念念有迷,没有开始,时时是开始。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众生的寿命自然是与天同寿的,但因有分段生死而不能觉察。二是,天地之天,乃于妄想同寿。没有妄想则不分天地,一切究竟空寂湛然。

却说那行者搴着铁棒,呵呵大笑,自涧那边而来。沙僧听见,急出林迎着道:“哥啊,这半日方回,如何这等哂笑,想救出师父来也?”行者道:“兄弟,虽不曾救得师父,老孙却得个上风来了。”沙僧道:“甚么上风?”行者道:“原来猪八戒被那怪假变观音哄将回来,吊于皮袋之内。我欲设法救援,不期他着甚么六健将去请老大王来吃师父肉。是老孙想着他老大王必是牛魔王,就变了他的模样,充将进去,坐在中间。他叫父王,我就应他;他便叩头,我就直受,着实快活!果然得了上风!”沙僧道:“哥啊,你便图这般小便宜,恐师父性命难保。”行者道:“不须虑,等我去请菩萨来。”沙僧道:“你还腰疼哩。”行者道:“我不疼了。古人云,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看着行李马匹,等我去。” 沙僧道:“你置下仇了,恐他害我师父。你须快去快来。”行者道:“我来得快,只消顿饭时,就回来矣。”

悟空这回观察到了三个问题,一是原来猪八戒被那怪假变观音哄将回来,吊于皮袋之内。即心所法无既于事,因为还是表皮功夫。二是你便图这般小便宜,恐师父性命难保。用心察念头上的发展过程,还是没有办法明心见性。三是不须虑,等我去请菩萨来。终于明白了,唯清净妙观才能解决问题。人逢喜事精神爽。明白道理真是一件快事!

好大圣,说话间躲离了沙僧,纵筋斗云,径投南海。在那半空里,那消半个时辰,望见普陀山景。须臾按下云头,直至落伽崖上,端肃正行,只见二十四路诸天迎着道:“大圣,那里去?”行者作礼毕,道:“要见菩萨。”诸天道:“少停,容通报。”时有鬼子母诸天来潮音洞外报道:“菩萨得知,孙悟空特来参见。”菩萨闻报,即命进去。大圣敛衣皈命,捉定步,径入里边,见菩萨倒身下拜。菩萨道:“悟空,你不领金蝉子西方求经去,却来此何干?”行者道:“上告菩萨,弟子保护唐僧前行,至一方,乃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有一个红孩儿妖精,唤作圣婴大王,把我师父摄去,是弟子与猪悟能等寻至门前,与他交战。他放出三昧火来,我等不能取胜,救不出师父。急上东洋大海,请到四海龙王,施雨水,又不能胜火,把弟子都熏坏了,几乎丧了残生。”菩萨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    行者道:“本欲来的,只是弟子被烟熏了,不能驾云,却教猪八戒来请菩萨。”菩萨道:“悟能不曾来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宝山,被那妖精假变做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赚入洞中,现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蒸吃哩。”

端肃正行,只见二十四路诸天迎着, 这里是关键,要见菩萨必须有三界八方的功德。一个无德之人哪里有福报见到佛菩萨呢?因果不相应也。换言之,没有清净无为的功夫,是不可能明见菩萨的功德庄严宝相的。那些常常否定佛菩萨的人往往忽视了因,只在果上求,因此往往是事与愿违。求有不得,当反省自己,不该否定有求必应的大道之理。鬼子母诸天来潮音洞外,这一句也是非常深奥。见观世音菩萨之前为什么要经历鬼子母诸天?先要了解鬼子母天的内涵,指生诸鬼王,保护男女,予以子息之义。潮音洞,指像海潮音一样,应时而作的无为随缘的教化功德。即,一切所生,即是自性随缘的功德,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了解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如何应用清净妙观了。不会再在生灭法中谈是论非了,生灭法是平等的,是随缘而性空的。

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孙,却不是一件大人事?”

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佛家有依文解意乃三世佛冤的说法,就是指用心所法去理解佛法必定会误解佛菩萨。今天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出来诽谤佛教的,无一不是这种情况,他先误解,然后再尽其所能地进行批判,其实这些事都与佛教文化的本质毫无关系,但是让佛菩萨承当了骂名,岂不是和这里的泼妖坏了佛菩萨名称一样可耻吗?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菩萨真的会有嗔恨吗?如果还有丝毫嗔恨,那他怎么可能是菩萨?这段故事主要是诠释观世音菩萨净瓶功德的内涵。常人只知道称作甘露,这甘露到底是什么道理?这里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一回。

说不了,只见那海当中,翻波跳浪,钻出个瓶来,原来是一个怪物驮着出来。行者仔细看那驮瓶的怪物,怎生模样:
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晓鬼神机。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快似飞。文王画卦曾元卜,常纳庭台伴伏羲。云龙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彩玳瑁。九宫八卦袍披定,散碎铺遮绿灿衣。生前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驮佛祖碑。要知此物名和姓,兴风作浪恶乌龟。

这里说得是丹家的龟蛇盘结而成丹的内涵,蛇是意火,龟是性水,水火既济。海里龟,比喻性海里的真水。易家最早用龟背甲来占卜,因为认为龟的寿命长,载有的信息多,最有灵性,感觉感应。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泥,乃土与水混合物,喻性土活泼义;龟恰恰常常与泥结伴,成为水底最有灵性的事物。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晓鬼神机。虽然不在世间常出没,但是用龟背来占卜非常灵验。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快似飞。空有二边都自在,动静二事都随心。文王画卦曾元卜,常纳庭台伴伏羲。龟甲是八卦里用得非常多的。云龙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水成汽态若天上之龙,若隐若显千般神奇;入水化作波浪,喻事物涨落有理,生灭有机。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彩玳瑁。龟甲理面含容种种玄机,似金线一样细密精微;上面的花纹都是大千世界形色的道理。九宫八卦袍披定,散碎铺遮绿灿衣。龟甲就是专为九宫八封而生的,甲壳上的花纹就是活生生的天机图。生前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驮佛祖碑。生时要护持佛法正道,死后还要记载法宝。要知此物名和姓,兴风作浪恶乌龟。本来都是点解人生的机关,为什么又成了恶乌龟了呢?这是佛家的看法,占卜让世人沉沦于命运,不知扭转乾坤之大道。因此,从大道之理上讲,此是恶事也。尤其是现在多有人用些来骗财害人,古代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谓“道不虚行”,道法传承一定要注意利益众生的问题。不轻易传授法术。现在有些乱了,什么人都可以学,这必然会祸害众生。另外一层和故事相关的内容就更深奥了,前面讲观照住这无明妄动,这个妄动就是指这里的乌龟的作用。妄动是表面的现象,内核是这个乌龟随机而生的机制。因为众生不明这乌龟本来是驮着净瓶的,即一切法当体即空的道理。不能在清净中,享受清净之乐,反而迷于事相,造下轮回诸业。兴风作浪,这一句的就是指出了恶的根源,可是世俗之人哪个不兴风作浪?生怕被他人认为无能之辈,要挣更多的钱,要留更大的名,悲哀!

那龟驮着净瓶,爬上崖边,对菩萨点头二十四点,权为二十四拜。行者见了,暗笑道:“原来是看瓶的,想是不见瓶,就问他要。”菩萨道:“悟空,你在下面说甚么?”行者道:“没说甚么。”菩萨教:“拿上瓶来。”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萨,弟子拿不动。”菩萨道:“你这猴头,只会说嘴,瓶儿你也拿不动,怎么去降妖缚怪?”行者道:“不瞒菩萨说,平日拿得动,今日拿不动。想是吃了妖精亏,筋力弱了。”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你那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动也。” 行者合掌道:“是弟子不知。”

那龟驮着净瓶,爬上崖边,对菩萨点头二十四点,权为二十四拜。二十四,可以有二层含意:一者,二乘十二之数,显隐二相,遵循十二时的因缘,即二十四缘;二者,三八之数,八是卦数,三是应对时空之事。观世音菩萨的净瓶是表法的,佛菩萨的像都是法理,不是世俗鬼神的崇拜物。经常会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这手是指神通自在,同体大悲,无所不及;这眼是智慧广大,无所不知。这净瓶是指性德清净圆满,内含八功德水。性德自然可以破除一切妄想,当然可以熄灭红孩儿代表的情见之火了。莫想拿得他动。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这一海之水是指一品无明对应的性德,悟空还没有开悟,怎么可能拿得动呢。你那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动也。架海的斤量,比喻开悟后的智慧之力。

那菩萨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只见那龟点点头,钻下水去了。行者道:“原来是个养家看瓶的夯货!” 菩萨坐定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甚么东西作当。” 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你教我留些当头,却将何物?我身上这件绵布直裰,还是你老人家赐的。这条虎皮裙子,能值几个铜钱?这根铁棒,早晚却要护身。但只是头上这个箍儿,是个金的,却又被你弄了个方法儿长在我头上,取不下来。你今要当头,情愿将此为当,你念个松箍儿咒,将此除去罢,不然,将何物为当?”菩萨道:“你好自在啊!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铁棒、金箍,只将你那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罢。”行者道:“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与我的。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群了,又不能救我性命。”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 行者笑道:“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我师父一难罢!”那菩萨:
逍遥欣喜下莲台,云步香飘上石崖。只为圣僧遭障害,要降妖怪救回来。

行者道:“原来是个养家看瓶的夯货!”乌龟是道破天机的法宝,这叫养家看瓶。这里还有一层道理,菩萨用净瓶装水,都是让乌龟来完成的,乌龟是随机的,菩萨是无为的。这样就把随机教化的道理圆满地开示出来了,一般人常常对无为有误解。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佛家的觉悟非是凡夫可以思议的,可是处于缚地的凡夫又怎么做到不思议呢?因此佛法在世间总会有灭法时期的。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这些话理太深了,一般人难以读懂,只能当神话了。佛菩萨的慈悲是凡夫没有办法理解的,佛菩萨当然愿意将自己的功德利益拿出来给众生坐享其成的,可是凡夫力薄,拿不动啊。净土法门讲果地法门,正是这个味道,将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合盘托出,愿意往生者就可全盘受用此功德。可是,且不论信愿具足的人有多少,只说愿意往生的又有几人?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这里看似打趣,实在是世人之心的点拨。很多人不能明心见性,得不到性德的发露,皆是一个得失之心在作怪。很多人到佛门里来,不明白佛法是舍门,舍得清净方得见性明心。未得开悟的心,就是菩萨说的佛法里讲的骗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事,是指心与道不合。只说到而做不到,都是骗的范畴。你见我这龙女貌美,龙女八岁成佛,这里喻阴德圆满,喻作貌美。善财龙女,这些话都是说明性德乃真财也,在佛家称善财。世人之钱财乃祸水也,因为多是为了五欲六尘之心而用也。佛法之善财,皆是利己利他之用也。你须是留些甚么东西作当,你得有真实的功德来承当。只将你那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罢。要般若智慧现前必须是彻底的无我境界来承当。
既然没有功德来带领龙女,只能修持观世音法门的清净观了。逍遥欣喜下莲台,云步香飘上石崖。只要心中有清净观,则世间法皆是菩萨法。只为圣僧遭障害,要降妖怪救回来。转得世间法,一般都是为众生作福田了。

孙大圣十分欢喜,请观音出了潮音仙洞。诸天大神都列在普陀岩上。菩萨道:“悟空过海。”行者躬身道:“请菩萨先行。”菩萨道:“你先过去。”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得登彼岸。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这段写得精彩。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起心动念就是猴子屁股一样难看,对佛菩萨大不敬也。你上那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佛家最讲自然自在之德,悟空虽有点神通,这点神通在自性功德里来讲,都是错用,也是劣用。七十二变乃地煞之数,六道之相数也。法界里遍致而不费力的唯有自性功德,无需起心动念,随缘现化。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这种能力在佛家比作莲花。性德广大,虽只一花一叶,即能遍含法界,得度生死苦海,此乃佛菩萨之大神通也。众生执有而惧空,其实空里的有,是圆满的有,比众生想象的还要大。这个比喻出自佛家的《妙法莲华经》,众生因心量闭塞,只想得到羊车,鹿车,然而随着佛法的修行,确发现得到的是大白牛车,远远大于自己的期望。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因为来去皆是众生妄想所成的,心清净了,哪里还有来去?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了。从这里看科学成就,宇宙飞船想达到光速似比登天还难,而修心养性,则可一步登天。吹过南洋苦海,得登彼岸。速度无有限量,凡夫怎么能想得通。更何况超越生死苦海,世上几人能理解?众生的智慧浅薄,就是这里说的南洋苦海。没有智慧,怎么可能真明了?没有智慧,又怎么能没有烦恼?

那菩萨吩咐概众诸天各守仙境,着善财龙女闭了洞门,他却纵祥云,躲离普陀岩,到那边叫:“惠岸何在?”惠岸乃托塔李天王第二个太子,俗名木叉是也,乃菩萨亲传授的徒弟,不离左左,称为护法惠岸行者,即对菩萨合掌伺候。菩萨道:“你快上界去,见你父王,问他借王罡刀来一用。”惠岸道:“师父用着几何?”菩萨道:“全副都要。”

木叉,佛家名词,也称木叉提婆,意谓已获得解脱之最胜者。乃菩萨亲传授的徒弟,不离左左,称为护法惠岸行者,观世音法门修妙观的功德,自然不离左右。见你父王,问他借王罡刀来一用。李天王是真实功德利益,天罡刀,即天性之道,不容分毫妄想执着的大道理体。

惠岸领命,即驾云头,径入南天门里,到云楼宫殿,见父王下拜。天王见了,问:“儿从何来?”木叉道:“师父是孙悟空请来降妖,着儿拜上父王,将天罡刀借了一用。”天王即唤哪咤将刀取三十六把,递与木叉。木叉对哪咤说:“兄弟,你回去多拜上母亲:我事紧急,等送刀来再磕头罢。”忙忙相别,按落祥光,径至南海,将刀捧与菩萨。

天王即唤哪咤将刀取三十六把,递与木叉。三十六,是天罡之数,八戒的神通也是这个数,代表六根门头的随顺之趣。道理在哪里?在我人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八戒最后成为净坛使者,就是指净化了凡夫心头本具的天罡理性。哪咤取刀,比喻无为的清净作用。

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菩萨纵身上去,端坐在中间。行者在旁暗笑道:“这菩萨省使俭用,那莲花池里有五色宝莲台,舍不得坐将来,却又问别人去借。”菩萨道:“悟空休言语,跟我来也。”却才都驾着云头,离了海上。白鹦哥展翅前飞,孙大圣与惠岸随后。

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这里理趣很深,大道无亲,唯予善人。道无亲,就是说扬善抑恶乃道之本能也,无为法也。天王之天罡刀三十六把,乃天罡数,虽不比七十二多,但表理性德数,抑万恶也。为什么佛菩萨要在六道里救度众生?皆因道有天罡与地煞之德也,众生无明不除,即枉受恶报也。李天王,李乃木子,因果之代表也。起心动念,就受因果报应之苦。不起不动念,则享功德映射之乐。管你是何等恶魔,皆当受报。虽然在世称雄一时,时辰一到,哪个不报,苦不堪言。世上多有得意忘形之人,更有阴毒之辈,一时得计,不知道是过去之善报馀庆,并不是他机巧过人。真正有能力的应当如观世音菩萨这样,可以变刀山如莲花。世人正相反,将莲花变刀山火海了。由此可知,真正化解问题的方法,还是顺其自然。时辰一到,一切化掉。白鹦哥展翅前飞,孙大圣与惠岸随后。鹦鹉在佛家比喻妙音说法,随众生心,演妙理趣。《阿弥陀经》“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中略)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随顺道法,自然就是修行者必修的功课了,因此孙大圣与惠岸随后。解读《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当然,古今解释《道德经》的人很多,错误也多。慈者无缘,则将道德为己德,故能勇往直前而无所忧也;俭者,不造作,入无为,因此能广大无边;不敢为天下先者,道不可背也。

顷刻间,早见一座山头,行者道:“这山就是号山了。从此处到那妖精门首,约摸有四百余里。”菩萨闻言,即命住下祥云,在那山头上念一声“唵”字咒语,只见那山左山右,走出许多神鬼,却乃是本山土地众神,都到菩萨宝莲座下磕头。菩萨道:“汝等俱莫惊张,我今来擒此魔王。你与我把这团围打扫干净,要三百里远近地方,不许一个生灵在地。将那窝中小兽,窟内雏虫,都送在巅峰之上安生。”众神遵依而退。须臾间,又来回复,菩萨道:“既然干净,俱各回祠。”遂把净瓶扳倒,唿喇喇倾出水来,就如雷响。真个是:
漫过山头,冲开石壁。漫过山头如海势,冲开石壁似汪洋。黑雾涨天全水气,沧波影日幌寒光。遍崖冲玉浪,满海长金莲。菩萨大展降魔法,袖中取出定身禅。化做落伽仙景界,真如南海一般般。秀蒲挺出昙花嫩,香草舒开贝叶鲜。紫竹几竿鹦鹉歇,青松数簇鹧鸪喧。万迭波涛连四野,只闻风吼水漫天。

在那山头上念一声“唵”字咒语,唵,胎藏界之陀罗尼,冠南无之语,金刚界之陀罗尼冠唵之语。唵字有五种义:归命、供养、惊觉、摄伏、三身。陀罗尼,又称总持,于一法中即持一切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佛菩萨的神通自在之力不可思议。只见那山左山右,走出许多神鬼,却乃是本山土地众神,都到菩萨宝莲座下磕头。因能持一切义,所以一切法皆在掌握之中。注意这与世俗的政令是不能比拟的,政令是强迫执行的,功德是自在流露的。一个看似必须,实是偶然性 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解脱,就是从偶然走向必然的过程,是外求法没有办法获得的利益。西方极乐世界不太好理解,因此有人会反对,如果真正有能力理解,则没有一个会反对的。其实,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圆满的神通自在境界,很多人喜欢神通,但不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你就明白他根本不能理解极乐世界的理与事。将那窝中小兽,窟内雏虫,都送在巅峰之上安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可是真实的境界。佛家开示,如果修行有了真实的功德,就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力。这个加持力很神奇,使修行便不容易再造诸恶业。这里说得的是在杀业上的利益,真修行人下足之处,绝对不会有生灵涂炭的现象。小生命自然会提前远离,这个可真是不可思议。得佛加持的功德不可思议,因此真修行人常念请诸佛加持,不是一句口头禅,而真实的慈悲心。如果修行人要做耕种,则蚯蚓等自然不会被误伤。从这里也能更好理解佛教的大慈大悲与西方宗教的本质区别,绝对不会让弱势的众生受伤害,不会说众生的肉是上帝造来给人类吃的,而是强调众生平等。从此处到那妖精门首,约摸有四百余里。对立的四种见解烦恼,有,无,也有也无,不有不无这就是四百余里的内涵,也是指出了情见的根本问题。遂把净瓶扳倒,唿喇喇倾出水来,就如雷响。这里描写法力和变化神通的差别,不是虚化之功,而是理性是德,尽空遍界,排山倒海。
漫过山头,冲开石壁。自性里的功德,超越一切思想境界,冲开种种执着的闭塞。漫过山头如海势,冲开石壁似汪洋。自性势力之大非是凡夫俗子可以想象的。黑雾涨天全水气,沧波影日幌寒光。遍崖冲玉浪,满海长金莲。玉浪,则道体的功德相激;金莲,是体性的清净功德。菩萨大展降魔法,袖中取出定身禅。清净心中哪里会生魔,信手拈来皆是禅。化做落伽仙景界,真如南海一般般。一切都是自性功德,一切恶相不能生起。从这里可以理解诸佛的恩德,世界一切都是动态,又相对稳定,皆是佛菩萨加持力的功德。否则,众生更是苦不堪言了,佛菩萨时时帮我们消业,可是我们不知道,也不懂得感恩。秀蒲挺出昙花嫩,香草舒开贝叶鲜。功德时时新,洋洋洒洒,活活泼泼的。紫竹几竿鹦鹉歇,青松数簇鹧鸪喧。菩萨的三十二应功德,好静好说静之道;喜动者宣动之理。万迭波涛连四野,只闻风吼水漫天。圆满的自性功德与十方世界的众生打成一片,真是波澜壮阔,好不畅怀啊!

孙大圣见了,暗中赞叹道:“果然是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若老孙有此法力,将瓶儿望山一倒,管甚么禽兽蛇虫哩!”菩萨叫:“悟空,伸手过来。”行者即忙敛袖,将左手伸出。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把他手心里写一个迷字,教他:“捏着拳头,快去与那妖精索战,许败不许胜。败将来我这跟前,我自有法力收他。”

这是点解,众生迷情,因此有恶报之果。写得实在是精彩,只能赞叹作者的德能不可思议。众生之迷,岂是实有?乃清净甘露变化所作,只是众生执着罢了。好比众生心头就像那捏着的拳头,从来不懂得放松了才是自己本具的甘露功德。众生好斗,喜欢那虚假的胜利的感受,其实大道似水,又何曾被众生改造过一丝一毫呢?都是众生自以为是而已。而是道的法力常常收他心志,令其有所不能。试想众生任何一个行为甚至一个妄念能持久吗?念头刹那的生灭作用岂不是道的法力在收伏我们的妄想吗?许败不许胜,这是大道的让德,千万不要以为是道德的软弱。道家认识到的太极规律,实在是难得的大智大慧。一切发力者必定是终极的受力者,道是个圆圈,始点正是终点!

行者领命,返云光,径来至洞口,一只手使拳,一只手使棒,高叫道:“妖怪开门!”那些小妖,又进去报道:“孙行者又来了!”妖王道:“紧关了门!莫睬他!”行者叫道:“好儿子!把老子赶在门外,还不开门!”小妖又报道:“孙行者骂出那话儿来了!”妖王只教:“莫睬他!”行者叫两次,见不开门,心中大怒,举铁棒,将门一下打了一个窟窿。慌得那小妖跌将进去道:“孙行者打破门了!”妖王见报几次,又听说打破前门,急纵身跳将出去,挺长枪,对行者骂道:“这猴子,老大不识起倒!我让你得些便宜,你还不知尽足,又来欺我!打破我门,你该个甚么罪名?” 行者道:“我儿,你赶老子出门,你该个甚么罪名?”

打破我门,你该个甚么罪名?这里很是关键,无明是迷于名相,总是要逻辑上归纳推理的。是非善恶总要有个说法的,世人所谓要讨个说法,有了合理的说法,心里就不觉得委屈了。

那妖王羞怒,绰长枪劈胸便刺;这行者举铁棒,架隔相还。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捏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那妖王立在山前道:“我要刷洗唐僧去哩!”行者道:“好儿子,天看着你哩!你来!”那妖精闻言,愈加嗔怒,喝一声,赶到面前,挺枪又刺。这行者轮棒又战几合,败阵又走。那妖王骂道:“猴子,你在前有二三十合的本事,你怎么如今正斗时就要走了,何也?”行者笑道:“贤郎,老子怕你放火。”妖精道:“我不放火了,你上来。”行者道:“既不放火,走开些,好汉子莫在家门前打人。”那妖精不知是诈,真个举枪又赶。行者拖了棒,放了拳头,那妖王着了迷乱,只情追赶。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越是看上去事业成功的人,越有可能迷得更深。只知有己,不知有道。越是要一个人坠落,就是越让他顺利,一生难得会有感悟。醉生梦死,黄粱一梦。祖宗讲:“少年得志,乃人生之大不幸也!”吃亏是福,糊涂是道。

不一时,望见那菩萨了。行者道:“妖精,我怕你了,你饶我罢。你如今赶至南海观音菩萨处,怎么还不回去?”那妖王不信,咬着牙,只管赶来。行者将身一幌,藏在那菩萨的神光影里。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不答应。妖王拈转长枪喝道:“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也不答应。妖精望菩萨劈心刺一枪来,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行者跟定道:“菩萨,你好欺伏我罢了!那妖精再三问你,你怎么推聋装哑,不敢做声,被他一枪搠走了,却把那个莲台都丢下耶!”菩萨只教:“莫言语,看他再要怎的。”

这就是得意忘形的道理:得意,是执着了相,用错了心。佛菩萨是无形的,怎么和他们争斗?只是与自己心里的错误观念作对罢了,就像这里说的,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虽然没有伤到菩萨,但是用心的恶业已经成为种子了,缘成熟则必将起现行。好端端一个清净的大道,被自己的用心污染了。就好比一个莲花变成了刀山火海一样,皆是恶心变现的。

此时行者与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当作个甚人。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甚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好妖精,他也学菩萨,盘手盘脚的,坐在当中。行者看见道:“好!好!好!莲花台儿好送人了!”菩萨道:“悟空,你又说甚么?”行者道:“说甚?说甚?莲台送了人了!”那妖精坐放臀下,终不得你还要哩?”菩萨道:“正要他坐哩。”行者道:“他的身躯小巧,比你还坐得稳当。”菩萨叫:“莫言语,且看法力。”

此时行者与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清净观照的功夫,就是和解脱同在的。如净土法门说,念佛时就是做佛时。

他将杨柳枝往下指定,叫一声“退!”只见那莲台花彩俱无,祥光尽散,原来那妖王坐在刀尖之上。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儿打打去来。”那木叉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余下。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痛,且丢了长枪,用手将刀乱拔。行者却道:“菩萨啊,那怪物不怕痛,还拔刀哩。”菩萨见了,唤上木叉,“且莫伤他生命。”却又把杨柳枝垂下,念声“唵”字咒语,那天罡刀都变做倒须钩儿,狼牙一般,莫能褪得。那妖精却才慌了,扳着刀尖,痛声苦告道:“菩萨,我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再不敢恃恶,愿入法门戒行也。”

他将杨柳枝往下指定,叫一声“退!”只见那莲台花彩俱无,祥光尽散,原来那妖王坐在刀尖之上。众生的冤枉就在这里了,本来光明吉祥的解脱境界转变成了黑暗无光的娑婆世界,五浊刀途。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儿打打去来。”解脱变现的,因此要木叉去施法。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解脱变成了血灾刀途。把杨柳枝垂下,念声“唵”字咒语,那天罡刀都变做倒须钩儿,狼牙一般,莫能褪得。杨柳,是阴阳平衡;“唵”字是本来清净;因此施力者必定是受力者,这里比喻成倒须钩儿。菩萨,我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圣婴大王,还是善根深厚啊,能在受苦时翻然悔悟。再不敢恃恶,愿入法门戒行也。能发善愿,修行大乘,痛改前非。这是对观照下的业力转化的形象描写,烦恼即菩提!

菩萨闻言,却与二行者、白鹦哥低下金光,到了妖精面前,问道:“你可受吾戒行么?”妖王点头滴泪道:“若饶性命,愿受戒行。”菩萨道:“你可入我门么?”妖王道:“果饶性命,愿入法门。”菩萨道:“既如此,我与你摩顶受戒。”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太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行者在旁笑道:“这妖精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象个甚么东西!”菩萨道:“你今既受我戒,我却也不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如何?” 那妖点头受持,只望饶命。菩萨却用手一指,叫声“退!”撞的一声,天罡刀都脱落尘埃,那童子身躯不损。
菩萨叫:“惠岸,你将刀送上天宫,还你父王,莫来接我,先到普陀岩会众诸天等候。”那木叉领命,送刀上界,回海不题。

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太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这段比喻受持三皈,将分别心转成归皈佛法僧之心。这妖精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象个甚么东西!不分别,不执着,则没有男女,乃成善财童子,直入中道观。天罡刀都脱落尘埃,那童子身躯不损。转识成智,识就是善财了。没有这个善财怎么度这一类的众生?智慧都是从烦恼转变来的,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了。这就是那童子身躯不损的道理。

却说那童子野性不定,见那腿疼处不疼,臀破处不破,头挽了三个揪儿,他走去绰起长枪,望菩萨道:“那里有甚真法力降我!原来是个掩样术法儿!不受甚戒,看枪!”望菩萨劈脸刺来。恨得个行者轮铁棒要打,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 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好菩萨,将箍儿迎风一幌,叫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菩萨道:“悟空,走开些,等我念念《金箍儿咒》。”行者慌了道:“菩萨呀,请你来此降妖,如何却要咒我?”菩萨道:“这篇咒,不是《紧箍儿咒》咒你的,是《金箍儿咒》咒那童子的。”行者却才放心,紧随左右,听得他念咒。菩萨捻着诀,默默的念了几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正是:
一句能通遍沙界,广大无边法力深。

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这一段内容不要随便放过,其中道理很深奥。悟空修道要抓紧,不可松懈,因此要用紧箍儿;黑熊是破黑暗,因此要禁止误解错攀;这无明业识本来和真如本性无二无别,迷了成识,觉了成智,同一体性,故用金箍儿,不离自性。另外,紧箍咒是让众生不造恶,紧紧收心于悟空之道。佛家讲久坐必有禅,终有悟入的时机,但是要心不离道才行。七上八下,就没有悟入的机会了,一般讲叫行站坐卧不离这个,这就是紧箍咒的作用。将箍儿迎风一幌,叫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这个理深,密宗称大圆满法,圆满自性从来圆满显现的。禅家讲“檀越(施主)踏毗卢顶上行。”净土宗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即“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能入正觉,一切皆成佛。悟空,走开些,等我念念《金箍儿咒》,就是妙观清净观的意思。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观心清净收敛,则境界中的一切法清净收敛必然表现出来。
一句能通遍沙界,广大无边法力深。只此观自在法,清净法界,如此妙德,真是不可思议。

毕竟不知那童子怎的皈依,且听下回分解。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