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客家民俗:生产劳动民俗 [打印本页]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11-10 20:52     标题: 客家民俗:生产劳动民俗

客家民俗:生产劳动民俗2009-10-10 10:29:47[url=]本站原创[/url]佚名我要评论(0)
养猪习俗

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河源客家农户都视猪为聚宝盆,宠爱有加,因此就产生出很多与猪有关的俚语与笑话。穷人莫断猪:意指家里再穷也要养猪,因为变卖一头猪可以抵挡不期而遇的灾祸或派大用场。猪大把门风:在以前养一头大猪是比较难的事,这是因为当时猪的品种和饲料配方落后,一头百斤以上的猪一般都要喂养一年左右,猪圈里常有大猪在养着,那是很风光和有体面的农家。五爪猪,养衰家:因为猪是偶蹄类动物,如果猪脚有五蹄那就是怪猪,会因为很难喂养而造成亏损。此俚语一般是大人骂调皮捣蛋的小孩子的话语。

猪唔嗒,狗唔嚼:意指对某事物或买卖谁都知道无利可图,因此也就是无人问津的。我们可以从以上的谚语看出,猪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为什么客家人对于猪有这么多的观察与体会呢?原来,从前的客家人几乎把养猪当成家庭副业,以紫金县蓝

塘镇为例,养猪最旺时,周边乡镇的农户多数都养猪,而且大多饲养母猪,所以会有卖猪仔的行业,因为养母猪比较符合经济效益,一则猪只可以解决家中厨余问题,二则其粪可供农作堆肥,三则可做为家中应急或额外的经济来源,所以,养猪事业对客家人而言,在繁荣农村经济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也有人说蓝塘镇周边漂亮的房舍的经济来源,很可能是跟他们擅养猪有关。河源客家人勤俭持家,素有吃捞水饭的习俗,把营养丰富的粥、米汤和加工粮食的副产品如米糠、酒糟、豆渣等同红薯苗斩碎煮熟,做成泔水养猪,日饲三餐,圈养不放,猪在这种特定的饲养条件下,吃得饱,睡得好,运动少,长得毛稀、皮薄、肉嫩、凹腰、肚大拖地。食之,集香、嫩、甜、脆于一体。在边远山区的一些农户养猪,只是用来贴补家用,不用饲料和添加剂。白天放养在山岗、田边吃草及杂物,早晚喂以从田间地头割来的猪草、米糠、薯藤,自己生产的玉米、红薯、蔬菜若有剩余,不能浪费也用来喂猪。

在河源农村,用猪肠炒姜丝非常爽口诱人,作法也很多,其中又以客家传统烹调技巧更是独具一格的风味,加上白醋的酸浓口感,与软脆的大肠搭配的刚刚好,十足开胃下饭的一道菜。

养鸡习俗

鸡乃正义吉祥的象征。在客家人心目中,公鸡能抵挡一切恶势侵犯,是一种保护神。在客家民间常流行“凶神来犯,雄鸡来挡”,“鸡鸣凶神散”的说法。此外,在客家仪礼中,如婚礼、丧礼等多处都要行“斩煞”之仪,“斩煞”即宰鸡以驱凶势恶神。河源是一个纯客家地区,农人大多有养鸡的习俗,在长年累月中各地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鸡,如东源漳溪有井背鸡、紫金好义有三黄胡须鸡等等,曾一度出口外地。如紫金好义的三黄胡须鸡曾是广东出口的三大名鸡品种之一,远销香港、澳门等地,一度持续了40余年。河源地处山区,多山地,养鸡普遍采用放养形式,以林地中的虫蚁、青草、柴叶等为食料,不足部分再辅以米糠、稻谷等。由于常常采用放养形式,有时自家的鸡与邻家的鸡混在一起难以区分,聪明的农人就在自家的鸡翅膀、鸡头等部位染上红色或者蓝色,更有的在鸡脚上套上铁环。其中最让人心痛的是鸡脚上套上铁环,鸡一生中就要带着脚环觅食奔跑。鸡长大后,脚环已难以取掉,有的已长到肉里面去了,直到被宰杀时才能取出来。
客家俗有“无鸡不成宴”之说。鸡在家禽中最为营养、最为尊贵。客家人称鸡为“头牲”,位于三牲之首,由此可见鸡是相当营养的禽类,是美好尊贵高雅的象征,对于一向主张勤俭奋斗、海外开拓、力创一流的客家人,鸡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它物无以替代,在民间也常流行“宁作鸡头,不做凤尾”、“鸡口牛后”、“鸡尸牛从”之说。这无疑反映了鸡在客家人心目中的位置和特定的隐喻。鸡在客家地区普遍养殖,是较易攫取的禽类。在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客家山区,鸡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营养,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待客最为普遍的菜肴,通常以家鸡、鸡蛋待客为最高礼节,陌生人到访,如来访的是老人,便会以蛋羹或酒酿蛋待客;如若是成年人,大多以杀鸡待客;如是小孩,一般则煮鸡蛋相送,不同的来访者款待方式不一。由此可见,鸡不但体现了客家人的好客,还展现客家人的友善,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
蚕桑

河源种桑养蚕始于民国初年。河源县刘允中从顺德引进蚕桑,创办蚕桑试验场,逐步推广,辖区一些乡镇均有不同规模的蚕桑生产,曾一度出现“栽桑遍野,比户育蚕”之景。但由于大多数蚕系分户自养,桑树栽培技术“墨守旧法,不事改善”,采用人体暖种催青,且带迷信色彩,故蚕桑生产技术落后。解放后,逐步加强桑园建设,引进良种,合理植枝,科学施肥和除虫防病,在育蚕上推行新法催青,标准化养蚕,一年多季养蚕布局,大大提高了蚕茧产量。
河源一些地方蚕农有着许多传统习俗。育蚕前,须焚香沐浴,清心洁身,洗净蚕匾,消毒蚕室,方始养蚕。有“谷雨三朝蚕掸鸟”之俗,从掸鸟日起为“蚕月”,俗称“蚕关门”,言行禁忌颇多,陌生人严禁入蚕室。蚕茧出售后方可解禁,称“蚕开门”,届时备以酒菜,一则供奉酬谢蚕神,二来至亲好友相互往来作客庆贺。定日祭祀,每年逢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为“蚕花日”,此日蚕农到“先蚕坛”(蚕神供奉场所),或在家祭祀蚕神,祈祷明年蚕茧丰收。
养画眉习俗

客家人喜爱花鸟虫鱼,除了在庭院里种花养草外,还喜受养鸟赏鸟。每天早上,天晴的话,紫金县城的秋香江边的公园里聚集着许多玩画眉鸟的人,带着自家养的鸟来溜。一边,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在相互“学舌”,另一边是鸟主人们在交流着养鸟经验。行内人把这种场所戏称为沙龙。鸟主人们说,要想让自己养的鸟叫得好听,得经常把它带到这儿来,学习其它鸟的叫声。画眉自古以鸣声美妙而著称。百灵、云雀的歌声虽美,也难比画眉的娇音妙语、复杂多变。画眉鸣唱,可分为“大叫”、“小叫”。“大叫”时声音高亢,开阔奔放,给人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小叫”者,是指不拘时间早晚,高兴时即唱,歌声不绝。画眉的鸣唱胜似笛笙,使人不禁联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  
最精彩的、最具观赏性的莫过于斗画眉了。画眉被客家人民喻为美丽的化身,有美丽的羽毛,精干的身段,嘴尖而好斗。斗画眉自古时就盛行。在我市紫金一些地方,还保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还有斗画眉的习俗。每逢这一天,养画眉者,会集在广场上,让画眉赛叫声、比搏杀。斗画眉分两种斗法:一种是隔笼斗,另一种是开笼斗,也叫“滚笼”。画眉打斗的姿势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用嘴尖啄对方头,叫“打箍头”、“双龙夺珠”,还有打侧眼、打侧翅、滚绣球等等。斗败的画眉受伤惨叫着满笼逃,斗胜的画眉当即披红挂彩鸣炮发奖。一轮一轮的开斗,直把参斗之鸟斗完为止,更有趣的是对每个斗胜的鸟,常冠以“鸟王”称号。斗画眉,如今在紫金一带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项目。当然,“林中歌手”、“笼中将军”也给画眉带来“圈中之灾”。有经验的捕鸟人,掌握了画眉鸟之间一山不容二鸟的习性!捕鸟时,在一座山脚下支起一架柔柔的丝网,丝网下放一只装着画眉鸟的竹笼。每当笼中的画眉鸟叫起时,远处的山头就有画眉鸟的叫声由远而近,飞来后都被沾在丝网上动弹不得。画眉栖息于山丘的树丛间,筑巢于灌木丛密相间的小树上,多为单独觅食,很少结群活动。画眉爱清洁、讲卫生。它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洗澡。我市河流纵横交错,水库、小溪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湿润度较大。因此,这些地区的昆虫、植物种籽和植物果实都比较多。这些自然条件,很适宜于画眉的繁衍、生长、生活和栖息。




编辑:hanli
本文转载自http://www.heyuan.cn/xw/20091010/36125.htm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11-10 20:53

河源客家民俗之生产劳动民俗
一、
生产劳动民俗
简而言之,生产劳动民俗是在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遵循的民俗。这类民俗伴随着物质生产的进行,多方面地反映着人们的民俗观念,在历史上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作用。河源客家的劳动生产民俗方面比较广泛,大体分为:农业民俗、牧业民俗、渔业民俗、林业民俗、养殖民俗、手工业民俗、服务业民俗等。
稻作
河源地处粤东北,多山地丘陵,河流、库湖较多,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为水稻的培育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源水稻分为早造品种、晚造品种两种,名贵品种有增城白、汕优64号等,这些稻的特点是“雪白、味香甘”。1949年以前,河源种植水稻的习惯是大多数地方是一造水稻,少数村边田、山边耕作条件好、有水利设施的,种早稻晚造水稻。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革耕作制度,把单造田改为双造田。至1987年后,大多改为一年两熟制的双季稻。河源各地都根据特有的地理、水利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平坦地带以水稻为主,兼种红薯、花生等。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河源引进了许多杂交优良品种。目前,已形成了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和平万家香优质无公害大米,负有盛名而畅销。秧苗培育历来有“秧好一半禾,壮禾先壮秧“之说。历史上,河源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农具和农作环节外,还有一些地方习俗。其中对稻种谷的淘洗,用石灰水浸种消毒,催芽(俗称孵谷),要由有经验的老农民操作,这样才能提高催芽率。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播种育秧技术不断改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改革旧式育秧方法,推广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晒种、风洗,盐水或黄泥水选种,成秧率大大提高。旧时,两造插秧前一天,许多农户备办酒菜(穷人则做些糯米粄)招待前来帮忙插秧的邻亲,俗称“开秧园”。现一些地方仍有此俗。
插秧,河源客家叫莳田,莳田时人要把秧苗插直,左右对齐,成直线,这样便于收割和田间管理。插秧结束那天,俗称“关秧门”,一般会要安排充足劳力尽早完工。“关秧门”的下一天,有的人家要整洗家中衣物,或探望父母、亲朋。
“开秧园”
旧时,农户对插秧极为重视。插秧前一天,户主先去秧田拔几束秧苗,谓之“开秧园”,同时备办酒菜(穷人则做些糯米粄)招待前来帮忙插秧的邻亲。在“开秧园”时,拔秧者先在秧苗上左右拍打两下,称为“打秧耳光”或“赶露水”,然后拔数株秧苗夹在耳上。拔前三把秧时,互不搭理,谓防秧疯。插头行及末行秧者,都是能手,称为“秧先生”。插第二章生产劳动民俗满两行,户主在车棚宴请,名为“吃腰酒”。晚间再由户主宴请,“秧先生”坐首席,并馈赠双份粽子和红(咸)蛋。
惊蛰来了好浸种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所以客家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国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河源客家地区早稻播种正抓紧进行浸种,农户俗称浸谷种为“秧子落缸(桶)”。有的地方秧子上要放一张红纸,压一把镰刀“镇邪”。另外还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换工互助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田间生活便缺少强壮劳动力,于是“换工互助”,成了时下农村耕作的一大特色。
近几年,雇工的价格是越来越高,尤其在春播劳力紧第二章生产劳动民俗张的阶段,于是生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无论谁家播种,大家都来“换工帮助”,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居民们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形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受到了村民的青睐。这对于缺少钱的农人来说,这种形式是最好不过的了。以前村民各忙各的,人手不够,影响播种进度。现在村民可以通过换工互助,提高播种速度,保证春种夏收的顺利进行。
县官示耕(紫金)
明、清时期,每年“立春”之日,知县率领僚属、绅耆到城东“五谷庙”祭祀“神农”。祭毕后下田,手扶犁把,扬鞭喝牛,慢慢地走一转,然后撒下一把谷种,示意春耕季节已到,农民即起来备耕。清末知县王宾于1910年举行最后一次示耕活动。这一习俗以前在农村流行,解放后便难觅影踪了。
民间“春祭”习俗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鸡,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耕春牛
“耕春牛”相传是传于黄帝时代。这习俗的具体形式是在每年的春分这一天,在各个宗族的祠堂内。将一头的水牛的牛角上挂上红绸打结而成花,再在牛的身上披上五色花布,让牛象征性的在祠堂的空地上进行耕田的动作。看似简单,可是却是宗族内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他代表了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盼望丰收的心愿。
驯牛犊试耕
小牛生下来是不会耕地的。到了能够耕作的年龄时,客家人一般要驯牛犊进行试耕。被客家人选牛犊试耕的年龄一般是三岁左右,体重近三百斤。一般是先把牛套好,宽紧合适,以牛不感觉得难受为宜。起初一个人牵引牛缰绳在前面引导,一个人在后面赶着牛犁地,如此来回犁几次,然把牛缰绳交给赶犁的人,不再牵,用缰绳子指挥小牛,要向左转时,拉拉牛缰绳,同时嘴里唠咆道“哓哓”,要向右转时,松松牛缰绳,把犁头往左拐,嘴里吆喝着“哒哒”。在整个驯小牛试耕的过程中,驯牛的人态度要和蔼,不能乱发脾气,乱打乱扯乱哟喝,即便是牛不服驯也不能惩罚。一般情况下,遇到聪明的小牛,转个四五圈就学会了,耕上半天就可以熟练耕地了。
求雨
旧时,久旱不雨,群众便有求雨之俗。一般数村联合或以乡为单位,由地保或村里长辈为首,聚集村民,扎一稻草龙,备带三牲礼品,执水幡(青竹棒上挂纸幡),到“龙潭”旁进行供祭,见潭中出现鱼、虾、蛇类等水族,捕得其一作为“龙王”替身盛于葫芦(或钵盂)中,放入“龙亭”,抬回供奉,待下雨或七天以后才把水族送回龙潭。请了龙不下雨,农民便将“龙王”暴晒于烈日下,俗称“烤龙王”。紫金县城附近的农民,还要将“龙亭”抬到县衙中,叫县官跪拜叩求。县官往往亲至衙门外迎接“龙王”。
紫金县城天后坪建有“龙王庙”,天旱时,群众则把“龙王”塑像抬到庙外,任由太阳暴晒,意迫“龙王”早日降雨。再无雨,县官便带领群众到乌石龙径的龙潭石坑,把烧红的犁头和杀死的小狗,一齐投到水潭里去,称为“打龙潭”。1946年春旱,县长彭锐曾带领部分群众打龙潭(无效)。解放后,宣传唯物主义,且境内陆续修建起了大小水库及沟渠,基本解决了久旱不雨带来的灾荒,此陋俗乃绝。
祭拜“谷王爷”
祭拜“谷王爷”,相传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是“谷王爷”(神农氏)生日。是日,部分乡村的农户备办香烛贡品到五谷庙或神农坛去祭“谷王爷”,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建国后,此俗已消失。
“稻草人”
河源地处山区,稻田、蕃薯种植面积大,待这些农作物快成熟时,野猪、野免,山鸟等都来偷食,遭踏农作物。早期农夫为了驱鸟、驱兽,都会制作稻草人来吓鸟,农民将用稻草编织栩栩如生的人,戴着斗笠,拿着杆展示在田间,减少不少的劳力,提高了农民的收成。近年来也有五颜六色的旗子出现地头。据乡下农村的大伯说:客家地区“稻草人”护粮有着悠久的传统。为了护粮保丰收,许多老农们又搬出传统的看家本领,扎“稻草人”让其“上岗下地”护粮驱鸟,驱野兽,防止它们践踏农作物。
风车扬谷
在河源的广大农村,旧时常用风车扬谷,就是将经过谷砻研磨而分离的谷米倒入风车中,用风力使谷壳与米粒彻底分离。这是客家人为适应南方自然条件而改进生产方式的具体体现,也反映出客家人的聪明才智。风车是木做的,模样古拙奇巧。四条腿,支撑着大象般的身躯,正面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泄口和一根弯弯的铁条摇臂,后面是排风的出口,上面有只大大的漏斗,圆如象肚的腹内是一片片环状的风页,轴心连着摇臂。每至夏秋两造稻谷收割,是它最忙碌喧腾的时候。扬谷是气力活,又是手艺活。男人卖力气,女人耍手艺。男人“嗨”的一声吆喝把一大竹箩稻谷提上肩,随之哗哗啦啦如暴风雨般的一阵骤响,把稻谷倒进漏斗里。女人就匀匀摇动着风车摇臂,经风页吹过的稻谷便分成两挂黄澄澄的瀑布,唰唰而下,又像欢快的涓涓流水,流进谷主快乐的心田。风车后面的排风口,扬起一阵阵夹着稻草屑的凉风。风车,是构成农人安祥生活的元素,一如土地、耕牛。风车,是农人丰收的图腾!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水车
水车,是客家农村一种科学的灌溉用具。如今的年轻人也许很少人知道它,可五六十岁以上的河源人都会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农村常用水车,尤其遇上天旱,水车更是大派用场。每到农忙季节,小河边、溪水旁、池塘里的水车,有节奏地旋转着,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犹如一支支古老的歌谣,传颂着客家先民艰苦创业,利用自然的宏伟业绩。据史料记载,客家先民在南迁开发赣南、闽西、粤东的漫长岁月中,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了南方。水车就是客家人在赣南最先使用的先进灌溉提水工具,它体现了客家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水车分高车与龙骨车,龙骨车又分脚踏水车和手摇水车。高车又叫筒车,由木质车轴支架、藤轮箍、篾织叶片等组成。大的直径有十几米,小的也有3至5米,直立于河溪旁用石筑起的隘上。受从上游流来的速度极快水的冲击而转动,其形状如一只巨大双层车轮,由轴心安插并排轴条,向外辐射,轮缘装叶板,以利水流冲推,并等距离斜挂长方形水斗或竹筒。当引水沟的水流冲动车轮叶时,水斗也同时注进水,车轮转动,将一斗斗水提升至顶高,然后倾入水槽,汇成一股源源不断的渠流,昼夜不停地灌溉农田。有的大水车,能够灌溉三四百亩农田,如果四五辆组合在一起连用,还可灌溉上千亩良田。水车简便、实用,不用电,不用油,提水成本低,而且没有污染,它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应用性。它是客家人利用自然水力灌溉的一部杰作。龙骨车是木制水车,它主要用于抗旱。它的水槽中,有一长串木制叶片以脊椎状木榫连接,因似龙骨,故名。再绕车头与车尾两木齿转轮成环戽水。脚踏水车要配以脚手架,一般是两人扶立架上,用脚连连踩踏车头转轮齿上的木墩,车头转轮滚动,中间木齿轮牵动龙骨,节节叶片将水压入水槽并带上车头流出。脚踏水车多用于较平坦的盆地和土段田。手摇水车只在车头装上摇把,较小较轻,撤装简便,多用于山垄田。有趣的是,水车还具有人文性,由于水车旁,绿水悠悠,环境优美、幽静,往往是大姑娘、小媳妇喜欢聚集的地方,她们在水车旁的青石板上一边洗衣、洗菜,一边听着悠悠的水车声谈笑、戏闹。这情景,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田园画,充满了生动浓郁的生活氛围。
在河源的农村,以前流传着水车灌溉的习俗,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就通过水力冲击水车转动,水车圆周上有木质的小桶,下方的小桶装满水,通过水流冲击使水车转动,把水提上来,等到了上方,然后倒入水槽形成水流,在当时解决了很大的高处灌溉的问题。这是非常聪明的创造,而且最精妙的地方是水车整个架构都没有用到铁钉,完全是以木嵌木的方式制造的,水车最大的有20多米高。五、六十年代也采用过用龙骨水车灌溉,这是一种把水从一处抽移到另一处的灌溉方法。
明朝的时候,一个叫段续的人在游历江南时发现水车灌溉,说明南方水车灌溉的历史悠久。旧时水车所用动力有人力、水力、或牛拉,现在只有在某些景点或博物馆才见到,现代灌溉都被水泵所代替。
打谷斗与脱粒机
脱粒,又叫做打谷。一般用脱粒机或谷斗来操作,这是河源农村经常看到的劳动生产场景。脱粒机,其实也是一种人力设备,靠的是人的脚踩带动轮轴的转动,轮轴上均匀地布满了弯曲的铁丝,其主要靠的就是利用铁丝和稻谷的接触来脱粒,这种的脱粒方式是较为省力的;打谷斗,靠的就是人力了,谷斗呈梯形,上口大,在使用时要将谷斗的四周用廉布或谷答围好,防止脱粒的稻谷飞溅。用谷斗一般是两个人,将稻子在斗中摔打,以达到脱粒的效果。大力的人可以打出“谷花”来,说到“谷花”其实就是在打谷的过程中可以打出“乒破乒啪、乒破乒啪”的声音,远处听去非常有韵律感,美妙动听。
其实更早的脱粒工具是禾石板。旧时收割完稻谷后,要连同禾把一起担回家。白天收割,晚上就在禾坪用禾石板脱粒。禾石板是一块打磨平整的矩形大理石板,斜靠在近八分之一球形的禾石砘上,然后用禾绞棍(跟双截棍很相似的工具,两个短棍用一根绳索连起来)绞紧禾把,使劲地往禾石板上拍,直到脱粒完全。公社化时期,全生产队集体耕作,收获的稻谷全部上交公社,但各家自己收割脱粒后的禾秆可归自家所有。所以在那个饥荒时期,每家人在用禾石板脱粒时都留有一手,脱粒不完全,把禾秆担回家后半夜里偷偷把剩下的谷粒捶打下来,私下食用。
社公树(伯公树)
在客家人居住的农村,无论是临水而筑的房屋,还是倚山而建的民居;无论是冲积平原地带的村落,还是崎岖高山之中的人家,都无一例外地房屋周边有一丛郁郁葱葱的树阴庇护。古榕、古樟、古松、古杉、枫树、荷树或竹林,似一条绿色的天然屏障拱护村庄,飘逸着大自然浓浓的清新韵味,这便是农村客家人崇敬的社公树。社公树边一般建有社公庙(只一米左右高的神龛),逢年过节村民均要在此烧香、放鞭炮祭祀一番,也是杀猪杀鸡鸭的场所,可驱除疫病以保六畜兴旺。
村边的社公树是任何人不得砍伐的,即使是在那些随意乱砍滥伐的年代,亦无人动社公树一块皮,这不仅得益于代代相传客家先人精心呵护的结果,更有些神乎其神的传说故事对保护树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东村有人因砍社公树枝而断了手,西村有人因上社公树掏鸟窝而成瘸子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汗毛倒竖。有人在社公树上尿尿,就会得到惩罚,必须下脆求释。其实,以今天的角度看,客家先民是借助神的力量来保护村落环境,使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居住的村庄构成自然与人的和谐交融,形成天人合一的良性生命系统,使人择居此处,适宜生命哺育繁衍,形成让人神思轻松、恬静安宁的人间仙境。说明客家先人是何等的睿智聪慧,更体现客家先人注重环保、讲究风清水秀家居文化的源远流长。
扫“邪”
旧时,农村如发生牛瘟,耕牛大量死亡时,农民认为是“瘟神”作怪,要请大神或天帝保佑。因此,大家捐款集资,在神庙里或当空举行祭祀、祈祷。祭后,抬着神像或神牌,敲锣打鼓在乡内游行,称“扫邪”。建国后,此俗废除。
猪舍贴“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客家人过年也贴“春联”,此外养猪的人家还会在除夕的早晨往猪舍里贴上一副春联,用得最多的是“六畜兴旺”的红纸横批。给猪贴“春联”,希望猪能快长快大,喻意着吉利。也有的地方,有时扎一稻草龙,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打猪草
农村的古居老屋,或今建的新房,正房中堂外的杂间总留有猪舍。农家人一般都用来养猪,一头至二头,甚至四头至五头。可称其为古传习俗。其实,养猪是农家的副业生产,可获一笔经济收入、富裕家庭生活。猪吃百种草,田野漫山到处有。农家人除用日常的残汤剩饭,五谷杂粮的瘪粒米糠、菜叶、萝卜、薯藤等喂猪外,田畈地头的野油菜、草籽花、芥菜、长茅草和山上的猪藤、择花、葛叶、猕猴桃藤叶等也是喂猪的好食物,于是农村便有打猪草的习俗。打猪草是农家孩子都喜欢干的事。打着赤脚,手提竹篮,一把挑猪草用的小尖刀,齐聚绿草丛生的田间,快乐无比。
上山打猪草更有趣。穿草鞋,系柴刀,两只布袋背上肩。一路欢歌一路笑。逢春笋时拔笋;碰莓红时采莓;遇山楂、野柿、猕猴桃熟时就摘山楂、猕猴桃。野菜、藤叶等猪草不用多大功夫装满布袋。如今,那吃猪草的猪肉与用饲料甚至用饭店的泔水喂养的猪肉质量就是不同。吃猪草长大的猪,那猪肉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味道特香。只可惜如今已不太有人打猪草了。
养猪习俗
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河源客家农户都视猪为聚宝盆,宠爱有加,因此就产生出很多与猪有关的俚语与笑话。穷人莫断猪:意指家里再穷也要养猪,因为变卖一头猪可以抵挡不期而遇的灾祸或派大用场。猪大把门风:在以前养一头大猪是比较难的事,这是因为当时猪的品种和饲料配方落后,一头百斤以上的猪一般都要喂养一年左右,猪圈里常有大猪在养着,那是很风光和有体面的农家。五爪猪,养衰家:因为猪是偶蹄类动物,如果猪脚有五蹄那就是怪猪,会因为很难喂养而造成亏损。此俚语一般是大人骂调皮捣蛋的小孩子的话语,意为乱用手抓东西吃,不讲卫生。
猪唔嗒,狗唔嚼:意指对某事物或买卖谁都知道无利可图,因此也就是无人问津的。我们可以从以上的谚语看出,猪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为什么客家人对于猪有这么多的观察与体会呢?原来,从前的客家人几乎把养猪当成家庭副业,以紫金县蓝塘镇为例,养猪最旺时,周边乡镇的农户多数都养猪,而且大多饲养母猪,所以会有卖猪仔的行业,因为养母猪比较符合经济效益,一则猪只可以解决家中厨余问题,二则其粪可供农作堆肥,三则可做为家中应急或额外的经济来源,所以,养猪事业对客家人而言,在繁荣农村经济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也有人说蓝塘镇周边漂亮的房舍的经济来源,很可能是跟他们擅养猪有关。河源客家人勤俭持家,素有吃捞水饭的习俗,把营养丰富的粥、米汤和加工粮食的副产品如米糠、酒糟、豆渣等同红薯苗斩碎煮熟,做成泔水养猪,日饲三餐,圈养不放,猪在这种特定的饲养条件下,吃得饱,睡得好,运动少,长得毛稀、皮薄、肉嫩、凹腰、肚大拖地。食之,集香、嫩、甜、脆于一体。在边远山区的一些农户养猪,只是用来贴补家用,不用饲料和添加剂。白天放养在山岗、田边吃草及杂物,早晚喂以从田间地头割来的猪草、米糠、薯藤,自己生产的玉米、红薯、蔬菜若有剩余,不能浪费也用来喂猪。
在河源农村,用猪肠炒姜丝非常爽口诱人,作法也很多,其中又以客家传统烹调技巧更是独具一格的风味,加上白醋的酸浓口感,与软脆的大肠搭配的刚刚好,十足开胃下饭的一道菜。
养鸡习俗
鸡乃正义吉祥的象征。在客家人心目中,公鸡能抵挡一切恶势侵犯,是一种保护神。在客家民间常流行“凶神来犯,雄鸡来挡”,“鸡鸣凶神散”的说法。此外,在客家仪礼中,如婚礼、丧礼等多处都要行“斩煞”之仪,“斩煞”即宰鸡以驱凶势恶神。河源是一个纯客家地区,农人大多有养鸡的习俗,在长年累月中各地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鸡,如东源漳溪有井背鸡、紫金好义有三黄胡须鸡等等,曾一度出口外地。如紫金好义的三黄胡须鸡曾是广东出口的三大名鸡品种之一,远销香港、澳门等地,一度持续了40余年。河源地处山区,多山地,养鸡普遍采用放养形式,以林地中的虫蚁、青草、柴叶等为食料,不足部分再辅以米糠、稻谷等。由于常常采用放养形式,有时自家的鸡与邻家的鸡混在一起难以区分,聪明的农人就在自家的鸡翅膀、鸡头等部位染上红色或者蓝色,更有的在鸡脚上套上铁环。其中最让人心痛的是鸡脚上套上铁环,鸡一生中就要带着脚环觅食奔跑。鸡长大后,脚环已难以取掉,有的已长到肉里面去了,直到被宰杀时才能取出来。
客家俗有“无鸡不成宴”之说。鸡在家禽中最为营养、最为尊贵。客家人称鸡为“头牲”,位于三牲之首,由此可见鸡是相当营养的禽类,是美好尊贵高雅的象征,对于一向主张勤俭奋斗、海外开拓、力创一流的客家人,鸡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它物无以替代,在民间也常流行“宁作鸡头,不做凤尾”、“鸡口牛后”、“鸡尸牛从”之说。这无疑反映了鸡在客家人心目中的位置和特定的隐喻。鸡在客家地区普遍养殖,是较易攫取的禽类。在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客家山区,鸡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营养,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待客最为普遍的菜肴,通常以家鸡、鸡蛋待客为最高礼节,陌生人到访,如来访的是老人,便会以蛋羹或酒酿蛋待客;如若是成年人,大多以杀鸡待客;如是小孩,一般则煮鸡蛋相送,不同的来访者款待方式不一。由此可见,鸡不但体现了客家人的好客,还展现客家人的友善,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
蚕桑
河源种桑养蚕始于民国初年。河源县刘允中从顺德引进蚕桑,创办蚕桑试验场,逐步推广,辖区一些乡镇均有不同规模的蚕桑生产,曾一度出现“栽桑遍野,比户育蚕”之景。但由于大多数蚕系分户自养,桑树栽培技术“墨守旧法,不事改善”,采用人体暖种催青,且带迷信色彩,故蚕桑生产技术落后。解放后,逐步加强桑园建设,引进良种,合理植枝,科学施肥和除虫防病,在育蚕上推行新法催青,标准化养蚕,一年多季养蚕布局,大大提高了蚕茧产量。
河源一些地方蚕农有着许多传统习俗。育蚕前,须焚香沐浴,清心洁身,洗净蚕匾,消毒蚕室,方始养蚕。有“谷雨三朝蚕掸鸟”之俗,从掸鸟日起为“蚕月”,俗称“蚕关门”,言行禁忌颇多,陌生人严禁入蚕室。蚕茧出售后方可解禁,称“蚕开门”,届时备以酒菜,一则供奉酬谢蚕神,二来至亲好友相互往来作客庆贺。定日祭祀,每年逢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为“蚕花日”,此日蚕农到“先蚕坛”(蚕神供奉场所),或在家祭祀蚕神,祈祷明年蚕茧丰收。
养画眉习俗
客家人喜爱花鸟虫鱼,除了在庭院里种花养草外,还喜受养鸟赏鸟。每天早上,天晴的话,紫金县城的秋香江边的公园里聚集着许多玩画眉鸟的人,带着自家养的鸟来溜。一边,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在相互“学舌”,另一边是鸟主人们在交流着养鸟经验。行内人把这种场所戏称为沙龙。鸟主人们说,要想让自己养的鸟叫得好听,得经常把它带到这儿来,学习其它鸟的叫声。画眉自古以鸣声美妙而著称。百灵、云雀的歌声虽美,也难比画眉的娇音妙语、复杂多变。画眉鸣唱,可分为“大叫”、“小叫”。“大叫”时声音高亢,开阔奔放,给人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小叫”者,是指不拘时间早晚,高兴时即唱,歌声不绝。画眉的鸣唱胜似笛笙,使人不禁联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  
最精彩的、最具观赏性的莫过于斗画眉了。画眉被客家人民喻为美丽的化身,有美丽的羽毛,精干的身段,嘴尖而好斗。斗画眉自古时就盛行。在我市紫金一些地方,还保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还有斗画眉的习俗。每逢这一天,养画眉者,会集在广场上,让画眉赛叫声、比搏杀。斗画眉分两种斗法:一种是隔笼斗,另一种是开笼斗,也叫“滚笼”。画眉打斗的姿势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用嘴尖啄对方头,叫“打箍头”、“双龙夺珠”,还有打侧眼、打侧翅、滚绣球等等。斗败的画眉受伤惨叫着满笼逃,斗胜的画眉当即披红挂彩鸣炮发奖。一轮一轮的开斗,直把参斗之鸟斗完为止,更有趣的是对每个斗胜的鸟,常冠以“鸟王”称号。斗画眉,如今在紫金一带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项目。当然,“林中歌手”、“笼中将军”也给画眉带来“圈中之灾”。有经验的捕鸟人,掌握了画眉鸟之间一山不容二鸟的习性!捕鸟时,在一座山脚下支起一架柔柔的丝网,丝网下放一只装着画眉鸟的竹笼。每当笼中的画眉鸟叫起时,远处的山头就有画眉鸟的叫声由远而近,飞来后都被沾在丝网上动弹不得。画眉栖息于山丘的树丛间,筑巢于灌木丛密相间的小树上,多为单独觅食,很少结群活动。画眉爱清洁、讲卫生。它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洗澡。我市河流纵横交错,水库、小溪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湿润度较大。因此,这些地区的昆虫、植物种籽和植物果实都比较多。这些自然条件,很适宜于画眉的繁衍、生长、生活和栖息。
本文转载自http://bbs.gdzijin.com/thread-62344-1-1.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