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一词的意涵转变与男性同性恋者的自身认同有着很大关系。针对该人群,中国学者先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使用了4个专有词汇,即“同性恋”、“同性爱”、“男男性接触者”及“男同”。而男同性恋群体偏偏钟爱“同志”一词。该词的借用性发明源于香港导演林奕华,时间是1989年。当时林导演正在筹备举办香港首届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虽然电影节的英文名称可以直译为“女同性恋与男同性恋电影节”,但如果真的使用对应的中文名称会有大问题,因为使用“同性恋”一词在香港会受到严重歧视。经过慎重考虑,林导演将中文名称定位在“香港同志电影节”。用“同志”指称“同性恋”一方面可以起到隐蔽的作用,同时保留后者的核心意义。另一方面,林导演对该词的选择借用了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说法用于鼓励男女同性恋者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随后,用“同志”一词被作为同性恋者的自称和他称的做法通过媒体、学者以及权益保护倡导活动逐步在中国大陆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