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风从海上来,我们一直在路上 [打印本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10-24 10:56     标题: 风从海上来,我们一直在路上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大事记

2008年9月9日,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15日,田兆元教授主编的《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学术集刊(第一辑)创刊号发行。

2008年12月29日,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神话发展史》学术沙龙举行,项目主持人田兆元教授作了《中国20世纪的神话解读---以愚公移山为例》的主题发言。

2009年2月8日,安俭老师主编,民俗学专业06、07级6位研究生撰写的《颛桥风土记》由香港世纪风出版社出版。

2009年5月20日,华东师大首届端午民俗文化周开幕。

2009年11月1日,田兆元、范长风两位老师主编,民俗学研究生集体撰写的《中国传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藏典)一书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2010年1月,《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第三辑)由香港世纪风出版社出版。

2010年4月2日下午,社会发展学院举行人类学、民俗学学科发展座谈会。

2010年6月,由安俭老师主持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跨国民族问题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

2010年7月20日—23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隆重举行。参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员有来自中国内地各大高校的师生,还有来自台湾、日本、瑞士等地的专家、学者等,与会成员达到130余人。

2010年8月中旬,田兆元、范长风老师带领民俗学硕士班远赴青海玉树和甘肃等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2010年10月16日下午,由上海民俗文化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嘉定江桥镇人民政府、嘉定江桥镇万佛寺联合举办的 “2010年重阳节‘敬老与感恩’学术论坛”,在嘉定江桥镇万佛寺举行并获得圆满成功。

2011年11月3日,民俗学研究所老师范长风主持的“三江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2zs042)获得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立项。

2010年11月17日上午和下午,由华东师大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主办,邀请到台湾大学著名民俗学专家、作家洪淑苓教授和日本爱知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客座研究员王晓葵博士,在发院5楼会议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两场讲座,分别为“湾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和“记忆论与民俗学研究”。

2011 年4月27日下午,《民俗文献编撰与民俗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举行。上海民俗学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该所所长田兆元教授领衔主编的40册“华东民俗学文献”,包括民俗学文献、少数民族民俗文献、妈祖研究文献,煌煌巨制,为中国民俗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材料,可喜可贺。

2011年5月16日-25日,应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邀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University)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the Department of Folklore andEthnomusicology)教授哈森(HasanM. El-Shamy)与高级讲师苏独玉(Sue Touhy)来校交流访问,并分别开展为期一周的交流演讲活动,举办多场讲座。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学科是世界上领先的民俗学研究机构,学术实力雄厚。这次交流,对于推进我校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011 年7月21日,由我校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办的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2012年1月1日,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第四辑)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2012年3月17日17:00,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罗永麟先生因呼吸衰竭,在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不幸仙逝,享年99岁。

2012年4月16日,经2012年第6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隶属于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更名为民俗学研究所。

2012年5月30日下午,在“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第八届青年学术论坛”上,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的博士生获得佳绩,其中余红艳获得二等奖,越南留学生张氏秋贤和潘文焰获得优秀奖。

2012年6月1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发起、民俗学研究所参与主办的“首届上海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论坛暨纪念‘非遗法’颁布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六楼会议室成功举办。

2012年6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在莘庄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双方举行了盛大的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开展莘壮钩针编结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2012年9月13日至15日,由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城市文化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开设了专题学术研讨环节,围绕民俗学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主题,来自全国十多所科研院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和文化产业界人士共同出席了会议。

2012年9月19日,经2012年第14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民俗学研究所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作为非实体研究机构,挂靠社会发展学院。

2012年12月12日,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主讲“柳毅传奇——从《柳毅传》到柳毅信仰”。

2012年1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主讲“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2013年3月5日,日本长崎大学教授连清吉教授主讲“日本京都学派的中国学研究”。

2013年4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徐赣丽副教授主讲“遗产化与资源化:民间文化的发展趋势”。

2013年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范长风副教授主讲“青藏边缘上的汉藏社会与军事地理”。

2013年5月20日,日本学者松冈环女士主讲“从南京大屠杀的加害和被害调查透视现在的日本社会”。

2013年5月30日,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主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013年6月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克•本德尔副教授主讲“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生态民族志”。

2013年6月8日,民俗学研究所举办首届华东师范大学文化遗产日端午校园游园会。

2013年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主讲“中国神话史书写的维度与形式”。

2013年6月27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游自荧博士主讲“‘灾难叙事’与社区重建”。

2013年8月26日至27日,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成功举办,乌丙安先生受聘研究所名誉所长。

2013年8月27日至31日,现代日本民俗学理论与方法暑期学校开校仪式举行。

2013年9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王晓葵教授主讲“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研究”。

2013年9月21日,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30余名专家学者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论意义与战略、发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时代要求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

2013年9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主讲“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个案调查与理论反思”。

2013年10月12日,民俗学研究所举办首届华东师范大学重阳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

2013年10月17日,日本西南学院大学王孝廉教授主讲“从神话到诗——中国神话意象的演变”。

2013年10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朱宇晶博士主讲“晚清到民国时期温州地方的基督教研究”。

2013年12月12日,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成立,文化部李松主任与我校梅兵校长为中心揭牌。

2013年12月12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教授主讲“节日研究与国家战略”。

2013年12月13日,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主讲“礼俗互动中的乡土社会”。

2014年1月7日,山西大学卫才华副教授主讲“新时期山西民俗研究项目与田野研究方法”。

2014年3月6日,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主讲“地方性差异与乡土文化——中国人的文化地理认知”。

2014年3月13日,《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秦维宪教授主讲“体育民俗—斗蟋蟀的绝技与文化解读”。

2014年3月27日,日本京都大学周先民教授主讲“狩野直喜与京都学派----中国知识生产的东方谱系”。

2014年4月4日,民俗学研究所举办清明“祭祀师祖,追慕先贤”活动,缅怀我校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

2014年5月,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荣升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2014年5月13日-15日,台湾大学洪淑苓教授主讲“关公传说与民间信仰研究三题”,“从民族学民俗学到社会学——大夏大学校友陈国钧教授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2014年5月27日,民俗学研究所举办第二届华东师范大学文化遗产日校园端午游园会。

2014年5月29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松尾恒一教授主讲“琉球群岛、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交流与民俗文化的形成”,“日本民俗学:民俗的发现和変容,文化财、文化遗产的诞生”。

2014年6月5日,美国俄勒冈大学莎伦·谢尔曼教授主讲“电影、田野与作为表演的民俗学”。

2014年6月17日,民俗学研究所浦兴中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和浦兴中学校长任富恒共同为基地揭牌。

2014年6月,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王晓葵两位教授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分别为:东海海岛民间信仰谱系研究、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截止到2014年6月

整理:苏长鸿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3-1-1 22:23

脑里想起“在路上”的音乐!
长鸿加油~华东师大 MY endless dream

[flash]http://share.vrs.sohu.com/my/v.swf&topBar=1&id=2416393&autoplay=false&from=page[/flash]
作者: 小虾咪    时间: 2013-1-2 12:14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欢迎小妹加入到华师大队伍!!!
作者: suntree    时间: 2013-1-3 10:46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需要进行系统的档案整理,以及校友资源的调研。有很多的老师愿意将华东师大认为其母校,或者祖师所在之处。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好。在我校访学和做博士后的校友,分布在国内外各地的民俗学教学科研人员都要进行整理,有一些老师,如中山大学王霄冰(华东师大博士后),日本东京大学菅丰(华东师大访问学者),等等,还有仲富兰教授的民俗传播学的学生,分布在国内各高校,并包括上海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陈江教授,以及忻平教授,现任上海大学副校长,都是江南民俗与上海民俗研究的杰出的学者,还有客家民俗研究的王东教授,等等,或在校内,或在校外,我们要把他们的成就变为我们的学习资源。
除了民俗学研究所这样一个专业主体,要把校内的资源整合,不仅仅是外汉陈勤建教授一处,历史系与中文系的江南研究,哲学系的信仰研究,人文地理的风俗研究,如果合在一处,会形成更大的实力。也会对于我们的人才成长带来更多的资源。

[ 本帖最后由 suntree 于 2013-1-3 10:48 编辑 ]
作者: suntree    时间: 2013-7-24 09:17

大夏大学的西南民族民俗研究,吴泽霖,陈国钧等人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这次暑期西南寻根,我们找到了很多的材料。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3-7-24 12:50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的发展挺不错!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3-7-24 14:39

引用:
原帖由 suntree 于 2013-7-24 09:17 发表
大夏大学的西南民族民俗研究,吴泽霖,陈国钧等人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这次暑期西南寻根,我们找到了很多的材料。
记得几年前,我们相遇时曾谈到华东师大前身之一的大夏大学在民俗学的研究上的巨大贡献,发掘和研究他们开创的传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现在田老师范老师带头赴大西南寻根,收获多多,值得祝贺与敬佩。鄙人十年前写《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时,第四章第三节写大夏大学的《贵阳:吴泽霖与社会学家们》,不过是浅尝辄止地开了个头,华东师大的学者们深入系统地做下去,令人鼓舞和期待。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3-7-24 14:48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在贵阳,有上海迁黔的大夏大学社会学部及吴泽霖(1898~1990)和他的同事、学生陈国钧、李植人、张少微等,以及他们在《贵州日报》办的副刊《社会研究》、在《贵州晨报》办的副刊《社会旬刊》等。原本在上海的谢六逸,也回到家乡贵阳,在大夏大学文学院任院长。他们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调查和民间文学采录,其成绩甚为可观。多年前,笔者在编纂《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1937~1949)所撰序言中说过:“社会学家们不仅在搜集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歌谣方面作出了成绩,在考察神话、传说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迈出了扎实的一步,而且对神话、传说的母题的考察和社会文化功能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讨。继民族学家芮逸夫在《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1938)中提出‘兄妹配偶型’洪水故事的地理分布大约北自中国北部,南至南洋群岛,西起印度中部,东迄台湾岛,并且进一步论证了所谓东南亚文化区,从地理上察看,其中心当在中国本部的西南,从而推论兄妹配偶型洪水故事或即起源于中国的西南,由此而传播到四方。吴泽霖和陈国钧进而就兄妹配偶型洪水故事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探讨性见解。如关于神话中透视出的苗民(生苗、花苗、鸦雀苗等他们曾亲自调查过的地区)对于血亲婚的观念,说明禁止血亲婚,优生的事实在他们的神话时代已被重视。”[16]与我国传统的国学和儒家思想不同,也与“五四”之后兴起的新文学理论不同,吴泽霖受博厄斯理论的影响,特别重视神话传说的社会文化功能的考察,他对八寨苗民神话的考察研究后,提出那些神话传说并非开天辟地之后的第一代始祖的故事,而是人类遇灾后“民族复兴的神话”;根据神话中关于火的起源,提出了苗族关于撞击生火的说法,打破了美国人类学家关于摩擦生火的单一见解,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们对神话、传说和歌谣的研究,显示出明显的社会学—民族学的色彩。在大夏大学社会学部里,当时还是学生的陈国钧在民间文学的调查和研究上成绩最为显著,他先后出版过《炉山黑苗的生活》(与吴泽霖合作)、《贵州苗夷歌谣》等书[17],而且还发表了不少文章(有时用赤子的笔名)。张小微在为《贵州苗夷歌谣》写的序里有一段话,可以看作是社会—民族学派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理念:“人类社会文化有了种族性和地方性的区别,学术上的研究便不能够一概而论,除非个别的加以分析之外,结果一定难望深刻彻底。个别研究的途径固然很多,但是利用歌谣来作分析的资料,实不失为犀利的工具之一,倘若所研究的社会文化是属于缺乏文献的落后民族,则这种工具尤擅重要。因歌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附产品,可以反映出来各种族和各区域的特有形态。不过歌谣的研究系客观研究的性质,必须首先从事于多量歌谣的汇集,否则便无法着手研究。是以汇集歌谣乃是以分析歌谣为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途径的初步工作。”[18] 这个申明,即把歌谣作为研究人类文化、尤其是缺乏文献的民族的文化的“工具”,与文学派、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甚至与民俗学派等的学术理念,存在着显然的差异,甚至恰恰是反过来,文学派的研究者是强调把与歌谣产生与流传相关的社会文化事象(如民俗、传统等)来作为解读歌谣的资料。
——拙作《中国民间文艺学是上的民族-社会学派》,云南大学《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6期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3-7-24 19:03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从图书出版到民族地区调查,可能我们今天做的远远不如三十年代的上海民俗学人。

海派不是小气小资的气派,而是有着国际视野和民族胸怀的气派。

今年暑期田兆元老师带领民俗学所程鹏博士等人去到贵州回溯这段历史,既是一次归档的好契机,也是重塑海派民俗学气质的机会。

大家好好加油,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将是我们重要的阵地,欢迎关注并投稿。
作者: suntree    时间: 2014-7-16 22:54

谢谢刘老师提供的珍贵资料。
曾经编写《贵州苗夷歌谣》的陈国钧先生,在台湾也成就了一番事业。今年我们请台湾大学洪淑苓教授作了专题演讲。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