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谁在争夺端午节?——韩国江陵端午祭完全考察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9-15 23:15     标题: 谁在争夺端午节?——韩国江陵端午祭完全考察记录

学苑出版社新浪博客 2012-06-11 10:26:52

  前些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曾被我国报刊和网络超的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提议要动员万民进行签名运动,以示抗议。江陵端午祭究竟有什么能耐申请世界非遗?相较中国的端午祭典,它是照抄模仿还是另辟蹊径?下文为您带来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真实报道:

  一、江陵的文化概况
  江陵位于韩国东部白头大千与东海之间。全市面积1040平方公里,人口24万。早在史前世纪,江陵已有人类居住。这里三国时代称“阿瑟罗”,高丽时代称“东原京”,朝鲜时代称“江陵大都护府”,历史悠久。“关东”、“岭东”是江陵文化的指代词。
  二、江陵端午祭
  (一)江陵端午祭的历史
  韩国的端午,时间上与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相同,他们也称之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传统称为“上日”(注:有的解释为吃的艾子糕形同车轮是圆形的;有的说因用山牛蒡制造糕点,按雨衣他们意味着“高、上、神”,所以五月五及时“神的节日,万众同乐的节日”)。“端午”从字义上解释为“初午”,属五月第一个“马日”。五月本是一个阳数(奇数),初五即是两个阳数相遇,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着重视奇数日相遇的习俗,因此定为一大节庆日。此节萌生于何时,目前没有文字资料可证,但已知早在新罗时代即有了“端午节”。这一天,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百姓,举国欢庆。

  传统端午节包含多重活动:京乡各地举行茶礼共享节日的风俗;妇女用菖蒲水洗发或饮用,或用菖蒲露化妆、洗面沐浴“端午妆”,用菖蒲根做发簪;晨喝益母草汁、煮白草;吃艾子糕或车轮饼;齐备餐点聚集在菖蒲繁茂的水边迎水;在大树下荡秋千,进行壮士角力比赛;士大夫家将朱砂天中赤符、端午符等贴在门上用以辟邪;君臣间互赠端午扇等。
  江陵曾是古国的首都,当时有“舞天”的宗教庆典活动,端午是五月祈求丰收的播种庆典,十月是秋收的感恩节。江陵的端午祭除汇集国内所举行的传统习俗,还有属于自己的内容。它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型祭奠礼仪,而是一项大规模的巫术祭礼,是这一地域全民的庆典活动。
  “江陵端午祭”形成大规模的庆典习俗,在1603年时即有详细记录(注:参见1933年增修《临瀛志》)。其内容包括从农历四月起的锯神木、迎神、演戏等一系列祭祀习俗,以及融“大关岭山神祭”与“村庄城隍祭”于一体的村落祭奠等。参加人员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形成官民合一的庆典形式。而这些庆典均与地区的有关神话传说相联系,意味着“地区历史”、“地区人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敬奉的对象,成为自己独立的信仰体系,因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样的祭祀活动,在古时也称为“部落祭”,除有保存文化、辟邪求福功能,还蕴涵陶冶民众性情,防止各姓族群间的分裂,以实现大同社会的目的。这种共同体礼仪的延续是“江陵端午祭”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每逢端午,江陵人都要涉足祭祀和相关集市活动。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算是纯正的江陵人。

  (二)与江陵端午祭有关的神话传说
  江陵端午祭的一切祭祀活动都与神话传说相关联。其中,有英雄人物成为神的;有非凡出生人物成神的;有普通人成神的。如:
  《大关岭山神》:传说,新罗将军金庾信,自幼留学溟洲。在位于江陵南部的禅智寺,铸得名剑一把,并以此灭高句丽、平定百济,一统当地,死后被供奉为大关岭山神,守护这一地区。壬辰倭乱之时,敌军以为大关岭与那里松亭的每一棵松树皆为士兵,而不敢贸然侵犯。
  《大关岭国师城隍神》:相传,古时候,鹤山村一户有钱人家的闺女去石泉打水,喝了一瓢有太阳映在其中的水。不久便怀身孕,月满即得玉童子。但家人以处女生子不可为由,将婴儿遗弃后山鹤岩下。数日后,生母到鹤山岩下探望,原以为婴儿难以保全生命或已被野兽咬死,却十分意外地发现,一只鹤衔来红丹正在喂婴儿。她将孩子抱入怀中,相信这是天赐贵子而细心喂养。孩子长大后就学庆州,成为梵日国师(810—889年)。国师回故乡,掷手杖,在手杖落地处建立“神福寺”。如今梵日国师的浮屠仍立于此处。据说只存留遗址的崛山寺也是他所创建的庙宇。他死后成为守护江陵与岭东地区的“国师城隍神”。
  《大关岭国师女城隍》:据说,古时候,江陵郑家有一女未嫁。一日,其父梦见大关岭城隍神问:“我愿来此家为婿,如何?”其父回答无法将人之女嫁与城隍,婉表拒绝。一天,郑家女端庄静坐后院,一只猛虎飞奔而来将之背走。原来那只猛虎是城隍的使者,奉命前来行事。郑家人来到大关岭国师城隍神堂,见其女与城隍神同座,身躯如石碑。家人欲取而不能。请画工绘制画像立于神堂,方可任人挪移。郑家女被猛虎背走那日是农历的四月十五,后来成为大关岭国师女城隍的纪念日。
  这些神话至今仍广泛流传,人们甚至还会把当今发生的事与之相联系,说明神话人物还明显地存活在江陵人的心中。
  (三)江陵端午祭日程

  江陵端午祭的日程,如从“迎神祭”算起,应该是连续五个昼夜(五月初三至初七);如从“山神祭”起到“送神祭”止,则长达20余天(四月十五至五月初七);如果从“酿神酒”开始,那就一月有余(四月初五至五月初七)。参与的人群,包括江陵、东岭、江原道全区男女老少,倘若加上参与饮食和乱场(集市)的商贩,可称得上举国共庆的民族活动。它内容丰富多彩,且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使参与的人们既有对古老传统的传承体验,又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感觉。活动基本分为“正规”和“其他”两大类。“正规”指指定文物活动、民俗活动、庆祝活动、夜间表演、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其他”指宣传品、咨询、商店、集市摊、游乐场、端午商品等。
“指定文物活动”是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由祭祀仪式、官奴假面舞剧、农乐竞赛、歌谣等方面构成,体现着“端午祭”的核心价值观。

  祭祀仪式,则由按祭官的芴记奉读祝祷词的“儒教式祭仪”,和通过巫人的 “巫俗祭仪”两部分结合组成。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芴记”与“祝祷词”的方式进行。地区的首长作为献官(执行官员)参与。其程序和献官服饰类于其他儒教祭仪活动的要求。
  巫俗祭礼——在儒教式祭仪完毕后,由巫师与群众在同一个场地共同举行民间祭祀仪式。
  祭祀过程:
  农历四月初五,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首长发放的大米和曲子酿造神酒(此前十天不断有官员、市民到七事堂献米);
  农历四月十五,举行“大关岭山神祭”,由初献官(首席官)、亚献官、终献官三位任祭官。初献官为林务官员。按芴记进行。
  山神祭毕,即行“大关岭国师城隍祭”,祭礼与上同,初献官由江陵市长担任。
  礼毕,随巫师上山挑选神木,砍神木,当神木手撑起神木时,众人将红、黄、青、蓝、白五彩礼缎挂于木上,此时神木已具有巨大的威严。同时准备国师城隍行列(有捧神位、撑神木、纸花、灯笼、龙船等等)。浩浩荡荡,国师城隍行列出发,路经大关岭九十九弯来到邱山,接受“邱山城隍祭”祭祀。祭官由居民充任,由巫女行祝愿巫祭。据说,以前国师城隍到达邱山城隍时,数百人手持火炬为之明灯引路;凡在城隍行途中,举火炬迎神者可幸免一年的灾难,因此每户必有一人参加。火炬用松树瘤制作,挂有“蓝、黑、红”线和布条,行进时高唱“山游歌”,场面极为壮观。
  离开邱山,国师城隍行列来到故土鹤山接受“鹤山城隍祭”供拜。由巫女行祝愿祭。该仪式1999年才兴起,国师返乡被认为是神话的现实重现。朝拜“石泉”、“梵日国师浮屠”后,行列回江陵市区。这时,江陵端午祭序幕正式拉开。人们向国师城隍神顿首致敬。
  江陵“端午祭”,首先行“奉安祭”。它是迎接国师城隍降临大关岭国师女城隍祠的祭礼。也称“城隍夫妇合祠”。传说当年国师城隍神接郑家女到此举行的婚礼,时间是农历的四月十五。由江陵市德高望重者当初献官举行儒教祭礼,并伴有巫师的祝祷。以后,两人轮流执礼,如果“国师城隍祭”初献官为江陵市长,“奉安祭”初献官由江陵市议长担任,直至五月初三。
  接着五月初三,迎神祭。迎国师城隍神与国师女城隍神神位到南大川边露天城隍堂。晚五时开礼,行一小时左右儒教祭礼,江陵市文化院院长任初献官。从迎神祭起,由江陵端午祭保存会主办。祭礼毕,祭官饮福之后,举行巫女的不净巫祭。
  期间,郑家的祭礼,是国师城隍行列的路祭,由现今的“经方宅”户长主管。只行巫女的不净巫祭与祝愿巫祭。走出“郑家”大门,国师城隍行列就同众多民众同行。官员、风物组、民俗游艺表演家,与手持端午灯笼的居民打成一片,汇聚成一股庞大的迎神队伍,追随国师城隍,走向南大川露天城隍堂。待国师城隍一行列坐祭坛之上,夜空礼花升腾,人们纷纷把手中玲珑的端午灯放入河水中,闪烁着光亮的端午灯在南大川的水面缓缓漂流,与上空的礼花交相辉映,绚丽而壮观。
  农历五月初四到初七的“朝奠祭”每日晨九时于端午集市临时祭坛上举行。由于端午祭是祈求江陵、岭东地区丰收太平的礼仪,因此江陵官员依次担任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主管执事选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社会贤达名流。先儒教祭仪,每次约一小时。之后,便开始巫俗祭仪(端午巫祭)直到深夜。
  “朝奠祭”的初献官,第一天为江陵市长,第二天为江陵教育厅教育长,第三天为江陵警察署署长,第四天为江陵市议会议长。此外,江陵市繁荣会会长、中央市场繁荣会会长、江陵农地改良组合长、江陵水产业协同组长、江陵文化院副院长、东海商社社长、韩国江陵店店长、江陵市文化观光福祉局局长,也都是献官可聘人选。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初七晚举行“送神祭”,分别送国师城隍神、国师女城隍神回原供奉处,先举行儒教式祭礼,祈求免除洪涝干旱与疾病,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产,禽畜繁盛。初献官由端午祭执行委员长担任。祭礼毕,举行“还于巫祭”,即在集市西边空地,离大关岭最近处焚烧神木、纸花、灯笼、龙船以及神位等端午祭期间用过的物品,祭官、巫女、居民均向大关岭连连磕头,端午祭祀活动于熊熊烈火映照下,在人们虔诚的祈愿中落下帷幕。
  江陵端午祭祭礼部门的技艺传承人为“曹圭炖”。
  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的,还有江门镇嘟排叽祭。江门镇位于镜浦湖与东海合流处,居民主要以海营生。“镇嘟排叽”是指插有三只木刻鸭的Y字形木杆。当地民众认为这是一种水杀木,可防三灾(水、火、风)等来自外部的厄运。
  江门镇嘟排叽祭于正月十五、四月十五、八月十五举行,一年三次,由渔村长主持。另外,每三年举行一次丰渔祭;时间为四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好与端午祭中祭祀大关岭山神之日相重合。也举行儒教式祭礼,程序不按芴记,随执礼者口令进行。初献官为渔村长。祭礼毕将神迎至女城隍堂行饮福礼。

  (四)巫俗祭仪
  巫俗祭仪是每场儒教式祭仪完毕后在同一场地进行的仪式。儒教祭仪有献官按一定的程序执行,巫术祭仪则由巫师与民众共同执行。如果说前者的祭仪是严谨和封闭,多有官方人士执行,那么后者则是比较自由和开放,由民间人士主持。它晨起夕终,是地区民众共享的信仰活动,所祭祀的内容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最具传统活力的部分。
  据记载,1927年江陵端午祭参与巫师有五六十人,1937年则有上百人。1997年参与巫师21人,其中男巫9人,女巫12人,四天中共举行巫祭29次。2004年参与的巫师28人,其中男巫13人,女巫15人,四天中共举行巫祭50次。明显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
  巫祭虽也有一定程序,但具体操作往往随巫师情绪,以及现场群众的兴致、场景等灵活变动。“祝愿祭”与既定程序无关,可在中间随意插入。代表性巫祭有:
  1.不净巫祭:巫师祭仪的序幕,旨在驱除一切不净因素。在震耳欲聋的巫乐中,女巫用水与火洁净祭堂,并依次洗去各个参加者的不净。
  2.大关岭城隍巫祭:向所祭对象禀报祭祀的地点、日期、祭官,希望神纳领人们的虔诚之心,而保风和日丽、年年丰收及交通安全。还要呼唤“神长”(巫师祖师之名),祝福阴间平安,说明本次巫祭的内容,祈求仪式顺利进行。内容繁多,统称“祝愿祭”。
  3.入座巫祭:迎接国师城隍降临祭堂,请巫俗信仰中的众神灵就座。希望众神对大家诚心备置的祭品,给以回报,帮助实现所求。
  4.和解巫祭:祈求分别安置在两处的城隍神与女城隍神,在巫祭中彼此相好,齐心成全众人所愿。
  5.祭祖巫祭:祭众人祖先,祈求子孙繁荣,阴间平安。
  6.世尊巫祭:由头戴三角笠颈挂念珠装扮僧人状的女巫和鼓手,口述巫俗神话“堂高迈纪歌”(讲述主宰生命的“世尊”与“堂琴姑娘”成婚故事的叙事巫歌)。让没有子女的家庭闻婴儿的啼哭,让多子多孙的家庭能长命百岁。歌毕跳“僧舞”,演“抓僧盗游戏”短剧。
  7.山神巫祭:祈求全国名山之神赐福,尤其祝愿大关岭上的交通安全。据说近来由于经济发展交通繁忙,该仪式备受关注。
  8.成造巫祭:成造神为家神之首,维护房屋,主管财运和幸运等。此祭祈愿阖家平安,大吉大利。巫歌多彩,广受欢迎。在安东,变为祈求筑屋后粮米满仓,日子更美好。
  9.七星巫祭:七星即“北斗七星”的“七星神”,主管人的寿命。祈求平安,子孙昌盛。民间将之供奉于山涧或溪边,因他乐于身处洁净之地。
  10.群雄将帅巫祭:抚慰为国为民牺牲的将帅之灵。呼唤历代名将的名字,其中必有金庾信将军之名。巫歌毕,奉上丰盛的美食,求助诸将帅使子孙得福安康。巫女口衔沉重的铜盆显其力量和神的威力。人们争先恐后前来抚摩铜盆,或往里放钱,试着与神的直接沟通。这是端午祭巫俗祭仪的核心,最为民众欢迎的巫祭之一。
  11.沈清巫祭:预防眼疾。从事渔业者祈求在云雾、暴雨中平安归来,交通运输者祈求路上安全。
  12.天王巫祭:天王属天神,祈子孙学业有成。
  13.天花巫祭:摆脱天花疾病的祈愿,有着“父亲金长子对客人怠慢而使独子致死”的悲剧内容。巫祭后,有“送客游戏”(客人是带病疾的神灵)。现已不见此疾,相关的游艺也渐消失。
  14.龙王巫祭:向各地河川、四海的龙王祈求克服干旱,获取粮食丰产、渔业丰收。
  15.巫祖巫祭:歌唱巫女祖神齐面奶奶,招其灵魂迎来献祭。行分齐面糕活动。
  16.花歌巫祭:手持纸花献舞,希望死者足履花圃平安归西。有娱神功能,突出舞的特色。
  17.灯歌巫祭:先唱草灯笼歌。再行“塔灯巫祭”,(挂于城隍堂边的八角形或塔形灯笼,象征释迦如来四月初八乘灯自天而降)巫女摇着塔灯狂劲献舞,目的在于将灯上的“福”分于众人。
  18.船歌巫祭:巫女用系于龙船的长白布作摇船状并唱歌的送神巫祭,旨在使端午祭期间入座的诸神乘龙船平安回归。有娱神功能。
  19.还于巫祭:火花端午物品的仪式。“还于”意味神灵上天,离开露天城隍堂,朝大关岭方向进行。只做从简的祝愿。礼仪完毕,祭官、巫女脱去祭服纷纷离场。本次端午祭结束。
江陵端午祭巫祭部门的技艺传承人为“贫顺爱”。

  (五)江陵端午祭的民俗戏及游戏
  江陵端午祭的主要活动有:祭仪、演戏和游戏。既有礼仪,又有民俗戏和游戏,具备庆典的功能。集市中央有祭坛,旁设“官奴假面舞剧、鹤山奥道戴歌谣、风物”等民俗戏事。民俗游戏场备有秋千、角力、投壶、象棋、射箭等器具。这种复合式的端午祭活动,造就了内涵丰厚、气氛自由祥和的庆典文化。

  1.官奴假面舞剧:民俗戏中“官奴假面舞剧”是韩国国内唯一以舞蹈和动作为主的哑。原是端午祭达到顶峰的五月初五,江陵府属下的官奴巡回各城隍堂演出的假面舞剧,一直延续到1910年前后,后因日本帝国主义阻拦而中断。20世纪60年代,被国家指定为重点无形文物后,重新上演。演员6人,加上乐师约十人左右。内容主要包括:讽刺两班阶层、通过小梅娘子突现贞操观、奉行农耕礼仪、祈求村庄安宁年丰、举行巫俗祭仪等。大体分五个场景,然又富弹性,可长可短。最后一场,在其他演员退场、只留两班和小梅娘子两个主角后,观众可加入其中与之共舞。在临境参与的情况下,人们感悟到端午祭“大同合乐”的意义所在。这两个形象也成为端午祭的“偶像”、“标志物”。
  2.江陵风物游艺(为劳动、礼仪、游兴进行的演戏)。最早可能是神乐的一种,现在只剩娱乐性的功能。代表性风物有:哄地神、乞粒祭、吃洗锄饭、迎月农乐与火炬游戏(踏桥)、江门镇嘟排叽等。
  个人风物有单童高立、三童高立、法鼓舞、长鼓舞、十二庹象毛等。地区民众均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间。
  3.民谣演唱:由农民、渔民在举行祭礼或劳动时集体演唱。这些歌谣,靠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传承。江陵民谣歌声清脆,有曲调蜿蜒的巫歌旋律,是平民百姓心声的自然流露。其中鹤山奥道戴歌谣(1988年国家指定市道无形文物第5号)是江陵端午祭指定的“文物活动”。它包含农活的整个过程,从“插秧歌”、“锄地歌”、“割稻歌”、“击稻歌”到“背稻歌”,把农事生产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其曲调是固定的,歌词可随时代、演唱者的情绪、临场的情境不同而随机变化;功效在于在集体的娱乐中解除疲劳、传授知识。现在由于农活改为机器耕作,不再需要用唱歌来提精神,这项活动在现实中业已消失。为保存文化遗产,1985年成立鹤山农谣保存会,1992年建立传授会馆,1998年起每年举行表演会,为江陵端午祭排练,到时进行演出。
  4.民俗游艺和表演:传统内容为角力、秋千、拔河比赛等,现增设投壶及方言竞赛等项。方言竞赛是单项竞赛中观众人数最多的赛事。古语的情趣与情绪上的共同点,使该地区男女老少聚集一堂。这一活动,还促成了中央电视台用方言主持的文娱节目,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地区的相关活动。“拔河比赛”历史悠久,每次比赛无形中起到了增强村民团结和发扬协调合作精神的作用。
  5.表演文化:以前游艺大都没有台上台下明确的区分,也不需要特别的操练,可以现场即兴参与。现在则有了很大的改变:集市中央的大舞台上展示的是国内外民俗团体的节目;夜间的话剧、音乐会赋予传统节日以现代的风貌;需要高度熟练技能的“马戏表演”已是常客。丰富多彩的国际“表演文化”已成为江陵端午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六)江陵端午祭的乱场(集市)
  这项活动,被称为是江陵端午祭的“顶梁柱”。有“正规集市后的几天特别集日”和“集中摊位的集市”两种含义。在端午节前后设十天乱场,包罗人间万事的乱场主要有两部分:“餐饮店”、“商品店”。前者汇聚全国八道的餐饮精品:从传统的美酒佳肴,到现代的快餐;从普通小吃,到保健补品,应有尽有,人们尽可一饱口福。后者更是货色齐全:凡是民众需要的商品,从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具,到汽车、电脑高档消费品,都可用批发价买到。江陵人特喜欢从乱场购物,认为这里的物品比别处的具有神圣性。正规活动结束后,留下商品集市,正是当地人购买廉价物品的好机会。据说“乱场”一年大于一年,经济效益远远超出预期的水准。2004年市场营业额约为30亿韩元。
举办者认为,以前“江陵端午祭”以儒教式祭礼与巫俗祭仪为主,这是它的核心和关键。现在这些祭仪一如既往,但整体规模日益庞大,文化蕴涵更见丰富。究其原因,实与“乱场”有很大关系。因为它具有商品交换的功能,形成大规模的民俗市场,从而推动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强化了传统的生机活力。

  三、当今江陵端午祭概况
  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韩国政府确认为“文化财13号文化遗产”,受到法定保护。现在国家对“端午祭”的定位十分明确:是一项民俗“庆典活动”。它始于岁时风俗的“端午节”,如今发展成为“尝试新文化、探索新生活方式”的现代庆典活动。它的内涵:“包蕴的是民众巨大的希望、平凡的生活哲理、隐藏在人心背面的欲望”。 “庆典活动”的内容:由祭仪、演戏、游艺(游戏)等几部分构成。集中体现“一年的文化成果”,在传统的祭礼中“赋予现代文化因素”。但仍强调“祭仪是庆典活动最终目的所在”,“庆典活动的意义取决于祭仪”。
  以上文章摘自学苑出版社《民族遗产》第一辑,文日焕,祁庆富主编。标题为编者所加,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学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优惠购书热线:010-67601101 010-67603142
  学苑出版社网站在线购书全场8折优惠起:http://www.book001.com
  学苑出版社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academypress
  学苑出版社搜狐微博:http://t.sohu.com/academypress
  学苑出版社网易微博:http://t.163.com/academypress
  学苑孔夫子店:http://shop.kongfz.com/book/16316/
  客服QQ:809154224 105798551(群)



[ 本帖最后由 Robot 于 2012-9-15 23:16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