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潘鲁生]文化的先觉者──冯骥才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9-9 10:54
标题:
[潘鲁生]文化的先觉者──冯骥才
腾讯 2012年09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本文作者(左)与冯骥才先生
□ 潘鲁生
9月9日,“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集中展示冯骥才先生作为著名画家、作家、文化遗产保护践行者和倡导者以及大学人文耕耘者的跨领域文化大家风采。展览盛况令人期待,因为其中浓缩和呈现着一个当代文化人卓尔不群的智慧才华和数十年来辛勤耕耘、执着探索、勇于担当的情怀。
我有幸参与冯骥才先生的民艺事业,还要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说起。2002年,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面启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涉及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和古村落保护等一系列领域。这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工程,十年间,在冯骥才先生的倡导下,从学者到大众百姓,从城市老街到乡村田野,从国家文化方略到政府执行举措,都进一步融入到解决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现实行动中来。这也是我们经过了“五四”反思传统文化、政治运动改造传统文化以及上世纪80年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90年代文化遭遇经济和市场巨流冲击后,对民族传统的文化意义、文化生态以及未来发展走向等,展开的广泛深刻而且持续不绝的研究和保护实践。冯骥才先生正是这一行动的发起者和引领者。
记得抢救工程启动之际,冯骥才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从自己眼皮底下消失。为了不负前人、不负后人,也为了今天的中国,我们决定对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大到古村落、小到香荷包’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拉网式的普查与抢救,把中华民族5000年灿若繁星的文化全部拥进怀中。这是我们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这是时代和历史放在我们肩背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寒来暑往,身体力行,他带领的团队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展开了关于木版年画、唐卡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故事以及民间剪纸、服饰、泥彩塑艺术的抢救,开展了对民间美术普查、古村落保护、民间杰出文化传承人调查等一系列工作。他围绕中国文化的前途与命运、文化现实中的困境与应对,以及民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等展开的思考和实践,充满了忧思和悲情,犀利深刻,振聋发聩,不断拷问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良知。
冯骥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思想的先知者。他开“文化反思小说”之先河,将文学的视野直接投向文化最深刻、最本质的层次,领悟鲁迅“国民性的批判”的精髓,充满了对民族文化意识的反思。他关注急速现代化与市场化中文化的命运,并进一步转向思想言说和学术阐发,在大量文化思辨和批评文章中,发出“非小说的直接呐喊”.他批评“文化的粗鄙化”,质问“文化可以打造吗”,针砭“城市建设的雷同”;他直抒“文化空巢”的忧患,探讨“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呼唤“全民的文化自觉”.论说中充满了警醒和反思,充盈着一种深沉博大的情怀,正如诗人艾青所描述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冯骥才从未固守作家的身份,从未止步于思想,而是奔走行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实践的先觉者。二十年前,他发起对天津市商业老街的抢救行动;近十年来,进一步将抢救和保护的范围拓展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为了摸清文化的家底,抢救严重濒危和正在迅速消亡的重要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领会民间文化中的命脉、智慧和情感,他身体力行,开展大量艰苦的田野普查,组织严谨科学的文献编纂,他卖画筹款,建立基金会,支持处于弱势的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并通过建言献策、传媒访谈以及个人博客等各个平台宣讲和呼吁,用自己的先知、先觉与先行,致力唤起国人的文化自觉。他更致力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年近七旬投身大学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等课题引入教学和科研,努力培养一批视野宽阔、有思辨力、操作力和社会责任的青年学者。冯骥才先生尝言“我们说责任,当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要去承担。这道理无须多说,从雨果到晚年的托尔斯泰,从顾炎武到鲁迅,他们的言行都在我们心里”.这样不遗余力地行动,就是最扎实的文化担当。
冯骥才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方法论的先行者。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行动中,他积极引入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以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强调抢救、保护工作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强调田野作业的学术水准。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工程中,他带领学术团队建立了活态普查、全记录方式、数字化档案等一系列科学的普查方式,大大拓展了以往美术或民俗调查形式,采取民俗学、人类学、美术学、历史学多学科交叉方式,综合运用文字、拍照、录音、录像四合一的手段,对全国各地活态产地进行地毯式普查,不仅编纂出版了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卷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并建成一整套数字化档案。这一系列举措对相关保护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论的作用也将更加现实、更加持久、更有学术价值。
冯骥才先生一直强调,知识分子不仅要做到文化自觉,更要做到文化先觉,他说,“当整个社会迷惘的时候,知识分子应该清醒;当社会功利的时候,知识分子应该给生活梦想”,“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对社会生活具有矫正功能,起到提醒作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而今,汇集冯骥才先生跨领域成果的展览即将开幕,让我再次想起先生曾有的感慨──“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在“四驾马车”展览揭幕之际,由衷期待冯骥才先生这一文化先觉者为我们铺展的诗篇和画卷,它是壮丽的,也是朴实的,充满了对岁月无穷的回味。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