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元宵节研究:专题汇集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2-5 23:35 标题: 元宵节研究:专题汇集
《图说中国节》之元宵节
作者:大乔
[attach]1256[/attach]
作者:大乔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元宵节
元旦之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随着熙来攘往的贺年步迈,又一个大节日来到,那就是元宵节。泛而言之,元宵节是整个年节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社会一年中最红火热闹的时节。
一 上元概说
元宵节,日期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这个节也叫上元节。元宵节的“元”当然是指上元,宵指晚上,就是说,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灯夕。
虽然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节期可远不只十五一天。正月十五,只可以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节俗活动的延续时间前错后挪,要长得多。在唐代,在十五前后各展一天,为三天;到宋代,由三而五,又加上了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据王咏的《燕翼贻谋录》记载,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主意,这位皇帝老子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此后,元宵灯期五日便成为惯例。到明代,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当时朝廷还要给官员们放十天假。不过,史上最牛的恐怕要算宋徽宗,他“预借元宵”,要从头年腊月初就开始张灯,一直要持续四十天。《宣和遗事》记载说:“宣和五年(1123),(都城)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夜……故谓之预借元宵。”不过,这种近乎胡闹的事情并不多,元宵灯期一般也就三到五天。
元宵作为灯节,节俗当然多与灯有关,比如开灯市售买花灯、街衢张灯挂彩,人们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妇女乘月光灯影走桥摸钉,与夜有关的还有放焰火,还有昼夜都可以闹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当然还要吃元宵……
二 节俗原始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粗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在夜里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据称,太一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相传另一位汉代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在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之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不过,和前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代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汉明帝敕令燃灯与佛教有关(下节详述)。《西域记》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日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届时僧徒俗众云集,颇为可观。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元宵节的形成,还关系到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些调整。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了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管理趋于严格。当时的都市实行“宵禁”,专门有执金吾者站岗执勤。但宵禁不利于元宵玩乐,所以朝廷调整为金吾不禁。《汉书》说:“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汉代以后,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娱乐活动难以展开。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而当此之时,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柳彧传》)。史载文帝在位期间,还有官吏因元宵夜禁不力而被罢官的,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带头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以至于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资治通鉴•隋纪》胡三省注)。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唐都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太平御览》引韦述《两京新记》说:“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
此后的宋元明清,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花样翻新,新意叠出,一代盛过一代。今天,无论乡村还是都市,元宵节也仍然是一年里最为热闹的节日。
三 食元宵
谈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圆”、“水圆”、“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上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元宵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大头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所以下令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元宵节食元宵,其来历有诸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是“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嫏嬛记》所记的这则传说,即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另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现实生活中的食元宵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今天的热元宵。宋代人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上元节通行的节日食品。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说:“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今天,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如同月饼一样,家制者少,市卖者多。旧时的北京,市卖的元宵是当众摇的,糕点铺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边做边卖,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老北京的风俗》记旧京此俗云:
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笸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现在,元宵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食品,而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了。
四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云:
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篮盆景;手举则伞扇幡幢,关刀月斧,象生人物,击鼓摇铃。迎风而转者,太极镜光,飞轮八卦;击拽而行者,狮象羚羊,骡车轿辇。前推斡旋为橄榄,就地滚荡为绣球。博戏则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舞龙灯,打花棍,翻筋斗,竖蜻蜓;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蹋石球,鞭陀罗,放空钟,弹拐子,滚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以上所引《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所载,大多是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一位民俗者学曾经记道:
一队社火过来,除了声震四野的锣鼓声以外,踩高跷的装扮出《八仙过海》、《西天取经》、《白蛇传》等故事来,八仙、唐僧师徒、许宣白蛇小青以及虾兵蟹将俨然其中,孙猴子自然是跑前跑后、吆五喝六的,更有一个耳戴红辣椒、手拿笤帚的老太婆扮演丑角,一忽儿逗端庄的白蛇,一忽儿逗古板的唐僧,洋相出尽,引人发噱;跑旱船的自然是年轻闺女媳妇,手提船帮摇风摆浪,摇橹板船的则毫不费劲,同时又要显出上波峰下浪谷的情形来,让船里的年轻女子前仰后合、乐呵呵美滋滋地担惊受怕;也有推车子的,情形与跑旱船相近,车上女、推车男造出一番故事来,乃至丑老推美妇,追求戏剧效果。在这之后,或许还有骑驴的、背妻的,前者自然又是妇女,人从驴身子中间穿过,把那驴扎在身上,下边的拖地帷幔把驴腿(其实根本没有)人腿都遮起来,仿佛真是驴子在奋扬四蹄,赶驴的又必定调皮,让那驴一忽儿跑、一忽儿停、一忽儿踢;后者或是哑老背妻,或是老夫背少妻,其实只是一个人——上半截装成妇女,而男人的上身和女人的下身都是假的,那男人的脖子下有一机关,可以不时地转过来与女人亲吻……
至于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在当今的现实中并不鲜见,那情形自然可以想见。就这样,我们热热闹闹地过了元宵节。
五元宵俗信
元宵节习俗尽管最初与祭祀等信仰活动有关,但后来的主要性质是游玩娱乐。不过,在这个节日子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就方式方法而言,游、走、散基本是一致的,参与者是妇女,并且需是“联袂出游”。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北京的走桥,不过是“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帝京岁时纪胜》)。江苏的走桥则另有关目:“十六日落灯,夜静妇女出游,携瓦罐,抛弃于桥梁之畔,以禳灾云。”(《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不论北京走桥还是六合走桥,参加者都是妇女,而南京转城墙则士女都参加:“十六日,士女均上城头,人多如蚁。”(《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不过,无论游、走、散、烤,还是郊外、桥上、城头,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大同府志》说:“俗传是日出门,一年可免百病”;《北京岁华记》则说:“正月十六夜,妇女群出门走桥,不过桥者,云不得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元宵节的占验习俗,有俗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来朝元宵雪打灯”,是说头年中秋节夜里是阴天,来年元宵节必定下雪。灵验与否,有心人不妨留意。
来源链接: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1694-2-8.html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2-5 23:39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作者:胡文彬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attach]1257[/attach]
《红楼梦与北京:北京市地方史研究》 作者:胡文彬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红楼梦与北京》 卷四 《红楼梦》与北京风俗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彻夜喧阗浑似昼——《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元夜、灯节,名目不一。自汉代以来,历代官民同庆,相沿至今。
北京人过元宵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滚元宵、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圆子。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引吕原明《岁食杂记·卖节食》:“京人……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吴山尊《闹元宵》诗中有“歌管声连挝鼓夕,来香味续咬春筵”,也是写京城元宵节的饮食活动。
元宵节最为热闹的活动是闹花灯和看“过会”。据说元宵节张灯的风俗起源于东汉,是为了纪念佛祖神变。汉明帝感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燃灯,以示佛法大明。至南北朝时,元宵张灯已成风气,到了唐代竟成为法定之事。可见元宵张灯的风俗源远流长。清代李开泰等《宛平县志》“风俗”篇记载:
元宵前后,金吾禁驰,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民间击太平鼓、跳百索、耍月明和尚。男妇率于是日结伴游行;亲邻相从至城门下摸钉儿。过津桥曰走桥儿,又曰走百病。数日中有以诗词隐语粘于壁,令人破其谜,曰商灯。至夜,各家以小盏灯,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
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正月·岁时杂戏”记载:“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盆景……”
文昭《踏灯竹枝词》中形容灯节景象是:
鳌山点过又星球,荡眼春蒸市上楼。
底事金吾逞呵导,几人闲步有通侯。
又云:
正元画鼓犹闻笛,只有红灯不见尘。
彻夜喧阗浑似昼,点灯人即卖灯人。
历代文人咏元宵节的诗词甚多,梁简文帝写过《看灯赋》,清康熙帝写过《上元》诗:
月华连昼夜,灯火杂星辰。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大臣。
令我深感惊奇的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对元宵节颇有研究,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所写的《太平乐事》传奇第八出《日本灯词》中,用汉字标音“日语”,表现日本使臣来华庆祝上元节的欢庆场面。尽管戏中所用“日语”一时还不能完全译出,但从部分对话和唱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元宵节普天同庆、四海歌舞的情景有深刻印象和浓烈的感情。
或许曹雪芹受到祖父曹寅的影响,对元宵节有特别的印象和特殊的感情,《红楼梦》第一回就是从元宵节写起——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过会的热闹。
文中的“过会”即是元宵节的活动之一,南北皆有,如敦崇《燕京岁时记》记云: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
甄家住在姑苏城内十里街仁清巷,所以那里的“过会”当如王百谷《吴社编》中的记载。但其主要的内容应该与敦崇的记载大同小异,都是杂耍百戏。
同回,两次写到元宵灯节,主要是写英莲的走失——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
“社火”又作“射虎”,也就是庆祝元宵节的鼓乐、歌舞、百戏、杂耍等娱乐活动,与前面所谓“过会”的内容一样。
《红楼梦》第十八回是“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迎接元妃省亲是主要故事,直至第二十二回续写荣国府搭台唱戏,制灯谜、猜灯谜,第五十三回祭宗祠、过新年之后又至正月十五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摆酒设宴,唱戏赏钱,说故事讲笑话,一直热闹到十七日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算过完元宵节。
细查《红楼梦》中所写到的重要节日,唯有元宵节着墨最多,篇幅最长,这其中是否与“三春过后诸芳尽”有些关联呢?这就留给探佚学家们去“探”!
来源链接: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php?id=9266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6 00:21
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作者:李传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内容摘要:元宵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族节日,元宵观灯习俗也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项节日民俗活动。但是在元宵节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却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传统的认为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一神活动的观点及相类似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元宵节是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在中国的形成和最终完成社会化的转变,是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在唐代最终确立的。在元宵节形成的过程中,佛教涅槃部经典及其思想,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元宵节 观灯习俗 《大涅槃经》 燃灯供佛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一)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二)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6 00:23
元宵灯会小史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5 |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道教称元宵为上元节,还将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节日。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另外一个源头跟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内做燃灯法会,纪念佛祖。随着汉明帝迎经白马寺,佛教合法进入中土,正月十五燃灯表佛的习俗也逐渐为人们所习用。灯彩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对于营造节日气氛来说,它与春节的爆竹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萧放]元宵灯会小史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6 00:27
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陈熙远
民俗学论坛 2008-12-29 20:33
【摘要】虽然只是常年岁时调节生活节奏的一个节令,元宵节和其它单日节令有着关键性的差异:从三至十余日不等的连续节庆,既为迎春活动带来高潮,也为从旧历到新年的过渡仪式划下句点。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烈社会的性格:城里的灯市与乡间的庙会,成为元宵节里群众自由交际互动的主要场景,人人倘佯在元宵节的锦绣排场上,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从统治阶层的立场而言,普天同庆元宵,正是「与臣民共乐太平」的写照。朝廷借着非常节庆中的灯饰与烟火,正可向天下邦国展示日常生活里物阜民丰的承平岁华。但是随着夜禁的开放,统治阶层所必须担虑的不仅是治安上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百姓在「不夜城」里以「点灯」为名或在「观灯」之余,逾越各种「礼典」与「法度」,并颠覆日常生活所预设规律的、惯性的时空秩序──从日夜之差、城乡之隔、男女之防到贵贱之别。事实上对礼教规范与法律秩序的挑衅与嘲弄,正是元宵民俗各类活动游戏规则的主轴,流行各地的民间「偷青」习俗,尽管只是仪式性的窃取,但取得吉兆的唯一法门却是悖礼的行为与违法的手段。而在明清时期发展成型的「走百病」论述,妇女因而得以进城入乡,上庙逛街,甚至过访文庙、入官署,从而突破时间的、空间的、以及性别的界域,成为元宵狂欢庆典中最耀眼的主角。
关键词:元宵、夜禁、狂欢、礼典、法度、偷青、男扮女妆、走百病。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补充说明:经查,原文刊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6年第4期)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6 00:30
+++ 本网(三个站点)有关元宵节及相关民俗的信息 +++
请点击查询:
元宵节信息归集链接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6 00:36
【敬请关注本专题】
如果您有元宵节或是传统节日的研究论文,愿意发到主站,请联系论坛【传统节日】版块主持人【张勃】,请到她博客留言或是在发站内短消息。
主站(中国民俗学网)将根据版主推荐意见,尽快发布在“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栏目中;是否开设【元宵节专题】将视信息累积的情况而定。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2-7 04:33
今夕何夕春灯明 月散瑶光满禁城
吃元宵、看花灯、盘点京城正月十五最热闹的灯市
■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史海钩沉·
汉代在上元节就有放灯火之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春节之后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早在汉武帝时期,每到此节,宫中就有放灯火之习俗。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按佛教规矩,于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灯祀佛。此后逐渐形成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放灯之说,后流传民间,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到隋朝,隋文帝禁止放灯,以示节俭;而炀帝却大举放灯,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
至唐代国富民安,上元节放灯达到一个高潮,唐代实行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特许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夜行,为的是让百姓观灯游玩。唐代在灯火制作上也有提高,出现了“灯树”、“灯楼”等花样。到了宋代放灯的日子,又比唐代延长了两日,在原来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基础上,又加上了十七、十八两日,共为五日。灯火制作上又出现了像“鳌山灯”、“无骨灯”、“琉璃灯山”等奇巧制品。
到明代又延长了灯节的时间,从正月初八到十八日,其中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罢灯”。永乐七年,皇帝还特准百官放假十天以过灯节。清代的放灯时间较之明代又缩短为五日,即正月十三至十七日。
因灯市而得名的灯市口大街
明代京城的灯市,原本设在五凤楼前,后来迁到东华门外,即现在灯市口大街一带。东华门外灯市长二里,白天是市场,夜晚张灯火。灯市期间白天街道两旁列市,市场上售卖的物品种类繁多,既有闽粤海外的珍异,又有三代六朝的古董,还有日用百货,四民穿着的服饰,老少皆喜的食品等等。每到夜幕降临,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便张灯结彩,供游人饮宴作乐。
每到此时,酒肆满座,贫富贸易,老少观灯。各铺户悬挂着用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观灯的时候鼓乐齐奏,施放焰火,还有杂技表演等娱乐项目,更显热闹。明朝宰相张居正曾有诗《元夕行》,描述灯市的盛况:“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到了清初,东华门的灯市盛况不再。这是因为清廷规定,内城只准旗人居住,将汉人全都迁到前三门以外。而且内城不准举行集会等活动。于是东华门外的灯市就移到了外城。灯市虽然不在了,但是在东华门外,还保留了灯市口的旧名,一直沿用至今。
曾经兴旺的灵佑宫灯市
自清朝康熙后期,灯市便不再设在灯市口了,而是迁到了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和东四、西四、新街口等处。清初查慎行在《凤城新年词》中就有了:“才了歌场便买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佑宫前另结棚”的诗句。
清康熙年间,把灯市从内城迁到前门外以后,天桥西北的灵佑宫便成了京城一处热闹的灯市。每年灯节,这里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灵佑宫本是明朝建的十方道院,万历时,进行扩建,名为真武庙。辟地十亩,建有高阁,并有大殿五层。清朝赐名护国灵佑宫,也有人传说此宫系由东华门移来。每年正月十五,灵佑宫点燃彩灯,庆祝灯节。可惜,时过境迁,当年热热闹闹的灵佑宫早已无存,只剩下一条灵佑胡同记载历史。
因灯市而兴起的琉璃厂厂甸
琉璃厂厂甸,是京城著名的春节庙会型集市,兴起于清朝初年。据学者考证,厂甸春节庙会集市,因明代灯市,于清初南移至此,而逐渐兴起。
厂甸本是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辽金时代,此地是京城东郊海王村的一部分,元代在此设琉璃窑,为皇宫烧制琉璃瓦,窑间隙地便被称为厂甸。明代进一步扩大了琉璃窑的生产规模,建有琉璃厂。琉璃厂是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故厂甸又名琉璃厂厂甸。清乾隆年间,琉璃窑迁到了京西门头沟,但琉璃厂和厂甸的名称在这里仍保留着。
清初,灯市南移于琉璃窑前,使这片原本冷清的街巷,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商贩们在这里搭棚悬灯,好不热闹。灯市期间,日间,窑厂之前有集市,集市上百戏杂陈,锣鼓震天,游人纷集。为适应游人之需,集市上还出售书籍、字画、古玩、玩具及风味小吃。入夜,此处则张灯结彩。琉璃窑前的灯市因地近厂甸,故又称厂甸灯市。
厂甸附近原有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庙宇,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而且都在农历正月开庙,开庙期间佛事兴盛,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每逢春节期间,从初一起,庙前列市半月,售卖各种珍宝书画、儿童玩具、风味小吃的商贩摊位鳞次栉比,逐渐形成厂甸庙会。厂甸庙会主要在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一带,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
清朝乾隆年间修著《四库全书》,众多文人学者进京参与修书,他们多居住在宣武门外一带,再加上宣武门外是各省会馆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文人学者、应试考生闲暇时多往琉璃厂游逛,因此京城书肆和文物、南纸店云集此地,更加促进了厂甸庙会的发展。当时的厂甸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
[attach]1282[/attach]
每当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是厂甸庙会的最后一天,都要在东琉璃厂西口处燃放“盒子”,每到此时观者甚众,庙会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盒子”就是一种大型烟花,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燃放“盒子”前,先架起一个铁架子,将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有时码起的盒子,会有九层之多。码好盒子,再把架子挂起来。盒子里装的一层是礼花,二层是花炮,点燃起来,一层一层飞上天空。这些烟花在空中呈现不同的景象,有讲究的盒子里燃放出的烟花情景,还有故事性,有时盒子里的礼花,还会在空中组成吉祥的祝福语等等。
大栅栏花灯轰动京城
大栅栏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原名廊房四条,因乾隆时在胡同口修建起高大的木栅栏,老百姓就形象地称这条街叫“大栅栏”,而它的本名却被遗忘了。大栅栏街里店铺林立,在清末全盛时有店铺约80家,而且家家都是名店,像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孟记绸布店、张一元文记茶庄,还有广德、三庆、庆乐等戏园子。
正月十五,去大栅栏逛花灯是旧京最为轰动的活动。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大栅栏里店铺多,而且各个店铺都是财大气粗,为了招揽生意,他们不惜工本,买来各式各样的新式花灯,悬挂在店铺外。他们挂出的花灯,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种类上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还有西洋灯。灯上还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有花卉如兰、菊、梅、竹,有飞禽走兽如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
每到灯节时,大栅栏街附近的打磨厂、鲜鱼口、廊房胡同、珠宝市等街的花灯点燃,五颜六色,异彩纷呈,整个大栅栏街区成为了花灯的海洋。逛花灯的人群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涌来,大家摩肩接踵,乐此不疲。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京城妇女流行走桥、摸钉、观灯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皇宫的正前方,而俗称“前门”。
正阳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一座城楼、箭楼都保存完好的城门。元代此门名“丽正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新修城墙、城洞。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瓮城、石桥及牌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同时改“丽正门”为“正阳门”。
[attach]1280[/attach]
正阳门,因位于皇宫的正前方、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因而与内城其他八门规制不同。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设券门,但在明、清时期此门平日不开,只供皇帝出入。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瓮城,瓮城呈圆弧形,东西两侧建有闸楼,下设闸门以通行人。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瓮城辟二门,其余均开一门。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风俗。是夜,妇女们都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地手挽手,肩并肩出游。前头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凡有桥处,妇女们则相率过桥,谓之“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此外,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因“钉”与“丁”同音,寓意家丁兴旺。更有许多妇女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正阳门城门摸钉,因正阳门秉“正阳之气”,摸了正阳门的门钉,宜生男丁。
[attach]1281[/attach]
清代灯市从灯市口移到了外城后,外城灯市要数正阳门灯市最为热闹。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要算是临街店铺了,而尤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正阳门两侧,当时是京城主要的繁华商业区,聚集着众多名店,各家店铺到了灯节这几天,张灯结彩,借着灯会或放焰火来招徕顾客。当时在正阳门外有家叫正明斋的馍馍铺,在灯节前就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他们便在棚里支案,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生意十分兴隆。去正阳门走桥、摸钉的妇女们,平时难得迈出家门,借着灯节的喜气,正好在正阳门附近的商业区观灯、逛灯市,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廊房头条曾是灯笼一条街
明朝初年,北京作为都城后,并不繁华,城内城外遍是空地,于是朝廷先后在皇城四门及内城九城门外建房,并“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因之,明永乐初年,北京谓之廊房的地方很多,但是廊房虽多,却大多没“火”起来,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名多有改动。只有正阳门外廊房,不但繁华了数百年,“廊房”的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廊房胡同从北往南有四条,到清代改称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最初廊房的店铺经营品种繁杂,清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
据《旧京琐记》载:“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随着灯市从内城迁往正阳门外廊房头条,廊房各条胡同在灯市期间也跟着热闹了起来,大栅栏里、珠宝市街的各家店铺,在节日期间都争挂花灯,招揽顾客。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廊房头条内,聚集了20多家灯笼铺,逐渐发展成为“灯笼一条街”。那时廊房头条,比现在窄许多,但狭窄的胡同中汇聚了文盛斋、华美斋、秀珍斋、美珍隆、秀珍隆等名冠京师的灯笼铺。廊坊头条的灯笼铺大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生产的灯笼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圆纱灯,这种圆炒灯是用竹条做成灯架,外蒙红色或白色的纱,红纱灯多做喜庆宴会时用;白纱灯为观赏花灯,灯上画有色彩艳丽的人物或花鸟鱼虫等图画。
另一类是宫灯,宫灯是用硬木或其他上好木料,做成菱形或多边形的灯架,灯架上还要雕出各种玲珑剔透的花牙和各式饰物。在灯的各个方格上镶着画有各种图案的玻璃或纱绢。这些各式灯笼,不仅作为生活照明用品,而且还是精美的手工艺品。那时每到邻近灯节,各灯笼铺都将自己的灯笼挂出来,从街头向街尾远远地看去,每家铺子门口的灯笼,连成一条长龙,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在这些灯笼铺中,尤以文盛斋最有名,这家店铺建于清嘉庆年间,主要做宫灯和纱灯。他家的灯笼做工考究,用的都是楠木、缎子等上等材料。因为手艺好,灯笼样式新,还承办了皇宫及各大王府的宫灯,而更加名声显赫。据说其制作的宫灯曾荣获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文盛斋等几家灯笼铺,联合成立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的那八盏大红宫灯,就是由该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的。
老北京上元节最热闹的事——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特有的一项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判官,烧火判儿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判官用火给烧了。京城烧火判儿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吕祖祠;另一处是在地安门外西侧皇城根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
要说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就数宛平县城隍庙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内相继建有三座城隍庙,一座为都城隍庙在复兴门内成方街;一座是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还有一座就是这座宛平县城隍庙。到了明代,城隍神亦执掌阴司冥籍,并负有监察官吏之责,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要烧火判儿了。
[attach]1278[/attach]
宛平县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五天的庙会活动,那里的庙会说是庙会,实际上主要是晚上“灯节”的活动。庙会期间,庙前东西各半里许的街旁,设有灯笼摊、爆竹摊、各种风味小吃摊、玩具耍货摊等各类应节物品摊。庙内各壁间遍悬纱灯,每至夜间,万灯齐明,辉煌耀目。
每晚掌灯后,游客便云集而来,等着看灯节里最热闹,也是最吸引人的活动———烧火判儿。只见在庙的正院内安放着一尊用泥塑的空心“判官”,也有人说是钟馗。判官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头上戴一顶双翅的纱帽,帽子形状就像一个大砂锅。判官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块铁板,也有用泥塑的,原来牙笏上面写着:“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为提醒游人防盗,改书:“当心扒手”。判官腹中是空的,其实就是一个砖砌的大炉灶,炉膛里面装上煤,大概可填煤炭200余斤,生着火以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耳口鼻眼、肚脐和双乳冒出,煞是好看,惹来大批游人围观。烧火判儿所用之煤,都是个人和商号、京西煤矿等捐的。
据说,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旧时隆福寺冰灯最惹人,现代龙庆峡冰灯争奇斗艳
正月十五的灯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其中最奇巧者当为冰灯。早在明代即有冰灯,不过做工简单,浇水成之。后来冰灯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化。旧时的冰灯以隆福寺街的最为有名,而到民国就所剩无几了。此外,早年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也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游人前来观看。
[attach]1279[/attach]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年间,清雍正元年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发生大火。被火烧毁天王殿后,一直未重修,于是,庙中喇嘛便将庙内外的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因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隆福寺在灯市期间展览的冰灯,堪称灯市上的异彩,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引起游人无限的遐想,大家无不交口称奇。
现在北京亦有冰灯,不但市区有,在延庆县的龙庆峡亦有。龙庆峡的冰灯洁白高雅,晶莹壮观,匠心独运,更为可贵的是,在冰灯中还特别运用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了一种色彩纷呈、亦真亦幻、如梦如仙般的神奇效果,令人赞叹不已。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本期悠客出场:
尹玉泉从小生在皇城里,长在景山下。也许是借着“大学夹道”的智慧,在上千人的考试中竟考进了景山小学。上课之余,最爱荡舟北海,最爱登临景山,最爱琼岛的春荫,最爱西山的红叶,古都的美在那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2-7 04:36
元宵节 中国人的狂欢节(图)
新华网 2008年02月19日 14:22:59 来源:北京日报
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 记者方非摄
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 记者孙戉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到人似玉,灯烧月如银”。再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将在绚烂的花灯和甜蜜的元宵中画上句号。虽然年年都过元宵节,但是我们对元宵节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来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黄涛和我们聊聊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它的现代意义。
初始祭祀太一神
记者: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元宵节的核心是什么?
黄涛: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
在古人信仰中,星宿主宰着人间万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命。太一即北极星为众星之首,古人认为太一神作为星空之帝,主管着对农业丰收至关重要的风雨、水旱、灾害,以及关系到生活安定幸福的兵戈、饥馑、疾疫。正月为春季万物生机萌动之时,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开始发情交配,古人也在此时祭祀星宿尊神太一,祈求一年内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并祈求人的生殖繁衍。
记者:元宵节最初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吗?
黄涛:据文献记载,太一祭典始于汉代。《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由此可知,西汉祭祀太一神并不是在十五日,而是在上辛日。后来祭祀太一神的日期发生变化,转到了十五日,这是由于后世该节转变为夜间娱乐欢庆的节日,这些活动在月明之夜进行更方便。
记者:现在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元宵祭神的习俗,似乎看花灯、吃元宵是唯一特点,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黄涛:魏晋之后,星宿信仰淡化,太一祭祀习俗衰微,元宵节成为一个举行各种狂放的欢庆娱乐活动的节日。这些习俗大都跟早期的祭星、祈求生殖的节俗有内在的联系。最显著的习俗是张灯,灯一方面是星星的象征物,一方面是生命与人丁的象征物,元宵灯俗的最初含义是祈子。第二大代表习俗吃元宵也跟祭星有渊源,元宵就是星星的象征物。在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团圆美满的意愿。
独具公共特色
记者:有人将元宵节比作中国的狂欢节,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黄涛:唐宋以来的元宵节的确堪称中国的狂欢节。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一般都深受儒家思想浸润,注重人际关系的密切与整合,而元宵节的活动则以热烈奔放、轻松快乐为主调,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唐代皇帝热衷赏灯,让人制作巨型灯笼、灯楼、灯树,玩灯期为三天,宋代放灯期延长为五天,明代灯期则有十天之多,百官也放假十天。
记者:元宵节的与众不同,又有什么现代意义呢?
黄涛:中国传统节日的庆贺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生活空间举行,而元宵节的灯会、唱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欢庆活动是在社区内举行的群体性公共活动。通过良好有序的公共庆贺活动,可以加强民众的公共意识、社区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创建社区的和谐氛围。在现代社会,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应加强传统节日的公共节庆活动,注重公共活动的元宵节正适合现代人过节的趣味。
过罢元宵年才完
记者:从历史记载看,元宵节是一个独立节日,可是现代人习惯于把它当作春节的一部分,这对这个节日的传承会有什么影响吗?
黄涛: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是一个独立的节日。近代以来,元宵节成为春节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元宵节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当代社会,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节日,那么它就是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第三大节,甚至也可以说它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和生活中可以和中秋节相提并论:从正式的节期来说都是全天过节,按传统习俗要吃三顿节令食品;从天文物候来说,都是月圆之日,只不过一个重在赏星,一个重在赏月;一个在开春祈求丰年,一个在秋后庆贺丰收。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高潮期:腊月二十三到春节前忙于准备节令物品,除夕到初十左右忙于祭祀、团圆、拜年,人们都在出于礼俗要求和功利驱动而在家院内忙碌,期间大多数节俗活动都是庄重严肃或依照礼俗规范而进行的,到了十五前后,这些依礼而行的活动都已完成,剩下的就是近乎完全的娱乐游戏了。所以元宵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转向户外,以大规模的游艺娱乐活动为重。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2-7 04:48
元宵节张灯结彩说法多(图)
新华网 2008年02月19日 13:49:17 来源:北京日报
[attach]1267[/attach]
[attach]1266[/attach]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资料来源:《春节》) 新华社发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或为历史记载,或为民间传说,或为宗教礼仪等等。从不同的传说或记载中,可以看出元宵节作为民族节日从形成起就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涵,值得仔细回味。
■ 汉文帝平吕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大封诸吕为王。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祸,遂共谋篡乱。此事传到了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伐讨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等取得联系,经过周密部署,“诸吕之乱”终被平息,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
平乱之后,汉文帝刘恒登基,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之日。在古代,“正月”又称“元月”,“夜”与“宵”同义,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名为“元宵节”。戡平诸吕,历史上确有此事,但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说法却查无实据,只能算是传说而已。
■ 汉武帝放灯说
元宵放灯起于西汉武帝时。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就请来上郡的一个巫师来通神,结果太一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将好,愿在甘泉宫相会。没过几天,汉武帝果然病愈,为感谢太一神就在甘泉宫建坛,并于正月十五以灯祭祀,通宵达旦。
■ 元宵燃灯尊佛说
元宵燃灯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东土有关。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便下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张灯,以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自此以后,正月十五张灯便蔚然成风。其实,元宵节起源于佛教的说法也根据不足,不过佛教利用元宵节的机会燃灯,则实有其事。
■ 道教祭神礼仪说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起源于中国的道教祭神礼仪。关于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并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
■ 元宵灯节成于唐代说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风气,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除了以上种种说法,还有一些元宵节起源于农业劳动的说法。据说汉代时,人们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虫赶兽从而演变成以后的火把节。如今在江苏兴化一带,每到元宵节,百姓不燃灯、观灯,而是点火把、舞火把;还有元宵放灯起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的传说,是指元宵之夜,农家在长竹竿上挂一盏灯在田间,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增添了元宵节的神秘性。一说,在很久以前天帝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传天兵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便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一位老人想出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又说,元宵点灯的来历与东方朔和元宵姑娘有关。传说一名叫元宵的宫女,十五月圆无法与家人团圆,不禁伤心。东方朔便设计使汉武帝相信大灾当前,只有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点放烟火爆竹,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天子、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杂在庶民中消灾避难。这样一来元宵的父母也来城里观灯,并看见了元宵姑娘,惊喜万分。汉武帝看一夜灯火,京城安然无恙,便敕令今后每逢这天都挂灯放烟火,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摘自《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元宵节》)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2-7 05:00
正月十五 中国“狂欢节”
来源:文化中国 2008-2-18 作者:佚名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俗称正月半,或正月十五。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古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外国友人称这是中国的“狂欢节”。
正月十五 中国“狂欢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俗称正月半,或正月十五。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古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外国友人称这是中国的“狂欢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向来众说纷纭,无有定论,有说起源于汉武帝时的宫女元宵,正月十五回家团聚的故事。也有说汉文帝为纪念勘平“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典故。还有说是古时祭太一时的风俗演变。此外,还有元宵始于唐睿时期的传说,另有种说法是与佛教相关。尽管传说种种,今人已无法考证,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元宵节在民间的流传,都不可能抹去中国老百姓对元宵节的情结。
[attach]1268[/attach]
元宵节的首项活动,即为张灯结彩,民间一般从十三日“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一直到十八日为“落灯”。自从元宵节张灯结彩形成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旧时,沪上元宵节颇为壮观,元宵节前几天,城隍庙的灯市就热闹起来。在上海的大街上有用竹板结扎铺盖的灯棚,一片热闹景象。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兔子灯,或拉或提,情趣盎然。元宵节的燃放烟花,也是一大盛事,上海放烟花的中心在城隍庙九曲桥,燃起的光焰冲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吃汤圆,也是元宵节的重要风俗。另外,猜灯谜、闹社火、耍龙灯等娱乐活动,更能让人如醉如痴,欣喜若狂。
[attach]1269[/attach]
扎花灯
扎花灯,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故元宵节,又有“灯节”之俗称。
花灯,又称“彩灯”、“灯彩”,也叫“灯笼”,它是中国举世无双的精美艺术品。我国民间从迎春节开始到元宵节前夕,人们就要动手扎花灯,家家户户举烛张灯,结彩为戏,形成了花灯闹元宵的风俗。据记载,制彩灯工艺形成于西汉。唐朝时,除了用彩灯照明外,还做建筑艺术装饰。花灯最好玩的是走马灯,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元朝侍谢宗可有咏走马灯的诗:“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彩灯艺术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创造,彩灯已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族,千姿百态,有山水人物灯、鸟鱼花竹灯、动物吉祥灯、宫灯、龙灯、绣球灯、生肖灯、戏文灯等等。
上海人过元宵节,扎花灯的名目也繁多,自家扎的是简朴的“兔子灯”。还有专售花灯的店铺,著名的有小东门内四牌楼王长兴与城隍庙内的笺扇店,这些店出售的鲤鱼灯、蚌壳灯、元宝灯、蝙蝠灯、荷花灯、金蟾灯、走马灯,五彩缤纷,非常精美。除此,大街上还要扎灯棚,寺院门前扎“塔燎”。农村还要扎“望田灯”。扎花灯,成为元宵节最闹猛的娱乐活动。
[attach]1270[/attach]
龙舞
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舞龙舞的习俗。“龙舞”,又称“耍龙灯”。
我国民间的龙舞流传历史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它起源于汉朝,经历代而不衰。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的称“龙灯”,不燃蜡烛的称“布龙”。有的地方在元宵节这一天,还要举行“出龙会”,以此欢庆元宵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锣鼓,声闻十里,热闹异常。
上海人将伞灯称为“文灯”,而“武灯”则指龙灯。上海人的龙灯是用绸布和竹篾制成,长者十三节,短龙九节,舞龙灯沿街翻腾,蔚为壮观。在龙前有灯牌为导,牌上写有“五谷丰登”等字样。同时还有种编扎精巧的纸球,很大,中藏灯火,滚动时居然灯火不灭,而且不烧着纸,称为“滚灯”。传说龙有恶习,遇滚灯必械斗,叫“龙抢珠”,若两龙对峙合舞,就叫“双龙抢珠”,非常壮观。《沪城岁事衢歌》云:“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
[attach]1271[/attach]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游艺项目,后延伸到过年的娱乐活动中。
灯谜,是我国艺苑中的一种独有的文艺形式,也是一种文人游戏。又称“谜语”、“灯虎”,用老虎难以射中,形容谜底的难猜。上海人俗称“猜迷迷子”。我国的谜语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了谜语的雏形“弹歌”。到了汉朝,产生了谜语,《文心雕龙•谐隐》云:“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每年元宵节放灯,一些好事之人便把诗谜写在灯上让人们猜,这时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灯谜”。从南宋到清朝500年间,一直方兴未艾。清代出版了众多的谜语集子,如《俞曲园灯谜大观》、《春灯谜》、《灯谜品话》、《翠春灯谜》等,一直沿用至今。据说谜格有100多个,常见的有“秋千格”、“卷帘格”、“求凰格”、“徐妃格”、“白首格”等。例如“今天”(打一国名,秋千格),谜面是“本日”,但根据秋千格的要倒过来读成“日本”。
解放后,灯谜形式更为扩大,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灯谜制作,从而使猜灯谜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有益于健康的文字游艺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游戏。
[attach]1272[/attach]
吃元宵
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应时食品,其中惟有元宵节的元宵,是用节名直接命名的食品之名的。
“元宵”,又称“汤圆”、“汤元”、“汤团”、“圆子”。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见于唐代,那时这种食品称作“面茧”、“圆不落角”,中裹以馅,同后来的汤圆制法是一致的。宋周必大的《天国续稿》一书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从北宋以后,吃元宵成为元宵节的一大食俗,并世代相袭,清著名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吟咏:“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细;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上海因是移民城市,吃元宵的品种很丰富,汤圆有甜咸之分,在乡下有一种“荠菜圆”,清代李行南《申江竹枝词》写道:“元宵锣鼓镇喧腾,荠菜香中粉饵蒸。祭得灶神同踏月,爆花正接竹枝红。”上海的甜汤圆要算“宁波汤圆”最出名。还有用糯米搓成细小的珍珠圆,用酒酿一起煮烧。
除了“吃元宵”外,上海人还有十六吃馄饨的习俗。另外,还有“上灯圆子落灯糕”与“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attach]1273[/attach]
走三桥
在民间,元宵节之夜有妇女走桥的风俗。在上海则称为“走三桥”。
元宵节走桥,为的是祛病保平安。此俗历史很悠久,《帝京景物略》载:“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遇。贫富相贸易,人物齐矣。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该书又载:“元宵,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上海竹枝词写道:“元宵踏月闹春街,同走三桥笑坠钗。一路看灯归去晚,却嫌露湿牡丹鞋。”
旧上海元宵节“走三桥”风俗很盛,过桥被称为“度厄”,有钱的人在途中抛些铜钱“卖病”,都反映了“走三桥”和除病度难有关。古时上海城内外,河道纵横,桥很多,因此“走三桥”并不难。上海妇女走三桥,特别讲究那桥的名称,最出名的三座桥是小东门的益庆桥、天官牌坊南的长生桥、邑庙东的如意桥,合起来就是“益庆、长生、如意”。既吉祥,又动听,而且益庆较高大,有二十四级,走起来有劲。
[attach]1274[/attach]
元宵祭神
古代,元宵节时要祭拜许多神灵,以求福祥。原来,元宵节本身就是一个起源于宗教性的节日。
汉代,元宵节主祀“太一神”,所谓太一神就是太乙神,又称天神。道教称太乙真君。太一即为最大的主宰一切的大神。后来,又演变成祭天官大帝,这是北魏后的事,民间年画中有“天官赐福”,即反映此信仰。明郎瑛《七修类福•元宵灯》:“上元张灯,诸书皆以为沿汉代祀太乙,自昏至明,公其遗事。”
祭门神,其俗也很古。《荆楚岁时记》:“今州里风俗,正月望日祀门。其法以杨枝插门而祭之。”这插柳之法,是避邪的古法。到了近世,祭门神随时陈设供品而祭。
祭紫姑神,紫姑神也称厕神、坑三姑娘。民间流行正月十五在厕中祭祀,此俗沪上尤盛。传说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卿。据南朝刘敬权《显异录》记载,紫姑原系寿阳李景之纳妾,为李妻曹氏所嫉,于正月十五阴杀于厕。天帝悯之,命为厕神。乡村妇女用香烛茶酒祭请紫姑,俗称“请姑姑”。祭祀时,还边敲拍子边唱:“姑姑灵,姑姑圣,姑姑有灵应。”另外,还要问吉凶丰歉,传说紫姑姑很善于猜谜。
沪上元宵,还有夜接财神的风俗。
[attach]1275[/attach]
元宵求子
元宵节虽有祀神、驱疫等活动,但最终目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元宵求子,正是这方面的民间风俗。
在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许多求子活动,方法也不一样。“送灯求子”,徐珂《清稗类钞》有:“淮安有送子之俗,恒在元宵后,二月初二前,凡年老无子,及成婚多年而未育者,戚友咸送纸糊之小红灯,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麟桥堍,否则无效”的说法。“拜桥梁求人”,广东吴川地区在正月十五把桥装饰一新,挂许多纸花,白花为男孩,红花为女孩,人们拜桥求花,祈求生子。”
“向陈靖姑求子”。陈靖姑,又称“临水娘娘”,是与妈祖齐名的中国两大女神之一。海内外公认陈靖姑是“救产、护胎、佑民”的神仙。福建的福州、古田,浙江的温州等地在元宵节向陈靖姑烧香、求子。“拜石狮求子”,《点石斋画报》记载,在广州元妙贞门外有一对石狮,其中一只还背负小狮子,妇女都在正月十五前去拜石狮,认为可以得子。
上海地区流行的是“走桥求子”,此俗很古老,在《帝京景物略》与《长安客话》中都有记载。古时,上海多水道。桥梁遍处,妇女们在元宵节之夜,成群结对,走桥求子。
[attach]1276[/attach]
闹社火
闹社火,旧时民间在元宵节时的重要娱乐活动。闹社火也称“舞队”,民间习惯叫“闹红火”,它是一种古老街头造型艺术。
“闹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而盛行于宋,至今仍流传。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中说:“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釐(xi)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到了明清两代,表演的节目更加丰富,被称为“走会”。据史料记载,社火节目更加包罗万象,各种表演的内容有不同,大约有70多种,例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耍和尚(大头娃娃)、扑蝴蝶、跑竹马、八音会等等,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多少世纪以来,社火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每年元宵节前几天,许多群众总要组织起来,自筹资金,购买戏装道具,自扮各种角色,热热闹闹地红火几天。此时,人们扶老携幼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分列街道两边,竞相一饱眼福。在上海的历史上,也曾经十分流行元宵“闹社火”活动。近年来,群众性的“闹社火”活动,一般都溶入庙会,也成为都市广场群众文化中一种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
(来源:三山会馆)
作者: cfs 时间: 2009-2-7 11:11
岁时节日·上元
作者:常建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7 |
上元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又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有张灯之俗,所以名之为“灯节”。
灯节之源
灯节之流
祈蚕与紫姑卜
从豆糜到元宵
(常建华著:《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图记》,中华书局,2006年。中华经济史论坛 扫校 )
浏览全文(插图多幅)请点击:
[常建华]岁时节日·上元
作者: 张勃 时间: 2009-2-7 23:49
CNKI学术期刊库中有关元宵节研究的论文题录:
[1]元宵灯俗与中国民间灯彩艺术
尤曌颖;王家民;,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2,225-227
元宵灯节,是我国城乡民众的盛会;灯彩,是美好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灯彩艺术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文化中绽开的一朵奇葩。文章从元宵灯节的起源,分析随之而出的灯彩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并结合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阐释灯彩艺术和元宵灯节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它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更体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气味和神韵。
[2]文史视野下的元宵节俗
陈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108-110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古代文史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这一节日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
[3]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
翁敏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79-85
由典籍记载和民俗遗存两方面,介绍元宵节俗的面貌和历史演变状况。在戏曲中,以元宵为背景或剧情的剧目,大致可分为"元宵闹剧"和"元宵爱情剧"两大类。"闹"剧几乎都是水浒剧,表现水浒英雄利用元宵节作掩护"闹"革命的故事;爱情剧则表现情人们元宵约会、失而复得、元宵重逢、破镜重圆等故事情节,体现了元宵节的情感主题和作为"情人节"的艳丽色彩。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弄清元宵节的由来,研究它的文化内涵,是保护和发扬的首要前提。
[4]云南的灯神与戏神——兼谈元宵文化中“灯”与“戏”的关系
彭恒礼;,民俗研究,2008,03,58-70
<正>一云南各地的灯神信仰起源于何时,因缺乏文献记载,已不可考。但灯神信仰至今仍存,是活态的民间文化。云南的灯神信仰是与元宵灯节联系在一起的。当地农民在元宵期间组成灯班,在元宵前夕接灯神,在元宵期间供奉灯神,元宵后送灯神。灯神究竟是何方神圣?2007年和2008年,笔者两次赴云南弥渡实地调查……
[5]灯节与佛教关系新探
康保成;,民俗研究,2008,03,49-57
<正>勿庸置疑,早在佛教传入中原之前很久,灯节最核心的因素已经存在。宋人开始把上元张灯与周代的庭燎相联系,近代学者多有响应。最近,曹飞先生对此论提出驳议,认为元宵节的狂欢功能与燎祭、庭燎的祭祀功能完全不同,1可备一说。然而笔者认为,从祭祀到娱乐并没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灯节最早的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远古的巫术。
[6]狂欢视野下的宋代元宵词
余敏芳;,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4-37+65
宋代元宵节以张灯宴游、百戏巡演、天子同乐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是官定的最热闹节日之一。宋代元宵词展现了节日期间淡化等级、突破禁忌的各种狂欢性节俗活动。元宵狂欢中显示出的特有的文化现象——颠覆,以及民众胸臆表白的特殊方式——笑乐,体现了民众的自由平等愿望与乐观生活态度。
[7]灵验的音声——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仪式音乐研究
齐琨;,中国音乐学,2008,03,8-21
"灵验的音声"可以视为信仰具有灵验性的音响表现。在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中,信仰的灵验又具体表现为祖先崇拜和龙神信仰的持续有效,所谓"持续有效"是指表现为思想之信仰和体现于行为之仪式。在一定空间、时间内的有效作用和持续存在。本文将对"音声如何具有灵验"和"音声为何具有灵验"之问题进行回答,进而阐释仪式音声得以有效存在与持续存在的动力因素。
[8]传统民俗节日——元宵节中的民间音乐舞蹈
官圆媛;,音乐生活,2008,07,36-37
<正>传统节日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生产祭祀,二是宗教节日,三是传统民族节日。三者往往相互渗透、交融形成民俗节日。汉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岁时节日的习俗因地区、民族、宗教不同而有差异。在节日期间。通常有各种祭祀、娱乐或经济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岁时节日习俗。
[9]城市狂欢的传统表现和《红楼梦》的元宵节庆
詹丹;张瑞;,红楼梦学刊,2008,03,105-118
传统诗文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作为城市狂欢意义上的元宵活动,但也蕴含了复杂的意义《。红楼梦》中的元宵活动主要在私人空间展开,小说继承了此前元宵节活动的表现意趣,但更强调其繁华背后的脆弱或者生活意义的匮乏。在对元宵节庆活动的具体描写中,小说暗示出,元宵活动不但是家族衰败、人物心力交瘁的征兆,而且也是造成这种衰败和交瘁的原因之一。
[10]古代女子的狂欢日——从民风民俗看元宵节的性质
左蔚;,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3,156
本文对古代的一些节日进行了研究,认为各种女子的嬉游、拜祭等娱乐活动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女子们的生活愿望,年轻貌美的女子有了机会和外界接触,更容易唤起内心的情感。
[11]《元宵祭规条例》牵出传统“元宵祭钱王”活动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01,35
[12]元宵节起源辨析——与向柏松先生商榷
曹飞;,文化遗产,2008,01,80-84
元宵节的起源问题自古就有不同说法,至今仍然各执一说,莫衷一是。本文从论述元宵节与庭燎、燎祭以及太一神祭祀的区别入手,与向柏松先生的观点进行商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元宵节活动的本质特征,认为元宵节活动的本质特征主要有四个,即群体性、非礼性、世俗性和娱乐性,研究元宵节的起源,必须围绕这样的特点进行才有意义。
[13]元宵张灯风俗探源——以苏北地方史志资料为例
张乃格;,中国地方志,2007,12,49-53
元宵节张灯、观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但有关这种民俗的起源,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苏北地区历代地方志中,保留了大量田头舞火把、燃草薪、"照田虫"等民间习俗的资料。这些资料显示,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很可能就是元宵节张灯、观灯的最初源头。
[14]明清元宵节公众活动的区域规划和景观设计分析
王欣;,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05,32-33
元宵节在明清褪去了宗教色彩,成为世俗性的公众娱乐节日。随着明清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发展,以"灯彩"为主的节日活动区域分为了"民间灯市"和"官灯区"。配合区域规划,节日景观设计"动"、"静"结合。
[15]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李传军;,西域研究,2007,04,108-114+144
在元宵节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认为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一神活动的观点及相类似的看法,都是不妥的。元宵节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在唐代最终确立的一个民俗节日。佛教涅槃部的经典及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16]一个客家山村的元宵游神赛灯活动
石奕龙;丛云飞;,民俗研究,2007,03,87-94
<正>笔者所调查的福建省宁化县延祥村,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客家山村,几百年来,该村一直流行着元宵节游神赛灯的活动,而且其元宵节花灯造型各异、内
[17]元宵节“太一神祭祀起源说”考误
韩梅;,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43-345
元宵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的活动。然而,从节期来看,正月上辛日可以是正月上旬从初一到初十的任何一天,却绝不可能是望日。从节日内容来看,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活动是帝王的重要政治活动且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后来元宵节赏月观灯的民俗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判断,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18]浅谈元宵节在唐宋时的流变与民俗体现
刘锡华;郑以荣;,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01,114-116+128
从唐诗宋词的角度解读元宵节这一兴于汉完备于唐的娱神节日,剖析了至唐代始设灯节后,宋时完全形成的官民同乐的新局面,并把握其不断发展的节俗内涵,探究随着唐朝由盛转衰,其应节食品开始出现的“团圆”主题,揭示南宋建立后这一主题的深化,传达出至此正式确立的新节俗内涵。
[19]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展演及其隐喻——以宋代元宵节为例
彭恒礼;,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6,27-30
以宋代元宵节为例,可以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关注节日中的表演与权力问题。节日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官方文化通过表演来建立和强化权威地位,民间文化则通过表演维护自身的信仰体系,并消解官方的文化权威。
[20]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
彭恒礼;,洛阳大学学报,2006,03,93-97
宋代元宵节已具备以僭越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诙谐文化为内容的民间表演形态,有着以物质和肉体为中心的生命诉求,因而成为与欧洲中世纪狂欢节相映成趣的中国式的狂欢节的代表。
[21]探析元宵节习俗中的体育元素
荆宇霆;,体育文化导刊,2006,08,95-96
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除了我国节庆中特有的祈求团圆、美满的意愿外,元宵节还有着与其他传统节庆不同之处,那就是元宵节中“动”的习俗,比如耍狮子、踩高跷、舞龙灯、荡秋千、走百病等传统的习俗,透露出元宵节风俗中的体育元素。
[22]宋代都城元宵节习俗初探
豆敏;,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86-89
作为宋代重要节日之一的元宵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娱乐节目反映着时代特征。东京和杭州作为宋代都城,当时的一些习俗在这里充分的展现,以示帝国风尚。宋代习俗繁荣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探究其缘由对于了解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23]明代元宵节午门观灯
申明清,紫禁城,2005,03,188-191
[24]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
张长植,民间文化论坛,2005,02,69-76
本研究展示了韩国自1885年采用公历后出现的新年与春节之间的尖锐对立和双重过年的副作用,指出直至1985年把春节定为新年节日之前发生过的论争是明显违背节日文化生态的性质的。同时,文章还揭示了依据公历实施假日导致岁时风俗简单化的后果,具体表现为将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与中秋节两大节日,使得元宵节、七夕节和重阳等传统节日趋向衰退和消亡。最后提出有必要把假日制定方式从国家单方掌控变为多样化确立途径,特别是应该促使和促成地方政府考虑把本地区的特定岁时风俗制定为地域性假日。
[25]元宵:中国的民间狂欢
赵宁,乡镇论坛,2005,06,24
[26]元宵起源无关乎汉文帝即位
王继如;,古典文学知识,2005,01,102-105
<正> 文史随笔不易写,除了要有文才之外,也还要有史才。如果只有文才,而缺乏史才,那就会把历史搅胡涂了。由于文笔比较好,读者比较多,那种靠不住的说法就会流行的比较广。作者并没有说明自己是在"戏说",读者也就信以为真。我读了某位大有名气的作家的一些随笔,便有这种感觉。但因为
[27]试论宋代元宵词的情感意蕴及时代特征
张荣东,逯雪梅,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19-122
在十二三世纪的中国,元宵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热闹、最平民化的一个。在宋代随着词作者的文人化和城市化,以表现城市生活风貌为主的元宵词成了宋人透过繁华表述各自不同内心感受和思考社会人生的载体。而北宋、南宋、宋亡之后的元宵词情感意蕴的差异,又鲜明地展示了宋代士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28]火树银花元夕天———江苏元宵节俗及其文化解读
尤岩,江苏地方志,2004,01,45-47
[29]姜夔词中的传统节庆民俗研究
成友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241-243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词人 ,他的创作 ,以词的成就最高 ,其词今存 84首 ,其中写节庆民俗的词就有 1 0首。这些词主要描写的南宋节日习俗有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人日节、七夕节、除夕等六个。中国节庆文化源远流长 ,姜夔的节庆词为我们提供了南宋社会民间节庆的习俗风尚 ,是南宋民间社会生活的缩影 ,对研究南宋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拟从民俗学的独特视角来研究姜夔词 ,解读姜夔词中所携带的民俗文化因子 ,从而能全方位地深刻地了解南宋民间的社会生活。
[30]古代上元灯节
张旭红,紫禁城,2004,01,70-72
<正>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正月是旧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将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上元”,故又称“上元节”;按照旧俗,这天夜晚每户门前张灯结彩,人们赏彩灯、猜灯谜、吃元宵,所有活动都围绕着“灯”来进行,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上元张灯的习俗,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人对天体的崇拜。《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可知汉武帝刘彻崇
[31]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康保成,文艺研究,2003,05,87-92
巫术中的招魂术是我国影戏的远源 ,而印度佛教“以影说法”是影戏的近缘 ,此类“神迹”和伎艺从不同的途径传入我国。隋时宋子贤以影像说佛是我国影戏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中唐时期 ,佛教僧人以光影演出变相 ,同时元宵节提供了影戏上演的重要场合 ,我国的皮影戏宣告成熟。宋代影戏多演世俗故事 ,佛教因素不浓。但明清乃至现在仍流行的影戏 ,仍表现出与佛教形影相随的密切关系
[32]宋元话本小说的时空设置及其文化意蕴
纪德君,学术研究,2003,04,110-113
宋元话本小说时空设置的显著特点 ,是突出叙事时空的当代性和地域性 ,注重对市井节日民俗的描写和渲染 ;其故事发生的特定空间背景往往是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 ,时间背景多为清明节、元宵灯节、端阳节等民俗节日。这种时空设置的叙事功能和文化意义在于 ,它既可以为故事情节的生发、开展等创设有利的条件 ,以加强叙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强化话本小说的现场接受效果 ,同时又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 ,使话本小说富有市井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时代特色。
[33]白绫衫照月光殊——由《金瓶梅》及相关史料看明代元宵节妇女服饰民俗
刁统菊,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15-18+105
妇女的穿戴打扮 ,往往在节日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甚至具有明显的超乎节序的特色 ,形成节日民俗一大景观。明代市情小说《金瓶梅》堪称最好注脚。明朝妇女在元宵节期间喜穿白绫的习俗 ,《金瓶梅》中有多处与此相关的描述 ,可与明代史料互为补充、印证。白绫衫 (袄 )在明代成了元宵节物 ,妇女必备。不惟如此 ,白色衣服在平日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便服。因此 ,由《金瓶梅》我们可以一窥明代妇女习俗 ,妇女元宵夜走百病时穿白绫乃是其中服饰民俗之一。这在服饰民俗史上也是一个独特之处。
[34]中日韩三国农耕艺能的面貌与比较——以元宵艺能为主要视点
翁敏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03,91-96
<正> 笔者曾经指出: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傩祭,是对戏剧产生和发展影响大而长远的祭仪。傩祭之外,另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目的、全民性质的、对戏剧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祭祀活动,就是农耕祭祀。古代中日韩三国都同属农业国家,农耕祭礼的种类繁多,在这里,让我们对以这三个国家为主的东亚地区的农耕祭祀中的文艺活动,特别是元宵节前后的民俗演艺活动,以及其中的戏剧性因素,作一个简单的展示和比较。
[35]徐闻县前山镇元宵节游神仪式的文化考察
宋俊华,王开桃,李凤炼,周彤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02,85-88
古代每逢元宵节,徐闻各地都要举行游神盛典。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传统仍被前山镇完整地保留着。前山镇游神活动包括筹备、游神和结束三个阶段,游神阶段又具体包括请神、会神、游神、饮茶、念谟和送神等6个仪式环节,过程完整,仪式庄重、古朴,具有深厚的文化蕴含。
[36]关于革命与家族的记忆──1997年的源村曾氏元宵节
刘晓春,民族艺术,2002,01,196-201
[37]元宵灯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新论
向柏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32-35
:文章就元宵节的起源提出了与种种旧说不同的见解 ,认为元宵节起源于先秦庭燎祀天仪式 ,元宵花灯即由庭燎祀天的柴火演化而来。文章还揭示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认为 :由其来历所决定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与先秦庭燎祀天的意义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2-8 09:17
CNKI博士学位论文
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
【作者】张蔚 【导师】孙惠柱
【作者基本信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2007年,博士
【摘要 (中文/英文)】 一直以来,秧歌作为我国民间“庙会”、“社火”中的歌舞戏沿承了正统的仪式性,同时又具有节庆狂欢化的反仪式特征。在各区域秧歌展演的仪式性程序中,普遍的功能意义是祭神、祭祖,传达一种人界对神圣世界秩序的依从。更不容忽视的潜层功能指向是:在与中国传统的傩仪、迎春仪式、元宵仪式时间一致的情况下,秧歌这种群体参与的仪式展演成为了加强性的象征仪式——人类随自然节气的更替而表现出的自我调适。同时,秧歌在民间的表演包含了很多粗朴、天然的特质,搀杂着怪诞、色情与挑逗的反仪式成分。这其中包括秧歌队丑角的狂欢与胡闹;歌、舞、戏中性暗示、性吸引的动作或唱词。所以,秧歌展演不仅有仪式性的贯穿始终,反仪式性也存在于仪式活动特定的时区内。从“仪式性和反仪式”的角度来研究秧歌,是前人的研究中没有直接、明确指出过的。仪式性和反仪式两方面在每一省域种类的秧歌中,侧重体现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是本文所研究山东省域的三大秧歌:鲁中平原的商河鼓子秧歌、胶东半岛烟台地区的海阳秧歌、胶东半岛青岛地区的胶州秧歌,由于地理人文、人口迁移、民俗传统等原因,所分别体现出的仪式与反仪式性质和形态也有很大不同。本人通过在对上述地方多次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证山东地区秧歌的节庆仪式过程与反仪式因素;乡土社会的等级秩序与表演体系等几方面的相互关系。论文在以山东省三种尤具代表性的秧歌民俗为基础,着重考察表演活动中仪式性与反仪式的分流共存,揭示中国乡土社会“闹节”这一独特现象,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与西方狂欢的本质不同,从中国传统节庆时令表演中的秩序与无序中审视仪式与反仪式的适用性及象征意韵。本文还强调指出秧歌的是:秧歌并不仅仅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而是元宵节前后在北方各地农村化妆表演的歌舞戏,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形式。它浓郁的戏剧性表现在角色行当齐全、男扮女装、歌舞小戏多表现男女调情的内容情节。为了阐述秧歌在节令展演活动中体现出的仪式性与反仪式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全面地认识乡土社会仪式表演活动的整体过程,本文还涉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现状和变迁这一现实问题,秧歌在北方各地农村是“村内”或“村际”的仪式性活动。现代农村的生活方式、村落秩序、村际关系整体上的变动不可否认地影响了民间传统文艺节目的展演。此外,秧歌还与乡村宗族关系、宗教信仰、等级制度、节令娱乐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和纽结。
All along, Yangge as an singing and dancing drama of civilian“temple fair”,“gam”evolutes traditional ceremony, and takes on anti-ceremony characteristic of fest ival bashing. In ceremony program of Yangge performing all regions, the general function significance is divinity worship, ancestor worship, transmit a compliance of human to holiness word order. The hidden function direction, which no allows to be ignored, shows that With the same time as Chinese traditional Spring and lantern ceremony Yangge which participational performing becomes a reinforcing symbolic ceremony, which the self-adjustment of the replacement of the natural cycle of human performance. While Yangge based on civilian performing includes much crude, natural characters and Mixed with weird, pornography and flirting anti-ceremony ingredients, such as Harlequin's Carnival with monkeyshine, singing, dancing, drama sex hinted and attracting of the action or libretto. Therefore Yangge performing not only holds ceremony through to the end, but also possess anti-ceremony at special time of ritual.From "ceremony and anti-ceremony " angle of view to research Yangge is not directly, clearly pointed out at previous studies. Ceremony and anti-ceremony both in Yangge of each province, the degrees of emphasized on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Even though three yangge of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we investigate, Shanghe drum Yangge of Shandong middle plain, Haiyang Yangge of Yanyai region, Jiaozhou Yangge of Qingdao region. For anthropogeography, populace moving and folk-custom, the character and form of ceremony and anti-ceremony are showed with very difference. Through on the spot researching to above regions, we validate feast celebrating ceremony process and anti-ceremony factors of Shandong Yangge, the relation of village society rank and act system.Based on introduction of three best representative Yangge of Sh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at describing distribution and coexistence of ceremony and anti-ceremony in performactivity, demonstrating“Carnival festival”that special phenomena of Chinese village society, reviewing deep-seated reason of the phenomena and difference from west carnival, Surveying applicability and symbolize significance of ceremony and anti-ceremony from order and no-order in performing at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This paper also emphasizes on that Yangge is not only a Chinese folk dance, but also a dressing, singing and dancing at north villages in festival of lanterns, it is a all-around playing form. Its dramatis exhibits on scenes of player completing, man playing woman, playlet representing man and woman flirtation. In order to expound ceremony and anti-ceremony factors of Yangge in performing at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both relation, understand more roundly whole process of village society ceremony activity, this paper also involved the problem of Chinese village society status and flux. Yangge is an inner or border Ceremony activity in north villages. The modern country life style, village order and village relation changing do no question to influence performing of folk traditional literature program. Moreover, Yangge also inseparably relates to village agnation, religion, grade and feast amusement.
【关键词 (中文/英文)】 闹节; 秧歌; 秧歌戏; 仪式性; 反仪式Carnival festival; Yangge; Yangge drama; ceremony; anti-ceremony
【发表年期】2007年02期 【网络出版投稿人】上海戏剧学院 【DOI】CNKI:CDMD:1.2007.083076 攻读期成果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2-8 09:23
CNKI 博士学位论文题录
元初宋金遗民词人研究
On the Ci Writer of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in Early Yuan Dynasty
【作者】牛海蓉 【导师】霍有明
【作者基本信息】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4年,博士
【摘要 (中文/英文)】 元初宋金遗民词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遗憾的是研究者却往往停留在对宋金遗民词人的个案研究(如《张炎词研究》、《周密及其词研究》、《碧山词研究》)和词人别集的整理与注释上(如《须溪词》、《元好问词注析》)。把宋、金遗民分别作为一个群体,在文化的大背景下作整体的观照,于对比中见出宋遗民词与金遗民词的异同,并进而探讨各自词作的理论基础,这样的论著则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论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元初的宋金遗民词人进行研究: 第一编,主要从主体方面,运用历史实证方法,探讨宋金遗民词人群体的关系及其特征。 金遗民按其类型可分为隐于野型与依于幕型,并大致形成了以元好问为中心的遗民群体。 宋遗民的分类基本上有一个历时的变化。在1276年宋亡国前,以文天祥为中心就形成了抗战型词人群体,一直延续到入元之后。亡国之后,江南大地以阵容庞大的隐逸型遗民词人最为人所瞩目,并大致形成了两大词人群体:以故都临安为中心的两浙词人群与以庐陵为中心的江西词人群。其他遗民词人则如众星拱卫,分布于原南宋统治的各个地区。其中两浙词人群中以张炎与仇远为最重要的遗民词人,其意义在于对词学的总结与延续之功。江西词人群则以庐陵词人的刘辰翁为中心形成了群体。随着蒙元统治南宋故地,一批遗民入仕新朝,形成了入仕型遗民。其中最特殊的词人莫过于汪元量,虽然他在元廷“颇为贵显”,但是却没有一刻忘怀故宋,被人称为“有宋近臣,一人而已”;一些由于各种原因仕为学官的词人,传统上仍把他们视为遗民,因为不论是出仕动机还是入仕后的生活形态,他们与朝官都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把握宋金遗民词人各自的特征之后,对他们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国亡史作,己所当任”,以故国文献自任的使命感上。宋金遗民的不同之处很多,在数量、分类、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首先在于宋金遗民夷夏观念的不同。其次,君臣大义的强弱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再者,对于蒙元的统治方式,宋金遗民的适应性也有不同。 第二编,从本体方面,探讨元初宋金遗民词作的内涵。 金遗民词作在艺术上大多渊源于北宋的苏轼,就内容来说,“贞祜南渡”虽距金亡还有近二十年,但由于“河朔大乱”,金遗民此时的词作以感时伤乱、忧生之嗟为总主题;金亡之后的词则多有故国之思、沧桑之叹。 宋遗民词作可分为音律家之词与文学家之词。虽然审美上有很大的不同,但都以宋亡为界限明显分为两期,前期词的各种题材不离传统主题,后期则普遍蕴有家国之悲。本文主要选取西湖词、咏物词、节序词、寿词这几种南宋词人染指最多的题材来考察其词作转变的一斑。从西湖词可看出,宋亡前的西湖是宋室繁华的历史见证,亡国后则成为南宋故国的象征。咏物词,在对宋遗民咏物词概括叙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咏物专集——《乐府补题》进行分析。节序词,在众多描写节序的词中,着重以元宵词与清明词为例说明其词作的转变。寿词,以寿词的三个种类:寿圣寿官词、寿亲寿友词与自寿词为例,考察在宋亡前后遗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相对于男性遗民的词作,南宋女性遗民的词作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本文认为,在和平年代里通常抒写闺情、闺怨的女性遗民词人,在家国沦亡、时代剧烈变化时,承受着特别的灾难和痛苦,其词作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她们以词笔直接抒写内心悲苦的情怀,在情感深度上比男性词人还略胜一筹。 对于元初庐陵凤林书院所辑《草堂诗余》,本文一反过去论者“南宋遗民词的结集”与“江西词人群的结集”等看法,认为它是元初宋金遗民词的结集。 在对宋金遗民词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其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对改朝换代的感慨。宋金遗民词的风格有显著的不同,其原因,本文认为应从地理文化的差异、词学传承的不同、曲体文学影响的先后等方面来探讨。 第三编,探讨宋金遗民词作内涵的理论基础。 金遗民王若虚、元好问、刘祁、李治对词都有零星的议论。总的来看,金遗民词论家大都是文章大家,所以普遍有“诗词一理”的意识,经常以他们的论诗观点来论词,但是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往往又不完全把词作为诗来论列,在论词时经常根据词的特点对某些诗论观点有突破。而他们普遍表现出的对苏轼一派词的关注与赞赏,也与金代词坛的实际情况相符。 宋遗民词论分为音律家词论与文学家词论。其中以音律家词论成就为高。首先是指示雅词的入门之法—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其次是周密,在《浩然斋雅谈》和一些词序中,表露出其词学思想。再次,张炎的《词源》是宋代词学的全面总结。本文在叙述他的家学渊源与师学渊源之后,对其词乐理论与词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探讨。其中词学理论主要有三点:推尊词体,以“骚雅”为指归;提出“清空”的审美标准;以“自然”作为词家极则。仇远、陆文圭、柴望的词论也可归为音律家词论,与上述三大词论家相似,他们多认为词应雅正而音韵协美。文学家词论散见于他们的文集或词序中,其价值是不能低估的,它代表了宋遗民另一种……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 in early Yuan dynasty is always paied close attention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But it's a pity that people usually stay around a case study(such as On Zhang-yan ci,On Zhou-mi and his ci,On Bishan ci), sift and annotate their works(such as Xuxi ci, Annotating Yuan Hao-wen ci ) Look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as a community respectively, under the big cultural background make the overall view, looking for different and similar things about their works contrastly, and going further into each from theory foundation, like this kind of thesis has not been seen. Have owing to this, the thesis tries to research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 in early Yuan dynasty from three aspects:The first part mainly from the corpus aspect, applicating history substantial evidence method, inquiry into colony re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 is divided into that living in the field in seclusion and that attaching themselves to local forces, and roughly form a surviving adherent colony that regard Yuan Hao-wen as center.Song surviving adherent 's classification has a change for lasting. Before Song destroyed in 1276, they had formed a Surviving adherent colony of resistance against aggression that regard Wen Tian-xiang as center, and lasted into Yuan dynasty. After the country is destroyed, the Ci Writer living in seclusion that has strong lineup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South, and roughly form two greatest colony: Liang zhe colony that regard the past Capital-Lin-an as center and Jiang xi colony that regard Lu ling as the center. Others are distributed over each area that the South Song dynasty has dominated. Zhang-yan and Chou-yua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 in Liang zhe colony, their significance consist in summarying and continuing the group. Jiang xi Ci Writers form a colony that take Liu Chen-weng from Luling as center. Along with Yuan dynasty governing the South Song, a batch of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s go into Yuan government, and became officially surviving adherent. Among them, the most particular Ci Writer is Wang Yuan-Hang. Although he is a man of the hour in Yuan dynasty, but he has no a moment forget the past Song dynasty, so he was still taken as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 Some people become official going in for education in Yuan dynasty because of all kinds of reason, traditionally still treat them as surviving adherent. For they have essential distinction from official in Yuan central government, not only their official intention but also the living pattern after office.After holding each characteristic of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riter, the thesis proceeds the comparison to them.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ir common consists in the feeling of mission for sourting their past country documents.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in quantity, classification, mental state...etc. betweenSong surviving adherent and Jin surviving adherent. The reason first consist in their different concept about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Next, the strong or weak of the righteousness in king and his ministers is also the reason that can't neglect. The last i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adaptability about govern mode of the Yuan dynasty.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essence aspect, inquiry into the content of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orks.Jin surviving adherent Ci Works mostly origin in Su-shi of the North Song in art, in regard to contents, although Zhen You Nan Du is apart from the destrory of Jin dynasty still about 20 year, because of big disorder in North, the total topic is the social confusion and worrying about the life, when Jin dynasty destroyed, the topic has long for the past country.Song surviving adherent Ci Works is divided into works of author that good at temperament and that good at literature. Although great different in aesthetic. These works are obviously parted two period taken Song dynasty destroy as demarcation line .all kinds of……
【关键词 (中文/英文)】 元初宋金遗民; 词人; 词作; 词论 Song-Jin surviving adherent of early Yuan dynasty; Ci Writer; Ci Works; Ci Theory
【发表年期】2004年04期 【网络出版投稿人】陕西师范大学 【DOI】CNKI:CDMD:1.2004.089547 攻读期成果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2-8 09:26
CNKI 博士学位论文题录
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研究
A Study on 《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
【作者】张守连 【导师】黄霖
【作者基本信息】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3年,博士
【摘要 (中文/英文)】 文学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然而,笔者认为所谓中国传统文学在描写的对象和创作主体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正确地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必须考究当时的俗文学。说唱文学是俗文学的代表之一。我们有必要在传统文学史中提高“说唱文学”的地位,以便用一种新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学史,更加多方位、立体化地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并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感情。从这个意义上看,《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以下简称《说唱词话》)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说唱词话》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被发现的,它所收录的是明代中叶成化七年到十四年(1471—1478年)间的作品,为北京永顺堂刊印,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可以说是上海的宝物。在《说唱词话》的作品种数和分类上,众多学者议论纷纷、见仁见智。笔者考虑到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内容的不同,把它们分为讲史类三种、公案类八种和宗教类二种来进行研究。 本论文首先述评有关《说唱词话》的先行研究,介绍其发现的过程。 第二章陈述《说唱词话》的成书背景,分为三节,第一节辨析“饲话”,第二节研究它的生产者和接受者阶层,第三节评述本书中珍贵的插图的作用。 第三章分析《说唱词话》的思想内容特征。它表面上阐发了儒教的价值观、佛教的道德观,而同时却包涵着对封建统治阶层的对抗和讽刺。它通过描写有关道教与世俗信仰的结合,使故事内容更加具有神秘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在书中反映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如算命、占卜、解梦、元宵节、寒食节、婚礼和祭祀等的习俗。 第四章分为三节进行研究,第一节研究三大类即讲史类、公案类和宗教类不同的叙事结构模式特点。讲史类是四段叙事结构,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公案类的叙事结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三个阶段结构,另一种是四阶段结构,即发端呻发展→高潮→结局,在此所说的“发端”,指“事件发生”;‘发展’指“案情的暴露、起诉”;“高潮即是“破案过程”;“结局”指“案子的处理”。宗教类的两个作品,在表面上具有三段叙事结构,但其内在结构可以用韩国盘嗖里的二元结构来分析。在此,二元结构意味着以紧张和舒缓的反复形式来推动故事情节。第二节进一步精心分析各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特点,从中探索、总结了它们具有一定公式的叙事结构模式。第三节分析了它们的叙述层差,可见其叙事结构并不单纯,而是千变万化,这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章着重叙述《说唱词话》的说唱艺术特点,并且探索塑造人物形象的规则,即从二元性的特点来说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构图。《说唱词话》虽然具有韵散结合体,但明显以唱为主。本文细致地研究了说唱的运用方式,从中提出了〔说」和【唱]各自固有的作用。〔说]部分大致具有四个作用,即事件之间的连接;暗示或预示;【唱」内容的总结或要略;叙述独立的故事或神话的逸话。〔唱」部分一般具有五个作用,即描写某种情况或景物;描写人物外貌、性格、心理;[说]的内容反复叙述或更加详细叙述;事件进行的转换或者场面转换;主要事件的反复叙述。除了【唱]以外,其他韵文形式有【攒十字〕和插久诗歌。最后,分析其谚语和典故的用法,使语言具有娱乐性和教化性的两面性。 第六章阐述《说唱词话》的各个作品与其他文体文学互相影响关系。从中可知,讲史类三篇中,传说人物花关索是古来民间名将,《花关索传》与研究不同的《三国演义》版本有关,有关戏曲至今广泛流传。五代的历史人物石敬塘经过宋、元时期的变化,故事情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历史记载,到了《石郎验马传》才成为独立的、完整的文学故事。((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叙述唐朝时随太宗征伐辽国、多次建立战功的薛仁贵这一历史人物。随着时代的变化,加人了越来越多虚构成分,甚至薛仁贵成为救出皇帝的英雄。有关薛仁贵的故事显示了从历史到平话、从戏曲到说唱、从说唱到戏曲、从说唱到小说等等所有的文体形态之间的转移,其《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则具有桥梁作用。包公类的作品与元杂剧、明清传奇、贵池摊戏、《百家公案》、《龙图公案》、《三侠五义》和地方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说唱词话》在从元杂剧向明后期的包公小说演化的道路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继承了已存的元杂剧的故事内容,并且把那时在民间流传并上演的故事迭编而刊印出来,影响到明后期的短篇包公案小说集的出现,并一道影响到清长篇小说《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由此可见,说唱、戏曲和小说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揭示了从短篇故事集向长篇小说演化的典型模式。包公类故事,到了《说唱词话》增加了神话的色彩,并且情节内容更加丰富多姿,因此,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笔者认为中国说唱的形式是从佛教俗讲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说唱本身具有宗教的色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宗教传统一道影响到明清宝卷。尤其是《莺哥行孝义传》,显示了从唐变文到明词话、从明说唱词话到宝卷的演化过程。在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以七言为主的佛教讲经,经过明词……
Literature should reflect the life and thinking of people. However, the writer holds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s to a extent limited in its object of description and subject of cre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ancient folk literature for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life and thinking. "Shuo Chang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folk literature. Writer holds an all-round study of Shuo Chang literature should start from two aspects, i.e. the literature works and performing art. It is of high necessity to raise the status of Shuo Chang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order to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from a new angle and to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is aspect, the discovery of "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referred as Shuo Chang Ci Hua below) in Jiading County, Shanghai in 1967,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Shuo Chang Ci Hua embodies works during Cheng Hua year 7 to 14 in Ming dynasty(14711478) which was printed by Yongshuntang in Beijing. Now it is kept in Shanghai Museum and regarded as a treasure of Shanghai. Many scholars disputes about the varie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works in Shuo Chang Ci Hua. Considered of its art expression form and main subject, in this thesi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ifications for study, i.e. three kinds of historic stories, eight kinds of detective stories and two kinds of religious stories.This thesis first reviews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other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discovery of Shuo Chang Ci Hua. Chapter 2 describes its background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ection 1 analyzes the Shuo Chang Ci Hua; Section 2 studies its writers and readers; Section 3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the drawings in the book.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 contents. Its main subject on the surface describes the Confucian view of value and Buddhist view ofmorality, while reflects in depth the opposition and sarcasm on the feudal governing class. The combination of Daoism and folk belief gives the stories a more mysterious and romantic color. There are also many descriptions of ethnic customs such as fortune-telling, divipation, dream-reading, Yuanxiao festival, Hanshi festival, wedding, sacrificial rites, etc.. Chapter 4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ection 1 describes the respective features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of each classification, i.e. historic stories, detective stories and religion storie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historic stories features in 4 levels, i.e. start, development, climax and end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detective stories consists of two kinds. One is traditional 3-level structure, the other is 4-level structure, i.e. happening, development, climax and ending, "happening" here means "happening of the case"; "development" means "discovery and indictment of the case"; "climax" means "process of solving the case"; "ending" means "settlement of the case". The two religion stories feature in a 3-level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but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can be analyzed with dual structure, a feature in Korean Pansori, which means to organize the story with a repetition of tense and relax. Section 2 further analyzes the respective narrative structures of each story, and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 formula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Section 3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s, which reflects that the structure is not simple, but full of changes to make the story more attractive and colorful. Chapter 5 emphasizes on the art features of Shuo Chang, and researches rules of forming character's images. Though Shuo Chang Ci Hua features in a combined style of prose and verse, but the part of Chang is more important. Further study of way of using Shuo and Chang reflects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The part of Shuo has four functions, i.e. connecting different cases, providing clues and…
【发表年期】2004年02期 【网络出版投稿人】复旦大学 【DOI】CNKI:CDMD:1.2003.125375 攻读期成果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2-8 09:33
CNKI 硕士学位论文题录(主题词“元宵节”检索结果)
题录信息段格式: 研究生姓名 导师姓名 毕业高校名称 学位 年度
[1]论《金瓶梅》中的元宵节
张瑞,詹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08
元宵节及其相关活动在《金瓶梅》中出现四次,总共占据了十回的篇幅。在全书的时间流程中,元宵节的叙事位于故事主体情节的部分,其叙事密度与连贯性是其它事件和节日无法比拟的,小说以元宵节的叙事作为故事主体情节的“节点”。元宵节在《金瓶梅》中的另一特殊性表现在开拓了小说人物的活动空间,一方面拓展出狮子街灯市的临街住所等外部空间,一方面也使家庭空间得到了内部的深化和细分。在元宵节的赏灯、走百病、宴会等活动中,《金瓶梅》展示出元宵节及西门庆家庭繁华热闹与混乱矛盾的一体性。而偷情这一夹杂在节日活动中的特殊活动,带...
[2]明清时期岁时民间体育考略
兰绍英,张熙惟,山东大学,硕士,2008
明清两代处于古代与近代的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岁时民间体育活动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岁时民间体育文化,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明清期间岁时民间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的民间体育文化,并可以弥补这一时期民间体育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可以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文以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岁时民间体育活动为基点,以文献资料法为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考察了元宵节前后的“走百病”、“跳百索”,清明节前后的“踏青”、“荡秋千”...
[3]民间艺人、书会传承与乡民社会
张玉,叶涛,山东大学,硕士,2008
胡集书会也称胡集灯节书会,相传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大曲艺盛会。每年正月十二,周围群众为欢度元宵节,蜂拥赶往胡集置办元宵节用品。各地的说唱艺人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开场献艺,说书、卖书,经年不衰。胡集书会是民间说唱艺人交流集会的重要平台,是由民间艺人和当地民众共同呈现给世人的一场文化盛宴。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关注书会的命运,研究胡集书会传承至今的原因及影响其传承的几个力量。在反思胡集书会兴衰的过程中,寻求民间文化保护的有效路径。 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胡集书会的深描,探索民间艺...
[4]丰宁民间剪纸中的满族文化和艺术形态
李飞,诸葛铠,苏州大学,硕士,2008
丰宁民间剪纸艺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南北、满汉文化相互碰撞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丰宁满族民间剪纸多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丰满,富于变化,造型手法夸张,与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所流露出的“拙”、“雅”之气是一种天真的坦露,是一种单纯质朴的美。 丰宁当地满族人民把剪纸和民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人们把它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节日里,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等;剪纸的内容和题材也融入了满族的信仰和文化,如满族的...
[5]涵江元宵佳节民俗活动中的音乐以及文化内涵的初步研究
林溪漫,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7
涵江,俗称“涵头”、属福建省莆田市辖区。每年正月十八、十九和二十这三天,为“鲤江城隍庙”一年一度的元宵庙会,也是涵江人民的总元宵。这里的民间民俗活动独具特色。尤其是流传千古的民间音乐,它依托于莆仙地区民间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固有特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个案调查方法根据实地考察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涵江区元宵节民俗活动为例,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形态、节奏形态、结构形态等方面,对同时呈现伡鼓表演、十音八乐、演戏谢神的壮观景象进行详细分析。这些音乐事象...
[6]宋前元宵习俗与文学创作
俞秀红,王青,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7
论文分为上下篇。 上篇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为主,探寻元宵习俗的原始文化意义及灯俗的缘起。正月十五本是一个驱邪禳灾并求子的节日,由于隋炀帝的燃灯求佛,灯从而成为正月十五晚标志性的物象,又由于灯的特有的文化意义迎合了大众驱邪禳灾和求子的心理,从而灯俗盛行开来。 习俗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模式,与记录生活的文学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论文下篇主要论述了元宵习俗对唐诗宋词创作的影响。元宵节作为创作的触媒,已经成为唐宋文人笔下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不但史传、...
[7]中国春节文化与生命意识
高春霞,武文,兰州大学,硕士,2007
春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至今最隆重、最盛行、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节日。它产生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背景之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着浓厚的生命意识。春节的起源、春节民俗、春节的艺术化以及春节的文化特性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生命的存在和长生、子孙繁衍和灵魂永生的观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春节的起源、春节民俗、春节的艺术化以及春节的文化特性等方面探讨春节文化与生命意识的关系。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之外共分四个部分: 一、春节的起源与生命意识。关于春节的起源,学界具...
[8]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王荷珣,杨树喆,广西师范大学,硕士,2007
论文研究的是贺州市客家的饮食文化。在简要介绍客家饮食文化总的概况,提出选贺州客家饮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和意义后,文章首先分析贺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及其种类特点。广西贺州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客家居民为全市总人口的26%,堪称广西客家大市。贺州客家人虽然生活在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但它的道德观念、思想言行、生产生活、民风习俗等文化行为主要是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贺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祖祖辈辈客家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创造贺州客家人自己的文化中,将本地饮食与中原菜...
[9]从节序词看北宋女性生活
王艳春,刘锋焘,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07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民族民俗节日。节日千姿百态的风俗习惯是人们观照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女性在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一些节俗先天具有深厚的远古生活的原型色彩,潜藏着充分的女性美的质素,它们为女性生活辟出了一角豁朗的天地。在历史艰难前行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女性始终处于低下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念在历代都被当作有形或无形的文本,从男性中心的宗法制度社会存在发展的角度加以解读、弘扬,女性生活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厄运之...
[10]中国古代元宵灯节的公共艺术设计
张卉,诸葛铠,苏州大学,硕士,2006
本论文从中国古代元宵灯节这一公共节日的起源出发,对其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论述,并从公共艺术设计的角度,就公共性和艺术设计两方面,对中国古代元宵灯节进行分析。 本论文对元宵灯节的规划管理,包括人员参与、组织管理、大型娱乐活动的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古代灯彩的艺术设计及其艺术特征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通过对中国古代公共艺术与古代公共时空、各阶层市民生活、城市的行政规划与商贸发展、活动区域的视觉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述其互相间的紧密联系。 论文还特别就元宵灯节的设...
[11]唐宋女性出游与出游活动研究
肖建勇,贾玉英;程遂营;陈蔚德,河南大学,硕士,2006
出游活动是中国古代女性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唐宋时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女性出游活动相对活跃。 唐宋女性在出游服饰上,出现了一个由保守到开放再到保守的变迁历程。唐代初期,女性的出游服饰较为保守、封闭,以羃?在中原地区的流行作为特征。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女性的出游服饰逐渐变得大胆、开放。她们放弃了羃?、帷帽、甚至于抛掉胡帽而露髻驰骋。上层女性则乐于女着男装,流露出对美的大胆追求和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但到了晚唐时期,女性出游服饰随着国家的战乱和经济的...
[12]中国民俗文化的宣泄功能研究
柴楠,杨太,辽宁大学,硕士,2006
有史以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狂欢活动。在西方,酒神崇拜及后来形成的酒神节、延续至今的狂欢节都反映了这一传统。在千变万化的“狂欢”的外表底下,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大致相同的结构,即普遍的人性结构。人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导致了人的宣泄需要,当人的生物性无法得到满足,或者因为文化的存在而造成的对人生物性的压抑都会导致人的宣泄需要。原始人类就常常通过各种仪式,借助舞蹈等形式进行宣泄。实际上,狂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不论在何种文化中、何种社会状态下,它都能找到滋生的土壤,对于生...
[13]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郭晓莹,齐裕焜,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5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本文试从课程资源的角度,认识福州地方文化中课程资源的独特价值,并寻求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语文课程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从而引发人们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视。 论文阐述了课程资源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论述了开发利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与目的,并对福州市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与利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策略。论文以福州市三坊七巷的名人和民俗...
[14]论宋代元夕词
陈海娟,罗时进,苏州大学,硕士,2004
节庆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史、社会风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文明化进程的推进,节庆目的逐渐由“娱神”走向“娱人”,渐而节序文化日趋成为词人创作的缘由与契机。元夕作为宋代最受重视的节庆日,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直接导致了元夕词创作的繁盛。本文从揭示元夕产生、演变的过程入手,探讨元夕节庆对宋词创作的影响,透视元夕抒怀词,体会其独特的抒情视阈及丰富的民俗事象、文化内涵,并反观元夕谀颂词,力求使宋代元夕词的生成背景、创作特点和独特的社会价值得到全面的展现。
[15]明代歌舞的初步研究
蔡丽红,郑锦扬,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4
明代是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因素萌发时期。市民阶层随着城市的扩大,成为社会的重要阶层。适应市民的需求,歌舞艺术有着新的重要发展。 这主要是:随着汉族政权的确立,汉族歌舞全面复兴;演剧的盛行,使昆腔歌舞为代表的戏曲歌舞日臻完美兴盛;与习俗活动相关的节庆歌舞也走向繁荣与全盛。明代歌舞主要是汉族习俗节庆歌舞、宫廷歌舞、边疆歌舞、戏曲歌舞等。乐舞理论著作相继问世,成为明代乐舞艺术理论中重要的学术现象。朱载堉创设“舞学”,并且对舞学作了系统的研究;关于舞与乐关系的论述、用古今融合的方...
[16]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
彭洁莹,闵定庆,华南师范大学,硕士,2003
本文论述宋末元初词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 上篇,着重论述仇远的生平及其作为南宋遗民的沉挚心曲在其词集《无弦琴谱》的表现,主要包括: (一)亡国之恨 仇远的亡国之恨常在凭吊古迹时感发,荒颓的故国宫苑城郭寺观带给词人强烈的黍离麦秀之悲;而其咏物词亦多以比兴寄托手法曲折表达他的身世之感、荆棘铜驼之叹。 (二)羁旅怀乡之苦 仇远曾有八年...
[17]唐代元宵节风俗及其元宵诗论
顾国华,罗时进,苏州大学,硕士,2003
本文从唐诗和民俗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唐代元宵节风俗及其元宵诗创作的几个问题,认为唐代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祭祀太一天神,祀神、走桥、张灯等元宵风俗事象,具有浓郁的生殖文化气息。唐代元宵节广泛的参与性和极度的狂欢性是同时代其他节俗无法比拟的,唐代元宵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透视唐代元宵节风俗及其元宵诗,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建设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
[18]中国崇虎习俗初探
易兰,吉成名,湘潭大学,硕士,2002
崇虎习俗是人们崇拜虎而形成的习俗。崇虎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如此,崇虎习俗源远流长,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因此,研究崇虎习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系统地研究崇虎习俗不仅是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而且也有助于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崇虎习俗的文化价值,弘扬虎文化,丰富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但是,崇虎习俗的研究现状与其地位及其重要性极不相称,存在着诸多不足。只有系...
作者: 张勃 时间: 2009-2-8 19:54 标题: 超星图书馆中涉及元宵节的书籍
1、《中华二十四节气》
作者:王修筑图文 页数:141 出版日期:2005.12 SS号:11580010
简介:中华民族有悠久的自然科学传统,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二十四节气就是其中的精华。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要内容,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源流和各节气的时间、物候、民俗,配以大量精美摄影作品,生动而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对季节和时节的知识,以及我国人民
主题词:二十四节气-基本知识
目录:
元宵节•正月十五 第121页
2、《庆典活动策划及致辞》
作者:黄阜生主编 页数:316 出版日期:2005.10 SS号:11580090
简介:本书介绍开工庆典、开业庆典、节庆、婚庆等41个庆典活动的准备工作及主持人讲话致辞等。属通俗类图书。
主题词:文娱活动-组织管理
目录: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第311页
3、《节日的灯谜》
作者:隋晶 田鸿牛编 页数:384 出版日期:2004.02 SS号:11556260
简介:本书以32个节日为主题,精选灯谜200余条。
目录:
3.元宵节 第30页
3.元宵节 第269页
4、《对联》
作者:历象编著 页数:466 出版日期:2005.01 SS号:11619991
简介: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是凝聚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以精悍的篇幅来表现的一种文体。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用对联,包括传统节日联、现代节日联、人际交往联等;第二部分是对联文化,包含对联小知识、《声律启蒙》、名人联等。
主题词:对联 作品集 中国 对联 文学研究 中国
目录:
元宵节联 第128页
5、《走近中国老节日》
作者:聂鑫淼著 页数:264 出版日期:2005 SS号:11580205
简介:本书专写中国老节日,由百来篇随笔连缀而成。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他,并挖掘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其发挥新的作用。
主题词:节日-风俗习惯史-中国-通俗读物
目录:
元宵节灯节赏灯诗 第35页
6、《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
作者:陈伉 页数:467 出版日期:2004.12 SS号:11556257
简介:本书收集了唐伯虎的诗文书画等方面的作品,分丹青、书法、诗文三部分,分别就他的历史传承、画作技法等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
目录:
元宵 第338页
7、《心中的鹊桥》
作者:徐文斌著 页数:411 出版日期:2004.09 SS号:11316300
简介:本书收录了作者与爱妻书信而结缘,从相识到相知8年多的信件与日记,体现了六七十年代中国男女特有的思想、感情风貌,展现了人间的真爱之美。
目录:
晋南元宵节 第209页
8、《夜夜新知识365》
作者:易沫 页数:365 出版日期:2004.04 SS号:11267501
简介:本书收入了365则与自然、社会、科学、人体、动物、植物、军事、历史等有关的知识故事,内容广泛,故事趣味性强,叙事简明,浅显易懂,可作为孩子的课外读物,对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有很好的作用。
目录:
元宵节 第298页
9、《中华文化之谜》
作者:施宣圆 页数:447 出版日期:2002 SS号:10405523
简介:本书精选了近百个谜题,包括“清宫医案揭谜”、“将军和妓女”、“蒋家王朝掌门人”、“奇案不奇”、“事论一世纪”等。
主题词:文化史 中国 通俗读物 CT S078527 文化史
目录:
正月十五观花灯 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第379页
10、《消费驿站》
作者: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组编 页数:289 出版日期:2001 SS号:11073355
简介:本书以调查实验为手段,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百姓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客观公正地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服务、消费指南。
主题词:消费 基本知识 CT S082215 消费
目录:
33/元宵节话元宵&张颖 殷红 第136页
11、《中国传统节日择吉大通书》
作者:乐其麟编著 页数:222 出版日期:2001 SS号:10658060
简介:本书描写了节日的起源和演变,节日的信仰与禁忌,节日的饮食习俗,以及相关的人生礼仪、诗文游艺等等,对民间节日文化进行了多侧面、全方位的展示。
主题词:节日 风俗习惯 中国 CT S039129 节日 CT S022030 风俗习惯
目录:
十五 东方朔巧设骗局 元宵女喜会双亲(元宵节) 第39页
十六 洪宪当年传禁令 沿街不许喊元宵(汤圆) 第41页
十七 入境何须问太平 但看元宵闹花灯(灯节1) 第42页
12、《古筝音乐》
作者:周耘编著 页数:181 出版日期:2000 SS号:10419259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古筝的历史源流;古筝的构造和基本演奏技法;古筝流派与著名筝家;筝乐名曲欣赏。
主题词:筝 音乐史 中国 筝 音乐名作 音乐欣赏 中国 CT S094666 筝 CT S088933 音乐史 CT S088927 音乐名作 CT S088937 音乐欣赏
目录:
八、一幅元宵民俗风情画--《闹元宵》赏析 第136页
13《冀东民歌研究》
作者:刘荣德 页数:525 出版日期:2000 SS号:11213485
简介:本书从题材、体裁、旋律、调试、曲体、衍变、演唱、创作等诸多方面对冀东民歌进行了多侧面、立体化的研究。
主题词:民歌 研究 河北省 CT S052736 民歌
目录:
闹元宵 第521页
14、《趣苑杂谈》
作者:朱凤利编著 页数:332 出版日期:2000 SS号:11430591
简介:全书共分十大部分,从三皇五帝到民间习俗;从国旗国徽到衣食住行;从成语故事到人生哲理,从宇宙天地、风雨雷电,到商海沉浮几乎包罗万象。
主题词:科学知识 普及读物
目录:
元宵节拾趣 第46页
15、《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作者:杨琳著 页数:378 出版日期:2000 SS号:11105037
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春节、元宵节、上巳节、社日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月节和腊八节等13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主题词:节日 风俗习惯 中国 节日 风俗习惯
目录:
火药爆竹出现于宋代元宵节 第69页
元宵节起源诸说评判 第69页
(一)太一之祭与元宵节的表象联系时间相符 第75页 更多...
16、《中国社会风俗史》
作者:秦永洲著 页数:405 出版日期:2000 SS号:10342885
简介:本书着重对具有普遍性的传统风俗进行系统介绍。涉及到民俗事象、物象,以及由风俗衍生出的典故、成语、谚语,均考述源流嬗变和民俗传承,对传统风俗在现代人心理深层和行为习惯中的存在形式,及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透视、品评、辨析等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 研究 中国
目录:
第三节 元宵节 第174页
一、元宵节的起源 第174页
三、吃元宵 第177页
17、《中国社会文化礼俗》
作者:张欣编著 页数:357 出版日期:2000 SS号:11304074
简介:本书是面向外国人介绍中国风俗、教授汉语的教材。分为六部分:“礼仪”、“思想观念”、“民俗”、“节俗”、“人生礼俗”、“社会”。每部分分为若干节课。课后有练习。
主题词:风俗习惯 中国 对外汉语教学 课外读物 风俗习惯 对外汉语教学
目录:
第三课 元宵节 第222页
18、《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
作者:王贵元 页数:844 出版日期:1993.9 SS号:10089208
简介:本书收有解释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时代的诗、词、曲、白话小说等特殊语词词条近2万条。
主题词:古典文学-词语 中国 词典 词语-古典文学 中国 词典
目录: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第654页
19、《文人侃吃》
作者:何平 页数:262 出版日期:1993.7 SS号:11202773
简介:本书收有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名文人论吃的作品,分为国吃漫论、吃坛杂说、美食珍闻等6部分。
主题词:散文 中国 现代 选集
目录:
摇元宵 小民 第203页
20、《徜徉在美的王国》
作者:孙勃著 页数:264 出版日期:1992.3 SS号:11474541
简介:本诗集包括采英撷华、山河恋、生活之树、歌漫征程4辑。诗人抒发了对生活、劳动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主题词:抒情诗 中国 现代 选集
目录:
淄博元宵灯会印象 第17页
21、《中国北方俚曲俗情》
作者:李志强 页数:293 出版日期:1992.12 SS号:10176602
简介:本书精选中国北方竹枝词120首,反映早期京津市民的爱憎、苦乐悲喜的市井生活。
主题词:竹枝词-文学研究 中国 文学研究-竹枝词 中国 风俗习惯 研究 东北地区
目录:
5.元宵节 第64页
22、《元曲精品》
作者:李汉秋 页数:384 出版日期:1992.10 SS号:10403097
简介:本书收有散曲、杂剧、南戏若干。
主题词:元曲 中国 选集
目录:
〔黄钟•醉花阴〕元宵忆旧 第76页
23《饮食的学问》
作者:本书编辑组 页数:235 出版日期:1989.3 SS号:10724861
简介:本书共收490多个条目,分选购存放的技巧、厨房操作的学问、饮食结构与营养、食疗与健美、饮料70题、家宴与菜谱共6部分。
主题词:饮食 基本知识
目录:
怎样做元宵 第30页
煮元宵有窍门 第45页
元宵•营养•药用 第144页
24、 《生活中的 1000 个小窍门》
作者:山东省消费者协会编 页数:296 出版日期:1989 SS号:11476194
简介:本书分为饮食常识、四季服饰、家用电器、居室家具、日常用品、文化生活、花草虫鱼、卫生保健、美容、验方、巧辨真伪10大类,700多条。
主题词:科学知识 普及读物 家庭生活 知识
目录:
巧炸元宵 第74页
元宵的多种吃法 第79页
25、《作家童年散文百篇》
作者:吴继路 页数:673 出版日期:1988.4 SS号:11158166
简介:本书选编了鲁迅、茅盾、张洁等我国现代、当代百位作家追述童年少年生活的散文。
主题词:散文 中国 现代 选集
目录:
元宵戏&徐铸成 第224页
26、《中国风土趣话》
作者:李玉川 页数:276 出版日期:1988.10 SS号:10118989
简介:本书分“节令民俗”、“天气之谜”、“文房才秀”、“民艺瑰宝”、“器物拾趣”、“五谷丰登”、“草药传奇”、“艺文杂俎”等12个栏目,共113篇。
主题词:风情录 中国
目录:
元宵节 第6页
元宵 第253页
作者: 张勃 时间: 2009-2-8 20:48 标题: 下面地址是几篇元宵论文的链接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wspace-itemid-5413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wspace-itemid-5414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2-8 21:14
东风夜放花千树 古代元宵节灯会经济
青丝
新华网 2009年02月04日 14:18:45
图中是宋代宫中庆祝元宵节的情景。图片来源:文汇报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民间习惯于通衢大道通宵张灯,供人观赏猜灯谜,猜中者多可获赠奖品,以增添情趣。这个流传已久的民俗,谓之逛灯会。
灯会起始于汉朝,最盛于宋。李商隐曾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描述了唐代的都城灯会:“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平白浅易的诗句,彷佛一幅徐徐打开的滚动条工笔画,晚唐时期的街市上,游人仕女如织、车马喧阗竟夜的场景,如在当前。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满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也生动记述了南宋时期的灯会盛况。
宋时的灯会兴盛,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很大关系。《武林旧事》中记叙,南宋中兴之后,都城临安一些茶馆每临近元宵节,就顺带悬挂花灯售卖,数年后渐成气候,遂形成了专业的元宵灯市。灯市于每年元宵节的前几天开市。为了繁荣市场,京城的行政长官每年都会派专人巡视,并且根据每家商铺门前悬挂的花灯数量,补贴相应的蜡烛、灯油以及费用。到了元宵之夜,京尹会亲自前往视察,并随身携带一只装满了纸币的口袋,市场上的每一个游动叫卖的小贩,都能获得一个由京尹派发的红包,以感谢他们为繁荣市场所做的贡献,谓之“买市”。
与此同时,各级地方官员也会在维持秩序、治安安保方面下大力气,以保障观灯百姓的人身安全。灯会期间,城中凡是热闹人多的地方,都点有巨烛或松柴照路,大量的兵卒罗列在旁,形成了一个个治安岗。有时在路灯旁边还会有被示众的犯人,披枷带锁,身上注明了犯罪的缘由,如乘人不备偷抢妇女的环钗饰物,抑或品行 不端,趁着人多故意在妇女身边耍流氓。实际上,被示众的犯人在此之前就已犯罪入狱,拿来顶缸示众的目的,意在警告心怀不轨之人,杜绝不良意图。
南宋的皇帝对于民间灯会也非常感兴趣。每年的元宵节,到了二鼓时分,皇帝就带领着内宫中人,乘小车到宣德门的门楼上观赏鳌山。鳌山是用竹木材料扎盖而成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通常位于在灯市的最中央,上悬数百盏各式花灯。鳌山的规模,在《大宋宣和遗事》里有记载:“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而在皇帝观赏灯的时候,京尹会挑选一批衣着整洁、食品干净卫生的小贩,另外还有一批歌舞曼妙动听的艺人,于宣德门外等候。赏完灯,皇帝会召这些人到门楼上表演,平时难得外出的妃嫔内人,也纷纷购买小贩售卖的零食。由于她们不了解价格,所费比常人往往要高出数倍,甚至有商贩因此而一夜致富。
到了明代,福建一带的灯会也很兴盛。凡富贵人家,不论是曲院回廊,抑或内院寝室,都会张灯,有的人家一年甚至要张设上千盏灯。到了元宵之夜,这些人家就会洞开院门,任人游览,以炫耀家势。街市上的人家,门头上都会悬挂两盏灯,每十家则合建一座彩棚,各种造型图案的花灯应有尽有。每年元宵的黄昏时分,街市上就开始有小孩子手拉着手,大喊“求饶灯”,成为一种特有的民间风俗。
而在京城,元宵之前的几天,东安门外迤北大街的灯市上,就汇聚了各地的客商和能工巧匠,引来的观赏者也是络绎不绝。短短的数天时间,做花灯生意的客商,不仅要拚制作工艺,也要比并经商的实力。因为灯市附近的商铺和住房,每邻近开市,租价就会连翻数倍,一般的小生意人轻易不敢问津。灯市上,各种各样工艺新颖的花灯,无所不有,有镶嵌珠宝珍玩的花灯,也有从海外贩运回来的洋灯,其中的价昂者,一盏就要卖上千蔖银子。
明代笔记《尧山堂外纪》中载有一事:某年的元宵灯节,京城有巧匠用糯汁烧成琉璃瓶的模样,其中放养了几条小鱼,在烛光的映衬下,尤为精致美丽。黄岩人王古直花重金买了一盏,爱不释手,某天他一不小心,把琉璃鱼灯碰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他悲叹道:“吾平生家计在此,今荡尽矣!”由此足以一窥明代花灯的精巧程度,以及价值几何。而在明万历乙酉年的元宵灯会,发生了严重的失火事件,大火烧毁了千余户人家的房屋。第二年,官府禁止搭建彩棚和鳌山,灯会也不复昔日之盛。(香港文汇报 青丝)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09-2-9 16:35
老北京的风俗:趣话元宵节
中国网 china.com.cn 2008-02-20
灯谜:民国时期河北武强彩印灯画。
风来了,雨来了,
一群人敲着鼓来了。
什么鼓,大花鼓,
咚咚咚,过十五。
这是流行在河北某些地区的童谣,元宵节之前,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念着,一片急切盼望过元宵节的心情跃然纸上。大年春节之后,人们又迎来欢乐的元宵节,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元宵节原始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张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道教有所谓“三元”神,即上元天官、中天地官、下元水官,这三官神分别以正月、七月、十月十五日为诞辰,因此这三个日子就分别叫上元、中元、下元。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粗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太平御览》引《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宋玉《高唐赋》就有“醮诸神,礼泰一”的记载。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节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汉明帝的敕令燃灯和佛教有关。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从关于汉室三位皇帝的记载、传说可知,元宵节张灯之俗最初是在宫廷举行的,后来才传到民间;其节俗活动又与佛教有些瓜葛。再加上道教对元宵节俗的浸染,可以说元宵节虽不是朝野、释道一时、一事造就,但确实是它们的合力铸成了后世完整、丰富的节俗。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的。唐都城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新唐书·马周传》云:“先是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每到夜晚,白昼热闹非凡的长安就变得冷冷清清,所谓“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一年之中大多是要宵禁的,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太平御览》引韦述《两京新记》云:“唯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隋炀帝虽然是个浪荡子,元宵节的娱乐活动搞得空前盛大,但隋毕竟国力不济,做不出什么大模样来。而到唐代就不同了,生产力的发达和社会的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唐代的元宵节俗活动的规模年盛一年,极尽姿态。这时的元宵节期已向十五前后各展一日,变成了三天。
元宵节与皇室的关系是从节俗开始形成的时候就有的,汉、隋、唐,无不如是。与此同时,都市及其发展对元宵节张灯、观灯之俗也有相当的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到宋,都市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也形成了市民阶层,而封建皇帝又热衷于逸乐,再加手工业的发展,这些都为元宵灯节的丰富、完善提供了可能。隋、唐时代虽也有浪荡皇帝们元宵节玩乐长达一个月的记录,但一般只是三天,而到宋代,灯节则由三而五,从正月十三试灯延续到十八才收灯。
元宵节期、节俗活动似乎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而言,从汉代的一天到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一直是延长的趋势,而到明代,节期又增加到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夜罢,昼为市,夜为灯,蔚为壮观。据《明会典》记载,当时的皇帝还曾诏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起百官赐假十天,以度佳节。节俗活动与前代无多差别,只是灯火的形制更加精巧、多彩。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其节俗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盛行。现在,每届元宵节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诸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土台戏……等等。这种活动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居住区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火树银花不夜天
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此节的活动,即张灯、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节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真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的。在古代元宵节的雏形里,张灯基本是元宵节唯一的活动,当时所谓的“灯”现在已经是知之不详。不过,可以想见那时的灯绝无唐宋时代复杂多变的形制。纵观两千年来元宵节灯的发展,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即:这灯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组合、从静止到活动、从单纯到装饰的发展过程。尽管时至今日,单纯的、独立的、静止的灯仍然并不鲜见,但它们不再是全部而只是部分了。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饰。首先是灯的形状变得五花八门起来,各种几何形状如圆、短、方、角等出现了,仿生的如龙、马、黄瓜、柿子以及人物等也出现了;同时是灯的装饰性加强,除灯框多加雕饰外,灯笼上又有了彩绘,所绘内容或吉庆图案,或花草动物,或小说戏曲故事。
元宵节张灯之盛、花灯之多,必然要形成贩卖花灯的灯市。宋代都市业已形成这种灯市。周密《乾淳岁时记》云:在都城,从年前孟冬开始,“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灯市行”小序云:“风俗尤竞上元,一月前已买灯,谓之灯市。”他的《上元纪吴中节物》诗有“酒垆先叠鼓,灯市早投琼。”
烟花不像灯火可以长明,而只是一霎闪烁,但这短暂的闪烁比灯光却要耀眼、绚丽得多;况且烟花的发展也和花灯一样,由简单而到复杂组合,可以构思设计得宏大、持久;此外,烟花的动感远较花灯为胜,可以急如流星,可以烂若花开,且有声有色,颇能激动人心,撼人魂魄。
烟花与爆竹是一个家族的,但后者较前者的出现要早一些。据宋高承《事物记原》说,火药的杂戏始于隋炀帝,后世逐步完善达到今天这种声色俱佳的境界。爆竹只有声响,无多可观;花灯只有色彩,没有声响;烟花则综合二者,既可观,又可听,并且有像爆竹一样迅捷或像某些花灯一样舒缓的动感。简单的烟花也只有可动可观却无声响的,正与爆竹相对。清代京城孩子们玩的“滴滴金儿”不爆不响,只喷花,就是如此。复杂的烟花则好像现代的实战模拟,可以构拟一曲“炮打襄阳城”的活剧。烟花的名目也像花灯、火炮一样,复杂多样、五花八门。
清代的烟花承袭明代,但花样上更是韵致别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谈到了盒子、花盒、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炮打襄阳城等。今人常人春详述清代元宵节各铺户争放花炮、焰火“酬谢主顾”的情形,其中谈“盒子”最详,其词略云:
一般届晚,首先放万头鞭,加放二踢角、飞天十响、大旗火,继之则放太平花、铁冲子、八角子、炮打襄阳城之类的焰火,再放有如松鼠偷葡萄之类的花盒,最后才放盒子,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的。放大型盒子须预先用杉篙搭好架子,把盒子吊在上面。第一层照例是向观众祝贺的吉祥话。例如:“恭贺新禧,祝君健康”之类或是主办铺户的字号,然后映出“长明塔”、“珍珠帘”、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八仙人或其他戏剧人物的图案。还有映出诗句的。(文/常人春 摘自《老北京的风俗》,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文章来源: 吉林日报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09-2-9 19:00
传统节日“画船”上的戏曲之魅
翁敏华
2009年02月09日 08:37:37 来源:文汇报
中国戏曲与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节日原本就是戏曲发生、发展的摇篮。戏曲的内容、情节,以一个个岁时节日为时间背景、为故事发生发展的契机、为人物形象人生命运的转折和象征,这样的实例多得难以计数,使得节日文化和人生仪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节日等传统文化,是最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如今一切创新创造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更要好好利用
今年元宵节,上海昆剧团的品牌项目“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列演出再度推出,邀请新年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世博建设者们,走进上戏剧院,观赏古老而典雅的昆剧《紫钗记》慈善公益演出。结合民俗节庆,展示和推广传统戏曲,很有创意。早在5年前,上昆就举办了“七夕版《长生殿》”公演,效果很好,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去年,他们推出民俗节庆系列演出:Let’s戏元宵《风筝误》、丽人上巳曲会、端阳曲会、七夕情未央、中秋曲会再现,等等。我以为,这是一种文化自觉。
传统节日靠戏曲传承
我们知道,中国戏曲与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节日原本就是戏曲发生、发展的摇篮。戏曲的内容、情节,以一个个岁时节日为时间背景、为故事发生发展的契机、为人物形象人生命运的转折和象征,这样的实例多得难以计数。
就拿这次上昆上演的《紫钗记》来说吧,汤显祖把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曲折情爱故事,与一个个节日捏合在一起展示,融合在一起表述,使得节日文化和人生仪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剧中,立春日是霍小玉“上头”即行成人礼的日子,元宵节是她与李益相识并一见钟情的日子,花朝日是他们成亲的日子,两年后的寒食节是他们离别的日子,七夕情未央两人两地相思、一样难眠,中秋时节成了李益与众将士“征人望乡”、“月圆人不圆”的底色,而重阳则是小玉“思妇牵挂”、为远在天边的心上人置办寒衣的时辰。汤显祖《紫钗记》几乎动用了一年中所有的节日作为剧情时间的背景,并不是平面地机械地用用而已,而将它们与生命、与爱、与离别、与喜怒哀乐的人之七情六欲相结合,使之成为具有人生中“节点”意义的文化标识。
传统节日,正是靠民间过着、戏里演着,这样传承下来的。
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是《紫钗记》剧中最为重要、浓墨重彩描绘的节日。“绛台春夜,冉冉素娥欲下。香街罗绮映韶华,月浸严城如画。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小玉与母亲、丫鬟一同前来,她们听说“灯花南天门最佳”,就到南天门来,遇到一个“黄衫大汉”骑了一匹白马,“人高马大”挡住了众人看灯的视线,大家一阵呼喊,他马上让开了。这就为后面“黄衫侠客”的相助,伏下了一笔。小玉与李益相见,四目相视,情意绵绵。慌乱中,小玉落钗于梅梢,让李益拣着,“咱李十郎孤生二十余,未曾婚聘……何幸遇仙月下,拾翠花前?梅者,媒也;燕者,于飞也。”民俗文化十分重视谐音,重视寄托在物件上的文化内涵。“手拈玉梅低说:偏咱相逢,是这上元时节。”两人的合唱强调一个缘字,而这缘分,正是与节日融合在一起的。
元宵是中国社会约定俗成的男女可以自由交往的日子,男女青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自古就是中国的“情人节”。《紫钗记》将元宵作为霍李爱情的主要时间背景,突出了其作为中国“情人节”的情感主题和艳丽色彩,也使他笔下的霍李爱情蒙上了一层迷离浪漫的情调而如梦如幻。
昆曲展示给我们的元宵节,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节日!
文娱体可搭节日“画船”
上海昆剧团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他们的民俗节庆系列演出,既丰富了节日活动,又展示了表演艺术,使昆曲和传统节日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得到保护和发扬,真可谓双赢互利。当然,在舞台演出之后,如果增加一个演员与观众“互动”同乐的环节,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则会创造出更浓的节日气氛。月下踏歌,自古也是我们元宵节的节目嘛。
我们应当懂得,节日等传统文化,是最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如今一切创新创造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更要好好利用,保护的首要目的是为我所用,为今天所用。上昆民俗节庆系列演出的创意,不仅各剧团可以借鉴,而且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都能够从中得到启示。许多文化、娱乐、体育活动,都可以“搭乘”传统节日这一条美丽的“画船”。
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会遇到许多中国传统节日,这里面大有文章好做。端午节的裹粽子、做香囊、表演《屈原》戏剧;七夕节的望星空、穿巧针、牛郎织女故事,李(隆基)杨(贵妃)爱情剧;中秋节的赏月、品尝月饼、月下踏歌、以曲会友;重阳节的登山、登楼、吃重阳糕,表演陶渊明剧……在传统节日这条“画船”上,正可以徐徐展示我们古老而时新的文化艺术给世人看。
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国际化且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文化大都市,是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好好地去完成它。
(翁敏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5-10 10:45
古代元宵节的“创业商机”
来源:挖贝网 2009-05-09 17:29:16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虽然元宵节目前还不如“五一”、“十一”等节日这般“黄金”,但这两年来,对节日经济乐此不疲的商家又开始瞄准元宵节。那么,历代元宵节的商业情况是怎样的?历代商人是怎样抓住元宵节商机的?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一个花灯五文钱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因为人们都有张灯的习惯,这个习惯起源于汉朝。到了唐朝,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元宵灯节发展到盛况空前的灯市。唐朝王维诗《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酉甫)宴应制》有云:“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每当临近元宵,家家户户都想买花灯,再加上花灯的制作工序繁琐讲究,于是,制作和销售花灯的“灯市”应运而生。
据了解,今天北京的灯市口,是明清时候的灯市。灯节期间,入夜之后,灯市就会悬挂由民间艺人制作的各种宫灯、壁灯、挂灯等,供人观赏,同时出售。当时这条二里长街早上为市,晚上放灯。开市之日,商贾云集,经销各地出产的商品,应有尽有。而一些贵族富豪,还临时租用街楼,好让全家人观灯,甚至形成“人不得顾,车不能旋”的拥挤场面。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正月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直到今天,灯会还是以民间主办为主。
元宵灯会上展示的花灯,大多数是由民间艺人制作。汉代时形形色色的灯具制作为灯彩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造型和工艺基础。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宋代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出现了专门的灯市,以供元宵节狂欢。明代元宵节更加热闹,是古代灯彩艺术发展的巅峰。繁盛的工商业使明代形成糜然向奢之风。明清时代花灯专业产业云起,由苏州、福州、新安、开封等,出现了著名的工匠,并且有不少花灯收藏者。
张双志是京城著名的灯笼制作艺人,被誉为“小灯张”。他的灯笼手艺源于其父亲。他告诉记者,泥瓦匠出身的父亲平时多给京城的王公贵族修葺屋舍,但因为天气的关系,在冬天却比较难接到活。这样,一家老小生计就会出现问题。一家之主的父亲发现了制作灯笼可卖钱,于是就在冬闲的时候,开始召集全家老小一起制作灯笼。
张双志的父亲当年卖一盏灯笼的价钱,根据灯笼的大小,大约在三到五文钱之间。三到五文钱什么概念?张双志告诉记者,当年一碗豆浆的价钱大概一文半钱左右。他说,这样的价位,至少能收回成本,能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这样一来,张双志的父亲决定夏为瓦匠冬制灯,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他的手艺还为自己赢得了“小灯张”的美誉,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现在,他的后人,小儿子张双志继承了他的衣钵。张双志现在制作的最简单的四角灯笼,最少也能卖到20元左右的价钱。而他卖出的每个灯笼,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不过,他现在做灯笼都是按照订单数量制作,不再摆摊出售。“订货的都是一些熟客”,张双志告诉记者,他下一步希望自己的灯笼能够推广到小学手工课堂,“让孩子自己将零件组装起来,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历来的花灯夜市上,还有许多如闹社火,舞龙灯等传统风俗节目。
“灯和丁谐音,元宵节人们舞龙灯,有希望人丁兴旺的意思。”北京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家陈连生告诉记者,元宵节舞龙灯的班子有的是纯粹赚钱,由有钱人出钱,舞给家人看的;有的是免费舞给老百姓看的,实际上是给自己挣名声,做宣传,希望来年过节有钱人家包;还有的是官宦人家包养的艺人在节日舞,宣扬排场的。当时舞龙灯的艺人,其实已经有了自我宣传的营销意识。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元宵节最普遍的节目就是吃元宵,赏花灯和放烟花了。但不少现代人有所不知的是,历代元宵佳节也会卖皮影,演皮影戏。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告诉记者,历代元宵节还会举办民间花会,出售一些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就包括皮影。
据了解,皮影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汉武帝刘彻心爱的妃子李夫人死了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上面的诗歌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到了唐代,皮影戏是一个人表演一个人说唱,但没有故事情节,到了宋代皮影戏是一边演戏,一边有丝弦伴奏,有了故事情节,也是在宋代有手工业者专门卖皮影。
北京皮影戏路家班第六代传人路海是北京著名的皮影艺人,对于皮影戏和皮影,他可是行业的权威之一。他告诉记者,皮影艺人在演出的时候,有自己的水牌,是供人点戏用的,上面写着戏码,有文戏、武戏等。当时北京有几个皮影小剧场,如西单、劝业场、老东安商场等,一般都是剧场老板与皮影艺人合作演出。“一次元宵节,有人出了30万元(当时以万为单位的,相当于30元钱)给皮影艺人,这就相当高了!”路海说。演出结束后,收入一般是三七分成,老板得三成,艺人得七成。当时在小剧场看皮影戏,实行计时收费,进去时给个牌,写上几点,然后出来时计算时间,十分钟两分钱。
而皮影的价钱怎样呢?路海告诉记者,1948年他的爷爷卖了两个皮影给英国人,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猪八戒,共卖了5美元,这在当时可谓天价。
谈到元宵节的皮影市场,路海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皮影艺术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外国人比较喜欢。”他在今年元宵节前夕,丰田汽车公司的联谊活动做了演出,十几分钟的节目,报酬是1000元。这几年元宵节,都是一些大公司和饭店请艺人表演皮影戏,有丰田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高尔夫俱乐部、顺义国际公寓的外国人等。但是,“今年元宵节我们倒闲起来了,看皮影的孩子少喽。”路海的话,道出了皮影戏在国内的现状。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唱歌卖元宵招来顾客
民以食为天,说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
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百姓纷纷购买,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果腹解馋之余,也表示收到了新春美好的祝福。
其实,我国南北方对元宵的叫法还是有区别的。现在,南方还是习惯称元宵为“汤圆”,做法也有所区别。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卖元宵的商家使出各种绝招招徕顾客。最为有趣的是摇晃笸箩的伙计们,一边摇晃笸箩一边唱歌,俨然歌者舞者,这会让行人不免驻足观看。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大庭广众之下,边摇边唱,边唱边做,边做边卖,仿佛大戏里唱念坐打,生意自然兴隆。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小伙子和大笸箩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旋转式电动滚筒。翻滚的过程依旧能吸引好奇的孩子。
但是,历代元宵的买卖与这些年元宵的热销相比,依旧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元宵一般都是自家制作自家吃”,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陶立璠想挖贝网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自家做元宵自家吃”的情况越来越多地被“买元宵回家吃”取代,尤其是在一些没有老人的三口之家。再从供给方——商家来看,元宵节是一次商机,有这么多人要购买元宵,怎能错过机会?一来二去,造就了北京市民排长队购买元宵的火爆场面。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对此认为:“商家利用传统节日抢商机,每年元宵节元宵大战逐年升级,一些大的食品公司大的饭店竞争激烈,这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是和谐社会的砝码。”
元宵节待挖商机
元宵节其实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新年刚走,接踵而来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了。在古代,元宵佳节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在宋代,甚至比新年还热闹,而到了近代,则渐渐冷却了。可见风俗也是随着时代变迁的。
也许,不少人还不知道,元宵节在古代还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古时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性友人幽会谈情。所以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有诗为证,宋代欧阳修一首《生查子,Wabei.com》:“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展现出了古代的情侣们元宵约会的情景。辛弃疾更是长声吟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这是当年元宵节最好的写照。
提起情人节,相信更多人所熟知的是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那漫天飞舞的玫瑰花瓣,那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甜蜜巧克力,那罗曼蒂克式的王子公主的美妙相约。
今年,传统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恰巧仅隔一天。在众多商家的心目中,两个“撞”在一起的情人节,到底谁的分量更重些呢?如果单纯从消费而言,情人节的商机和受关注度显然是略胜一筹。但辨证地看,也表明元宵节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平时两三元一枝的红玫瑰在情人节那天的价格要比平时高出5倍、10倍甚至几十倍。如果想买到略微便宜一点的鲜花,起码要提前一周预定。此外,以情人节为“诱饵”的纺织品、电子、珠宝市场更是火爆得一塌糊涂。反观我们自己的情人节——元宵节,似乎除了汤圆、看花灯、逛庙会及烟花爆竹外,似乎还缺乏销售热点。
诚然,对于节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文化渊源,不应只停留在消费的层次上面。但商品经济的今天,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更多商业内容才能给整个经济市场带来活力。如此看来,打造多元化的节日经济,将成为我国传统节日面临的课题之一。
历史上的灯市
小说《李自成》中这样描绘崇祯年间灯市盛况:
西从东安门外起,东到灯市口大街的东口止,估计二里长,几条街全是灯市。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到十七日结束,共有十天。白天是市场,晚上看灯。在灯市场上会集着各地商人,有南北两京的、各省的,以及外国的各种货物。从年代和范围上说,有三代以来的各种古董,有时兴的锦缎、刺绣、布匹、手工艺品、家常用具,还有西洋的自鸣钟和稀奇玩意儿。商肆按行业分类,各占一段街道。一吃过早饭,大小街道都涌着人流,到已时后就拥挤不堪。人们有买东西的,有看热闹的,有看稀奇开眼界的。
俗话说,灯市是九市开场,就是指附近的许多街道和胡同在灯市期间都随着热闹起来。晚上,店铺关门,通宵赏灯,放烟火。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安街,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缙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串钱。从灯的质料说,有烧珠料的、夹画堆墨丝的、五色彩纱的、明角的、纸的、麦秸的和通草的。从形式说,有百花、鸟兽、虫鱼、走马灯,巧夺天工。至于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从晚到晓,叫做太平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元宵轶闻
千金竞买米家灯
明清以来,北京因是帝都,故元宵节灯事甚盛,但当时名灯皆是出自南方,或者由南匠所制作。真正在当时称得上京城造灯工艺者的,米家灯可以为代表。
米家灯,为明末上元张灯之珍品,非仅制作精巧,且以绘米家园景及游赏活动为其特色,故为观灯者赞不绝口。因数量不多,到明初时便已经成为珍贵文物,价值千斤,为权贵家所争购,而仿制者亦不少。康熙年间高奇士所谓《灯市竹枝词》:“堆山掐水米家灯,模仿黄徐顾陆能;愈变愈奇工巧匠,料丝画更新兴。”可见其制。
唐宋帝王的奢侈元宵
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皇上不惜耗费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花样设计尽善尽美,让人目不暇接。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朝不仅在灯的制作上花样翻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宫中的歌女头戴花冠,身披霞帔,每一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300贯,整个元宵庆典的奢华可以想见。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为5天。因为放灯时间较长,商家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推出花样新灯。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皇宫内的灯山,上面有彩缯结成的文殊菩萨跨狮、普贤菩萨骑百象等装饰。工匠用轱辘绞水设计,随着菩萨手臂摇动,手指中流出5道水。
元宵节 创业 商机
作者: whensee 时间: 2010-1-3 09:56
看起来这本书好像不错啊。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2-1-31 21:36
顶顶~~
作者: karin 时间: 2012-1-31 21:56 标题: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作者: 温岭 来自:中国民族报 2010-02-23
闲人居士 供图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事物纪原》中说,汉代两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除燃放灯火外,还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据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逢元宵灯节,城乡人们都要耍龙灯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舞狮子也是我国的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除了“舞龙”、“舞狮”外,元宵节里,质朴的北方人还喜欢扭秧歌。元宵节里还有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等习俗。
在元宵节,我国民间还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