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宋代的蹴鞠运动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9-1 20:06     标题: 宋代的蹴鞠运动

2012-08-09   陈克双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下册


蹴鞠纹青铜镜
宋(公元960年-1279年)
直径10.6厘米,厚0.6厘米


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项足球运动,“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是皮制的球,所以“蹴鞠”一词就是踢球的意思。蹴鞠运动在中国起源很早,据《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就十分流行蹴鞠。到了汉唐,这项运动开始兴盛起来,这在史书以及唐诗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记载。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蹴鞠运动得到了极大发展。
这时的鞠球制作工艺大大提高。早期的鞠球以皮为之,里面填充毛发,至晚唐球壳已由原来的两张皮发展成六张或八张尖皮缝合而成,内充以吹气的动物膀胱。宋代在此基础上,球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由十或十二张牛皮缝制而成,“密砌缝成”,“不露线角”,质量高的球要求重量“正重十二两”,形状要“十分圆”。
由于制作工艺的极大提高,使球更容易操控,宋代的蹴鞠向杂耍方向发展,观赏性更强。当时取消了对抗激烈的双球门踢法,多用单球门或无球门的“白打”踢法,更注重踢出花样,用头、肩、背、胸、膝、腿、脚部位踢出成套技法,使“球终日不坠”。
宋代蹴鞠运动踢法多样,观赏性强,流行范围较前代更广。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蹴鞠为乐。史书就记载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太宗集合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在大明殿蹴鞠。
随着蹴鞠的普及,当时还出现了专门的踢球组织—球社,如史书记载的“齐云社”、“圆社”等,球社有严格的社规,教授专门的踢球技艺及道德规范。城市中还有蹴鞠爱好者专门的运动场所,一些大的宴会以及店铺促销等经常会有蹴鞠表演助兴。当时还出现了很多由于球技水平高而闻名的“球星”,如《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范老儿等五位高手的姓名。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面蹴鞠纹青铜镜背面刻画了男女四人共同踢球的场景:左侧一个高髻女子正在踢球,球被颠在她的脚尖之上,右侧一个头戴幞头男子仿佛正在防守,另有两人在旁观看,场景十分生动。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