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台湾知名作家张大春与专栏作家小宝做客方所,进行了一场题为“城市靠谁来记忆——从刘呐鸥谈起”的对谈,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新感觉派”小说开创者刘呐鸥开始,解构城市记忆与城市人的生存处境,并解读城市与写作者的关系。
刘呐鸥是台湾台南人,家道殷实,曾游学日本,受到日本当时由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领导的“新感觉派”的文学流派的影响,回国后闯入上海,成为大都市的外来人。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但提起上海,更多人想到的是张爱玲,刘呐鸥却一直是一个被众人忽视的作家。因此,在对谈中,张大春和小宝都力挺刘呐鸥在上海城市文学记忆中独特的作用。
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要看这座城市有没有文学记忆。小宝认为,从文学记忆来看,如果想了解伦敦,得看狄更斯;要懂北京,老舍、王朔即是最好的诠释者;提起上海,就是张爱玲,但上海光有一个女作家太阴性了,而刘呐鸥笔下的上海则有着他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其作品中对于声色犬马的都市生活与作为欲望代表的女人这两个主题的书写,是具有超时空的话题意义的。而张大春则认为,刘呐鸥有着极其强烈的向外界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欲望,留下了包括小说、日记、电影等在内的相当完整的城市记录,特别是他的作品还融入了大量的外文词汇,非常生动地反映出当时上海的洋场文化特征。
讲座最后提及北京、上海与广州之间的对比时,小宝认为,广州的文化环境多元化,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时报记者 潘小娴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