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卡尔·赖希尔:《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打印本页]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8-27 19:53
标题:
卡尔·赖希尔:《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作者:[德]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 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7
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作者:[德] 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 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
版 次:1
页 数:447
字 数:496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16101223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国际学界对于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研究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突厥学家、文学家、古典学家都曾有涉猎,而且各个都是名家、大师,比如拉德洛夫、查德威克、哈托等等。他们的研究著述虽然不多,但水平都很高,在传统人文学术领域颇具影响。目前,引领国际突厥语民族史诗研究的学者当首推本书作者卡尔·赖希尔。本书运用古典学、比较文学、民俗学、口头诗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突厥语民族史诗传统追本溯源,探讨和研究了突厥语民族史诗的文类、类型、程式以及史诗歌手的创作、记忆,史诗的传播、变异等诸多问题,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史诗传统,史诗歌手天才的诗歌表达能力和生动的口头创编及记忆能力,并在宏观的视野中全面而深入地挖掘了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本质特征,颇见著者的学术研究功底。按照当今口头诗学领军人物之一,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约翰·迈尔斯·弗里的评语“对于各领域学者而言,他的研究犹如在世界上最重要而又最令人困惑的一些口头史诗传统中做了一次完整而卓有成效的旅行。”
该著是目前为止国际学术界对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口头传统,口头史诗研究的权威著作,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翻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也是我国有影响的突厥语民族史诗研究专家。译者花费数年时间翻译出版的这部力作是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赖希尔突厥语族民族英雄史诗研究力作。其英文版最早于1992年曾被列入国家上颇具影响的“阿尔伯特·贝茨·洛德口头诗学研究丛书”中在美国出版,随后分别被翻译成俄文和土耳其文,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出版,在国际史诗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和了解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传统的必读书。全书由导言、参考书目以及正文组成。正文部分共分九章。全面细致地论述了突厥语族民族的口头史诗传统。作者从突厥语族民族英雄史诗产生的背景入手,层层深入,从史诗歌手的特征、文化背景,学艺过程逐渐进入到史诗的演唱及创作层面,充分吸收了“帕里-洛德”理论和近年来有关口头诗学及民俗学相关成果,对口头史诗演唱,文类特征,故事结构,传统程式句法以及歌手在表演中的创编和技巧,修辞的风格,口头史诗在传播中的变异等诸多问题都有很精辟的理论探讨和独特的见解。全书约有50万字。
著译者简介
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 1943-),德国波恩大学教授。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1971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语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国际大学英语教授联合会成员,中世纪语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国际盎格鲁一萨克逊研究会会员,民族音乐研究会会员,国际阿尔泰学学会会员,国际世界史诗学会副主席等。研究领域包括历史语言学,中世纪研究(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文学),口头史诗和中世纪口头传统等。迄今已出版《乌兹别克斯坦的口头叙事诗》、《歌唱往昔:突厥英雄史诗与中世纪英雄史诗》、《朱玛拜·巴扎罗夫演述的卡拉卡勒帕克口头史诗》等专著十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作为《突厥语民族的口头史诗:传统、形式与诗歌结构》。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Adil Zhumaturdu 1964-),柯尔克孜族。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玛纳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吉尔吉斯共和国依山阿勒,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荣誉教授,艾特玛托夫研究院院士。长期从事突厥语族民族的英雄史诗、叙事诗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已出版专著《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中亚民间文学》,合著《柯尔克孜族民间宗教与社会》、《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及《东方民间文学概论》等。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主编序言
初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突厥语民族:背景和语境
早期阶段
游牧民的世界
中亚的突厥语民族
突厥民族的语言
第二章 突厥语民族史诗:早期文献
《乌古斯汗》(Oguz Qagan)
《突厥语大词典》(Divan lgat at-Turk)
《先祖阔尔库特书》(The Book of Dede Qorqut)
第三章 歌手:萨满、游吟歌手、诗人
史诗歌手和萨满
关于歌手的术语
卡拉卡尔帕克的“吉绕”和“巴合西”
乌兹别克的“巴合西”
哈萨克的“阿肯”
吉尔吉斯(柯尔克孜)的“玛纳斯奇”
“麦达赫”和“克萨罕”
第四章 表演
仪式性因素以及仪式的结构
表演和背诵:音乐特征
歌手与观众
第五章 文类
史诗
韵文和散文(Vee and Prose)
爱情长诗(Romance)
英雄叙事诗和英雄故事(Heroic Lay and Heroic Tale)
第六章 故事范型
《英雄康巴尔》(Qambar)和“创造英雄”(The making of Hero)
《阔尔奥格里》(或《呙尔奥格里》,Koroglu,Gorogli)和赢得新娘
《阿勒帕米西》(Alpamij)和英雄的回归
第七章 传统程式句法的多样性
程式、格律、平行式
程式和程式系统
主题的模式化
第八章 表演中的创作和记忆艺术
“即兴创编”和表演中的创作
变异性和稳定性
记忆的艺术
第九章 修辞,风格,叙事技巧
程式化修辞
人物
创编和叙事技巧
第十章 时间和空间上的转化
《阔尔奥格里》或《呙尔奥格里》(Koroglu/Gorogli):变异和传播
《阿勒帕米西》:变异与年代学
译者参考书目
原著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封底推荐:
该著的英文版列入弗里主编的“艾伯特·贝茨·洛德口头传统研究丛书”由加兰人文学科参考图书馆于1992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其土耳其文版和俄文版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面世,成为欧美学界研究中弧史诗传统的必读书。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赖希尔的史诗研究理路:既保持了传统突厥学重视语材料、重视田野调查的特点,又大量吸收了口头程式理论和其他晚近理论的养分,从而形成了视野开阔、材料扎实、论述稳健的风格。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赖希尔的作基本上是描述性的。他首先通过追溯历史和语言背景、梳理了史诗传统最初的文献记载,展示了歌手及史诗演述的生动图像,考察和研究了文类、故事范型和程式句法,并且探究了歌手“演述中的创作”、记忆、修辞和传播等问题。对于各领域的学者而言,他的研究犹如在世界上最重要而又最令人困惑的一些口头史诗传统中傲了一次完整丽卓有成效的旅行。
——约翰·迈尔斯·弗里(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
德国学者卡尔·赖希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突厥史诗研究专家。作为他的代表作,本书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对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演述语境、歌手、演述及演述中的创作与记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对突厥语口头史诗的传统程式句法的多样性、程式化修辞做出了精辟透彻的分析……其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树必将对我国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深入研究、史涛的理论建设起到推进作用。相信广大的口头传统研究者亦可从中受益。
——郎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文版前言
本书的读者不难发现,我对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认识从20世纪80年代完成对中国的访问之后得以大大加深。1985年,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北京的交通主要靠自行车,而且西方游客很难获得批准去喀什的巴扎游览。那一年,我有幸第一次遇见了柯尔克孜族著名史诗歌手居素普·玛玛依,并且在帕米尔高原脚下的盖孜村采录了《玛纳斯》史诗的片断。那一次,我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中国突厥语民族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后来被翻译成德文于1986年出版。稍后的1989年,我又有机会在新疆伊宁市、塞里木湖岸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首府阿图什采访了哈萨克、柯尔克孜族史诗歌手。我非常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德文化交流计划内为我精心安排了那两次旅行。我尤其要感谢上述两次旅行中为我担任翻译的赵丽娟女士(1985)和朝戈金先生(1989)。他们不仅承担了翻译工作,而且帮助我圆满地安排了在新疆的整个调研活动。此外,我还要感谢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分院的诸位学者和领导。
我的这本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荣幸。在中国访问期间以及之后,本书英文版于1992年出版之后,我又遇见了很多学者、民间艺人、学生以及其他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有机会探索和研究中国独有的多文化、多语言世界中的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领域。我非常高兴我的这本著作能够有中译文,并深深地感谢本书的中文翻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先生,以及跟我拥有20多年友情的丛书主编朝戈金先生。
我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在汉语世界里找到热心的读者。突厥语民族的口头史诗遍布西伯利亚到中亚的广阔地域,还包括中国新疆、土耳其以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它们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需要传承和保护。如果这本书,能够对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遗产有所帮助,也就达到目的了。我最后还要感谢对我的研究给予过帮助的所有人,尤其是史诗歌手们。在这里不可能列出一个长长的感谢名单,因此请原谅我用这种全球通用的方式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卡尔·赖希尔
2010年5月,波恩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