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潘光旦: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研究的开创者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2-3 23:01     标题: 潘光旦: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研究的开创者

潘光旦: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研究的开创者

□ 本报记者 赵志研

《中国民族报》2009年1月23日




  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中国化的先行者,潘光旦以高度近视、身残之躯,先后两次跋山涉水深入土家族聚居区,进行实地调查。他开创的“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研究”,不仅奠定了土家族研究的基础,更带动了一个民族的确认。

  1899年8月13日,潘光旦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市)罗店镇。潘光旦的父亲曾考察日本、学习新学,家风颇为开放。1913年,潘光旦北上清华求学,进入留美预备班。在校期间,由于参加体育运动受伤未及时治疗,潘光旦被迫做了右腿截肢手术,从此终生架双拐走路。1922年潘光旦毕业后即赴美,入新罕布什尔州汉诺佛镇达特默斯学院学习生物学。1924年获生物学士学位后,再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1926年获遗传学硕士学位。1926年,潘光旦学成回国,其后一直在大学任教,先后在上海的吴淞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等校任职。1934年,应梅贻琦校长之聘,潘光旦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从此成为清华最重要的核心和骨干之一,曾任教务长、秘书长、社会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作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优生学家,潘光旦学贯中西,研究涉及到许多领域。他讲授过的课程包括心理学、优生学、进化论、遗传学、西洋社会思想史、中国儒家社会思想史、社会主义思想史、家庭进化史、英语、中国文化等。他的研究著作更是涉及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遗传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众多领域。

  潘光旦早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优生学方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潘光旦由清华大学转到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担任中南民族研究室主任一职,他的研究重点也随之转到了中国民族史方面。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潘光旦开创的“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研究”,不仅奠定了土家族研究的基础,更带动了对土家族的确认。   

  其实,土家族的民族识别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提出。1950年,湖南永顺县的土家族女青年田心桃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却被误认为是苗族。在与苗族、汉族接触的过程中,田心桃发现自己的民族不仅在语言上与其他民族不同,在自称及风俗习惯方面也大不同。因此,她提出自己的民族成分是土家族而不是苗族,要求政府派人对土家族进行识别调查。

  田心桃的要求立即引起中央的重视,不久后中央就组织有关专家展开了对土家族的研究。作为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中南民族研究室主任的潘光旦,便肩负起对土家族进行调查研究的责任。因自己行动不便,他先派汪明瑀深入湘西土家族地区进行有关土家族现状、文化、风俗习惯等的调查,又派王静如对土家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而他自己则从二十四史等史料入手,深入地研究土家族的历史。为了追寻土家先民的来龙去脉,他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探寻,广泛阅读了先秦史籍、二十四史、各代记载南方的史籍、地方志、野史、笔记以及其他文献,摘抄了有关土家资料卡片几万张,前后经过4年时间,写出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这篇长达13万余字的论著,以大量丰富的史料、确凿的证据阐明:土家不是瑶、不是僚、不是苗、不是汉,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巴人一支的后裔。他把土家及其先民巴人置于中华民族大历史、大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摸清了巴人到土家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注意到了巴人融合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历史事实,从而为土家族的确认提供了历史的依据。

  在完成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以后,为解决土家族的识别问题,潘光旦又计划对土家族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研究。1956年,潘光旦拖着残疾的身体,两次到湘西、川鄂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进行调查,验证相关结论。潘光旦右腿抱残,行动不便,但他为了亲自搞清土家族的真实情况,让人用滑杆抬着,穿行在深山密林之中。一次,他要到一个土家山寨调查,因公路被挖断,潘光旦只好拄着双拐步行,来回走了六七公里路,拐杖将肋下都磨起了泡,有些地方甚至渗出了血。通过这两次调查,他摸清了土家人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调查的情况,认定土家族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这与许多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多次反复调查土家所取得的认识是一致的。1957年1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发文,正式承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几经曲折的土家族认定从此尘埃落定。

  凭着对土家族人民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执著追求,潘光旦走遍了湘西北、鄂西南的山山水水,为土家族的早日确认找到了许多可靠的依据,并奠定了土家族研究的第一块基石。因此,潘光旦的调查研究不只是在学术上开创了土家族研究的新时期,也在政治上为一个古老民族获得新生创造了条件。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