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墓葬研究中的问题:“偏爱”器物 忽略墓葬本身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7-30 16:02     标题: 墓葬研究中的问题:“偏爱”器物 忽略墓葬本身

2012-07-30 10:41:00 中国青年网

  近年来,考古发现捷报频传,引起民众极大关注。关注的焦点自然是诸多精美的随葬品。考古工作者似乎也有“偏爱”器物的倾向,多关注于对随葬品的考察和研究。为数不多的关于墓葬的探讨也多局限于葬制、葬俗等几个方面,而对墓葬本身,如墓圹、二层台、壁龛、器物箱等方面有所忽略。此外,当前关于墓道性质的讨论也陷入瓶颈,需要另辟蹊径,重新审视。

  (一)墓道。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墓道见于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约44%的墓葬带有墓道。这一部分墓葬的规模有大有小,随葬品也多寡不一。显然,墓道在产生之初并无等级之分。中原地区的墓道大约出现于殷墟一期,当是由西北地区传播而来。

  墓道的有无与墓主人等级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考古学界长期争讼未决的问题。这一困扰源自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之间的相互“抵牾”。《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有晋侯请隧之事,杜预注曰:“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悬柩而下。”这种“隧”即墓道的说法占据着历代学界的主流,今人也是如此。但实际情况恐非如此。考古发现,两周时期晋、卫、倗、应等国的国君墓有单墓道或双墓道,而虢、薛、滕、邿、 霸等国君墓却没有墓道。墓道的使用相对于同期的鼎簋制度、编钟制度而言,十分“混乱”,远未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程度。而且在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很多在鼎簋制度、编钟制度上明显“僭越”的国君墓葬并没有使用墓道。若把墓道作为帝王之制,实难解释。因此,晋侯所请之“隧”应不是墓道,而指其他。常金仓认为是旗制中高等级的“全羽之旞”,段清波认为是“乡隧制度”之隧。这些观点都值得重视。

  墓道的功用在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宋李如圭《仪礼集释》卷二十四曰:“羨道者,入圹之道,明器之属皆自羨道入圹口。”显然,墓道之用在于运送棺椁和随葬品。宋人 卫湜、魏了翁等也持此见。今人张应桥、魏建震等也得出过类似结论,而且指出不存在墓道等级制度。这一结论是正确的,但由于未能跳出考古学的藩篱,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墓道的有无,可能无关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而取决于当时的棺椁下葬习俗和墓葬的规模。它属于民俗学范畴,需要从民俗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在今天部分盛行土葬的地区还可以看到,埋葬时,棺柩由绳索等器械自墓口垂直放入墓底。从杜预注“诸侯悬柩而下”,可知这一落棺习俗至迟在西晋以前就已存在。而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绝大部分墓葬并无墓道来看,其时所采用的落棺方式也应是这种“悬柩而下”。理论上来讲,这种落棺方式,墓圹面积越小、墓坑越浅,越易操作,而面积越大、墓坑越深,难度就越大。当难度超出时人的操作极限时,就不得不开掘墓道以运送棺椁及大量随葬品。因此,大中型墓葬墓道的开掘与否,可能取决于各地对丧葬习俗的遵守情况和落棺器械的承受程度。对落棺习俗遵守较为严恪、落棺器械较为先进的地区,可能多循惯例垂直落棺;反之,则开掘墓道以运棺椁入墓。至于超大型墓葬由于墓圹深大,落棺和放置大量随葬品时难度过大,遂普遍开有一个或更多的墓道。墓道只是大型墓圹的天然附属物,实与等级制度无涉。随着岁月流逝,部分地区放弃了不易操作的垂直落棺方式,而采用了更为简易的开掘墓道运棺入穴的方法,并逐渐成为当地葬俗的一部分。今天的鲁、豫、皖、冀等省的不少地区都是如此。

  总之,墓道的开设,可能是垂直落棺的埋葬习俗向落棺器械的承受程度妥协的结果,是一种权宜便利现象,而不是制度规定,而且会因时因地而异,遂造成商周时期各地使用墓道的“混乱”现象。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地区主动采用了较为简易的由墓道运棺的落棺方式,并逐渐成为定制。试想,今天的垂直落棺与由墓道运棺的差异,也会给千百年后的考古工作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吧。

  (二)墓圹。首先是墓圹的长、宽比值问题。一般而言,墓葬的年代越早,墓圹的长、宽比值越大;墓圹的面积越小,长、宽比值越大。当然,墓圹的长、宽比值还与当地的葬俗和器物摆放习惯有关,例如,东周时期鲁东南一带的墓室一般分为并行的两部分,一部分为椁室,一部分为器物库(箱),墓葬宽度自然较大。而滕州薛国故城诸墓则是在棺椁外的头部上方设置器物箱,墓葬的长度自然较大。其次是墓口与墓底的面积不等问题。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多数土圹竖穴墓的墓口与墓底基本同大。但也有一部分呈口大底小状,整个墓圹呈斗形。此类墓葬在海岱地区出现较早,且最为普遍。斗形墓室似乎是东夷墓葬的传统做法,并在东周时期逐渐影响到其他地区,成为当时大中型葬墓的主要形制。大型墓葬的墓圹一般较深,墓壁容易坍塌,斗型墓室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部分墓穴较深的中型墓也有采用这一做法的。

  (三)二层台。墓葬中的二层台,在裴李岗文化、北辛文化墓地都有发现,之后的墓葬中也十分常见。二层台多为四台,部分为一台,二台或三台相对较少。一台的多设在头部,四台的多为熟台,少量为生台,个别墓葬兼有熟台和生台。另有少量二层台由卵石或石子筑成,主要出现在鲁东沿海一带。至于墓圹内设生台还是熟台,似乎并无区别,同一墓地既有设生台的,也有设熟台的。生台与熟台的取舍,很大程度上似乎是习俗与便利两者之间的抉择问题。至于二层台的作用,应主要是盛放随葬品、加固墓圹、便于棚护棺椁等。

  (四)壁龛。我国的壁龛墓始见于裴李岗文化墓地,之后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也多有所见,但比例都不甚高。夏商周时期,壁龛墓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较为流行,但在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以及长安沣镐、洛阳北窑等墓地所占比例都不高。东周时期,壁龛墓的数量大增,以关中一带的秦文化区最为常见,其次是楚文化区,但中原地区的壁龛墓仍然较少。需要注意的是,在非壁龛墓流行的区域,壁龛墓与同墓地的其他墓葬的墓向及葬俗多不相同,这说明这些墓葬的族属可能有别于同墓地的其他墓葬,其墓主人可能是来自于壁龛墓流行的地区。墓葬中壁龛的作用也有差异,秦文化墓葬中的壁龛多放殉人,而其他文化区的壁龛则多放置陶器等随葬品。

  (五)器物箱。墓葬中设置器物箱的做法,目前最早见于山东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墓葬。海岱地区商周墓葬中设置器物箱的做法比较常见。器物箱主要有三种:头箱、边箱或脚箱。此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器物箱,设置在棺下椁上,形成一种特殊的底箱。设有底箱的墓葬主要发现于海岱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但数量不多,分布也不广。墓葬中设置器物箱的做法,自龙山文化以来就以海岱地区最为流行,是东夷墓葬的特色。河南罗山天湖M11是山东境外目前发现的最早设置器物箱的墓葬,时代约当于殷墟三期。但直到春秋晚期以后,海岱地区之外的墓葬才逐渐流行设置器物箱。(毕经纬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