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傅瑾、陆骏造假 "海归教授"频频造假暴露啥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7-30 15:57     标题: 傅瑾、陆骏造假 "海归教授"频频造假暴露啥问题

21CN评论  来源:华声在线 | 2012-07-30 09:53:25 |

  高校早就不是一弯静水,在社会浮躁之风劲吹之下也是波涛汹涌,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景象。社会中存在什么不良现象高校中也存在,高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社会中不一定存在,高校甚至比社会还要狂躁。前几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曝出傅瑾教授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纯属编造,“她根本没有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今天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又曝出“陆骏教授把同名同姓的牛人简历拿过来,就申请到了青年千人和博导教授,真是牛逼大了。”实际上,在引进海外人才过程中,许多高校都曾曝出学历造假、成果造假等丑闻。

  诚然,这些造假者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他们缺乏起码的道德,侮辱了高校这个本来应该神圣的讲台。比如,傅瑾“博士”,她根本没有在哥伦比亚大学读过博士,可是她在2004年应聘厦门大学讲座教授时却出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证书”显示傅瑾在199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上面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导师和系主任的签名。厦门大学明确表示,这是一起十分恶劣的主观造假行为,严重违背学术道德,完全丢失学术诚信。在事实面前,傅瑾本人也不得不承认造假行为。

  北京化工大学陆骏“教授”造假水平比傅瑾要高一些,也要隐蔽一些,他是采取移花接木之术,将同名同姓的陆骏的学术文章全部说成是自己的,以此招摇撞骗。在陆骏简历的7篇重点论文,有一篇论文与耶鲁大学同名博士JunLu发表的论文丝毫不差,但耶鲁的JunLu博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而陆骏博士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且两人照片“长得完全不一样”,明显并非同一人。 “他自称1999年获北京工业大学/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学士,2004年获多伦多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多伦多大学2004年的确有一个JunLu获得博士,但他1999年在该校获得的是硕士,与陆骏所说不符,而且多伦多JunLu父母是台湾人。” “起个大众化的名字原来这么有用啊!”有网友感叹。又有人爆料,陆骏不仅冒用别人论文,连博士、博士后学位也是假冒的。

  谁都知道,学历造假,简历造假,成果造假,是会身败名裂的,那么为何还有人敢于造假呢,甚至还有外国人造假以应聘中国高校的高级职位?原因似乎并不在难找。

  在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下,人才泡沫越吹越大。中国人总喜欢做第一的美梦,什么事情都要争世界第一,高校也不例外。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高校拼命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可是在任何时候世界一流人才又都是稀缺的。怎么办?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那就是没有世界一流也要创造世界一流,于是各种各样的人才拔尖计划纷纷被制造出来,长江学者、闽江学者,泰山学者、珠江学者、千百万工程、特殊教授等等,五花八门,制造出很大的人才泡沫。傅瑾、陆骏们就应运而生。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于是甘愿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不惜杀出一条血路来。你不是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唯外国博士、外文论文是从吗,我就投你所好,编制出一个外国博士、编造一些外文论文出来,于是他们如愿以偿。傅瑾编造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之后,立即被厦门大学聘为讲座教授,4年之后又被聘全职教授,并为她申请“闽江学者”特聘教授。陆骏“教授”同样是投其所好,“把三个不同JunLu的博士、工作经历和论文凑成自己的,太有创意了。”结果,顺利地于2011年被北京化工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担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今年3月,陆骏又被推荐入选国家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成为“218名海外高层次优秀青年之一”,也是北京化工大学“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教师”。在这种造假过程中,高校领导往往与造假者心照不宣,因为中国的高校领导普遍急需政绩。在高校领导看来,不管是真政绩、假政绩,有政绩就是好政绩,所以有的高校在教授造假被揭露时,还打压举报者,保护造假者,如西安交通大学。这种拔苗助长、人工制造人才的做法,自然制造出许多人才泡沫,傅瑾、陆骏造假被揭露出来,就是人才泡沫破灭的开始。

  一方面大喊创建世界一流高校,一方面却不懂什么是一流。在中国高校的领导看来,所谓世界一流,就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待遇,只知道输血,却不知道造血。在一流人才方面,又认为就是外国博士、外国教授,最好是纯外国——外国人,外国博士。许多高校名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际上是首选“双外”人才,次选单外人才(中国人,外国博士),再选双内人才(中国人,中国博士),弄得中国博士无论如何也得到国外转一圈,镀上一层外国色,即使研究的是中国古汉语文学。至于一流待遇,自然是用美元结算,十几或几十万。许多高校大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际上对外国高校并不了解。傅瑾、陆骏们就钻了高校不懂什么是人才、不了解外国高校这两个空子。厦门大学承认,傅瑾凭借一份假的博士文凭就获得厦门大学推荐为“闽江学者”,是他们工作上出现了失误。傅瑾在2004年应聘厦大讲座教授时,提供了假的博士文凭,没有被鉴别出,这证明厦门大学根本不认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历证明书,水平高到这么一个程度,实在让人惊讶。教育部规定,海外应聘者的文凭必须有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公证,厦门大学却免了,被称之为失误。可是,对于后来为何推荐傅瑾为“闽江学者”,厦门大学却不加说明,因为再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出来。对于陆骏,估计北京化工大学估计也只能如此解释。中国的高校如果不在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方面下功夫,永远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是靠引进人才而成为一流的。某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某名牌大学引进之后,却被该校博士授予规定所束缚不得不另谋他就,可见机制才是出人才的根本,没有良好的机制,引进多少人才也没有用。

  (闲散一石)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7-30 15:58     标题: 两起造假事件拷问学术欺诈罪与罚

本报记者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30日   08 版)

    “人傻,钱多,速来”,对学术骗子频频来国内学术界“淘金”的现象,有人这样反讽道。

    十天之内,从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连续被曝光的两起海外高端引进人才造假事件,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国内学术欺诈行为的高度关注。

    对于最新进展,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傅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导师丹尼尔·皮欧梅利教授说,该校早就注意到傅瑾伪造学历和职称并同时在厦大任全职教授一事,在几个月前就对傅瑾进行了调查。

    方舟子从皮欧梅利教授那儿获得的消息是,目前傅瑾已离开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皮欧梅利实验室怀疑其论文数据有问题,正在验证其结果是否能被重复,现在还未查实有问题。

    如果说傅瑾的博士学位造假还算是“常规造假”的话,陆骏的“移花接木”冒用数人履历和论文的行为,就被很多声音认为“闻所未闻、匪夷所思”。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对此玩笑似地在博客中感叹:“谁说中国人缺乏创造性?”

    相继曝光的造假事件,暴露出国内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三人经历凑成一人,大胆造假“羞煞了中国人”

    7月20日,方舟子在微博上对傅瑾履历中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说:“我未能找到傅瑾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找不到她在哥大期间发过第一作者论文,仅此基本可判定她没有博士学位。”

    傅瑾2004年被引进厦大,担任讲座教授。从2009年9月起,被聘全职教授,同时成为福建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该计划全省每年仅几十人入选。

    方舟子断定,傅瑾是利用中美学位制度上的差异造的假:“美国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医学博士,可以去做博士后。所以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去做博士后。据同期在哥大医学院留学的人说,傅瑾就属于这种中国‘医学博士’后。”

    随后,方舟子辗转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位查询机构的信息,该机构称找不到傅瑾获得过哥大学位或曾经在该校入学的记录。

    《厦门日报》7月26日报道称,25日,厦大经调查确认,傅瑾应聘时提供的博士文凭“完全是假的”。这份伪造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上显示,傅瑾在199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上面甚至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导师和系主任的签名。

    厦大同时表示,将解除和傅瑾的工作合同,做辞退处理。

    7月27日,方舟子又在微博上称,有网友发现陆骏列的7篇高档次论文,全部是冒用耶鲁大学助理教授卢俊的成果。

    资料显示,陆骏2011年11月被引进北京化工大学,并很快成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方舟子将两人的资料检索出来比对后认为,两个人的学历、工作经历、长相都不一样,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在调查中,方舟子还有许多“有趣”的发现:陆骏不仅论文冒用别人的,博士学位也是冒用同名同姓者的。因为陆骏自称是1999年北京工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应用科学学士,2004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多伦多大学2004年的确有一个叫“Jun Lu”的人获得博士学位,但他是1999年在该校获得的硕士学位,与陆骏所说的不符。而且,多伦大学的“Jun Lu”父母是台湾人。

    同时,陆骏在简历中称自己在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间在美国默克公司担任研发科学家,方舟子调查后发现,默克公司确有一个“Jun Lu”,但是另外一个人。他断言,陆骏应是把三个不同“Jun Lu”的博士、工作经历和论文凑成自己的,“太有创意了”。

    7月27日下午3点多,方舟子发完微博后,又给负责“千人计划”的中央组织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打电话通报情况,当天下午5点22分,“千人计划”官方网站上贴出了取消陆骏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资格的告示。

    7月28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也在学校网站上发出《北京化工大学关于给予陆骏行政纪律处分的决定》的公告,称:“经调查核实,陆骏在求职应聘及申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的过程中,盗用他人(姓名拼音字母相同)学术文章,伪造经历,属于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陆骏本人已承认上述造假事实。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决定给予陆骏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在两起造假事件中,还有一些内情被披露出来。饶毅就在博客中称,有国外来信说,陆骏还曾通过用英文名字的电子邮件向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要过推荐信,这位得主并非其导师、也不是卢俊的导师,而是卢俊导师的同事。陆骏假扮卢俊要诺贝尔奖得主给推荐信。“这种做法羞煞了中国人”。

    暴露引进人才的审核漏洞

    这两起学术造假事件被曝光后,也引发了众多的质疑声,其中最大的质疑是,造假为何能大行其道?“这么多造假者,当初审批的那一关是怎么通过的?”

    据《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大学的解释是,傅瑾在2004年应聘厦大讲座教授时,提供了假的博士文凭,但是没有被鉴别出来。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海外应聘者的文凭都必须经过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公证。但是,厦大医学院当时认为,这只是每年一个月的讲座教授,并不是全职教授,因此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来审核。2008年,傅瑾应聘厦大全职教授,因傅瑾已经和厦大合作了4年,学校没有对她提供的证书等再做进一步的严格审核。校方承认在审核工作中存在失误。

    北京化工大学则未公布问题原因。7月29日,记者多次拨打该校宣传部的办公电话,无人接听。

    对于两人的造假,方舟子认为,这暴露了国内在聘用海外人才上存在着把关不严的漏洞,“低级的骗术都可以糊弄过去,其实这些事件有些学术界常识就应该起疑才对”。

    他以陆骏为例,陆骏凭出示的论文发表记录,可以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当教授,即使回国也可以在国内生物研究最强的大学当教授,“怎么可能去北京化工大学,不管北京化工大学在其他领域的声望如何,它毕竟不是国内生物研究的重镇,为什么决定聘用陆骏的专家、评委不觉得蹊跷?”

    学术界对此也议论纷纷。厦门大学中文系教师杨玲有在国外求学的经历,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国外博士求职时,都会在个人简历上,写下自己的导师和认识的几位知名教授作为推荐人,并提供他们的详细联络方式。只要雇主和这些人联系一下,基本情况就一清二楚。现在国内和海外联络非常方便,各高校人事处只要准备一个通用的表格,发给推荐人,让他们填好返还就可以了。这种例行公事,国外学者都不会拒绝的。而且他们是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可能与求职者合伙作假”。

    杨玲写道,这种验证方法,远比让“海龟”博士交个上千元,让教育部学位认证中心认证学历更经济、更保险。“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着障碍,那就是人事处不具备核查推荐人资格的能力。所以,还是得让各个院系的聘委会切实负起责任。”

    饶毅教授则表示,一般招聘要求应聘者给学术报告介绍其研究工作,招聘单位如果自己有多个懂行教授、或请外单位懂行教授提问、一对一交流讨论,“李鬼”不太容易能过关。

    饶毅说,陆俊出事的学校化工方向强,生命科学非其强项。引进陆骏的学院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副院长非长于生命科学,而是偏技术。“‘李鬼’如果有特长,我猜想是技术,但他偷‘李逵’的生命科学方面的文章,正好这一部分可能受害学院判断力不很强,就可能给蒙了,碰到‘好看’的履历,可能饥不择食,没有请专家发表意见”。

    “这个骗子被开了,下个骗子还会来,因为啥惩罚也没有”

    两起造假事件被曝光后,两校目前所作出的处理,都是予以开除。很多声音认为,这些学术欺诈行为,出了问题就辞退了事,造假成本太低。

    在国内科研学者聚集的“科学网”上就有很多相关评论。有人表示:“这个骗子被开了,下个骗子还会来,因为啥惩罚也没有。” 还有人说:“造假成本低是此类事件不断涌现的根源。对于造假者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纵容、隐瞒事实者一律加大打击力度。杜绝此类事件,必须让造假者及有关人员付出代价。”另有人认为:造假者“在职期间骗到的学术经费和个人收入这部分要没收和追回”。

    记者发现,傅瑾作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聘期为三年,每年奖金为人民币10万元。“闽江学者计划”同时规定,“有关高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的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记者了解到,傅瑾在厦大就有分配的住房。

    记者发现,“青年千人计划”奖励方式是:“中央财政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

    目前,厦大和北京化工大学都未公布对两人获得的上述奖励作出何种处置。

    记者注意,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曾建议加强学术诚信的法制化管理,他认为,应当尽快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纳入立法体系。通过立法,明确学术行为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使学术诚信的要求能够标准化和可操作。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举报机制,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与此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特别是对以虚假课题或项目等形式骗取扶持资金,甚至以虚假成果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建议设立独立的‘学术欺诈罪’,予以严厉处罚。”

    方舟子说,对于骗取学术经费,在法律上作出处理的早有案例。2005年,一个名叫刘志刚的自考生冒充北大博士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当成高级人才引进,获得4万元安家费、一套住房,事发后被以诈骗罪判刑3年零6个月。

    方舟子因此质疑这两起事件的处理结果:“对获益这么小的底层人才处罚这么严厉,为何对靠诈骗获益大得多的海外人才反而不追求其刑事责任?”

    对造假者是否应更重视其学术水平

    傅瑾博士学位造假事件被认定后,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看人才,应更重视其能力而非学位和学历。

    据报道,厦门大学在公开回应中表示,傅瑾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在厦大共指导了十位研究生;以她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是4.337;以她为主持人,获得了6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一项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前期项目;她还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其中三项是第一申请人,一项是第二申请人。傅瑾由此获得了不少“同情分”,有人甚至认为对她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沈阳大学教授喻海良在傅瑾事件发生后了解了下她的履历,结果发现,“她在Nature, Nature Medicine 及Nature系列子刊物上发表7篇,以第1作者在Nature发表1篇,以第2作者在Nature系列刊物上发表为4篇。个人感觉,就这个记录的话,即使是现在的研究热点领域,生命科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因此,个人感觉,她的水平应该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博士学位的。就这样一个情况,我就又想一个老问题,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文凭重要?”

    他撰文质疑:“能够在Nature及其子刊发表7篇,难道真的不如一个博士学位?”

    他的这种看法也遇到了反驳的声音,有人表示,“做假是诚信问题,这是不能容忍的,是一票否决的问题”。还有声音认为:“就事论事,我们承认她的能力配得上一个教授的职称;但是,学历造假是诚信问题,关乎职业道德。我想一个教授不光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即使学校不辞退她,她自己也应该辞职。”

    方舟子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傅瑾那些所谓Nature论文有的是发在Nature子刊上的,和Nature不是一回事,而且这是她在美国的工作,是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的,并没有独立做研究的能力,发表的论文不管质量如何,都应首先算是其导师的功劳。“既然连学位都敢造假,说明这个人的学术诚信存在严重问题,其论文的真实性也要打个问号。每次出现这种伪造文凭的事件,总有人说能力比文凭重要,其实这里涉及的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诚信的问题。对不诚信行为如此宽容,也是导致造假泛滥的原因”。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曾深度关注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王志国论文被撤事件,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匈牙利总统因论文抄袭被取消博士头衔,同时丢掉总统宝座,与之相比,国内对待学术欺诈的容忍度太高了,处理方式令人寒心。

    喻海良随后也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因为他发现,傅瑾不仅学位造假,而且根本就没有全职在国内工作,其在后面申请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行为。喻海良因此转而呼吁,“这件事不应该就这么结束了”。

    他表示:“不只是厦门大学辞退傅瑾而已,厦门大学应该自己承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这几年的待遇”。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7-30 15:59     标题: “低层次造假”背后是学术审核“盲视”

佘宗明  2012年07月30日10:25    来源:西安晚报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生科院教授陆骏被方舟子打假。28日,该校发布公告称,经调查核实,陆骏盗用他人学术文章并伪造履历,属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决定予以开除。公告中还称,陆骏本人已承认造假。(7月29日 《京华时报》)

说起来,陆骏所为,不过是种“低层次造假”:其主要论文、学历及工作经验,均假冒耶鲁大学同名学者卢俊,“移花接木”骗取名利。他在申请“千人计划”时,专业领域是材料科学,却提交7篇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跨学科申请,原来是“包装行骗”。因而,他的丑行被揭发,不是方舟子神勇,而是造假术低级。

对此,校方处理可算是雷厉风行,也不失积极诚恳。亡羊了,及早补牢是好事。可事后纠偏,无法补全前置性把关的“短板”。

应该说,将重名研究者区分开来,并非难事。在学界,同名者万千,总不能任由某些人冒名行骗吧?规避移花接木式造假,当有严格的识别机制。在微博上,就有科普网站讲,借用“商品条形码”的原理,每个研究者都有独一无二的标记,就不至于弄混此张三和彼张三的成果。

学术造假,就像学术场劣质的菜品。它本应由专业人士来“品鉴”,尽早倒进“学界垃圾篓”,以实现学界的自我净化。遗憾的是,在种种纰漏下,学界识别力的低下,已造成一种真空化的自治环境。“洋博士情结”,更是加深了学术鉴别的低效。

学术圈的“盲视”,让方舟子式打假更游刃有余。但你无法否认,个体之力虽能填补制度缺漏、学界失声的部分空格,但也难以“全面围剿”。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王志国论文造假,到洋教授蒂姆·柯斯基学术不端,能被民间揪出,不过属于小概率事件。

不能任造假这朵“恶之花”,蚀化着学术土壤。可学术审核的低分辨力,只会造就作伪的潜滋暗长,也消解了“零容忍”的实质意义,让它成了徒具姿态性的立场排队。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2-7-30 16:57

引用:
原帖由 Robot 于 2012-7-30 15:58 发表
在两起造假事件中,还有一些内情被披露出来。饶毅就在博客中称,有国外来信说,陆骏还曾通过用英文名字的电子邮件向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要过推荐信,这位得主并非其导师、也不是卢俊的导师,而是卢俊导师的同事。陆骏假扮卢俊要诺贝尔奖得主给推荐信。“这种做法羞煞了中国人”。.
人才啊!
太他妈的有创意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