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赤脚片 乡村记忆之23
[打印本页]
作者:
马佾
时间:
2012-7-30 08:28
标题:
赤脚片 乡村记忆之23
赤脚片 乡村记忆之23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衣服慢慢地添加着,妹妹终于盼到我那件黄布军装,四个兜上衣,一把扯过身上黑色土布上衣,在身前身后比划过来,比划过去,两手伸进衣袖里,纽扣在后,后背在前套着,两只袖子小半截飘荡着,她拧拧腿,扭扭腰,转过身子向,再向后,指着我叫,我是小交通员咧。新添的一件的确卡布中山服,又是四个兜,菜园子很多人都向往地样式。每多做一个口袋,也得一块布料呢,而每个人,每年可是只有几尺布票,还不够做一套衣服的。只有积攒两三年的布票,才能做一套新衣服,更何况,这些布票也得很多钱啊。弟兄姐妹几个的,家里从来是只给老大做新衣服,两三年老大个子长大穿不得了,衣服变小,才传给老二穿,这时衣服往往破了几块,裤子多半是膝盖处,衣服则是倒手拐子处,几个补丁显眼得很。毁皮的孩子,破烂的口子更多,裤脚衣袖口,屁股蛋子肩膀头,钱头断裂如张开的嘴巴。
新衣服配新鞋袜,纳鞋底是一件工夫活儿,费时费心,总要得半月十天的。妈妈每晚总要凑上昏暗的电灯泡下,把贴在门板上棕叶布片粘合的大块布片,做成鞋样,鞋底鞋帮,先是层层布絮平整清洁,依照鞋底的样子,包扎压实,再填上小片小块的片布,理顺平整后,又包上白布,沿着鞋底圈纳线了。有纳鞋底线的,直接沿边穿扎,有一支拨子,如同钳子,在大粗针穿过鞋另一面时,用拨子夹紧针头,拉过去:没有粗线时,就两股三股细线合成粗布线纳鞋底。一行行顺鞋样尖开始,一排排再往后纳,钢针粗大,鞋线粗壮,鞋底厚实,长长的粗线绕过母亲的身前膝边,隔两针母校在头上荡一下针,让它更滑利,穿过鞋底时更轻省,又能省去多少力呢?拨子的作用愈发明显了,母亲累了时,拨子会转过我们手上,两只手握住拨子,夹紧针头,使劲地拨呀拨呀,很少有拨出针头的时候。屋顶县挂的灯头昏暗,空旷的堂屋沉静,婶娘与奶奶也在拉鞋底,爷爷吸着烟袋,还有几个堂弟堂妹陪在旁边,叽叽喳喳地嚷着肚子饿。喝一碗水吧,早一点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纳鞋底的母亲与婶娘交流着,看在鞋底上纳出什么的花纹,是莲花还是牡丹呢,干脆纳一个鱼儿跃龙门吧,于是纳鞋底的线,不再走齐整平行的线路,而是跳过来跳过去,空白的小块如花纹,构成了理想中的图案来。这个活儿多半从夏天开始,在秋天结束,中间抽空做好的鞋帮子,一双双排列在窗台上,屋里有几口人,那些鞋底鞋帮多半是它的倍数咧。
不是所有同学都有新衣裤新鞋袜的。
雪花慢慢腾腾地飘散,屋顶上增添了一层薄薄地白,树枝丫略微变了色,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山群,穿着厚实暖和的衣裤棉鞋,极少数还戴着一只手套,没有认定左右的手套,三个指头露出,那是捏笔写字的,这里面自然有军和我。有父亲在机关上班,拿得钱略微多一些,增补家用活泛些啊。盛与板,就这么光着脚,坦坦荡荡地,随意踩着雪花,在地面留下浅浅的脚印,很快被雪遮掩住了。雪花越发密集的飘扬,天空中一片白茫茫,教室里的烘炉转出可怜的热汽,丝丝缕缕地被寒冷吸走,笼在怀里也没有多少暖和气息。盛与板兄弟两,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个破洋瓷碗,两边对角钻孔,穿上铁丝,在教室里叫嚷着,想烤火的就捡柴禾,缴给我就可以烤一会儿的。几茎枯枝,半片干瓣子柴,用石头把瓣子柴片砸绵砸绒。我借一个火种,可以吧,板对军说。那个时候,军的东西总是我作主,而我的物什呢,也叫军做主的,只要答应了,一定兑现,从不失信于人。一丝火苗从碗底飘起,左右摇摆着,舔舐着砸烂砸绒的细柴,两丝,三丝,一丛丛火苗晃动着,布满了碗内。柴烟也由一股股,一片片,一团团弥漫开来。哦,他们俩跑到院坝里,拎着拄在碗边的铁丝,抡园了胳膊在空中划圈,呼呼的风声,哗啦啦噼里啪啦的柴响声,火苗越来越大了。烟散时,一碗火炭,细细碎碎的小块,躺在碗底。铃声响后,碗自然在盛与板的怀里,下课后,才转过几位同学的身边,再次响起铃声后,又回到兄弟俩面前。赤脚在火苗上闪动晃过,飘动的火舌低低矮矮的缩回去,不敢舔舐那双冰凉的脚板么?
雪愈下愈紧,一片片盘旋飞舞,如旋风挟持,穿过教室窗户,钻进来。空荡荡的窗户孔,响起呜呜的鸣叫声,早上才贴在窗户上的报纸,早就破了几个孔,几片纸在鸣叫声中,哗哗地变大,忽拉一声,变成两片,如随风招扬的旗帜。戴着手套,怀里抱着烘炉,依然没有多少热气,老师转身板书时,前后左右几双眼巴巴的目光望过来,让我烤一会儿,就一会儿,好么?只能烤两分钟,就两钟,递过去烘炉,此后就是烘炉转动流移的时间,从左边出去,下课的时候,从右边最后位同学手中收回了。光着脚的盛与板,又叫嚷着,谁个烤火哟,快去捡些禾,缴给我,就可以烤一会儿的。他们的母亲不会做活儿,父亲又不大喜欢菜队上工,经常做些散工,挣此零花钱用,还有一个小弟弟张口要饭吃,家里基本是他们大姐上工的。如同他们一样的,还有武,那是孤儿,没有父母亲,只有一个爷爷陪伴他,在队上工挣工分养活他们爷儿俩的。
第二天上学时,再没有一丝别的颜色,满眼净是白,特别是屋檐关,挂着手臂粗细的冰柱,从屋顶一直拖到地面,半透明的冰柱里,星星点点的白,把青色点缀得更显冰凉。几家瓦房却只垂直细小的几棱,后院几家茅草屋的最粗壮,远远看去如同增添了几根冰柱,支撑着屋檐样,更多的石板瓦房,介于两者之间,也是我们敲击冰棍吃的最佳选择。瓦房太高啊,那些冰棱悬得高高的,茅草屋的冰棱,一敲就是一大把茅草掉下来,而且可以看到布满了黑色的细点,那都是平时茅草里积攒的灰尘咧。只有石板瓦,干净清洁,冰柱也很容易敲击断裂的。咯咯嘣嘣的声响,在那个早晨,每间教室里,上课下课时,轻轻地悄悄地响起。
院子里零散落下的冰屑,坚硬的尖刺穿透我们的棉鞋,有点烙脚痛咧。盛,板,武就这么光着脚,连一丝红肿冻疱也没有,更没被冰粒伤着脚底。他们高兴地扯下一大根冰柱,挥舞着如同一支枪,刺来刺去的。
乡村记忆之一 差点成为演员?
乡村记忆之二 砚盘里的香味
乡村记忆之三 一泡鸡屎
乡村记忆之四 学校大院
乡村记忆之五 一池荷花
乡村记忆之六 火柴盒里的世界
乡村记忆之七 冰棍
乡村记忆之八 榆钱儿
乡村记忆之九 鸟语
乡村记忆之十 小河沟
乡村记忆之11 拾麦穗
乡村记忆之12 守青
乡村记忆之13 晒场
乡村记忆之14 露天电影
乡村记忆之15 队屋屋基下
乡村记忆之16 队屋二楼
乡村记忆之17 折杨柳
乡村记忆之18 捉知了
乡村记忆之19 河堤
乡村记忆之20 梨园
乡村记忆之21 自留地
乡村记忆之22 同桌1
乡村记忆之23 赤脚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