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宗教与民间信仰”系列文章:论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 [打印本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2-7-18 22:31     标题: “宗教与民间信仰”系列文章:论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

作者:王健瑛 温州大学2010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

一、民间信仰是否属于宗教信仰的主要理由。
    开门见山,我觉得不属于宗教信仰,虽然有很小部分巧合的重叠和类似。
首先,从两者的定义出发。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在国家注册的五个宗教团体之外,中国各民族以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精灵崇拜,佛教、道教世俗化后的神灵,以及不同时代的地方神灵为主要信仰对象而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及其相关的驱鬼、算命、看风水等民俗活动的总称。而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这种宗教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从定义可看出两者的差异民间信仰是民俗活动的总称,而宗教信仰是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在一个范畴内。
其次,主要信仰对象不一样。民间信仰的主要对象是原始崇拜的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精灵崇拜,佛教、道教世俗化后的神灵,以及不同时代的地方神灵三个方面,它的范围很广很杂具有多样性,没有同意的主神,信仰对象也不专一。而宗教信仰的对象则比较单一,也比较规范,一般一个宗教它的信仰对象只有一到两个或是同一系列的神灵或其它,但都有一个主神。
再次、从两者的特征上看也不一样。第一、民间信仰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与松散性。民间信仰是流传于中国民间大众的一种信仰心理和信仰行为,它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农村覆盖面极广,而且信仰组织零散无序,没有健全的制约机制,大多数以一家一户或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作为祭祀单位。而宗教信仰则刚好相反,它的主体具有群体性和组织性,特别是制度化宗教它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固定的活动时间地点,不像民间信仰那么具有随意性,它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一般也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第二,民间信仰的动机和目的的多功利性:民间信仰的所有活动,都是从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的,具有相应的功利目的。如与本人、本家。本族。本地的利益有密切的关系等,他们的要求很世俗:求福消灾、招财进宝、延年益寿等等。而宗教信仰的动机和目的则不世俗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挺高。是一种心灵上的境界,但有时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它具有复杂性,这点是和民间信仰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民间信仰往往很少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一旦涉及它的性质就已经转变不再是民间信仰了。第三、民间信仰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动性和延续性。它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信仰形态,现代留存在民间的信仰习俗,不是一个时代形成的而是各个时代层积起来的,宗教信仰的内容和形式则不容易改变,它具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和严肃的入教仪式等,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几百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具有无比的神圣性。所以一般不易改变。第四、民间信仰发展趋势的俗世化: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民间信仰也不断顺应历史,迷信成分越来越少,健康成分不断渗入,从而使一些纯粹迷信的东西变成一种比较健康的、无害的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没有这些俗世花的东西的发展趋势,它本身的神圣性就决定了它不会太世俗,是高于生活和现在的。
尽管有些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会有小部分的重叠,如对观音的信仰但那并不是主要的,并不能说明民间信仰就是宗教信仰,它们的本质是不一样根源也不一样,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民间信仰不属于宗教信仰。

二、将民间信仰纳入宗教信仰范畴的积极意义?
如果将民间信仰纳入宗教信仰范畴,我觉得可以更好地发挥民间信仰的正面功能,能更好地凝聚社会群体、强化群体的认同与共识,理顺人际关系,也可以传承本土信仰,维护本土信仰空间。
首先,民间信仰就可以拥有像宗教教会、教团那样规定的组织机构。这样就可以改善民间信仰主体散漫性的弱点了,这样就变得更有秩序性了更有利于传播和传承传统民俗。
其次,民间信仰纳入宗教信仰范畴可以规范民间信仰的对象,变得拥有明确和特定的崇拜对象,不再是繁复庞杂的,就连信仰主题也是盲目的。
第三、民间信仰也可形成一些像宗教那样的宗派,便于宣传和传播。
第四、民间信仰也可以慢慢的形成一些完整的伦理的,哲学的体系,这样也有利于提升民间信仰的社会地位、理论思想地位。
第五、民间信仰纳入宗教信仰范畴就可以制定和有可遵守的像宗教那样的规约或戒律,这样便具有了规范性。
第六、也可以在广泛的信仰主体中培养像宗教那样的专司神职教职的执事人员,有利于松散的信仰主体有规律有秩序地进行信仰活动。
第七、民间信仰就可获得像宗教的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寺庙、宫观和教堂的。有利于信仰主体更好地进行信仰活动。
第八、民间信仰纳入宗教信仰范畴也有利于培养信仰者拥有像宗教信徒那样自觉的宗教意识,总而言之,就是更有利于民间信仰更健康的传播和传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