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北京婚俗:入洞房前不见面 喜宴必备四喜丸子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7-12 23:25
标题:
老北京婚俗:入洞房前不见面 喜宴必备四喜丸子
中新网 2012年07月10日 15:36 来源:北京晨报
民间老艺人臧鸿的儿子臧泉江。
现在,臧泉江坐在父亲的房间里接受来访,这曾经是臧鸿接待访客的地方。回忆起父亲的种种往事,五十多岁的臧泉江眼圈泛红,他说,尽管父亲已经过世快半年了,家人仍然要时时哄着老母亲,小心地不勾起伤心事。包括170种叫卖录音带等很多和父亲有关的资料,都封存了,全家人默契地遵守这个约定,就如当初一致向老父亲隐瞒病情一样。
臧泉江说,他和儿子会把老爷子的叫卖和婚俗艺术传承下去。
入洞房前不见面
老北京的婚俗仪式,大体分为四个步骤,相亲、合婚、放定和迎娶。有句老话叫“天上没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旧时男女结婚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在入洞房前没有见过面。说媒拉纤儿的人,有专门干这个的媒婆,也有街坊邻里爱管闲事的人。
媒人首先索取女孩的生肖属相和八字,拿着女方家备好的“四样礼”到男方家提亲,这四样礼是两瓶酒、两桶茶叶,打一点心匣子,再拎点水果。如果男方家看上女方家的,就会留人吃饭,算是同意了,若是看不上,就不备饭了。到女方家也是一样。
如双方都满意相亲结果,再根据男女八字检查二人的“三堂”。所谓“三堂”,就是查双方父母有无相妨之处。若能得吉,就可合议婚事,比如亲迎的日期,以及上轿、下轿和拜天地的时辰、方位等。
放定礼分“小定”和“大定”
合婚之后,就该放定礼了,分“小定”和“大定”,“小定”即初约,依双方家里的经济状况定,不过那时候人们讲究面子,即使借钱也要把媳妇娶回来。男方派“全和人”(指上有父母双亲,中间配偶健在,下面有儿女的女性)到女方家提交定礼,普通人家差不多都是四盒礼,如金镯子、戒指、如意以及钗钏钻珥之类的首饰,分装两盒,衣料和绣花裙子等物,也装成两盒。首饰以纯金为主,其次是包金,再次也有买银镯子的。
“大定”是正式婚约,两家不能反悔,男方需请“喜轿铺”抬着礼物送上门,第一台是命馆批的“龙凤帖”,上有正式结婚的吉日;第二台是“鹅笼酒醢”,鹅需染成红色,酒可以是一坛也可是两坛,如是两坛,需黄酒、白酒各一,即“金银二酒”,此外是送给女方的首饰、衣服等。
我们家祖上七代都开棚铺
嫁娶程序极其繁琐,一般百姓家庭要么不太清楚,要么当局者迷,怕组织不好,让亲朋好友挑理,多半都会请“大了”(liao三声),相当于大管家,对于棚铺、厨房、喜轿队都门儿清,在固定区域有较好口碑和名望。我父亲就多次当过大了,有时忙活几天,人家给两瓶好酒答谢,那会儿还不时兴商品经济,就凭着街坊间的人情。
我父亲也不以此为生,他的本行是棚匠。我们家祖上七代都是开棚铺的,臧家的“德胜棚铺”过去给皇宫搭过棚。父亲七八岁时就跟我太爷和爷爷学搭棚,“叫卖大王”是后来的事儿。搭棚以杉篙为梁、柱,浮立于地面,绝不刨坑掩埋,用麻绳捆绑,不用钉子。
旧时老北京人在四合院里搭喜棚,夏天时要做“两出水”,大檐得高过房檐,底下还要做个小檐,下雨时形成水道,不能让水流进棚里。两檐之间用玻璃,以便透光。现在几乎没人会做这种棚了,我也不会,老爷子都带走了,现在后悔没多跟他学点东西。
喜棚,特别讲究,四周均做出廊子,甚至搭成两层或三层楼形。棚顶的中心安有“天井”,中间镶嵌玻璃花饰,垂着缨珞,既美观又能透光。棚内外,凡能看到的梁柱、杉篙,都裹上红布,棚中的地面上,铺有红毡或地毯。棚口和大门都要装饰红、黄两色或红、绿两色彩球,有的则用红、绿、黄三色,取“连中三元”之意。
大户人家搭喜棚最少两天。
喜轿队训练有素
到了正日子,就派出喜轿队迎亲,有钱的人家娶媳妇场面特别大,各种仪仗排列的次序大约是“顶马”(在迎亲仪队中,有一人盛装骑马负责开路并指导整个行列)在最前边,后面旗、锣、伞、扇一应俱全;同时把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场面之大实在难以形容。
另有娶亲太太两人,娶亲官客二人或四人。也分乘轿子一块儿随仪仗前往。照例新娘的花轿不能空着,所以必须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幼童坐在里边压轿,而且手里还提一把茶壶,俗称“提茶壶的”。茶壶之中,装清水少许,豆腐一块,上插蝙蝠形红绒花一朵。因为豆腐与蝙蝠,第二字都与福字同音,象征双福临门。轿夫健壮有力,而且训练有素,他们统一行动,快慢一致,轿子不颠不晃,现代人即使办老北京婚俗仪式,也很难做到了。
男家为了能顺利达成迎娶新娘的任务,要在事先预备若干“红包”,各包铜元、制钱、或角票等,交娶亲官客见机备用;花轿抵达女家门前时,女家一定大门紧闭,娶客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这时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包儿”,娶客就把红封包递过去,里边才开大门。女家的执事们把娶客迎入院中,花轿也跟着抬入。
不过,我小的时候就已经很少见到喜轿队了。
喜棚搭好头一天要落桌
我哥结婚是1981年,经历了大地震,胡同里私搭乱建了很多小厨房,很少有地方能搭大喜棚。我们家住北京站后身儿,靠着河边,有点空地,搭了个喜棚,长二十米,宽四五米。里面能坐五六桌,加上家里的五桌,一开十桌。
喜棚搭好头一天,要落(lao四声)桌,就是请亲朋好友、老街旧邻先进来吃一桌。不像现在的婚宴,大家一块上来吃;没地方开那么多桌,这十桌吃完,赶紧规整好,开始下一轮,再开十桌。一般一上午只能开两轮。
那时候的喜宴,第一便宜,第二热闹,因为没有那么多饭店,好的饭店,百姓又承受不了。我1985年4月结婚,才100块钱一桌,算是特别好的,街坊们都说,老臧家的喜宴上有海参、鱿鱼、大虾、扇贝,有的人家没有这些,几十块钱就能搞定,起码“四大样”要有:鱼、鸡、四喜丸子、扣肉或米粉肉。
那时的喜宴特好,有人情味。
晨报记者 王文韦 文并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