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叶檀:四大佛教名山纷纷上市是谁之耻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2-7-7 17:42     标题: 叶檀:四大佛教名山纷纷上市是谁之耻

2012年7月4日 08: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选稿:李浩翔

  我们的时代将以一项新指标傲立于世界之林,刷新中国历史记录--四大佛教名山摩拳擦掌,准备上市或者已经上市。

  媒体披露,普陀山已组建旅游发展股份,计划两年之内上市并已经进入了上市预备辅导期;峨眉山已于1997年10月上市;九华山今年第三次闯关A股;五台山上市被政府列为重要工作之一。

  上市就有圈钱机会,圈钱才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流向当地财政甚至个人腰包,无论宗教场所还是旅游景区,在某些人眼中无一不是圈钱利器。宗教已旁落,成为整体旅游资产的一部分,神圣性让位于生财之道。

  整合宗教资源进入旅游链条,大多沿袭同样的路径,由当地政府主导,成立国有的或者各大股东联合出资的旅游公司,将当地的旅游资源一股脑打包整合进公司,忠实地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文化吃文化、靠着寺庙吃寺庙的原则。

  虽然有关方面为了保持宗教的神圣性,确立了一定的楚河汉界。今年6月5日,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明确表示,寺庙道观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需求的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反对打包上市。一旦地方政府将一座岛、几座山都划入旅游资产范畴,宗教资源还能在海外仙山独存吗?

  如普陀山组建的旅游发展公司,资产包括朱家尖旅游集散中心、普陀山索道公司、普陀山客车公司、普陀山客运公司、普陀山吉祥制香厂等旅游企业。从已有资料看来,佛教名山上市均以旅游资源为核心,必须将宗教场所排除在上市公司资产以外。而普陀山拥有包括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慈云庵在内的十五所寺庙和庵祠,这部分资产于上市公司又该如何划分呢?如果没有宗教文化,就凭客车公司、索道公司等,当地的旅游资产还有吸引力吗?

  再看另一项名实相悖的规定。按照规定,景区门票不能作为上市资源,这是为了杜绝提高上市公司业绩不断提升景区门票、把游客当唐僧肉的现象,但这样的规定难以治本。

  据九华山旅游2009年的招股说明书,在客运业务中,景区内游客运输车票不能自主销售与定价,而是跟景区门票捆绑销售,由九华山管委会以门票内包含的方式收取,再由管委会与公司按照19元/人次进行结算。事实上,任何一个旅游资源,门票必然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是游客的吃穿住行,尤其是以传统的文化、宗教资源作为招徕客源的旅游景点,门票更不可或缺。监管层作出门票不能作为资源的规定,旅游公司大可把门票分散、潜藏于其他收入中。在这方面,是很多中介机构与公司的拿手好戏。

  在国际上,传统的优秀文化资源,如作为公益性质的博物馆、教堂等,只是象征性地收取门票,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票费建议价25美元,附注上以乞求的口吻说:"为了让博物馆得到足够的支持,我们希望您按照建议价付款。"可见,没有钱的人可以不付25美元的原价。而在黄石公园,花费20美元就可游览一周;巴黎所有博物馆通票,两天39欧元,四天54欧元,六天69欧元,卢浮宫基本票仅11欧元。一些场所暑期还给予学生以免票待遇,彻底地实现公益原则。国外一些宗教文化自然资源的维护则由社会的公益基金捐助,实现了慈善与公益的正向激励。

  我国目前无法做到彻底靠慈善资金来解决文化历史景点的维护,但一些宗教场所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此时应该把宗教、历史遗存与旅游消费彻底分开,规定所有的旅游公司资产不包括宗教场所,不包括宗教场所的门票,而以旅游公司的吃喝住行作为主要盈利来源,是骡子是马,是盘剥宗教资源还是发展旅游业,拉出来遛遛。有人说,宗教名胜区域上市并未将宗教核心资源打包,这话古怪得很,难道乐山大佛的名号、难道一度被觊觎的少林寺等不是核心资源?

  上市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宗教场所与文化资源。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五台山上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金融资本手段实现低成本扩张,更好地保护开发,并整合其他优势资源,将其变成财富;二是通过上市弘扬五台山的精神文化,把旅游文化产业推向资本市场,使其传播更远。只是,以这些人对宗教的理解,来对宗教场所进行保护开发,能让人放心吗?

  上市就是为了圈钱,圈钱,再圈钱。宗教场所上市就是中国慈善与公益之耻,也是股票市场之耻,更是对很多人的精神家园的猛烈冲击。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