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会话分析的研究热点是机构性言谈应对与社会服务。机构性谈话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医患交际。最早以真实录音为基础对医患交际进行大规模研究的是Byrne和Long。他们于1976出版Doctors Talking to Patient一书,把医患交际纳入研究视野,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医学、语言学等。现有的从微观分析角度运用会话分析方法对医患交际的研究包括三方面:医疗就诊的整体结构;医疗就诊过程中各项活动和任务得以实现的序列结构;组成上述各序列结构的话轮是如何被交际者设计的。具体的研究课题涉及医生如何引导患者表述忧虑和症状,患者如何陈述自己的就医理由、发现病情经过,如何看待自己的疾患,以及医生如何对此给予回应,医生如何给出诊断结果和患者对此的反应,诊断结果的性质与诊断给出之间的关系,医生和患者如何协商选择诊疗手段和方式等。
信息不对称是言谈应对发起的前提
认知科学也对会话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2012年第1期专门探讨了知识论与会话分析研究的关系。John Heritage从多个角度回顾了信息不平衡与序列组织的关系问题,认为交际者之间存在的信息或知识方面的不对称是言谈应对发起的前提。言谈应对发起的状况有两种:一种是序列的发起者不掌握某种知识,这样的发起通常表现为提问;另一种是序列发起者掌握了某种知识,这样的发起通常表现为告知。交际者之间存在的知识不平衡是序列组织建构的发动机。此外,对于会话常规的研究依然在进行,该类研究主要分析在某种具体语言中,交际者通常使用何种常规语言结构和语言成分来执行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比如Curl和Drew研究发现,英语中能够执行“请求”这一社会行为的语言结构和语言成分很多,最常用的包括“Can/Could you...”和“I wonder if...”等。我们普遍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加礼貌,但是会话分析研究却发现:交际者在具体的语境下究竟选择哪种语言结构,取决于交际者是否有权力发出某种请求,如果交际者认为自己于交际对象的社会关系赋予了他提出请求的权力,那么他就会使用“Can/Could you...”;反之,则会选择“I wonder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