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 Sallie Westwood, “Re-Branding Britain: Sociology, Futures and Futurology”,
Sociology, Vol. 34, 2000.
②黄万盛、刘涛:《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价值》,《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③樊纲:《学习中国经验,加速中国改革》,《中国改革》2005年第6期;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社会理论》2007年第1期;李培林:《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社会》2008年第3期;温铁军:《“中国经验”与“比较优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④乔舒亚·库珀·雷默:《北京共识》,新华社《参考资料》2004年1月29日。
⑤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载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2页。
⑥李克钦、史伟:《“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经验”》,《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⑦郑杭生:《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再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⑧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社会理论》2007年第1期。
⑨石之渝:《中国研究文献中的知识伦理问题:拼凑、累读与开展》,载王荣华主编《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⑩ Georg Simmel, “Stranger”, In Georg Simmel,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0.
(11) Robert E. Park,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33, 1928.
(1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页。
(13) D.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ng theMiddle East,
Glencoe,Illinois: Free Press, 1958, p. 73;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1、454~455页。
(14)《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15) F. W. Riggs, Administ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4, p. 12.
(16)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17)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18)其实,多数人的“仇富”与少数人的“炫富”从来就是一对相伴而生的心理现象。显然,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炫富”的两个基本前提是:(1)“富裕”还没有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共同状态,它还是一种少数人“独霸”的稀缺现象;(2)无论是“富裕”的程度,还是“致富”的手段,都使多数人无法对其漠视或“淡定”。试想,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存在,郭美美类的“炫富”行为大概就只能是一种没有社会意义的个人癫狂。
(19)马广海:《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东岳论丛》2008年第5期。
(20)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页。
(21)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2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7页。
(23) Talcott Parsons, Social System,Toronto, Ontaria: CollierMacmillan, 1996, p. 96.
(24)许lang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5)姜锡润、王曼:《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6)王登成、房栋:《改革开放20年社会精神的转变》,《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沈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基本分析》,《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3期;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2期;李有发:《我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向及其相关问题》,《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
(27)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28)林南:《中国研究如何为社会学理论做贡献》,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9)周晓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
(30) James Peck,“The Roots of Rhetoric: The Professional Ideology of America's
China Watchers”,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1969(1);
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
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32) M.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 40.
(33) Ibid., p. 140.
(34)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第7页。
(35)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36)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第4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