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冯骥才“被高考”看其“灵性”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2-6-13 15:49     标题: 从冯骥才“被高考”看其“灵性”写作

从冯骥才被高考看其灵性写作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人是人性的简写。


  大,才能容纳;小,只能容忍。


  世上的石头全都彻底地燃烧过


  所以它们永远地沉默不语。


  老人在一个夕阳把他的银发照成金发的黄昏里,忽然悟到:


  全部人生,不过为了创造几件刻骨铭心的往事而已。


  ——冯骥才


  2012年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今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作家冯骥才的一段话:“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一时间读者的焦点又集中到冯骥才先生的创作。这一段文字来自冯骥才集数十年之功写作的散文诗。此一写作2009年曾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为散文诗集《灵性》。这本书可以说完全不同于作家冯骥才以往的任何创作。在很多熟悉他的读者眼中,冯骥才似乎已经不写小说,他已经投身到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中去,离开文坛很远了。其实,那是读者对他的误会。尽管从2001年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冯骥才没有再创作长篇小说,因为他实在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创作,但并不代表他已经不再创作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在繁忙的田野调查和四处奔走演讲的过程中,冯骥才一直没有放下他的文学之笔。可以说,他只不过换了一种文学表达的方法。“灵性”系列是其中的独特样式。


  在常年的民间文化调查和研究中,他写下了大量田野考察的随笔、散文,这些文字随性而为,常常带着新鲜的对泥土对文化的生命体验,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读到冯骥才惯有的洒脱和诗性,更有走近民间走近底层生命的悲悯,他为土地以及土地上凋敝的文化叹息呐喊,为一次次的“发现”而发出由衷赞叹!如果说我们把他小说创作之后的大量随笔散文创作归结为“行动散文”——在阅读中不仅领略作家活泼生动的思维跳跃,更因为其文字的写实性而产生对民间文化“紧迫情势”的关切,那么冯骥才的文学创作还有一条线也一直从来没有断过,那就是散文诗的创作。“灵性”系列文字构成了长期以来冯骥才散文诗创作的轨迹。


  在《灵性·序》中,冯骥才说:“我习惯在床头和案头放一些纸片,随手记下那些忽然掠过脑袋的思想与心灵的片断。当时并没有把这当做写作。现在整理出来,竟成一本书。”其实,作家真实地为我们透露了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的创作方法及来源。在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大量的民间文化保护研究工作中,文学创作几乎成为了奢侈的行为。但作家从来没有割断内心对文学的热爱,那来自生命深处的独立思考的冲动,让他要用个性十足而思想深刻的文字表达对生命、对人生、对世界、对土地、对艺术、对爱情的最充盈的认识。


  他自信在那一刻找到了一种方式,那是从纪伯伦从泰戈尔那里获得的灵感,用轻快的方式表达深刻的内容,用简洁分行表达充裕的情感,那些思想的羽毛找到了飞翔的可能。那就是散文诗的形式。


  我能够想象,在一个个难眠的工作之夜,当一个个如同神启的句子联翩而来时,作家的狂喜以及在疲惫中起身用纸片记录思想和灵感的场面。这一定是有着极大心灵硬度的人。在整日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之后,在喧嚣和热闹中,他能将自己的心灵很好地整理,并且用散文诗的方式不断对抗世俗对纯净心灵生活的冲击。其实从事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眼见着每隔一段时间,一些还很熟悉的民间文化就被商业化或者濒于灭亡,抢救的步伐总是落后于其消亡的速度时,每个人心里都有几分辛酸。冯骥才更是如此,加上他本就是作家,敏感的内心让他常常陷入一种自责和屈辱中。他感觉自己保护的力量太过微小,因此他要拼命地奔跑,不停地呼吁,不放过任何传播思想的机会,只为了让更多人听到来自知识分子良心的声音,让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的疼痛。抢救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常年来的慕名来访者都足以将他创作的时间打碎。


  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忘记:文学是他的心灵磁场,是他心灵的舞蹈,他需要她。


  没有时间创作,并不代表就停止思考。冯骥才眼中:思想是文字最有力的武器。要想让你的文字立起来,而且有力量,必须要有作家艺术家独到的认识。所以,他就是再忙都会让自己在进入书房的那一刻冷静下来。而年深日久的思考又往往在夜深人静时化为灵感登门而入。所以,他在床头准备下纸片似乎就在迎候灵感的到来。


  可以说《灵性》一书中收录的都是冯骥才富含诗意与哲理的短语,包括了对自然、生命、人生、生活、艺术、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沉思和感悟,是一部决不亚于《飞鸟集》的著作。它似乎又是一本枕边书,当你遇到困惑或者你随手想看什么的时候,就可拿到它,随意翻看你可能就会看到这样的文字:“人是人性的简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常常蕴涵了作家的人生体验和阅历。只一句已经将人是什么做了独到的解释。所谓的人就是充满了人性善和恶的综合体。每一个活泼的个体生命,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世界,因此人是复杂而丰富的。而从字面看来,“人”这个字当然是“人性”这个词中省略的那一个字,仅仅是字面上的省略吗?答案令人深省。人离不开人性,没有人性的人是不完全的;而只有性而没有“人”的人只能是另一种极端的动物。就只7个字,可以阐释的空间太大了。而诗歌贵在领悟和感受,一旦阐释开来其诗意之美就会消失,可人类历史又是不断阐释的历史,明明知道阐释就可能是误读,但读者总愿意在冒险中试图得到更多。


  “想多活一些时候吗?去设法把别人拿走的时间拿回来。”这句话可以和前面所述高考作文题所引进行互文的关照。都是关于时间和生命的追问。如何看待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时间。这中间其实存在着辩证法。你可以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时间来。因为生命的伟大而得到永恒。你也可以用有限的时间去活出无限的生命活力,让自己为这个世界多做一些贡献赢得更大的生命价值,将有限化为无限,等等。在作家眼中,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生活是值得尊重的,因此我们发现冯骥才那些被读者广泛记住并流传的文章比如《珍珠鸟》《泰山挑山工》《捅马蜂窝》等无不表现了作家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健康认识。而作家的智慧和思想同样需要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认识。如果他忽视了珍珠鸟这样弱小的生命对人类的依赖,他的文章如何会发出令人至今仍旧回味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冯骥才的“灵性”散文诗写作还在继续,只要大脑出现一个很好的句子,不管多晚他都翻身起来记在纸片上,在他博客中不断更新的“灵性”系列文字正在告诉我们:那些睡梦中惊醒的“神来之笔”涉及到的范围如此之广。但共同之处是直对心灵,每一个人的心灵。你可以以为是作家写给自己的喃喃低语,但如果仔细阅读,那些话语又分明写给你我。作家冯骥才用一直以来的敏锐和智慧的文字在告诉我们那些人生的真相: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如何才能活着有意义;如何才能让爱情更持久。那样的文字让你看到了超然的态度、从容的姿态、看透云烟后的心清气爽。


  “大,才能容纳;小,只能容忍。”“世上的石头全都彻底地燃烧过/所以它们永远地沉默不语。”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这样的智慧。而只有有经历的人才能理解和感激与这样的文字相遇。这些文字真的够得上“信、达、雅”,一切的解释都多余,看不明白,重新再看一遍,如果还不明白,要么证明你太年轻还没有阅历,要么证明你的心灵已经如同死水感受不了风的吹拂。


  今年70岁的冯骥才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他将散文和随笔一篇篇地发表,以此证明着一个作家如果主动亲近生活,生活会多么亲近他。同样,在积极的呼吁和演讲,在积极的奔走中,他将自己的行走形成的思考又凝练成更为精粹的诗歌,影响着一代读者的心灵。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当“灵性”系列文字在新浪博客分次连载中,几百万铁杆粉丝的拥戴都证明了:这个时代仍然需要优秀文学的滋养,有思想的文学的滋养。到目前为止,“灵性”系列文字已经达到500多篇,而更多优美的灵性文字还在创作的途中。那不会是句号。“灵性”系列写作对他来说仅仅是开始。福建省高考作文以之入题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冯骥才独特的文学写作上来,使人们发现一片新的文学天地。


  冯骥才在“灵性”系列文字中有一段,我以为可以把它作为所有人或者作者自己的一个画像:“老人在一个夕阳把他的银发照成金发的黄昏里,忽然悟到:/全部人生,不过为了创造几件刻骨铭心的往事而已。”从小说创作到散文创作到散文诗创作,冯骥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和岁月给予他的智慧,很多人都惊讶于我们在小学、初中到高中课本中都能读到冯骥才的文章,惊讶于一个成名如此之早的文化人何以到现在还有着难能可贵的创造活力。读读《灵性》,我们能为作家找到答案,同时也为自己。


                               马知遥 发表于2012年6月13日《中国艺术报》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6-13 20:38

随着网络“微”时代的到来,慢节奏似乎变得不太可能,大家都在追求刺激快速的消费,于是,文字都成了可以把玩的东西,大家在吹捧、辱骂、戏谑中满足了精神的情欲,140字之外,还有什么?

怀念小时候一边做阅读题一边欣赏美文的感觉,沉浸在冯先生美妙的文字里,我甚至无数次幻想,那只可爱的珍珠鸟,是否在我的书桌上有过停留。。。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2-6-13 21:41

是啊。任何时候,任何职业的人都需要文学对心灵的滋养。。。。。。。。。美无处不在。愿我们对美的崇尚如同对宗教一样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