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读后感] 文明“并接”过程中的复调叙事—读《农民的终结》 [打印本页]

作者: 于洋    时间: 2012-6-5 17:10     标题: 文明“并接”过程中的复调叙事—读《农民的终结》

一、        引言:主要探讨该书在学术史中的位置,我认为有条线索,其一是(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转型社会学;其二是人类学从“没有历史的人民”到“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察。

二、本人认为与本书线索相关的基本书目。
1、【美】詹姆斯•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2、【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利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美】沃尔夫著,赵丙祥等译:《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二、        本书的基本情况:
作者孟德拉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曾任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孟德拉斯教授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接受社会学的专业训练,深受芝加哥学派注重经验研究的学术传统影响,认为理论的反思和推论必须扎根于定量的调查统计资料或定性的调查案例资料。。
本书基本内容:主要关注的是二战以后法国农民社会以及农民的命运所发生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原因。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七个章节。

三、报告中探讨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农业社会变迁?(第一章)
   2、农业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农民如何定位自身?(第二章、第三章)
   3、技术:文明接触的初始过程(杂交玉米)。(第四章)
   4、进入另一种文明形态后的农民(不同的企业家定位、职业、应对环境的策略)。
   5、终结,抑或是并接?—农业文明遭遇现代之途

四、与个人研究经验的对话,检讨人类学研究的不足。
   
五、相关问题探讨,与学友交流有关此书的阅读经验,以及相关研究体会。

   




一、        引言:主要探讨该书在学术史中的位置,我认为有条线索,其一是(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转型社会学;其二是人类学从“没有历史的人民”到“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察。

二、本人认为与本书线索相关的基本书目。
1、【美】詹姆斯•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2、【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利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美】沃尔夫著,赵丙祥等译:《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二、        本书的基本情况:
作者孟德拉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曾任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孟德拉斯教授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接受社会学的专业训练,深受芝加哥学派注重经验研究的学术传统影响,认为理论的反思和推论必须扎根于定量的调查统计资料或定性的调查案例资料。。
本书基本内容:主要关注的是二战以后法国农民社会以及农民的命运所发生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原因。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七个章节。

三、报告中探讨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农业社会变迁?(第一章)
   2、农业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农民如何定位自身?(第二章、第三章)
   3、技术:文明接触的初始过程(杂交玉米)。(第四章)
   4、进入另一种文明形态后的农民(不同的企业家定位、职业、应对环境的策略)。
   5、终结,抑或是并接?—农业文明遭遇现代之途

四、与个人研究经验的对话,检讨人类学研究的不足。
   
五、相关问题探讨,与学友交流有关此书的阅读经验,以及相关研究体会。
作者: 于洋    时间: 2012-6-5 17:11

读书会的发言提纲,在此分享。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6-5 23:00

于洋说的这些都是很宏大很重要的问题~

于洋主要论述的是法国农村,还是笼统的农村?

研究这个主题,可能需要避免农业-工业的绝对二元思维,把农村还原到具体时空背景中。
作者: 于洋    时间: 2012-6-6 13:39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2-6-5 23:00 发表
于洋说的这些都是很宏大很重要的问题~

于洋主要论述的是法国农村,还是笼统的农村?

研究这个主题,可能需要避免农业-工业的绝对二元思维,把农村还原到具体时空背景中。
我所言的文明并接中的“复调”就是要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其实这也是这本书的立场所在。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6-6 13:43

于兄“复调”的具体含义是?
作者: 于洋    时间: 2012-6-7 13:09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2-6-6 13:43 发表
于兄“复调”的具体含义是?
借用巴赫金的说法 , 主要指发过农民在接触到市场体系以及新的农业技术时结合自身的民俗传统所做的不同应对。我应该是你的弟弟,呵呵。
作者: 小城好汉英特迈往    时间: 2012-9-5 13:09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这个提法蛮有意思,很像萨林斯的《土著如何思考》里想要描述的那种文化关系:两个文化系统彼此独立且互相有区别,但又存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更大层次的文化有机体。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9-5 20:58

引用:
原帖由 于洋 于 2012-6-7 13:09 发表

借用巴赫金的说法 , 主要指发过农民在接触到市场体系以及新的农业技术时结合自身的民俗传统所做的不同应对。我应该是你的弟弟,呵呵。
是的,应该来自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共时性研究、双声语、多声部……直至主体间性,等等。

摆渡婆婆会讲述许多“复调理论”的相关研究,但怎么理解或怎么应用应该切合自己的个案。。。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2-9-6 11:35

《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李培林,商务印书馆,2010年。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