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妙峰山:“娘娘”的娘家 传说更传奇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5-31 23:01     标题: 妙峰山:“娘娘”的娘家 传说更传奇

财经网 2012年05月31日 09:48

     这里是京城“五顶六庙”之首的“金顶”,其香火之鼎盛,引来头号铁粉慈禧太后。

顾颉刚将这里奉为“中国民俗学发祥地”,如今这里仍是北京人逛庙会或朝拜的圣地——
京西有座妙峰山,山上有座娘娘庙,任七百年风云变幻,只留下传说无数


这座汉白玉藏式塔开光时,请的是京城有名的现明大和尚

  【杨多杰/文、子胥/摄影】  

   变迁
  娘娘庙界的“旗舰店”

  如今,在北京城四五月份还想逛庙会,就一定要奔京西了。京西群山中,有座妙峰山,山上的金顶娘娘庙里有个老娘娘,据说特别灵。时至今日,每逢农历的四月初一到十五开庙。香火鼎盛,人头攒动。而这股子热闹劲儿,已经持续了几百年。
“敕建惠济祠”这个名字乃嘉庆皇帝钦赐

  妙峰山的娘娘庙位于大山深处,依山就势,错落高低。苍松翠柏掩映间,红墙灰瓦若隐若现。远远望去,宛如人间仙境。走进去您会发现,正庙中,有大小殿堂十四座。若单论规模,比起城里的雍和宫、白云观,真是小巫见大巫。但若讲香火,这座娘娘庙可丝毫不逊于城里的大庙。每年到了庙会,近到京津冀,远到江浙乃至东南亚一带,数十万虔诚的香客前来朝顶进香。几百档民间自发组织的香会,更是酬神献艺,施粥舍茶,场面之壮观,信众之虔诚,全国罕见。如今娘娘庙前,立有百十通汉白玉石碑。不同于其他庙宇,这些碑都是诚心的香客近年来新立的。足见这里香火绵延,至今不断。
旧时娘娘庙里的茶棚可供香客取粥取水,如今茶棚仍在,不过已变成游客喝茶休憩之地

  其实妙峰山的香火在清代就已十分旺盛了。这在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有形象的描写。不过在明代初建时,娘娘庙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庙。关于这座娘娘庙的来历,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村民所建。当地的村民称自己的祖先是明代从山西迁居而来的。
  山西人历来信奉后土娘娘,迁居北京后,也在村旁建起了后土娘娘庙。而老北京人讲究春季“借佛游春”,借着到京郊拜佛为名,踏春赏景。一些人来此,误将后土娘娘庙当成了碧霞元君庙,并出资修缮,香火逐渐旺盛。另一种说法是,妙峰山的娘娘庙是明朝太监所建,因为不远处的南庄村原来就是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庄园,因此这座庙也是那时建造的。不管哪个说法是真的,妙峰山娘娘庙的兴起,都与北京人的“娘娘崇拜”分不开。
  从明代开始,北京地区就形成了信奉碧霞元君的习俗。这位碧霞元君传说是泰山东岳大帝的女儿,所以也叫“泰山娘娘”。道教认为,碧霞元君主要是负责人间生育和保护妇女儿童。可老百姓不管那套,亲切地称这位慈眉善目的碧霞元君为“娘娘”,认为其是无所不能的女神,所以无事不求。到了清末,北京地区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竟有280多座。其中又以“五顶六庙”最为著名。而京西妙峰山的娘娘庙更是凌驾于五顶六庙之上,被康熙皇帝亲封为“金顶”,受四方香火。

看这浮雕您就知道了,娘娘庙里还有佛教势力

妙峰山娘娘庙的兴起,与北京人的“娘娘崇拜”分不开

  奇闻
  道观里和尚当家

  朝代更替,都没有影响妙峰山的香火。直到日本侵华时期,娘娘庙才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香路断绝,庙宇坍塌,一直没有得到修缮。直到文革期间,数百年历史的娘娘庙彻底毁于一旦。现在我们看到的殿宇,是1986年重新修缮的。如今的正庙位于高台之上,门前的广场上立着一座汉白玉藏式塔。这是1934年,北京城里一座高官所建的镇塔。修塔的材料是由圆明园挪用来的。为了赶着吉时,塔尚未建完就举行了开光仪式,请来的是北京城有名的现明大和尚。
  从那时起,来此朝拜的香客们,又多了一项新的仪式,叫做“拜塔”。顺着台阶而上,庙宇的山门面阔三间,正中拱形门洞,两侧有假窗,都是汉白玉镶边,显得气势非凡,门上有汉白玉匾额,上写“敕建惠济祠”。这个名字是清朝嘉庆皇帝钦赐,也就是在那一刻起,这座娘娘庙正式列为皇家庙宇。有了爱新觉罗家这个大客户,妙峰山的香火也就更盛了。
  山门殿内,左右各供奉着一尊护法神,左青龙,右白虎,完全按照道教规范布置。但说也奇怪,据庙里碑文记载,自康熙二十八年以后,这里的历代住持都由和尚担任。专家认为这是佛教势力扩大的缘故。但按守庙的老人小时候的记忆:是因为当年娘娘宫香火旺盛,有极个别的道士行为不端,对女香客不敬,被官府驱逐了。才换做和尚管理的,直到解放后,庙里还住着一位法号普月的老和尚。
  穿过山门,院内正殿就是供奉娘娘的灵感殿。以前北京城的妇女不生养,都要来这里磕头上香,施舍些银钱,同时,在殿内拴上一个泥娃娃回去。如果真的因此怀孕,从妙峰山抱回去的那个泥娃娃不能扔,要在家中供奉起来,孩子长大了要管泥娃娃叫哥哥,民间俗称“娃娃大哥”。这个习俗在北京十分流行,因此这也成了妙峰山娘娘宫的主要收入。除去灵感殿,正庙中还有观音殿、地藏殿、财神殿、王三奶奶殿等。香客到此进香,可以参拜到儒、释、道三家的神灵,真算是一条龙服务。
  因此,也有人说妙峰山的娘娘宫是一座神仙的
  Shoppingmall。如此会经营,这里的香火不旺都难。民国时,著名的学者顾颉刚带领学生,来妙峰山作乡土调查,观察了妙峰山独特的民间信仰,回去后写了中国第一篇关于民俗学的论文。因此,不少民俗学的学者,将妙峰山视作中国民俗学的发祥地。

  虔诚
  老佛爷是这里铁粉
  从正庙下来,旁边的跨院里设有不少的善会茶棚,不论男女老少都可在此自行取粥取水。至今有不少的香客,在此取用施舍的贡品。其实现代人又怎会缺吃少穿?为的也是广结善缘。民间更是传说,吃了娘娘宫的饭菜,可治百病。
  妙峰山香客虔诚,那是出了名的。大部分信徒,都以能亲自登顶为荣。要知道,如今您自驾车从西六环军庄出口出来,还要再开上一个小时的盘山路。何况当年交通不便,想要登顶进香,往返最少也要三天。有些老幼妇孺,实在无力进山,也要在北京城专门设置的茶棚里祭拜老娘娘,这种活动成为“顺香”。外地信徒不能到北京祭拜的,则要买上一个香牌,写上所祭拜的神名,自己的愿望和本人的姓名。托前往妙峰山的人带到庙内焚化,称作“寄香”。而在所有信众里,最为出名的,还要说是慈禧太后。
  清同治十二年,皇帝出疹子,慈禧太后为同治帝祈福。于农历四月初八,从颐和园出发。到了山脚下,为表心诚,慈禧太后决定要步行上山。其实上山前,思虑周全的大太监安德海已将山路整修成了石板路,以保安全。然而即使这样,慈禧从山下的涧沟村步行上山,走到半山灵官殿时,还是把花盆底鞋上的木跟儿崴掉了。恰巧当时的一座善会茶棚在此设点,专门义务缝补香客的鞋袜。鞋匠师傅帮慈禧修好了鞋,老佛爷大喜,封这座善会为黄会,准许在会旗上绣上万寿无疆。慈禧进香后不久,同治皇帝的病就好了。那年头不流行送锦旗,为表感谢,慈禧亲书匾额三块,派人送到妙峰山,挂在娘娘殿前。
  而自慈禧进香后,这头一炷香就算归了老佛爷,即使慈禧不到,后宫嫔妃也会争相前来。老百姓任是怎么费劲,也无缘染指了。
  除去上香,慈禧太后还爱看娘娘庙香会的表演。原来妙峰山的香会,分文、武两种。文会种类众多,像舍茶的茶叶会,舍膏药的膏药会,舍药品的暑药会等。而武会则以组织表演活动为主,为的是通过精彩的演出酬神娱人,但不管多精彩,也绝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卖艺的人更是把“为老娘娘当差”当成无比荣耀的事。武会表演集武术、戏剧、体育、杂技、音乐、曲艺于一身。相信在那次进香时,老佛爷没看够武会表演。《妙峰山志》载:“光绪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年,慈禧太后传看各种皇会十二项,表演团体七十余堂,会众近三千人。”由此可见慈禧对香会的喜爱。
  而不少献艺的香会甚至流传至今,来到妙峰山上,不难看到各香会的旗号:凡是写着某某“圣会”的,表明该会成立不足百年,写着某某“老会”,表明其会已经有百年历史。而写着某某“皇会”的,就是曾经御前献艺的香会了。
【作者:杨多杰 摄影:子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