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田珈宁和她的口述电影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5-29 15:38     标题: 田珈宁和她的口述电影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29日   04 版)

    “赵鑫手上拿着一个放大镜,边走边看,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通红的西红柿,摆在地中间。赵鑫蹲下将西红柿捡起来,左顾右盼,在找西红柿的主人……”这天,田珈宁像往常一样,坐在北京中国盲人图书馆五楼口述影像厅里,用她甜美的声音向观众席上“看”电影的盲人“观众”讲述着章子怡主演的《最爱》。

    田珈宁,一个不笑不说话的女孩,中国盲人图书馆里唯一专职的无障碍电影口述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给数千人次讲述了上百场电影。

    口述电影对语音、语调、语速、用词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没有一点基础又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田珈宁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于是,看电影,写脚本,打磨,请家人、同事听,征求意见……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口述一部新电影之前,田珈宁经常要自己先看上十几遍。遇到《建国大业》这种历史题材的影片,看上二十几遍都是家常便饭。有同事打趣说,十几二十遍反反复复对着同一部电影看,还要讲无数遍,估计正常人都要吐了。但珈宁对此却没有怨言。

    她说:“中文词汇实在是太丰富了,动词、形容词、副词、近义词多极了。要想最准确地描述画面,就得知道那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所以写脚本时常常要翻字典。”秉持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讲过了100多场电影之后,田珈宁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一个同事听过她讲的电影后说,曾经自己没看懂的电影片段经过珈宁口述之后,就看懂了。

    一天上午,窗外下雨,两个“观众”。让他们回去?直接播放录制好的光盘?两个念头在田珈宁脑袋里一闪而过。片刻,她决定:像往常一样给这两个人讲上一场。这之后,珈宁每周二都会准时守候在口述影像厅门口,只要有观众,哪怕一个,都要讲一场。

    家住丰台区菜户营的盲人老李最喜欢听田珈宁讲电影。“我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想过盲人还能‘看’电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只要有空就一定会来‘看’上一场。以前我只能听收音机里的电影录音剪辑,现在能像正常人一样‘看’电影了。”老李面露微笑地说。

    “现在从事盲人无障碍电影讲述工作的人实在太少了,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哪怕只当志愿者。这样,更多的盲人才能‘看’到更多的好电影。”田珈宁说着她的愿望,看了一眼手里攥着的《我愿意》脚本。

    本报记者 刘 彬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