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老区人自谋发展路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5-27 00:23     标题: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老区人自谋发展路

中国高速网 2012年05月25日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简称“香包节”,是陇东庆阳地区在端午节前夕举办的富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展示其黄土积淀深厚、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节。传说“香包”是当地妇女在端阳节制作的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绣花荷包,给孩子们佩带在身上驱恶逐魔、逢凶化吉。这种精湛的手工艺术被承嗣保留下来,成为现代黄土高原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远离省会中心城市和国家交通大动脉,改革开放以来,庆阳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边缘城市、农业地区的封闭状况仍然没有多少改变。许多外地人对庆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的还不知道庆阳在甘肃,更不知道庆阳的具体位置,出差探亲往往走错方向绕了远道;有的甚至不知道中国版图上有庆阳这个地方。这使祖辈生活在“天下黄土第一原”上的庆阳人无不尴尬备至。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时代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庆阳的外部形象竟然还是如此,不得不迫使庆阳人着力探究其在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具体缘由。

  庆阳上古文明亘长久远,早在20万年前,人类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文化灿若星河;庆阳又是革命老区,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片热土,播火浴血的正义酣歌仍犹在耳如泣如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星罗棋布;黄土高原造就的黄土风情别具一格,粗犷豪放,浑朴天成,绚烂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更是勤劳智慧的庆阳人民在漫漫长夜里点亮的灯盏,在敦厚朴实的心灵里开出的浪漫花朵,这样的山花烂漫,朵朵如诗如画。  

  庆阳人民勤劳智慧的本色决定了庆阳人绝不会甘于这种境况,“酒香止于深巷”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加快庆阳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进一步加强深度开发。那么,扩大开放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这就要千方百计使庆阳的名字响亮起来,最大限度地扩大庆阳的知名度,把庆阳的优势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广而告之,使其被世人所知,要想方设法把庆阳老区推介向全国全世界,要想方设法使庆阳的名气大起来,人气旺起来,经济活起来。但究竟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载体最有效呢?2002年撤地设市后的第一届庆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动员和开启民智,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想到了举办特色文化节会。因为只有先进的特色文化才能统领广大受众的意识形态,而这种特色文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才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这样的节会才更具有文化张力。于是,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小小香包作为庆阳特色文化的代表,文化含量丰富,历史传统古老,地域风格鲜明,内涵寓意深刻,技艺精湛高超,被誉为庆阳历史的“活文物”,足可成为庆阳的靓丽名片和发展信使。 后来不断增进时代内容,成为庆阳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甘肃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部署、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庆阳知名度,开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和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重要决策,每年在端阳节期间举办,成为庆阳对外开放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有效平台。“小香包、大产业”成为庆阳市妇孺皆知的发展理念。

  庆阳老区办节会,许多领导同志和全国知名学者给予了极大关注,薄一波、铁木尔·达瓦买提、王光英、马文瑞、贺敬之、张仃、靳之林等以及甘肃省的一些领导同志都曾热情题词,予以支持。薄一波赞誉“庆阳香包甲天下”,王光英称庆阳香包为“民族瑰宝”;习仲勋、许嘉璐、布赫、吴阶平等领导同志曾欣然担任节会顾问;《欧洲时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对庆阳进行了大力宣传推介;全国民俗学会年会在庆阳的召开,《走庆阳》、《看庆阳》、《庆阳历史文化揽胜》、《庆阳民俗艺术之魂》、《庆阳史话》等一批画册书刊的出版以及许多曾参加香包节的全国民俗学专家纷纷出版专著,对庆阳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研究发掘,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以征集香包节节歌为契机,开展的新民歌创作演唱活动,涌现出了《美丽神奇的庆阳》、《荷包飘香》、《欢迎您到庆阳来》等优秀歌曲,进一步推波助澜。

  一个独具匠心的民俗文化节就这样把庆阳无数璀璨的文化珍珠串连了起来,使她们闪耀出熠熠光芒,它以快捷的方式起到了全方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作用,高高树起了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旗帜,扩大了庆阳的对外开放,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平台,成为庆阳走向世界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庆阳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繁荣了文化艺术事业,带动了庆阳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促进了全市的城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催生庆阳文化驱动发展战略。老区人以自己的方式走向了崛起之路!(环球智讯编辑)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cngaosu.com/a/2012/0525/339338.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