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彝族“撮泰吉”传承人──文道华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5-23 23:30
标题:
彝族“撮泰吉”传承人──文道华
| 中国民族宗教网 发布日期:2012-05-20 | [ 来源: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 佚名
文道华,男,出生于1942年11月,彝族,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戛组农民。
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这一戏剧形态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彝文典籍亦无记载。板底彝族撮泰吉发源于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裸戛组,因无文字记载,可考证的传承情况不详,据现可考证资料证明,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由该组的文正洪承袭,文革期间因各种原因被迫中断演出,20世纪70年代初由文道华传承。
文道华的父亲文正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毕摩,善演撮泰吉,他所学的技艺是由其父亲所传授的,从其父上溯五代俱是毕摩,都参加撮泰吉的演出,而且都主演惹戛阿布。其父曾有一本折叠式的彝文小抄本,记录有撮泰吉和上溯十代演撮泰吉艺人的名字等内容,后不慎于1961年失火被烧毁,其中的具体内容,他也不知晓,以此口推,其历史当在200年以上。
文道华说:“撮泰吉在裸戛组是祖传的,父传子,传男不传女,因我是家中独子,所以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惟一的传承人。我是从12岁左右开始学的,当时在我们寨子,年年春节都要隆重上演(有时还受邀到周边村寨演出),大人演出到哪里我们一帮小伙伴就跟到那里凑热闹,扫完火星就拣鸡蛋玩,拣麻草编草鞋案,时间长了也就会了,父亲还偶尔给我开“小灶”。但是父亲传授给我的主要是祝语。祝语相当于撮泰吉世袭祖传的秘笈,外人是不传的,至于演出动作,整个寨子上会的人就多了,我的演出动作大部分就是跟已经去逝的周六斤学的”。
说起当初学艺时的点滴趣事,文道华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出演阿达姆的高朝方,在耕种劳作间歇休憩时有一个背着娃娃扭胯搓揉乳房的动作,他做了好久都做不像,没有‘女人味’,无奈他去请个正逢哺乳期的农妇做了几遍给他看,在旁人的指点下才逐步形象逼真。”文道华向其父亲学祝语时,因祝语太多太长,常常会颠三倒四,混淆章节,把扫火星祝语用在播种时讲,把训兽时的祝语用在庆丰收时用,为此,他还受了不少其父的责难。
文道华感觉自己年岁渐高,身体每况愈下,他的两个儿子因受宗教和现代文化等影响,不愿学更不愿传承。罗晓云是他的外侄,多次向他表明学艺愿望并承诺要一传到底。2002年10月文道华就收板底乡板底村罗晓云为徒,传教撮泰吉技艺。文道华说:“撮泰吉当时还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不知道它有多大的意义,只想到老祖宗传给自己的东西,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传下去,绝不能在自己手中失传而成为千古罪人。”为此,他先把撮泰吉的整套祝语毫无保留地一一传给罗晓云,一遍复一遍,记准记牢为止,然后手把手地教演出动作,每个眼神,每句发音他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演出技艺传教完,他还向罗晓云传教了面具、狮子等道具的制作技艺。直至罗晓云能带领一帮人独当一面,熟练演出,他才隐退,颐养天年。
2002年,撮泰吉获毕节地区首届民族文化博览会特等奖;2004年5月,参加在六盘水举办的“中国贵州彝族年会暨彝族文化节的演出;2005年4月,参加由大方县举办的“国际杜鹃花节”的演出;2006年6月,受邀参加贵州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演出。
链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撮泰吉”
“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艺术创作的结晶,源于生产生活,是彝族先民祈求祖先保佑,驱鬼逐疫,趋吉纳福的一种民俗傩戏。“撮泰吉”流传分布面甚小,但至今还在板底乡流行。
“撮泰吉”有角色,有道剧,有剧情,有傩面具五面。傩面具用杜鹃、青杠等杂木作料,将圆木锯下,对剖为二,取其一半,用刀斧粗略加工,挖空背面,将正面的眼口鼻凿通即可,然后用黑色颜料涂抹,再用白色颜料画上波浪纹饰,以示各角色的特征。其造型的特点为脑门格外隆凸、鼻子粗直修长,高鼻梁;眼睛外角上扬,呈逆八字型,无唇齿,无耳朵,给人一种雅朴、原始,怪诞,猴气浓重,无鬼气,无邪气,无秀气,无脂粉气,雄浑大气的感觉。
《撮泰吉》表演形式十分独特。演出多在夜晚进行,是当地彝族群众世代相传的一种独有的戏剧形态,因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为当地民众祭祀祖先、护佑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演出中人物角色所代表的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成份,体现了多民族交流互助的纽带作用,这一独特文化事象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民俗学价值。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