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经文辩读”在中国学术语境中的初次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5-14 21:25
标题:
“经文辩读”在中国学术语境中的初次实践
中国民族报 2012-05-08
本报讯 (记者蓝希峰) 2012年4月20日至5月2日,应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创新引智基地邀请,美国著名宗教学家、弗吉尼亚大学彼得·奥克斯(Peter Ochs)教授到该校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术访问。本次学术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主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奥克斯教授与中国学者主讲的两次共同讲座,奥克斯教授的个人讲座,以及与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师进行的一次在东方宗教与亚伯拉罕宗教之间的“经文辩读”活动。
本次活动向中国学术界介绍了“经文辩读(Scriptural Reasoning)”运动。该运动是比较宗教学的一种创新方法,由奥克斯教授与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卫·福特教授(David Ford)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不同宗教经典的互读互释,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对话,化解对立与矛盾。“经文辩读”提出两个重要的使命,一是各宗教对现代性问题的回应,一是以经典互读的方式开展不同文明、不同宗教间对话,以解决不同文明、宗教间冲突的问题。
在奥克斯教授与山东大学傅有德教授举行的“犹太教与儒家:回应现代性的不同方式”共同讲座中,傅有德教授介绍了犹太教在面对现代性时所出现的变革,并认为犹太教曾经在欧洲所遇到的现代性问题也是儒家文明当下所遭遇的,所以犹太教对于现代性的回应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奥克斯教授对此进行了回应,认为儒家文明与犹太文明面对的是一个共同问题,即传统文明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化。
在与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举行的“经文辩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共同讲座上,奥克斯教授介绍了“经文辩读”的历史,并认为“经文辩读”运动过去只是在亚伯拉罕系宗教之间展开的,现在它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在不同的文明之中起作用,未来更可以成为中西跨文明对话的模式。杨慧林教授对奥克斯教授的讲座给予了精彩的回应,他认为,“经文辩读”产生于释经学的基础上,在经典的诠释中,始终没有唯一绝对的真理,一种真理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发出,诠释的过程也会加入新的思想认识。尤其在中国的语境中,“经文辩读”还可以起到更大的效用,它倡导开放、反思的精神,对自我封闭、真理霸权加以反抗。无论对于“经文辩读”运动,还是对中国学术界来说,这种对话都是一种新的开始。
奥克斯教授的个人讲座——“当今亚伯拉罕系宗教间的关系与对话”,对宗教冲突这一问题进行了讲解。奥克斯教授认为,历史上宗教冲突最严重的恰恰就是同出一脉的三种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这三种宗教共享着相同的思想资源,却在两千年中始终冲突。他倡导“经文辩读”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这三种宗教之间的对话。
在“经文辩读”实践方面,奥克斯教授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研究基督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儒学等方面的学者一道,围绕“宇宙起源”的主题进行了一场经文互读的活动,比较性地阅读了各个宗教及文明体系关于宇宙起源的文本。这是“经文辩读”在中国学术语境中的第一次实践,也是“经文辩读”运动超越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与东方文明进行对话的开始。
奥克斯教授这次学术访问,为中国宗教学研究带来了一丝新鲜空气。相信在未来的宗教文明对话中,中国学术界不只是学习者,更是直接的参与者、重要的贡献者。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2-5-24 15:39
这项工作在我国还有一定难度,毕竟基础研究尚待突破。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