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实况报道(跟帖中)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2-5-10 17:59     标题: 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实况报道(跟帖中)

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邀请函及课程表



[/img][/img]



邀请函




尊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


        史诗研究和口头传统教学在国内外有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资相互借鉴和展开对话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保护中国各民族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并提升相关领域的多边合作和人才培养。“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IEL International Seminar Series on Epic Studies and Oral Tradition Research, IEL-ISSESOTR) 是在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和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由民族文学研究所及其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于2009年创办的年度类跨学科专业集训项目,旨在长线推进史诗学学科建设,为口头传统研究培养专门人才。

        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东北亚民族史诗学与神话学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主办,民族文学研究所及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承办,将于近期开班,欢迎各地学人参加。

时间:2012年5月22-25日
地点: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讲人及讲座题目:

哈布诺瓦 (俄罗斯卡尔梅克大学教授)
卡尔梅克《江格尔》搜集研究史略

荻原真子(日本千叶大学文学部 教授)
欧亚古层文化——“umaj”神话与礼仪

中川 裕 (日本千叶大学文学部 教授)
阿依努英雄史诗概说

陈岗龙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
从图像到史诗——蟒古思故事研究

塔亚 (内蒙古大学蒙文系 教授)
蒙古史诗传承习俗研究

斯钦巴图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青海蒙古史诗研究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本土界定


谨此诚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2012年5月8日



【备注】
1. 本期讲习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的资助,将为参会人员每日提供工作午餐一份;所有参会人员的住宿与交通等费用敬请自理。
2. 全程参与本期讲习班课程的人员,将获得由主讲人和主持单位签发的“结业证书”。
3. 由于场地限制,名额有限,有意者请填写“回执表”,并请务必于2012年5月20日前将回执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发回至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科研处。
传真:010-65134585 电话:010-85195635 / 85195626  /13810103906
联系人:意娜 博士
邮件:iel-keyan@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1层西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处
邮编:100732


附:回执表

  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
  (2012年5月22-25日)

回 执 表

(请于2012年5月20日前发送至iel-keyan@cass.org.cn 或传真至010-65134585)
----------------------------------------------------------------------------------------------------

姓名:                          职称:                            研究领域:
单位:                          电话:                            电子邮箱:

----------------------------------------------------------------------------------------------------

姓名:                          职称:                            研究领域:
单位:                          电话:                            电子邮箱:

----------------------------------------------------------------------------------------------------
注:此表可多人一同填报,复制表项即可。



【ATTN:课程表在7楼】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2-5-10 22:14

谢谢老师!辛苦您了,我想参加过的跟我一样都获益很多!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2-5-17 13:19

支持
作者: 土家寨子    时间: 2012-5-17 17:12

好想来听课啊 等下次吧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5-19 20:23

顶顶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5-19 20:24     标题: 2012年5月20日:报名截止

3. 由于场地限制,名额有限,有意者请填写“回执表”,并请务必于2012年5月20日前将回执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发回至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科研处。
传真:              010-65134585       电话:              010-85195635       / 85195626  /13810103906
联系人:意娜 博士
邮件:iel-keyan@cass.org.cn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2-5-21 17:33     标题: 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课程表


PROGRAMME

课 程 表



论坛下载:课程表 [attach]21714[/attach]
中国民俗学网下载:课程表>>>> (不需要宝葫芦)

或直接浏览:中国民族文学网   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10276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2-5-21 20:44     标题: 谢谢老师

明天起早床!
作者: 土家寨子    时间: 2012-5-22 08:05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早上好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2 10:03     标题: 哈布诺瓦教授:

卡尔梅克江格尔齐的流派与现代演唱方式研究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2 13:04

没见着野人呵!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2 13:24     标题: 下午开始

日本千叶大学文学部狄原真子教授讲学……ps:教授带着自己的老伴一起来的哦…很有爱…@!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5-22 20:32

朝老师致开幕词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5-22 20:33

卡尔梅克 诺瓦教授讲习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5-22 20:35

小江格尔奇(10岁开始,现在长大了 )现场演唱史诗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5-22 20:36

日本千叶大学 真子教授讲习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5-22 20:36

北京大学 陈岗龙教授讲习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2-5-22 20:42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2-5-22 20:32 发表
朝老师致开幕词
第四期l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今天在北京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朝戈金教授致开幕辞,他表示中国史诗学近些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史诗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原有的古典学和语文学的范畴,特别是在口头传统研究方面,史诗学为民族文学、文艺学、民俗学和人类学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借鉴,但同时要看到史诗研究进路本身的困难性,所以他建议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史诗学的研究并且为自己的学术规划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据悉,IEL史诗班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刚去世的美国著名口头传统研究家弗里教授就曾作为第一期嘉宾来到北京讲学。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5-22 20:50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朝老师还说20世纪著名的“伦敦史诗讲习班”开创了史诗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我们希望在21世纪初的时候,中国的史诗学讲习班能坚持10来年,这也是国际史诗学界薪火相传的事业!

参考: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2&NewsID=3365

“聚集了全球最有影响的史诗学者的“伦敦史诗讲习班”,不间断地活动了8年之久(1964~1972),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3 22:09

斯钦巴图老师下午的《青海蒙古史诗研究》很有启发意义。史诗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神话、故事、传说、歌谣等民族口头传统,史诗类型必须置于具体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中才能更为完整地予以解析。青海蒙古史诗融合了蒙藏双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出现了双语演述史诗、史诗泛佛教化、史诗与故事互换等情况,尤其是史诗与故事类型的互换个案中,与史诗艺人的习得、水准、受众、现场情境密切相关。
这或许也是国内史诗研究的一个突破点,毕竟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史诗仍以活形态方式延续,对史诗的内涵与外延、演进形态、与传统关系、口述与文本关系等诸多学术问题可以进行当下的、历史的、共时、不同区域多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本土史诗的共性与独特性的综合研究,观照国外史诗研究成果,庶几可补于国际史诗学研究。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09:14

2012年5月24日上午9:30
日本千叶大学人文学院社会研究所 中川裕教授主讲
《阿尹努民族英雄史诗的特点》(the character in Ainu Heroic Epic)
讲座由斯钦巴图主持,莎日娜翻译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09:17

有关阿伊努的材料介绍
    穿着盛装的阿伊努阿伊努(日语:アイヌ),或翻译成爱努人、爱奴人、阿衣奴,是居住在库页岛和北海道的原住民。在其他的移民来到日本列岛之前,阿伊努是在大陆和附近的群岛之间还没有造成广大的海峡的时代,从亚洲东北渡海而来。他们现今被认为是日本的土著,曾经占领过全日本。但其后逐渐被东北地区的中国人、高丽人、蒙古人、马来人、印度尼西亚人(包括印度支那与中国南部地区的居民)所驱逐,向北方退去,一支仅存少数人,残居于日本北方。阿伊努人的外貌与大和族人截然不同,他们眉突出,发稠密,眼圆而深陷,睫毛长而分歧,鼻垂直,脸和全身多毛。
  阿伊努(日语:アイヌ),或翻译成爱努人、爱奴人、阿衣奴,是居住在库页岛和北海道的原住民。在其他的移民来到日本列岛之前,阿伊努是在大陆和附近的群岛之间还没有造成广大的海峡的时代,从亚洲东北渡海而来。他们现今被认为是日本的土著,曾经占领过全日本。但其后逐渐被东北地区的中国人、高丽人、蒙古人、马来人、印度尼西亚人(包括印度支那与中国南部地区的居民)所驱逐,向北方退去,一支仅存少数人,残居于日本北方。阿伊努人的外貌与大和族人截然不同,他们眉突出,发稠密,眼圆而深陷,睫毛长而分歧,鼻垂直,脸和全身多毛。多个世纪以来,阿伊努人一直透过精堪的手工艺、传统歌谣、宗教仪式等去向世人阐述“阿伊努”所代表的含义。   “阿伊努”指的是“人类”、“我们”。这一词语极为切合他们的民族身份。居住于日本北方的阿伊努人享有高度的灵性文化,他们相信所有生物及非生物都是“卡姆伊”(kamuy) 的化身。这种植根于阿伊努人心中的信仰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近年来的DNA研究结果,倾向阿伊努人是日本远古时期绳纹族的后裔。
编辑本段历史
  北海道网走的阿伊努人(1888年)
  直至现在,阿伊努人的起源还是众说纷纭,疑云重重;1860年代,西方人惊讶地发现居住在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的外表非常像高加索人。长久以来,阿伊努人被认定与高加索人有着某种联系,因为他们看上去根本不像黄种人。DNA测试也证明阿伊努人具有非黄种人的特征,换句话说是高加索或中亚人种。虽然如此,他们的源头还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说来自北美印第安人的、有的认为是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甚至东南亚一带。阿伊努人在起源上和韩国人、日本没有任何关连。照推测,他们也许是在冰河纪末期被海洋隔断出路的一群晚石器时代人,定居在岛上,后来与亚洲裔人渐渐融合,就形成了今天的阿伊努人。所以说这群札根于那片土地,有着渊远历史的人们是极为特殊和非比寻常的。
编辑本段“阿伊努”和“虾夷”
  
  很多中文文献直接用日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民族“虾夷”来称呼阿伊努,认为这两者是同一个族群,而这种观点可能是有问题的。   北海道古称“虾夷”(日语:えみし、えびす、えぞ),日本史书上也有不少关于“虾夷人”的记载,但这些有关虾夷人是蛮民的记载大多都是虚构的。这些文献并非实际观察虾夷的生活、或运用可靠的资讯得来的;而只是引用中国古籍中有关蛮俗的记载而已。其中对虾夷人的描述,仅是对其畏惧与歧视而来。《日本书纪》中对虾夷的记载中写道:   “朕闻:其东夷也,识性强暴,凌犯为宗。村之无长,邑之勿首。各贪封界,并相盗略。亦山有邪神,郊有奸鬼。……其东夷之中,虾夷是尤强焉。男女相居,父子无别。冬则宿穴,夏则住樔。衣毛饮血,昆弟相疑。……故往古以来,未染王化。……即巧言而调暴神,振武以攘奸鬼。”   “东夷之中,有日高见国。其国人,男女并椎结文身,为人勇悍。是总曰虾夷。亦土地沃壤而旷之,击可取之。”   实际上,东北地方的古代虾夷族,是位于东部或东北之绳文人的子孙,他们风俗和生活习惯上和阿伊努差别不是很大。这些绳文人后来陆续加入日本民族的行列,即大和民族,而虾夷人是最晚加入的一支。当北海道形成阿伊努人时,他们并没有加入阿伊努,而阿伊努也独立的延续下来。
编辑本段制度化歧视
  阿伊努村落
  阿伊努在明治时期以后受到了严重的制度化歧视。1868年,江户幕府的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把国家大政奉还给明治天皇,日本历史上的明治时期正式展开。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将新都改名为东京。同年,在没有任何正式协商的情况下,阿伊努人所居住的“虾夷”被正式纳入日本的行政范围内,同时也被改名为“北海道”。再一年,现代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北海道正式实行,所有的阿伊努人从那时候起在行政上都成了日本人。在这之后,日本政府不但没收阿伊努人的土地,同时还将这些土地拨给新迁入的日本移民,以便鼓励这些新移民对北海道的开拓工作。过了没多久,北海道的人口就超过了100万人,该地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反而成了少数民族。   明治时期的日本政府,对阿伊努人进行种种的同化,阿伊努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都受到官方的禁止,成为和人眼中的“旧土人”,被迫强行接受日本人的生活习惯。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其表面上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救济阿伊努人和传授农业知识,但是在将他们定义为“旧土人”的同时,却也造成了对阿伊努人的制度化歧视,将他们刻意与“和人”做区别。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2847.htm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09:38

史诗因不同地域、传统、族群,在史诗类型划分上也有诸多不同。
从阿伊努英雄史诗而言,从现在搜集情况来看,可能比以前推断的年代更为久远。
中川裕教授放了一小段演述史诗的视频资料,阿伊努族人围火而坐,长老一边手持木棍敲打节奏,一边吟唱史诗。男人皆蓄胡子(族中如果男子犯罪以剃胡作为惩罚手段,中川没有胡子,他曾问长老,如果本身没有胡子的人犯罪了怎么办,长老说阿伊努人男人中没有不长胡子的!),妇女皆纹身。
阿伊努英雄史诗的一些文本内容特征:
1)英雄史诗的主人公必须是孤儿;
孤儿往往是父母早亡或战争中成为孤儿,由亲戚或村人抚养成人。这个孤儿幼年时期就以力大、有异秉而闻名遐迩。我们无法确认英雄史诗产生的具体年代,但这一特点是史诗产生时就与生俱来的。这在其它民间文学体裁中并不普遍,相对集中在史诗中,可以说,在阿伊努英雄史诗中更为突出,所有的英雄必定是孤儿出身。
原因何在, 一直在探寻。可能与阿伊努的传统密切相关,也有文化传播的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可能与蒙古族有关,那个时候阿伊努人还居住在俄罗斯地区,与其它部落发生战争时,蒙古出手相助而打败了对手,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民族关系。经过这样一个文化交流,蒙古族的神话、传说、史诗也影响、流布到阿伊努地区。《格萨尔》、《江格尔》史诗中也有主人公孤儿身份的类似情况。当然,对于具体文本比较,仍有待于藏族、蒙古族史诗学者的参与。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09:42

2、不只限于主人公,英雄史诗中的人物个个神通超人
自由地飞跃天空;
在海里像鱼一般的游离;
可穿越到地下和岩石前进;
双方打斗到撕裂内脏,胴体上下只剩下脊梁骨的状态也不会死;
即使战斗死了、在下一场面中又会若无其事地复活;
即使身处家中也可发现从海的彼岸过来的敌人;
凭身与凭身之间的互斗;
载着人像风一样飞;
刻在刀鞘上的图像(凭身)会现身打倒敌人;
会让主人公变成凭身的模样,让他变成强人。
笔者按:“凭身”可能与守护神概念相关,虽有替身的本义,关键是借助神灵附体才成为神人合体。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02

3)主人公的行为总是脱离阿伊努人伦理观
有时会暴怒,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为;
还会杀死自己的同胞,甚至兄弟姐妹;
这些暴戾恣睢是在瞬间完成的;
他把人杀死后装在一个巨大木盒子里,盒子打开后他们又得以复活;
阿伊努的史诗中复活主题较为突出,与现实逻辑不同;
两个阿伊努男子为了一个外族妇女而发生争斗。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09

4)故事情节本身有很多不合理的发展
猎熊的两个猎人发生争斗,其实二人是表兄弟关系,但二人并不知情,二人约好下一次决斗。读者以为第二次战斗时可能会相互认亲,但情节的发展并没有出现预想的情况,而是开始了另一个与前者并不关联的主题:爱情。也就是说前一个故事还没讲完就结束了。
也有部落之间战争的内容,但故事一开头讲了好多对方的情况,但等到敌方过来时,故事就嘎然而止。
中川认为这些故事可能是由不同的故事情节拼接而成的,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15

5)没有卡姆伊(kamuy)“神”
万物有灵观念渗透较深,从过去阿伊努观念来看,现在的电脑也是一尊神。
如火中本身有火神存在,神与人类同在,生活中的一切皆与神有关。
但,奇怪的是阿伊努英雄史诗里面并不出现神,而是借助守护神来达成的。这个守护神并非寄居在人们的身体中,而是通过一种神力的方式存在着的。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23

6)英雄史诗的娱乐性
阿伊努的史诗、神话、故事、传说、民谣都是很正统的,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反映了阿伊努人在特定时空中超越自身局限的要求。
7)英雄史诗的起源
阿伊努文学来源于萨满在举行仪式时所唱的歌,史诗也是与仪式中讲述英雄传说的传统密切相关。
中川认为外来传播说仍值得斟酌,毕竟文化主体的能动性。《哈里波特》风行世界,更多是为了欣赏,而非反客为主。

下节为提问讨论环节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32

提问一:
1、阿伊努英雄史诗中的英雄暴怒杀人情节,在其它地方的史诗中是否会有类似情况?比较研究做得如何?
回答:比较研究是重要的手段,荷马史诗中也有这样性格的人物,但与传统相关,如阿伊努人史诗中的英雄设置为少年,年少气盛,脾气暴躁也是符合其年龄特征。
2、史诗对于生存焦虑有何治疗作用。
阿伊努史诗的娱乐性最强,冬天晚上通宵达旦聚唱,同乐同享更为空出,这里面也有心灵安慰的治疗功能。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40

朗樱研究员:英雄史诗中的超人性特征并非是史诗的特征。在《玛纳斯》中也有诸多死而复生的情节。另外,阿伊努史诗的外来说值得商榷。因为在历史上阿伊努是个很强大的族群,只是在后来的殖民征服过程中衰弱了。外来说的依据何在?
中川裕:阿伊努史诗源于本土说也有不少支持的学术观点,但不能排除与外面文化的交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43

提问二
朗樱研究员:英雄史诗中的超人性特征并非是史诗的特征。在《玛纳斯》中也有诸多死而复生的情节。另外,阿伊努史诗的外来说值得商榷。因为在历史上阿伊努是个很强大的族群,只是在后来的殖民征服过程中衰弱了。外来说的依据何在?
中川裕:阿伊努史诗源于本土说也有不少支持的学术观点,但不能排除与外面文化的交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0:59

提问三:
仁钦道尔吉:在蒙古史诗中也有孤儿主题,但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而且在阿尔泰语系、西伯利亚地区民族史诗中也有同样类似的现象。关键是这些相似文化现象中的独特性。蒙古《格斯尔》最早是通过青海蒙古文翻译介绍过来的,作了相应的符合蒙古史诗传统的改动。所以我认为阿伊努英雄史诗与西伯利亚民族文化应该有关系。
郎樱:西伯利亚是一个比较大的地区,语族上有阿尔泰语、满古通斯语等多元文化现象,文化传播影响也是复杂的,单纯地说外来文化影响是泛化的。

提问四:
阿伊努本族群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史诗?
中川裕:区域不同,英雄史诗称呼也各有不同,如北海道以西、南部、萨哈林岛地区都有差异,包括史诗中主人公的名称,情节都有不同的差异。阿伊努特别尊重史诗演述人。史诗与现在阿伊努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无法推测史诗在其社会中的地位。演述人也并不认为他们在讲述自己的历史。“很久以前,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因中川裕教授需要回国,时间紧张,讨论到此结束。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2:33

特别声明:
以上讲座发言均未经主讲人审阅,仅供广大网友参考。转引时注明出处为盼。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3:54

14:00
主讲:哈布诺瓦 (俄罗斯卡尔梅克大学教授)
题目:卡尔梅克《江格尔》搜集研究的几个阶段

蒙古人民独特的史诗创作,共存在三个版本的江格尔: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蒙古国西蒙古,新疆卫拉特。阿尔泰人,图雅人,吉尔吉斯人。俄罗斯搜集核研究卡尔梅克江格尔,历史可推敲至200年前。欧洲人,俄罗斯人在内表现出对卡尔梅克历史、文化、风俗、丰富的口头传统和兴趣。史料证明,沙皇彼得一世时期开始搜集。1768-1774 一批俄罗斯考察队搜集卡尔梅克草原地区的史诗。
圣彼得国家历史档案馆、中央国家历史档案馆、人类民族大学档案馆、俄罗斯历史地理档案馆、军事历史档案馆等科研单位先后组成联合考察队对卡尔梅克史诗进行了搜集工作,并对搜集资料进行了分类保存。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学院档案馆也保存了第一次搜集史诗的资料。好多档案馆仅留下一些清单,最近几年不能复印原文,只能查阅目录。可能情况是档案馆中只有目录清单,而没有具体的材料,而且在历史政治变化中,有些材料与历史、宗教等材料混在一起。
俄罗斯人也是通过这些资料知道了卡尔梅克史诗存在的情况,当时搜集了《江格尔》文本20余部。贝格尔曼记录下来的《江格尔》部的内容是有关沙尔古尔古汗战争的故事,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第一批搜集者只留下了非常简短的材料,但价值非常高,因为当时搜集到了手写本史诗。因为人们对史诗的兴趣非常高,有些文化人专门记录下来了这些手抄本。
1883年,俄罗斯第一个蒙古史诗研究室成立了,研究室主任是克瓦利夫斯基,他们讲授《江格尔》的史诗,其中有个学生叫波波洛夫尼克,他翻译了米哈也诺夫翻译了当时搜集的一些清单,其中说明中提到《江格尔》是一部童话,介绍了史诗演述人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演述史诗成为他们的职业,他认为《江格尔》源于藏语,意思是“具有天赋的人”,里面信息包含了神人的内涵,即;另一种意思认为这一名称是从柯尔柯兹族中来的,意思为“统治全界世界的人。”波波洛夫尼克搜集的史诗大多是18世纪时的。他听当地人说,卡尔梅克史诗产生的时期是在17世纪中期俄罗斯人离开的时候产生的,但《江格尔》出现时间要晚些。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4:41

波波洛夫尼克的学生也在顿河卡尔梅克地区进行了搜集工作,并通过音标注音方式予以整理,方便了学者阅读。
第二阶段是进行深入学术研究。1923年乌拉基米尔佐夫出版了《蒙古史诗江格尔》,并对柯尔柯兹史诗《玛纳斯》进行了对比,还指出西蒙古是卫拉特史诗产生的源头,顿尔勃特人对史诗予以了很大的丰富发展,并对蒙古史诗的说唱艺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英雄”的新词,如成吉思汗与扎木合是第一与第二英雄的关系。波比、萨日耶夫、开基等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基通过对史诗内容、章节的研究,确定这部史诗已有500年历史,并强调500年是这部史诗最终成型的过程,而非起源的时间点。这一观点成为苏联文化部举办卡尔梅克举办《江格尔》形成500周年纪念活动的学术根据。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4:55

上世纪50年代,吉吉科夫出版了他的研究《江格尔》的博士论文;1966年卡尔梅克大学成立了一个《江格尔》研究室,主要负责搜集、研究、出版《江格尔》工作;米哈耶洛夫于70年代研究室出版了《江格尔概论》,指出这一史诗与不同民族史诗比较中的独特性。上世纪末,出现了一系列研究著述,俄罗斯《江格尔》研究团队开始接触中国研究成果,特别与新疆的《江格尔》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来的学者把卡尔梅克史诗置放到更为广阔的比较研究中,如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蒙古史诗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涅科洛德夫《蒙古族英雄史诗》是很重要一部著作,英雄叙事与形象成为重点研究对象,科尔沁、察罕尔不同部族的史诗,以及口头史诗与书面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对史诗出现时间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史诗出现不晚于成吉思汗之前,最初类型与结义故事密切相关。库吉亚洛夫对《江格尔》的文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别尔维耶夫出版了《江格尔的诗学研究》;也有学者对《江格尔》不同版本的类型、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5:13

今天上午提到的孤儿主题在史诗中较为普遍,但在不同民族史诗中有不同的表现。即使在同一民族内部,同样的母题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譬如,卡尔梅克的《江格尔》中宫殿在所有版本中都会出现,宫殿中勇士们的鳞选、宴席、誓师、战马、士气、出征、未婚妻消息,新疆版本中宫殿主题有战马、勇士、未婚妻的消息、宴席、鳞选,其中有相似的母题,也有不同的,这种相同的母题称之为“套路”。同样的母题在不同版本中有不同的表现,如宴会情形的具体情况在卡尔梅克与新疆的版本中也有差异。(用蒙古语阅读比较),宴席主题在新疆版本中用了十九行诗,描写江格尔首领用了十一行诗,卡尔梅克版本用了23行。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5:54

[attach]21763[/attach]


左边为俄语翻译祖春明(哲学研究所博士后),右为主讲者哈布诺瓦。(徐榕梓摄)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4 16:07

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基本上是在仁钦道尔吉、斯钦巴图、丹布尔与哈布诺瓦之间进行探讨,主要围绕《江格尔》的母题、情节、场景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俄罗斯的蒙古史诗研究现状、藏书情况进行了交流。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09:11

2012年5月25日9:30
主讲:荻原真子(日本千叶大学文学部 教授)
阿伊努英雄叙事诗-----由卡拉
主持:尹虎彬
翻译:毛颖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09:35

1、阿伊努口传文学研究的历史
中日的翻译有些差异,如中文的“口头文学”在日文中一般翻译为“口承文艺”,意为地球上所有人类社会用语言进行口头传承的一种文学形式。
特点:无文字社会
纪录:日语文字,拉丁文字
金田--京助(1892--1971),“阿伊努叙事诗研究”(1931年版)
金成(matsu)用拉丁文笔录,金田-京助注释(1959出版、1993年再版)
久保寺逸彦(1902--1971)“阿伊努叙事诗、神谣-圣传的研究。”
知里真志保(1909--1961)“阿伊努民谭集”(1981年版)
pilsudski brunislaw(1866--1918),1912 Mater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Ainu language and folore.他是波兰人,因参加革命运动被沙皇流放到萨哈林群岛,才有机会了解阿伊努的叙事诗及民俗。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09:35

2、阿伊努叙事诗的分类
1)uwepeker
讲述者: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体裁。散文、故事。
2)yukar(由卡拉)
分布在北海道西南部地区,以第一人称为主,韵文体。
A、kamuy yukar卡木伊由卡拉:神谣
kamuj=讲述人、动物、自然界
sakehe=中间反复插入的衬词。如神怎么说。
内容以教训,惩恶扬善为主。
讲述人以女性为主,有节奏。主题多样化。
B、神话叙事诗(oina)主人公=ainurakkur(阿伊努拉卡库鲁)=文化英雄。生活、习俗、文化的创造者。
C、YUKAR(由卡拉)英雄叙事诗
吟咏:用一种特殊的木棒在火炉旁边有节奏地敲打
讲述人与听众共同酝酿成故事空间
主人公=少年英雄
不有固定名称,以出身地命名
内容=是地域集团间的抗争、以及其它类型多样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10:17

3、英雄叙事诗由卡拉--虎杖丸
虎杖丸=刀名,刀鞘上雕刻有双龙、狼、夏狐等。
前言:
我是个孤儿,哥哥姐姐抚养成人,我家还有一个神发彦(美发男子),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有一次,石狩川的河口出现了一个金黄色的海獭,地方首领对大家好说:谁能把那只海獭抓到,我妹妹就嫁给他!
1)我悄悄地出了山城,向河口走去,很多勇士跃跃欲试,但抓不到就会死。我跳到河里,轻而易举地抓到了海獭。家人看到海獭,预感到战争会降临。
2)果真如此。为了争夺海獭,很多军队、勇士都来到山城争夺海獭。城中所有青壮年都出征,敌军中一个大力士将军把海獭抢走了,我追到海边的船上想抢回海獭,杀死了船上的敌人,并夺回了海獭。
3)船漂流到一个很大的村落叫欧曼培西卡。村长说:“西努他普卡的年轻首领是我们的外甥,我们不能与他为敌。”在那里聚集了很多从邻居村过来的人,我把他们全部杀死了。我和村长和他的妹妹一起回到了山城,与家人共庆凯旋。

4)怪物的袭来。回到家乡后,大家为了祭奠祖先,酿造美酒,摆了百酒宴席。这时敌人从四面逼来,那个带回来的女子用气息把敌人吹退了。后面来了两个敌军的首领,其身体由带有毒刺构成,村民与他们搏斗中被毒死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在战斗,我把虎杖丸插入在地板上。刀刀鞘上的狼神呲开牙,雌雄双龙竖起双角,夏狐跳起来冲向敌人,但我也中毒失去了知觉,由姐姐看护下得以生存下来。
5)这时,一个女子从海上来到村中,对我说:女萨满们发现乌卡木培西卡的女子称假病背叛了同伙,所以同伴们正在用开水折磨她。我虽然满身是佫,但马上跳到海中去救那个受苦的女子。最后把女子救回到村中,那个女子用她的气息治好了我的病。
6)抢婚与复仇:我与乌卡木培西卡女子一起生活。有一次,我进山狩猎。突然听到乌卡木培西卡女子的大声叫喊。原来有个敌人的首领为弟弟找媳妇抓走了我的女人。我与敌人首领决战,双方都受了伤倒在血泊中失去了知觉。后来回来途中来到海上国,与村中首领发生了冲突,我的女人在争斗中死了,敌方首领临死前说:“美女纳西夏牟村的首领正在等着你去送死呢!”
7)美女纳西夏牟村的战争:我到了那个村中,村民正在举行宴会。我先样死了村口的一个丑陋的老妇人,然后变成她的模样去参加宴会,并说:“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吧!”借助虎杖丸的神力,把这里的首领全部杀死了。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10:39

四、英雄勇士们的世界:阿伊努与欧亚英雄叙事诗的比较
A、主人公是孤儿或者无依无靠,或是天神的儿子,或是战争孤儿。从上述内容看,主人公应为天神的儿子,也有可能是父母在战争中死后成为天神。他的身份是一个城的城主。
鄂温克的勇士是urynhai的始祖。
萨哈的olonkho的勇士是从天降生的神。
KHAKAS的女勇士是从岩石里诞生的。
B、英雄或是能干皆身着华丽装饰的美丈夫或美少女。
如对抛依亚温派的装束的描述不厌其词。
C、勇士、英雄的远征
1)消灭敌人,携带新娘荣归故里;
2)为双亲报仇、携带新娘荣归故里,重建家园(黑龙江流域);
3)与怪物搏斗,救出妻子和姐妹。(阿伊努、萨哈、欧洲)
4)通过比武获得新娘(萨哈的olonkho、欧洲中世纪德国的叙事诗)

D、英雄和勇士能自由地来往天上、人间与地下的世界

鄂温克和萨哈的勇士及武器、马、马鹿都是是巨大的,且能说话。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10:48

E、女主人公既是勇士,又是巫师。
身份或是首领的姐妹、未来的新娘、抚养孤儿的姐姐;
可以在天上战斗(阿尹努)
用气息可以治病。(阿伊努、萨哈、鄂温克)
F、英雄、勇士的灵魂、生与死
阿伊努的主人公是不会死的,即使被敌人杀死后,其灵魂再生飞翔,肉体死而复生。
因生命之水而生。
灵魂的秘密藏:刀鞘。黑龙江流域,敌方会因灵魂的破坏而死亡。
叙事诗的女主人公、女性神灵庇护着英雄。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10:56

五、阿伊努口传文学的特点
定型与创造的生产性,以第一人称叙述与中间插入的衬词,洗炼和雕琢出来诗和韵律。
社旗的主题多样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世界
主人公没有固定的名字
主题不断分枝,变化很大
阿伊努叙事诗是其民族文化编织出来的文化世界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11:21

提问环节:
元朝统治东北亚时阿伊努史诗是否受元朝时期蒙古叙事诗传统的影响?
北海道阿伊努史诗是否受元朝时期蒙古叙事诗的影响,要与当时东北亚,尤其黑龙江流域的不同民族的叙事诗传统,二者之间文化、政治、宗教的联系方面进行具体研究,而非简单的说成受王朝或某个民族的影响。
陈岗龙:我也赞同荻原真子的观点:蒙古叙事诗与阿伊努叙事诗虽然有着不少共同的母题,但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传统、叙事诗发展状况不同,不能说阿伊努史诗受到蒙古叙事诗的影响。
荻原真子还介绍了日本国内的阿伊努研究现状,提到了阿伊努叙事诗传承艺人与黑龙江流域的萨满之间的关系。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5 11:29

[attach]21773[/attach]

左为翻译毛颖,右为荻原真子教授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5 20:32

朝老师在开幕式和结业式上的讲话 时长:1小时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5 20:43

结业式现场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5 20:45

朝老师做报告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5 20:46

会场花絮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5 20:47     标题: 荻原真子教授和哈布诺瓦教授发表讲习感言

[attach]21787[/attach]   [attach]21788[/attach]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2-5-25 20:56     标题: 关注中国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

   哈布诺瓦教授在会后感言中说:举办IEL讲习班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作者: 草民何    时间: 2012-5-26 14:32

做民间文化,并不意味着成天走在乡野里,也需要学理的梳理与交流。讲习班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途径,撒播了希望的种子。谢谢组织方的付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