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文学论述题》(续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孔军    时间: 2012-5-3 08:34     标题: 《民间文学论述题》(续帖)

中国民间文学(二)
1,        民间文学的含义和学科属性
2,        民间文学的起源与本质
3,        民间文学的创造、流传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4,        认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点,有何意义
5,        口头文学语言的魅力何在
6,        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形成的因素
7,        民间文学变异性特征的表现
8,        民间文学传承性形成的两大原因
9,        民间文学的功能。(实用,礼俗,娱乐,教育,审美)
10,        民间作品中表现出的民众道德规范有哪些呢
11,        民间文学的价值(认识价值,艺术价值)
12,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现实意义
13,        我国古代对民间文学采录的主要途径
14,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原则与方法
15,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了解这种关系对于探究它们各自的发展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两种文学之间的关系,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作用。
        在前阶级社会,口头文学是全民文学,是文学的唯一存在形式。 随着阶级的出现,文学也基本上分为两个阶级对立的文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地。就文学反映的两种不同阶级生活和他的传播手段来说,它们是不同的,但又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首先,从它们的来源来说,两种文学都必须承受着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接受原始社会全民文化的影响。其次,虽然各阶级所处的地位不同,立场观点不同,但是它们的文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客观现实,并且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而人类共同创造的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第三,一些进步作家要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也往往反映人民的某些疾苦,并主动地吸收民间文学营养。而民间文学也一定程度上借助文人、作家的记录、著作来保存,这就必然受到作家个人才能素养和观点的制约或影响。
     到了社会主义时期,各族劳动人民做了文化的主人,文字和文学已不为少数作家所专有,群众也不局限于传统口头创作和传播,它们中一些人采用各种新文学样式从事书面书写。另一方面,专业作家因与人民利益一致,更自觉的向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文艺形式学习。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将长期并存,互相辉映。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        民间文学的题材和思想内容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在我国文学遗产中,历代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家,所以在艺术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是由于在题材或思想内容方面吸取了民间创作的人民性,表现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例如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对古代作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安时期和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由于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岳父民歌的哺育,产生了有名的建安文学和李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第二,        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典型形象。 作家从民间创作吸取典型形象作为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概括出具有世界性典型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史上是很多的。例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历史上唐代玄奘取经故事的加工创造。大体也是经过口头流传、说书艺人和戏曲家的综合发展,最后经过小说家再创造的三个过程。
第三,        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首先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从古代作家向民歌艺术手法的学习上,更可以看倒民间文艺的强大生命力。
第四,        民间艺术语言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再来看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这种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        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在创作。 民间文学哺育了历代作家,反过来很多作家在保存、提炼和传播民间文学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努力,很多历史上的民间创作得以存留到现在。
二,        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扭曲。
总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始终保持着多方面的密切联系。文人作家采集和编纂民间创作;它们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民间文学的题材和形式,对民间创作加以提炼,或据以进行再创作。这当中尽管也有损害和歪曲,甚至篡改民间文学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古代文人作家保存民间文学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又是在这一过程中,作家们得以从民间文学吸取了人民思想和艺术的养料,从而使他们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增强了人民性和通俗性。
16,        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的表现  
        首先,表现在民间传说和故事方面。 我国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很多汉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仪的甚至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董永与七仙女、牛郎织女等。此外,一些在历史上与少数民族有过某些联系和影响的汉族人物,也有传说在少数民族中流传。例如,诸葛亮南征云南。 其次,表现在民歌方面。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往往并存着两种形式的民歌。既有本民族的民歌,又有用汉语和汉族民歌形式传唱的民歌。汉族对少数民族民歌的影响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汉族民歌直接被少数民族接受并流传,二是少数民族用汉族民歌形式进行创作,三是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民歌的某些影响,并把它融进了自己民族的民歌中。第三,表现在戏剧方面。解放前,在少数民族戏剧较之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较晚。有些少数民族将汉族民间小戏直接移植过来,使之成为自己民族的戏剧艺术。还有些少数民族的戏剧,是在汉族戏剧的直接影响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17,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的主要表现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 在思想内容上,一些民族在吸取其他民族题材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些作品中思想成分的哺养。作品中那些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反对封建压迫,反抗买卖婚姻,歌颂劳动,赞美坚贞的爱情,向往幸福的生活等进步思想和革命精神,反映了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愿望。  在艺术形式方面,各民族除了有一些共同的民间文学形式外,又都有各自民族独特的民间文学形式。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方面,更是各有所长。因此,在民族交流中相互学习,互相吸收,对于丰富发展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形式,提高民间文学的艺术技巧,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18,        各民族民间文学相互联系的一般条件和特点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偶然产生的,二是长期的、有条件的、自然而然的进行着的。由于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形式不同,因为促进民间文学交流的条件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民族的迁徙、杂居、毗邻,促进了各民族的往来和民间文学的交流。此外,历代统治王朝为巩固势力范围采取屯田、戍边、和亲和通商等政策,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的交错杂处和文化交流。 宗教的传播,也促进了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其他像翻译介绍,也是促进民间文学交流的重要途径。
        特点一: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是不平衡的。各族人民总是向其他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学学习,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民间文学。产生这种非对等性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起较大作用的大概是各民族生产发展的水平。
        特点二: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往往是按照自己民族的生活风习、思想愿望、心理情趣、艺术传统等进行改变或再创造,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9,        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  
一,        增强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二,        二,吸取人民的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民间文学以优秀的创作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的养料:(1),民间文学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方面。a,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是他们精神创造的源泉,民间文学不仅以劳动为题材,而且总是流露出肯定劳动、赞美劳动的感情;b,以阶级斗争为题材的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中富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精华部分;c,民间文学在发扬我国人民传统的美德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2),其次,民间文学在艺术方面同样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民间文学的形式一般都灵活简便;并善于运用简洁灵活的形式,创造鲜明生动具有巨大概括性的形象和典型。民间文学在在文学上另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和发展新的形式,不断为文学开辟新的领域。朴素、简洁、形象,是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民间文学,充分发挥民间文学在各项科学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作用。(1),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2),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3),许多社会学科从民间文学中摄取必要的资料,民间文学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巨大价值和意义。)
20,        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 民间文学史人民劳动生活的产物。   原始文艺是适应生产劳动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功力性。原始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受着物质生产劳动的制约和决定,而又反过来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 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2),再现劳动生活,传授劳动知识和经验,鼓舞劳动热情。(3) 歌颂劳动,表达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阶级社会里,民间文学与劳动生产的密切联系及其复杂性。(1),民间文学反映了劳动生活的二重性。一方面,表现对劳动身获得热爱,赞美劳动英雄,洋溢着劳动人民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又有很多揭露剥削阶级掠夺劳动成果,和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诅咒奴役性劳动的作品。(2),劳动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作品内容的复杂因素。(3),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作品,仍然伴随着生产劳动,继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二.) 民间文学史人民进行斗争的武器。 民间文学是被压迫阶级生活条件的产物,它体现人民的利益,表现人民的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政治斗争中常常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1,        中国民间文学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22,        从各国对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视与研究中得到什么启示、
23,        学习民间文学应采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坚持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为指导;充分注意民间文学的特点,进行调查、采录工作。
作者: NINI不说话    时间: 2012-11-13 22:28     标题: 额,这个是续帖,那原帖呢。。。

额,这个是续帖,那原帖呢???????????????????????
作者: ldzxy123    时间: 2012-11-19 15:32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去往年发的帖子里找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