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俗学概论:饮食文化和传说——以华师周边餐馆、小吃摊为例 [打印本页]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4-12 21:48     标题: 民俗学概论:饮食文化和传说——以华师周边餐馆、小吃摊为例

饮食文化和传说
                                        ——以华师周边餐馆、小吃摊为例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我们小组通过对华师周边的餐馆、小吃摊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调查不同地区的饮食特点、传说、文化以及消费情况。

        主要以东门、东南门为主,还会大致了解一下北门、文化街以及校内食堂的餐饮。
调查方案:

       第一阶段:调查华师周边饮食的种类、文化、传说,搜集相关文字、影像资料,历史文化。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
                        1) 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饮食爱好和选择原因。
                        2) 实地考察——了解饮食在校园附近的生存状态,以及南北方不同饮食的特点。
      第三阶段: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形成书面的调查报告。



[ 本帖最后由 2009213056 于 2012-4-18 20:01 编辑 ]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4-12 21:53     标题: 南阳名吃社旗桥头黄焖鸡


南阳名吃社旗桥头黄焖鸡

        在南阳社旗县桥头镇流传着一道关于“鸡”的文明中原的地方特色小吃叫“桥头黄焖鸡”,它延续了明清的余韵,依然飘香在中原大地上。黄焖鸡的特点是吃起来让人食之味浓,回味久远,肉质鲜嫩、香气扑鼻、油而不腻。


黄焖鸡的发展历程
        黄玉芬是社旗县桥头保财黄焖鸡的创始人,四十年前, 黄玉芬这位从四川到河南的辣妹子,有着烈火般的热情和痴恶如仇的性格,如同“桥头保财黄焖鸡”的味道,食之味浓,回味久远。黄玉芬,就是第一个在社旗县桥头镇打出“桥头黄焖鸡”招牌的生意人。
        自创黄焖鸡制法始自1963年,那时黄玉芬夫妇就在社旗县桥头镇的省道旁开起了小食店服务于来往商旅。秦保财夫妇自己摸索着,把鸡砍成小块后加上葱、辣椒、大蒜、姜、药果等调味料爆炒。后来黄玉芬夫妇就自创了用高压锅焖鸡的做法,之后不断改进、调整烹饪方法。渐渐地,黄焖鸡的美名,沿着省道,越传越远。
        20年后,“桥头保财黄焖鸡”被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介绍到省外,“桥头保财黄焖鸡”被称为河南特色美食一绝。现在每年一度的“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期间,“桥头保财黄焖鸡”都会作为南阳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一绝款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作者: 憧憬    时间: 2012-4-13 08:05     标题: 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有武汉热干面和信阳热干面之分,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热干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早餐.小吃。热干面原本是武汉的食品,但是传到了信阳之后,也成了信阳人的最爱。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


       热干面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大概是30年代,一个为卖凉粉和汤面为生的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其上。第二天,他将这些大致已熟的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结果味道十分鲜美。就这样,他无意中就制作了闻名全国热干面。就是这个无意之作,被广大武汉人所喜欢,几乎有摊点的地方就有热干面。最早形成正规店面,这就是蔡林记了,蔡林记经过百年洗练,其味道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不过近年来步入下坡路,估计与无处不在的热干面摊点和自身没有好的发展之路有关。



[ 本帖最后由 憧憬 于 2012-4-13 08:11 编辑 ]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2-4-13 09:50

原来热干面是这么来的啊!看了楼主的介绍,倍加怀念武汉热干面。
作者: ldzxy123    时间: 2012-4-13 12:15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2-4-16 16:59

思路可行,具体调查中还可以不断细节化,深入开展更为地域化和民族化的饮食传统,目的是:乡土性如何影响中国当代大学生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4-16 21:45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谢谢提醒。。。我们会不断修改的。。。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4-16 21:56     标题: 南门——梅花糕

梅花糕同是金陵南京著名的风味特色小吃,与桂花糖芋苗、蜜汁藕、桂花酒酿小元宵一同被誉为南京四大很有人情味的经典街头小吃。今天的南京梅花糕在继承了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五彩米等,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外焦里嫩,而且有豆沙、果酱、果仁等十几种配制方法,用面粉、豆沙、白砂糖等十几种原料经特制炉具烘烤而成。上面的元宵很糯,葡萄干很香,里面的豆沙很细,熔化后白砂糖的焦香,再加上五颜六色的点缀,那有点韧劲儿的外壳包裹中的赤豆沙(或果酱),软绵的口感,浓缩的甜香味,热乎乎的夹馅愉悦口中所有待放的味蕾

梅花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最著名的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梅花糕和海棠糕类似。梅花糕也是无锡风味小吃。它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黄色,形如梅花,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作者: 憧憬    时间: 2012-4-18 12:11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


       桂林米粉的传说讲了好多年,谁也不清楚,也没得几个人去考证它。传说讲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山水。他老哥子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下酒,脆啊。来到漓江一看,哇,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捧得起,乐得他乱拍屁股,叫船家赶快弄来,银子多多给。一餐不晓得要用好多条鲤鱼才炒得出一海碗,秦始皇在漓江上游了半把个月,杀了成千上万条鲤鱼去。急起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发誓要把秦始皇的游船拱翻去,让他葬身鱼腹!河伯知道了警告说,帝王之事乱来不得,你赶紧另想办法吧。鲤鱼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浆制成了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就问世了。

        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成了千古暴君,老百姓不喜欢他了,干脆把桂林米粉的传说内容改头换面,改成桃花江上摆渡的年轻人,救了漓江的鲤鱼王,鲤鱼王问他要什么报答,年轻人是孝子,说老母亲有病,胃口不开,鲤鱼王听了,就教他学会了制作米粉的工艺,老母亲一吃,又可口又消化,病也好了。因那年轻人是瑶族人,所以传说讲米粉最早是瑶族同胞做出来的。从前,米粉作坊压花格窗上.总爱挂一条木制的鲤鱼,就是根据这些传说来的。
        桂林米粉的制作不简单,成品外表洁白光亮、细滑、柔韧,优质米粉往往是一团只有一根。具体的制作方法是:用清纯的漓江水,将桂林优质大米泡涨,研磨化为浆并滤干,揣成粉团煮热,然后压榨出根根米粉,再在水中团成一团,因为经过了反复揣揉,因此筋力极好。做出来的米粉本身淡而无味,做成美味的桂林米粉关键在卤水。店家熬制的卤水都有各自的绝招,一般每家店都不同,而且一般不将配方外传,作为商业秘密。虽然各家不同,但是制作方法大同小异,一般是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香料坐锅,放入猪肉、猪骨、牛肉、下水等,再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配料,先用武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精心熬制,方能制出香气扑鼻味道纯美、营美丰富的卤水,与米粉拌和,佐以油炸花生或蒜末、葱花、芫荽、辣椒,那味道堪称好极了,而且吃了一回忘不了。米粉分为米粉(圆的)和切粉(扁的)。

       介绍一下自己,刘俊涛。

[ 本帖最后由 憧憬 于 2012-4-19 08:09 编辑 ]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4-18 19:58     标题: 台湾手抓饼——东南门小吃

手抓饼原名葱抓饼,起源于台湾。04年由上海粮全其美食品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大陆,更名为手抓饼。正宗手抓饼,新鲜出炉后千层百叠,层如薄纸,用手抓之,面丝千连,其外层金黄酥脆,内层柔软白嫩,一股葱油与面筋的香味扑鼻而来,让每个人来不及等待,抓起就吃……04年至今,一直风靡全国,可搭配鸡蛋,培根,蔬菜等辅料,老少皆宜。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4-19 20:10     标题: 麻辣烫——华师周边最多的小摊

麻辣烫是起源于四川、流传多年的地方特色小吃,也叫串串香。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自身无可不烫,无味不有,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气候阴湿多雾的川蜀地区,长年劳作的船工和纤夫,垒成灶台,支起瓦罐,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花椒、辣椒等调料,涮烫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驱寒、祛湿。后来这种煮食涮烫食品的习俗得以沿袭,后来发展成了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的麻辣烫了。
历史发展:   
       麻辣烫起源于长江之滨。最初的时候,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的吃法。从四川宜宾到三峡内的巫山,这一带由于水流湍急,纤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风景,他们在拉纤之余,在江边拾上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几瓢江水,撸上把干柴生火,在罐里加入蔬菜,没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海椒、花椒等调料,涮烫食之,吃后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驱寒、袪湿。制作方便的煮食习俗便在江边沿袭。后来,码头上的小贩见这种涮烫方式有利可图,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置于挑担两头,边走边吆喝,江边桥头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享用起来。麻辣烫渐渐从江边走到了岸上。这就是麻辣烫的起源。   
       麻辣烫可谓是四川火锅的前身,也可说是火锅的简装版。只是肉和菜都穿在竹签上,吃的时候,将一大把竹签穿起的肉和菜放进翻滚的红汤中,正宗的吃法可不是一串一串的吃,而是一抓一大把,用筷子轻轻一捋,菜就纷纷掉落香油碟中,然后开怀大吃!吃火锅所使用的食材在麻辣烫中亦全有,但麻辣烫则给食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美食。就是这么一个我们请客吃饭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它,但却时常在街头巷尾无意中撞见的小小的麻辣烫,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火了近20年。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名贵的菜品、没有笑得跟花一样的餐厅领班、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几张桌子,两个灶台,满地的竹签,就这样天天围着一圈子人,吃得有滋有味,忘乎所以。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也正因为如此,麻辣烫才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并迅速向全国辐射漫延。在这些麻辣烫店中,北京泡泡烫骨汤麻辣烫、河北好煮艺骨汤麻辣烫、四川乐山牛华麻辣烫、黑龙江杨国福麻辣烫、浙江吉阿婆麻辣烫和上海周氏麻辣烫称得上是个中翘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崇尚健康、追求时尚、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人们对食品已不再是吃饱、吃好这么简单,而是更注重食品的健康与保健作用。这样传统麻辣烫的经营模式和就餐方式中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工艺粗糙、口味单一、品种简单、就餐环境差、只能吃菜不能品汤等,甚至连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都成了大问题。喜欢麻辣烫的消费者急切呼唤能吃上即安全健康、营养美味又个性时尚的新派麻辣烫。   
        传统麻辣烫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地摊式经营、排挡式经营、店面式经营;口味式经营、服务式经营、服务与菜肴并重的阶段之后,自2008年开始,市场进入了更激烈的品牌竞争阶段。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以市场为中心,而传统麻辣烫店则过分忽略了顾客个性化消费的需求,省略了与顾客的交流,产品口味单一(就是麻辣,不讲究口味与营养的搭配),消费服务方式简单化,从而导致传统麻辣烫的经营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位置。因此,在有序的特色化、效益化的竞争阶段,只有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改变经营观念和服务理念,不断满足客人需求,让客人感到超值服务,才可以处于不败之地。
       国内第一批以专营能喝汤的麻辣烫为特色的泡泡烫-骨汤麻辣烫是这股消费需求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针对顾客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供4种吃法:火锅麻辣烫、碗装麻辣烫、砂锅麻辣烫、串签麻辣烫,像碗装麻辣烫、砂锅麻辣烫是为单人现点现做的,串签麻辣烫是即来即食的,火锅麻辣烫是多人聚会热闹的……吃鲜嫩可口的食品,香辣过瘾;喝营养丰富的骨汤,强身健体、美容养颜,这才是更美味、更营养、更健康、更时尚的享受啊!   无论在中小馆肆里还是大排档上……看:汤翻料滚;听:人气鼎沸;品:嘴暖心酣;火:一“泡”走红,一派情氛谁能与之比?人们围坐一团,烫菜品汤,边吃边聊,汤热料嫩,温情荡漾,给您的味蕾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新鲜刺激,热气腾腾的能喝汤的麻辣烫,的确带给人一种兴旺的味道。自能喝汤的麻辣烫推出以来,每到麻辣烫店生意盈门、天天爆棚,成为当地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能喝汤的麻辣烫已经成为街头小店的赢利秘技!能喝汤的麻辣烫,无疑会越来越被广大百姓欢迎和推崇!
作者: Uni    时间: 2012-5-1 14:39     标题: 关于本次调查的一些想法~

关于华师周边乡土饮食调查研究大的一些思考:


    走访东南门后我们整理出具体共224家饮食摊点或店面,南门与西区集贸虽未有具体资料但业已走访,我们发现各家饮食摊点所经营的菜式小吃等五花八门、杂糅纠葛在一起。
    从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看来,我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分类展开研究。
    首先,是对于这些摊点和店面的分类问题。各家的饮食其实早已不能简单的用属于哪一菜系、来自哪个地域来归类,实际情况复杂许多。但是,若是从经营方式以及经营内容来对华师周边饮食分类研究可能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方法。
    从经营方式看来,我们可以看出来,华师周边的饮食摊点或店面不外乎个体经营、企业连锁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别中,又可以分出一些小类。如个体经营里面包含着流动摊点、固定摊位、私人餐厅这几个主要方式;而企业连锁这一个大类里,情况则有一些复杂,可以肯定这其中有全国性的正规连锁餐饮机构以及地方性企业连锁餐饮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小摊点也在显著位置标出属于全国连锁,但是这些全国连锁的饮食摊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这里没有具体的调查也就不多说了。
    从经营内容看来,这些各式各样的菜式就更加复杂了,除了按照来源区域来划分以外,还有更加复杂的状况。
我们的研究集中于周边这些乡土饮食的乡土性研究,那么何为乡土饮食,我没有详细的查找,粗略查阅似乎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相关研究,这个似乎学界也还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吧。个人感觉乡土饮食这一概念的提出只能给一个可以无限接近的相对概念,这一概念应该是动态开放的浮动概念。
不妨借鉴一下我们经常讲到的乡土文学,地方色彩是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同理可推,在乡土饮食这一概念中,地方色彩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饮食类别的重要特征,而这里地方色彩则可能包含了风俗、风物、风情这几个方面的内涵隐喻,于是,某一种乡土饮食则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其来源地域的地方色彩,而这种地方色彩就定义了这一种乡土饮食的具体概念;而在一个更高一些的层面,地方色彩也就是许许多多不同种别的乡土饮食的共同普遍特征。
    乡土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现代来说的,在这一词组的对比中,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感受到其中带有传统农业社会/文明与现代工业社会/文明。在今天的生活中,像兰州拉面、重庆烤鱼、四川麻辣烫等等遍布全国甚至世界,那么一种饮食店的发展势必是要融入现今工业文明之中、适应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往大里说,甚至需要迎合全球化浪潮,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生存发展,于是在此过程中乡土饮食中的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有所弱化,暂且称之为“去地方色彩”,这就形成了地方色彩的“去”与“留”这一对主要矛盾了。
根据乡土饮食中地方色彩的去留矛盾的中“去”“留”双方的作用程度的不同,乡土饮食在按照来源地域进行划分后,对于来源于不同地域的各色乡土饮食的去留矛盾如何作用、有何因由、导致何果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部分了。在是否具有地方色彩这个问题上还很有一些饮食摊点或餐厅并没有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一些餐厅或摊点打出的招牌就是家常菜或者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利用实际所有的食材量身定制,而这样一种家常菜和量身定制的菜式是属于哪一菜系的也就无法一刀划开,还是独立出来阐述会比较清晰吧,这样一类难以归类的还有一样即现今比较流行的:创意料理。这两者建议独立分析阐述。
    对乡土饮食本身分类研究是这次调查的主要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便是华师大学生对周边的乡土饮食的选择问题的研究了。
这些应该就是我们这一次调查的主要思路和内容了。

作者: Uni    时间: 2012-5-1 15:02

还有一些可供参考的书籍:
《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姚伟钧著.......ps:这本书主要论述饮食与礼的起源和关系,中国各朝各代的饮食礼俗变化,对我们的调查有一定参考价值是后面两章关于中国古代的饮食观念和社会转型与中国饮食礼俗演变
《饮食风俗》 陈忠明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
关于饮食传说,图书馆有很多~在7楼轻工业那一区有一套中国饮食思想史之类的和小吃故事集(很久之前看过忘记具体名字了啊),比较专业的在二楼可从各个地区的传说故事集中找到,或者《中国解释性传说》和《中国描述性传说》,谭达先著,商务印书馆,后者中所提到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民间文学的传说研究角度来阐述的饮食传说。
还有一篇很有启发的论文:《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评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 郭于华,从这篇论文出发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参考文献啊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2-5-2 10:43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有勤度,有深度,有广度: 一忧在调查细致;二优在资料分析,三优在研究思路!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2-5-2 10:45 编辑 ]
作者: 叮咚    时间: 2012-5-13 21:18

不行了…想去吃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4 21:18     标题: 东南门各种饼!!

东南门各种饼——台湾车轮饼、台湾手抓饼、真味道卷真味道卷饼饼、越南紫薯饼+台湾红豆饼、荆州(公安)锅盔、浙江梅干菜扣肉饼、大别山葱油饼、天津锅贴、鸡蛋灌饼、南京风味名吃辣酱大饼、公安喜相逢锅盔、公婆饼、山东杂粮煎饼、白吉馍加腊汁肉、里脊卷饼、烧饼夹里脊(韩国风味)、大别山葱油饼、南京风味名吃辣酱大饼。
下面我就一一为大家介绍这些饼,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4 21:23     标题: 东南门各种饼。。。

台湾车轮饼
台湾车轮饼是来源于台湾,是以红豆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像车轮形状的饼,所以为称车轮饼。车轮饼在台湾有50多年的历史了,开始是用碳火烤制,后来用液化石油气,现在的车轮饼大多是用电加热烤制而成。在台湾比较著名的有:万丹车轮饼和喜多多车轮饼。台湾车轮饼以甜味为主,主要有红豆,香芋,奶油,花生,香蕉,草莓,萝卜丝,水蜜桃等。


台湾手抓饼
台湾手抓饼原名葱抓饼,起源于台湾。04年由上海粮全其美从台湾引进大陆,更名为手抓饼。正宗葱抓饼,新鲜出炉后千层百叠,层如薄纸,用手抓之,面丝千连,其外层金黄酥脆,内层柔软白嫩,一股葱油与面筋的香味扑鼻而来,让每个人来不及等待,抓起就吃……   04年至今,一直风靡全国,可搭配鸡蛋,培根,蔬菜等辅料,老少皆宜。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4 21:29

浙江梅干菜扣肉饼
杭州有种好吃的街边小食,叫烤梅干菜肉饼, 焦焦脆脆,肉香浓郁,最近特别的想吃,就想自己试试做,可惜我始终不会擀很薄很薄的馅饼,谁要会就教我呀!!   于是我做了厚的,温水和面,加点盐,揉好后醒一会,再揉光滑,擀成圆皮备用。梅干菜用温水泡半个小时,剁碎。肉馅绞好,三分肥七分瘦,加盐、料酒、老抽、胡椒粉,少许水拌好。锅内热油,把梅干菜炒得焦焦的,这样才好吃,放到肉馅里拌好,包在面团里揉成一个小饼,放在油锅里两面煎成金黄色就成了,虽不如薄的饼脆,但是仗着馅大,也是好吃的紧。

鸡蛋灌饼
鸡蛋灌饼,饼皮酥脆蛋鲜香,是信阳原产,深受中州居民喜爱。把鸡蛋液灌进烙至半熟的饼内,继续煎烙后烤制而成。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4 21:33

公婆饼  
公婆饼是恩施地区十大名小吃之一,因其突出的民族风味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食材是面粉,主要烹饪工艺是烤。


历史典故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鹤峰县有一农户唐姓人家系有一子,名十八,三口之家以农耕为生。勤劳的老两口有一绝活的面食手艺,闲暇之时,遂做面饼到集市上换取少量的钱财与衣物。几年后,老人年事已高,儿子十八娶了媳妇,儿媳孝顺之至。把公爹公婆交给他的面饼手艺传承了过来。并且每天一大早上亲手做出各种口味的面饼端上桌子以做早餐,公爹公婆称赞不已,每天如此,一家四口其乐无穷。邻村的百姓都对此户人家敬慕不已。   后来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游玩到此听说有这么一户人家。遂慕名而至,品尝了这位聪明又孝顺的儿媳亲手用麦面、粟米、佐料若干做的饼子,当时称赞叫绝,还命御厨来此学制这种手艺。此后在每年年底的君臣会议时和大臣一起享用这种饼,后人为仰慕留念这户人家称此饼为唐十八公婆饼。也叫“敬孝饼”就这样首创了流传至今的唐十八公婆饼充分展示了先人的厨艺和智慧,并充分体现了中华悠久历史的美食文化与中华儿女对父母的敬孝美德。
相关传说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湖北省鹤峰县一田姓大户人家新娶进门一儿媳妇,回门次日按照土家族的习俗要求为公公婆婆进献亲手做的食物,公婆吩咐仆人给儿媳送来麦面二两,粟米少许,作料若干制作早餐。公公要求:“十兄弟每人得到一张饼,且饼与饼之间要互相连着”。   婆婆要求:“十兄弟家里的婶婶及其子女都能尝到饼子的口味”。二两麦面制作十张大饼已属不易,还要上百人都尝到饼子的味道更为困难,但聪明过人的儿媳妇却巧妙地解决了公婆所提出的难题,首创了公婆饼,充分展示了其厨艺及其智慧。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4 21:42

山东杂粮煎饼
山东煎饼源于泰山,非常薄,以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蔬菜肉类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蒲松龄特地为它创作《煎饼赋》,可见对煎饼感情之深。目前泰安煎饼中,以玉珍煎饼为例,发源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在山东省新泰市,一个非常有名的煎饼之乡楼德镇,有“中国煎饼第一镇”之称号,此地家家会做山东煎饼,堪为传奇。

菜品起源
传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 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应该为其他谷类,三国时期玉米还未从美洲引入中国)为浆,将金(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锣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锣状的煎饼烙。从此煎饼在沂蒙乃至山东大地上流传至今……

菜品历史
  现代煎饼制作方法的创制年代难以考证,但“煎饼”一词的使用 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1967年泰安市省庄镇东羊楼村发现了明代万历年间“分家契约”,其中载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由于“鏊子”的出现,可以确知,最迟在明代万历年间,现代煎饼的制作方法就已经存在。山东煎饼最初源于泰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知煎饼那时已是泰安民间的主食。传说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泰山驻扎,当地百姓曾以煎饼相送。山东煎饼源于泰山亦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煎饼已经是山东最普遍、最具特色的食物了。   清代蒲松龄《煎饼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若易之以莜屑,则如秋练之辉腾;杂之以蜀黍,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蒸……或拭鹅脂,或假豚膏,三五重叠,炙烤 山东煎饼   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可见鲁中地区在清初制作各类煎饼已相当普及,煎饼的制作已具备相当的技术。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山东孔藩台家制薄饼,薄如蝉翼,大若 茶盘,柔嫩绝伦”,所以这位美食家给他眼前美味的评价是:“吃孔方伯薄饼,而天下之薄饼可废。”从袁枚的描写中不难得出,他吃的饼就是山东煎饼。   煎饼不是山东所独有,在苏北一带民间也吃煎饼,但是区域不甚广,也就是江苏的睢宁县、邳州市、宿迁市、新沂市等地区。苏北地区的方言和生活习俗接近山东,而同苏南则相去甚远。实际上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吃煎饼,可以肯定的说煎饼是山东的代表食物。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民族产品。

历史传说
  这个传统的山东名吃,还有一个坚贞的爱情故事。在沂蒙山下弥河岸边,聪明、漂亮姑娘黄妹子和梁马小伙子,   情投意合,一个非君不嫁,一个非卿不娶。黄妹子狡黠刁钻、见钱眼开的继母,嫌贫爱富,背地里接受了富家人的钱财,答应把黄妹子嫁过去。黄妹子死活不肯。黄母见状设下了毒计,让梁马来黄家温习功课,说等梁马考取了功名后,再和黄妹成亲。黄母说“书房和文房四宝,我都给你预备好了,你看还需要什么吗?”梁马说:“只要有书有笔,其他什么都不需要了。”黄母一听,急忙高声对家奴们说道:“你们听到没有,他只要纸和笔,其他什么都不需要,真是个有志的好儿郎啊!”这样梁马就搬进了书房,埋头读起书来。读到中午,不见有人送饭来,到了黄昏,依然没人送饭来,梁马只好走出书房去看,但小院门口守着一个家奴,不许他出去,梁马只好再回书房等,直等到月亮西斜,仍不见送饭。梁马恍然大悟,上了黄母的恶当:黄母正是要饿得梁马挺不住,让他逃跑,再诬赖偷钱偷物,败坏名声,从而让黄妹子死了对梁马的心。   黄妹子知道后,又急又气。急中生智,烙了一叠很薄很薄的白饼,将饼切得方方正正,看起来就如同白纸一样,让丫环给梁马送去。在小院门口守门的家奴喝住:“老夫人有令,只许送进纸笔。”丫环答道:“正是送纸。”家奴一看,果然是一扎白纸,就放丫环进了院。梁马接过这些白纸,只闻得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定神仔细观察,原来是饼啊!梁马当即,吃了个饱,十分佩服黄妹子的机智。靠着“白纸”,梁马潜心读书。三天过去了,黄母 看梁马依然心平气和地读书写文章,更是恼火,恶狠狠地吩咐家奴再饿梁马三天。   黄妹子在“笔”字上打起了主意,大葱剥净剪叶去根就像笔,丫环给梁马送一捆笔去。家奴见是笔,只好放行。梁马吃着“纸”和“笔”,温习着功课,身体没有瘦弱下去,精神日见健旺。三天过去了,黄母听家奴说:梁马不但未跑,而且精力充沛,每天不停地看书。黄母根本不相信:“难道他喝风吗?”而家奴说道:“不是喝风,而是把纸和笔都吃了!”黄母十分疑惑,忙叫家奴带她去看。她们偷偷摸摸地来到书房窗外,戳破窗纸只见梁马用纸卷着笔,大口大口地吃得正香呢。黄母真不相信世上还有这种奇事,忙将梁马唤到正房,详加询问,梁马吃了一回亏当然不把真情相告,反而装得煞有介事似地说道:“在下九岁的时候,曾有一位仙师教我点石成金法,我只要把纸、笔轻轻一点,就马上变得香喷喷,成为可口的食品。不过仙师也嘱咐我,在没有取得功名之前,只能试点一次,等到中榜之后,方才可以随心所欲。”黄母一听。梁马即有仙人相助,日后必是大富大贵之人,就换了一副面孔,笑嘻嘻地对梁马恳求道:“贤婿啊,到了那时,可千万不能忘记你岳母啊!”梁马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无嘲讽地对黄母说道:“当然,当然,到了那时,我还要尽力报答您的恩情呢!”黄母听了,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忙叫人退了富人家的亲事,从此对梁马敬如上宾。   梁马果然中了状元,把黄妹子接到了京城,夫妻二人,还不断重温着吃“纸”吃“笔”的那段生活呢。这个美满的爱情故事很快就传扬了开来,从此,煎饼卷大葱的吃法也就在民间流传开了,沂蒙山区的煎饼卷大葱也就越做越有名。那一带的妇女都有一手好手艺,那一带的人也都个个喜欢吃,但也有一点例外,那就是丈母娘怎么也不肯做煎饼卷大葱给新女婿吃。可见小小一种食品,也充分流露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呢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4 21:44

白吉馍加腊汁肉
肉夹馍,源于古城西安著名小吃,有中式汉堡美誉。实际它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肉夹馍悠久的历史赢得了良好的商誉。腊汁肉夹馍及其相关系列食品获得了几代顾客的青睐,拥有难以计数的顾客消费群。
西安的腊汁肉夹馍可称古城小吃一绝,虽然在西安卖腊汁肉夹馍的到处都是,但以鼓楼什子南,竹笆市路东的“樊记腊汁肉”为正宗。说腊汁肉夹馍首先要说夹腊汁肉的馍,夹腊汁肉的馍叫“白吉馍”,白吉馍也就是发面烧饼,在西安叫起面。但它与一般的烧饼做工不同,第一,面要好。第二,和的面比一般的烧饼面要软。第三,烙饼的的方法稍有不同。一般的烧饼面坯为饼状,而白吉馍的面坯为碗状,烙馍时碗状面坯的碗底朝下进行烙制,这样烙出的馍的火色非常漂亮。烙制好的白吉馍直径约110mm,馍的边缘有大约15mm毫无火色的白边,白边内侧有一线若隐若现约3mm火色线,火色线形成一个很周整的圆,圆圈内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图案,很漂亮。出锅的白吉馍不但表皮焦香酥脆,馍瓤绵软可口,馍的外型搭眼一看,其形制,图案就象一个汉朝的瓦当。白吉馍上不带火色的地方不带一点杂色,洁白如玉。白吉馍带火色的地方,火色深度恰倒好处,色如褐翡。总之一句话—“特色得很”!   前面说了“白吉馍”,接下来咱再说“腊汁肉”。“腊汁肉夹馍”的“腊汁肉”要选上好的猪肉去骨用老汤也就是腊汁汤文火炖制。炖腊汁肉时汤锅里都放什么调料,那是人家的商业秘密,一般不传外人。有一次去吃腊汁肉时正至傍晚,见他们正在给汤锅里配料,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细观配料中有桂皮,草果,丁香,八角,小香等物,出呼我意料之外的竟然发现配料中有大块的冰糖。煮肉放冰糖?冰糖在煮肉时起什么作用?少加思索,恍然大悟,樊记腊汁肉出锅时那种透明的色泽,润亮的外表和饱含腊汁的那种柔软的质感可能与冰糖有关。我为了进一步弄清腊汁肉的制作方法有意和正在下料的师傅搭讪:“这么早就煮肉?”“哦。这肉要煮一夜呢。”“煮一夜?煮一夜不就把肉煮落锅了!”“哎不,前半夜煮,后半夜要闷。煮一夜?煮一夜就把肉煮日塌喽 。”师傅一边说一边得意的用大汤勺扬起汤锅里的汤:“你看这汤浓不浓?煮肉的腊汁要浓,不浓就收不住肉。象你地用清水煮肉卧就把肉煮化咧。”听师傅这一席话,觉得很有道理。   煮腊汁肉不但肉要好,料要精,而且最主要的是那锅陈年的老汤。前几年《西安晚报》介绍樊记腊汁肉,说那锅煮肉的老汤有上百年的历史,看来此话不假。樊记煮腊汁肉的大锅直径有三尺有余,中储老汤,老汤的颜色为酱红色,很稠,其上有油,厚寸许。煮肉时要再加料,加水,将老汤的浓度调止适度。再将肉切成长约尺五,八寸见宽的方块,整齐的放入锅中。肉上压一井字形木格,格版上放青石数块,将肉压入汤中,其后用文火轻煮慢炖经夜始成。煮成的肉软若脂膏,饱含汤汁。色如黄翡,光鲜明亮。它的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馥气馨,入口即化。   腊汁肉夹馍一般黎明时分就开始营业,但在卖腊汁肉夹馍的时候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只能肉等馍,决不能馍等肉。为什么?假如烙好一大堆白吉馍等着夹肉,馍放的时间稍微一长就皮软了,也就失去了白吉馍皮焦酥,瓤绵软的口感。卖肉夹摸的时候先将已经酥软的肉慢慢的从锅中用漏勺托出,放到案上,用刀将肉的精肥分均,等摸出锅。馍一但出锅,面案的师傅就将刚出锅的热馍立即送到肉案,肉案的师傅就立即将刚出锅的热馍从侧边刨开将肉夹入馍内,再在馍上裹一条三指多宽,一扎多长的白麻纸递到食客手中。这时的腊汁肉经热馍一夹,腊汁肉中的腊汁就全部浸入馍瓤之中,馍瓤含腊汁为饱和状并有少量的腊汁从焦酥的馍皮龟裂出溢出。下来就可以品尝了,吃腊汁肉夹馍要趁热,一口咬下,腊汁肉夹馍的馍皮的酥,馍瓤的软,肉的香,汁的淳全在不言之中。   现在在西安街头卖肉夹馍的不少,但我还没有遇见一个正宗的,他们所煮的腊汁肉一般都很欠火候,所以他们在夹馍时要用刀将肉垛成肉沫,馍夹好后再给馍里灌一勺肉汤。这那里是腊汁肉夹馍,这是在糟蹋行当!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33

重庆鸡公堡
   重庆的特色小吃,结合了火锅长盛不衰的经营精华,又具有吃不腻、不厌,同时又给人带来越吃越丰富的感受。"重庆鸡公煲"是一道重口味,令人一吃就难以忘怀的新名菜,是05年美食市场刚兴起的迷你小火锅。重庆鸡公煲色泽红润,口味香醇,是一道丰餐美食,吃后令人留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味觉享受。


风靡原因
  重庆鸡公煲能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风靡上海,并用不到3年的时间牢牢抓住全国最为精密的上海人的胃,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独特配方和精良制作工艺:   一、 采用当年生养的生态鸡:所谓生态鸡,简单来说就是不吃饲料、放养的绿色产品;要求当年生养,则是因一年生的鸡公仔肉质最为酥嫩爽滑,口感最好,这也是重庆鸡公煲独家发现。
二、 改良版秘方调料:早在清朝中期,巴蜀群山里因盛产各种香料,就在当地流传着一种秘制麻辣土方,据说其配方用于干锅炒料,可使锅仔的余香三日不绝。重庆鸡公煲的秘方起源于川菜,但其已经过改良,它采用了大蒜,草果,白寇,丁香,沙仁,豆寇,桂圆,大料,姜,葱,秸梗,香叶,枸杞,枣,盐,味精,胡椒粉,鸡精等几十种上乘健康调味品,用独家炒作方式调配而成,迎合了更广泛人群的口味。   三、 原味汤汁,快意涮菜:吃完肉块,加入砂锅中用于涮菜的汤料,取自于龙骨高汤,浓郁而香醇;用于涮菜的多为素食,其陈列类似于麻辣烫,一个个小箩筐里堆积好已经分成小分量的生菜、大白菜、冬瓜、血料、日本豆腐、金针菇、木耳,任人选择……这些素菜类大多在1~3 元之间,最贵也不过5元,跟麻辣烫一样实惠,但其涮菜汤汁与就餐环境却不可同日而语。   四、 吃法颇有讲究:有美食达人给重庆鸡公煲总结出了 "戳、拌、浸、泡、品" 的专业吃法。首先端上来的铁煲热气腾腾,用筷子捣戳里面的鸡块,同时搅拌用作配菜的胡萝卜、青椒、芹菜、洋葱等,让热量循环食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充分回流,浑素融合,即可享用干锅里的美味了。当你一块,我一块,将刚刚还满煲的肌肉变作各自面前的一堆骨头时,紧接着就是奇妙的加入高汤料的浸泡过程了,先少加一点,最后加满,加热,就可涮上绿叶菜品尝火锅的美妙了……如此细细体会鲜香麻辣的原味,干锅的醇香配合火锅的旖旎尽在口中盘旋,保证您一吃难忘!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38

铁板炒饭————东南门一年四季都很火的饮食。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43

鸭脖——地域美食
鸭脖子,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属于酱汁类食品(主要是酱板鸭,包括酱鸭翅、酱鸭脖、酱鸭拐、酱鸭掌、酱鸭舌、酱牛肉、酱板鱼、酱板干子、酱板藕等),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洞庭湖区的常德,经湖南流传至四川和湖北,近年来风靡全国。酱汁类食品通过多种香料浸泡,然后经过风干、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具有香、辣、甘、麻、咸、酥、绵等特点,是一道佐酒佳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汤腊九在成都学习卤菜技术和中药材配方,回武汉后,开起了首家鸭脖子专卖店。


鸭脖子有啃头,辣口不辣心,吃了不上火.鸭脖本身高蛋白,低脂肪,具有益气补虚,降血脂以及养颜美容等功效。香鲜美味,回味十足,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鸭属凉性,经常食之,平肝去火。味甘,功能温补,益气,配以辣,麻及几十余味中药才,使其主相辅相成,其辣,功能排毒瘦身。健体美颜。其麻。开胃益食,与辣互相作用,具益气养血之效,性温而不躁,除湿去烦,开胃健脾。科学的配方具有醒目安神,活血化淤,兹阴益肾之功效鸭肉特有“鸭腥”气味,不但口感鲜美,香盈扑鼻辣味独特,亦不失本味原香,独具特别回味。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50

饮食民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饮食习俗分为:   
日常食俗(包括使用各种主食和副食的习惯)   
节日食俗(在不同的节日将人们往往是用不同的食品,长此以往,沿袭为俗)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同时把祭品当作人神相通的中介,认为食用祭品就可以得到神灵祖先的福佑)   
待客食俗(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招待客人热情礼貌,待客食品往往优于日常食品,如蒙古人家通常以烤全羊待贵客)   
特殊食俗(各民俗在食品方面常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常常与他们的生产条件、自然环境、组织形式有关,如侗族人喜食腌制的生肉等)。   
快速食俗:指吃快餐等。   
饮食习俗还涉及到饮食所用的器皿和场合等十分丰富的内容,但因为关于饮食习俗的资料较多,在此就不一一赘叙。
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传承文化现象的总称,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心理表现出来。   
饮食民俗: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 包括: 年节食俗、 日常食俗、 人生仪礼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等.
作者: 小虾咪    时间: 2012-5-15 10:54

表示对吃的东西没有任何抵抗力啊!
尤其不能在吃饭的点浏览这样的帖子啊!!!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54

1 春节食俗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团圆饭   
       时间跨度   十天左右的拜年活动。
  年饭   食年糕、饺子、元宵的习俗
  喝元宝茶、年酒的习俗   
    《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行于庭前爆竹,以避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汤,下五辛盘,进敷干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2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夕节、灯节
  起源——祭祀太一正神,以火把驱邪
 上元节是佛道两家及民俗的结合产物。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祭祀“泰一“神。“泰一“也称“太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即上帝之名位。汉武帝在东南郊设祭坛,祭祀太一,佛教传入我国,按佛教规矩,于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灯祀佛。此后祀太一神与佛教结合,于正月十五上元夜放灯,流传民间,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   吃元宵
  张灯结彩——“十三夜,四衢张灯,至十八日乃止,谓之元宵节,十四日,夜以秫粉作团谓之灯元,享祖先毕,少长食之,取团圆意。”
  祭祀活动
3 清明
  清明的起源——寒食节(禁烟节)
  寒食节: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晋文公时的重臣)。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本为节气。 祭祀的风俗——《旧唐书》“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人五礼,永为恒式”   饮食活动——《竹溪县志》“清明日,妇女簪柳于头,以秋千为戏,陈蔬馔,祭祖先,各拜扫坟,添土标钱,祭毕,即前席地食饮,欢欢而散。
  江南的清明稞与讨清明。
4 端午节
  端阳节的起源:纪念屈原
  吃粽子的习俗——“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ou)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栋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如其言。
 食咸蛋、饮雄黄酒(避毒与邪)
  端午节还是雨水节、农人节。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鼎盛阶段。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55

5 七夕节
        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的传说。   
        乞巧活动   
        七夕夜常见的食品——菱、瓜子、瓜、花生等。
6 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祭月   
        秋报的遗俗 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吃月饼的风俗: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史籍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民间传说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妇女活动   
        ——苏轼“小饼嚼如月,中有酥和诒。”明代“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摸秋与送瓜——偷瓜以晚上行之,偷之时,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讨其怒骂,且骂得越厉害越妙。将瓜偷来之后,穿之以衣服,绘以眉目,装成小儿之状,乘以竹舆,有锣鼓送于无子之妇之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之人食一顿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而食之,以为自此可怀孕也。
作者: 小虾咪    时间: 2012-5-15 10:58

引用:
原帖由 2009213056 于 2012-5-15 10:33 发表
重庆鸡公堡
   重庆的特色小吃,结合了火锅长盛不衰的经营精华,又具有吃不腻、不厌,同时又给人带来越吃越丰富的感受。"重庆鸡公煲"是一道重口味,令人一吃就难以忘怀的新名菜,是05年美食市场刚兴起的迷你小火锅。 ...
重庆鸡公煲还有一妙在砂锅哦!
砂锅烧菜便于人体消化吸收。砂锅的最大优点在于受热、散热均匀,可长时间保温,适合需要用小火煨、焖、炖的,质地较老的食品。因为砂锅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比如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转化为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变成糊精……使之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砂锅做菜还能更好地保护食材中有保健功能的酚类物质。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0:59

7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与日月并应。”  
    重阳节的吃糕风俗
        迎嫁女归宁的风俗
        重阳节菊花酒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1:00

8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   
     冬至的起源: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北方“冬至饺子夏至面”  
        北方冬至前后腌制酸菜。   
        冬至节饮酒御寒“十一月雪,居民拥炉饮酒不出,曰‘过雪天’”   
        “冬至日,多祭始祖于祠者。祭毕合族以食,曰‘冬至酒’”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作者: 小虾咪    时间: 2012-5-15 11:04

引用:
原帖由 2009213056 于 2012-4-16 21:56 发表
梅花糕同是金陵南京著名的风味特色小吃,与“桂花糖芋苗、蜜汁藕、桂花酒酿小元宵”一同被誉为南京四大“很有人情味”的经典街头小吃。今天的南京梅花糕在继承了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 ...
心急吃不了梅花糕啊!

作者: 小虾咪    时间: 2012-5-15 11:16

小吃摊经营者能不能有个更形象的称呼啊!尤其佩服他们娴熟的技艺!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1:47

9 腊八节
        成道节的起源——时间农历十二月八日: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传说三: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四: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顺天府志》:“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制,定制,派大臣监制,盖供膳上焉。其粥用糯米杂果品和糖而熬,民间每家煮之相馈遗。”   
        湖南民俗——具醪酒、羊猪,鸣腊鼓,祭土谷之神。   
        腊米、腊酒、腊醋、腊水、糖馓的制备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1:48

10 灶王节
        腊月二十三   来源------相传灶王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实、忠厚而又倔强、丑陋,不讨丈人欢心,被贬到凡间掌管家政,专司厨务。他每到岁末要上天“探亲”和“述职”,汇报各家情况。凡是过错之人便要折寿一百至三百天,故而家家不敢怠慢。人们为灶神烧香、磕头,换神像,献豚酒,供上鱼鲜、箕豆、糖瓜、花果与五色米食,还要以胶牙糖粘其嘴,用酒糟抹其脸,使这位终年被烟火燎的尊神最后尝点甜头,以便“上天言好事,回宫报吉祥” 另:元朝时,蒙古人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每五家汉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 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的把这家蒙 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 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 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   
        鸡骨糖、灶糖、胶牙糖的熬制。“元日食胶牙糖,取胶固之意”   
        “人口粥”的习尚——《梦梁录》“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猫、狗者,亦预焉。”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1:50     标题: 回复 33# 的帖子

小个体经营户咋样???多给建议啊。。。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11:51

引用:
原帖由 小虾咪 于 2012-5-15 11:16 发表
小吃摊经营者能不能有个更形象的称呼啊!尤其佩服他们娴熟的技艺!
小个体经营户咋样???多给建议啊。。。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0:50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0:55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 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0:56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米, 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黑色,叫雕胡饭,特别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来脱粒。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0:58

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1:00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1:00


  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1:01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乎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 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乎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1:07

长沙的饮食文化
  长沙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云:“吴越家饮食多粥少饭。而长沙饔餮独厚,至宴宾则穷其极品,不,则便以陋啬笑之。”   
        长沙人自古以米饭为主食,有糙米饭、熟米饭、红米饭、白米饭之分。民国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铁炉罐(一种口圆、底尖的铁铸炊具)煮饭,挂在通钩上,四季咸宜。民国以后,用铁锅焖饭的日多。大场合、大户人家多用木甑蒸饭。浏阳东乡则家家户户使用小木甑,干菜、荤腥等一起在甑内蒸熟。很多人家的饭中常拌有红薯、红薯丝、包粟、高梁、豌豆、蚕豆等杂粮,农闲时有的一日只吃两顿,或早晚吃稀饭。青黄不接时,饭中多拌有蚕豆叶、小竹笋、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荞麦粑粑、麦子(大麦)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谓瓜菜半年粮。山区则一年四季吃薯丝饭。   
        长沙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索,俗称小菜。3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红烧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干鱼、蒸(炒)鸡蛋之类就算不错。乡间,只有匠师上门或生日喜庆才称肉打豆腐。民间请客,用腊肉、咸鱼、鳅、鳝、干笋、豆腐等。“嘉庆时,长沙人宴客用四冰盘两碗,已称极腆,惟婚嫁则用十碗蛏干席。道光甲申乙酉间改海参席。戊子己丑间,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盘,……后更改用鱼翅席……咸丰朝,更有用燕窝席者。”当然,海参,鱼翅,燕窝席,只有达官贵人方可问津。广大农村摆簇席,以十碗蛏干席为常。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蛇肉、狗肉、蛙肉长期被视为厌物,不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准在灶上烹任。   
        比北方人幸运的是,长沙人四时均能尝到新鲜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冬苋、菠菜、油菜苔等绿油油的青菜。长沙烹调菜看待讲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豉和辣椒,几乎无菜不辣,所谓“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别是吃鱼,不放辣椒顿觉味道全无。长沙辣椒有光皮椒、牛角椒、灯笼椒、朝天椒等传统品种。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青椒经盐渍、腕制成酱辣椒、覆辣椒,可四季受用。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就鲜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豉等,再倒人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保鲜,四时咸备。除辣椒豆豉外,芫荽、葱、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也是长沙人喜欢的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发表、祛湿抗寒之功能。   
作者: 2009213056    时间: 2012-5-15 21:07

长沙人善于加工贮藏菜肴,普通家庭都会薰腊肉、鱼、卤蛋、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至于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家家户户都有酸坛,泡葛头、豆角、黄瓜、萝卜等可随时食用,经济方便。经淘米水泡过的刀豆、芋头梗风味独特。青菜、白菜、排菜经不同方法腌制,可变成风味各异的擦菜和酸菜。如脯成盐菜,则带甜味;若不放盐而让其发酵起酸,取出晒干,再与枫树叶等一起蒸熟,则芳香扑鼻,晒干后可长期保存。至于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如将刀豆、姜做成蝙蝠型,谐音“福”;制成喜鹊形,象征“喜”;切成兰草形,寓意“男”,都是很受欢迎的工艺食品。   
长沙巧妇善作家庭副食品,仅红薯做出的品种,就不下数十种,可说花样翻新。如将红薯去皮煮熟捣成糊状,掺入芝麻桔皮,切块晒干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将红薯熬糖,又甜又粘。薯粉,又称芡粉,是上乘的流食。薯粉加工成粉皮,是农民最喜欢食用的干货之一。至于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如年糕、糍粑、汤圆、冻米糕、油积极、棕子、八宝果饭等,还有米粉、夏至坨(或立夏粳),都是长沙人喜爱的食物。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摆盘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汉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换茶”。  
        长沙饮料自古丰富,农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来了,用锡壶盛酒在火中加热,慢慢品尝。富裕人家还自制甜酒。市民一般饮用河水和井水。到1949年,城区有井干余,著名的有白沙井、南沙井、鸳鸯井等。白沙井水在民国以前不仅是城南一带居民食用水,而且四城富户多饮用之。一天到晚,“买沙水不”的叫喊声不断。至于山区,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来水”,他们用竹枧将山后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