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调查报告的通俗化尝试一则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2-3-14 16:02     标题: 调查报告的通俗化尝试一则

古老的火把李庙会为何长盛不衰

    刘清春 通讯员 赵秀峰 高欣
     怀抱着泥娃娃,手提着莲花灯,包挂着葫芦雕,肩头骑着抓风筝的土小子,挤在手艺摊前的村民个个都像货郎。天津的摄影队来了,艺术学院的教授来了,电视台的摄影机来了,千余个摊位,上万次人流,将二月二火把李庙会这团火烧的越来越旺。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火把李村民不收生意人一分钱,也就是说庙会对于火把李村没有直接经济效益,那么这个庙会为什么能传承六百多年?在民俗热的今天,或许我们应该对火把李庙会有一个冷思考,仔细看看这个古老庙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俗语说“过了二月二才算过了年”,龙抬头的二月二意味春节的真正结束,冰融雪化的大地迎接农民的开垦。在这一个特殊节点上,吃蝎豆、打囤是华北农村的独特习俗。相传人们炒豆时“金豆开花”,能够救出被玉帝关押的龙王。而打囤也叫“填仓”,是将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五谷杂粮居中,盼的是“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如果从卫生科学的角度看,二月二正是百虫复苏出洞的时刻,“吃蝎豆”和“打囤”能够祛除蛇虫鼠蚁各种病害的侵袭。
     在火把李,相传这天妇女不动针线,以防针扎龙眼,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这些风俗让妇女得到名正言顺的休息,因而二月二也是古朴的“妇女节”。“二月二,回娘家”,这天火把李嫁出的闺女都会娘家,因为庙会的热闹,闺女要带着婆婆一大家人来省亲,因而这天也是火把李的“妇女节”和“女儿节”。
    “这一天,谁家的客也得两三桌子,借碗都借不着!约莫着不够用的,就让闺女从婆家带”,村民刘洪河说的是二月二这天客人盈门的情况。在火把李,二月二可不仅仅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借着庙会的热闹喜庆,远房的亲戚,千里外的好友也要登门拜访,往往每家院子里都摆上了酒席。
    天津摄影人卢永成连续四年来到火把李,他说惠民人讲究高接远送,从不难为买卖人,对远道来的参观者更是欢迎。生人来了也是客,家家户户敞开门,陌生的摄影人进入每一个家庭都受到亲切的接待。早晨接亲人,中午会朋友,晚上凑上几桌酒,家家喜气盈门,因而二月二也是火把李的“朋友节”和“狂欢节”。
    相传火把李庙会的起源,是要纪念一个夭折在此地的公主,皇帝圣旨要求这个庙会只允许卖儿童玩具。就是因为偏重儿童玩具的传统,让这个庙会童趣十足、倍感可爱。啃着棉花糖,吹着“花里呼哨”,哈哈笑的傻小子抱着一个泥塑的“俊媳妇”。古老的竹蜻蜓,时尚的碰碰车,油彩的雕葫芦、红彤彤的莲花灯,都让这个传说中的公主节变成了乡村的儿童乐园,因此二月二也是火把李的“儿童节”。
    因为庙会的火爆,手艺人和买卖人要提前两三天来村里占位置,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里,这些摊主就得在村民家里住上五六天。而火把李村民不收生意人一分钱,庙会开始前三天,就把房前屋后打扫的干干净净。村民刘洪河是泥塑艺人张凯三十年的老房东,跟张凯是三代人的交情了。“张凯他爹张丙鳌跟我是老兄弟了。三十年前,丙鳌哥是赶着牛车带娃娃来到我这,俺老哥俩到晚上都喝两盅,他的牛也是我引到牛棚里喂。”
     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河南张)泥塑是火把李庙会的“形象品牌”或者说“标志性文化”。在各地庙会中断消失的大背景下,火把李之所以越来越繁荣,重要原因就是独具个性的“泥娃娃”。河南张泥塑色彩火爆艳丽,形象质朴俏丽,是庄稼人从泥土里一点点捏制出来的精灵。在解放前,来到庙会求子拴娃娃的老婆婆和小媳妇是泥塑的主要消费者。在那个泥土里刨食的年代,拥有下田收粮的壮劳力是每家每户最热切的希望,小媳妇也会因为儿子的降生获得婆家的赞许和荣誉,因此二月二拴娃娃习俗是庙会传承的重要原因。
      拴娃娃习俗日渐消失的今天,为什么河南张泥塑的销售依然火热呢?因为泥塑、老虎鞋、葫芦雕,都经过千万次的手指摩挲,这些乡间手艺是有体温有血液的。就像妈妈手里厚厚的千层底,千针万线都是母亲的牵挂。千层底上的粒粒小疙瘩不断摩擦着脚底板,就是最好的按摩器。踩着它走四方的游子,总会想起母亲在油灯下被针扎破的满是老茧的那双粗手。在都市现代化加快的今天,城市生活日益模式化和同质化,有更多的人开始怀念童年的天真和逝去的质朴,泥娃娃恰恰成为打开乡土回忆和历史背影的金钥匙。
坚守传统风格的张凯曾经尝试做奥运福娃的创作,而进修过美术的新一代艺人杜增香,则扩大了泥塑形象的时代创新。QQ企鹅、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电视网络上的时尚形象受到娃娃们和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在2012年的庙会上,她的泥塑新时尚最早销售一空。不仅是泥塑的创新,像滑梯、套圈、碰碰车、小火车,这些都市儿童游乐项目也进入了古老的庙会。正是庙会娱乐的包容性让乡村儿童流连忘返,但也正是乡土手艺的独特个性让火把李吸引源源不断的都市人群。
      现在火把李集市的日期是初一、初六(一六集),而十年前是二、七集(二七)的传统。集市虽然不大,确是附近十来个村落日常生活品的主要购买点。村民传说,火把李村附近一带有三个老和尚,据说是亲师兄弟,老大在县城,老二就住在村里的寺庙里,老三住在龙桑寺。住在村里的这个和尚,传说他养了一头驴,村里无论是谁借驴用,他都答应,最后谁都能牵着一头驴走。修庙时工地上时粮食不够,他说大家不用慌,到时候就来。这时一辆由县城到龙桑寺粮车,走到这里正巧坏了,和尚就让运粮的人把粮食卸下来,工人就有了粮食吃。
      在村民真实记忆中,最早的一个和尚叫“天禄”,也是最后一个和尚。天禄和尚住在皇姑庙里,以“格子粮食”为生。那时人们都挑粮食到集上去卖,卖粮食都用斗,十升是一斗,把粮食都倒在斗里,刮得同斗的口平着,“格子粮食”就是刮平之后从斗里掉出来的那些。天禄就负责刮平斗口的粮食,他不偏向买卖任何一方,众人都称赞他的公道善良。从两个和尚传说可以看出,本地集市是重要的粮食贸易市场,本村民众尊重公平交易和善良厚道。作为出了正月的第一次大集,二月二实际是火把李集市的“纪念日”。
    “老实说,有的旅游景点挺欺负外地人的,给房子拍个照就得付钱。再看看这个热闹喜庆的庙会,这些敞开大门村里人,谁不会感到自在舒服呢,回城了就老想”,天津人卢永成说的实在,淳朴厚道的民风比漂亮气派的建筑更能让游览者感到舒心。
      因为庙会,火把李的二月二成为远客近亲的“接待日”。它是四邻八乡的“妇女节”,是小娃娃大孩子的“儿童节”,是河南张泥塑等乡土艺术的“博览会”,是乡村集市的“纪念日”。虽然火把李人没有从庙会上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但因为庙会,二月二成为四邻八乡羡慕嫉妒的“村落狂欢节”。庙会提供了妇女的休憩权利,顺应了儿童的游戏天性,满足了都市人的乡土追想,赋予了火把李村落荣誉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本性需要,这就形成了火把李的天时地利人和,让古老的庙会长盛不衰。

(感谢邓霞提供其硕士论文《惠民河南张泥塑:庙会语境中信仰与艺术的互动研究》用于本文参考)
3月6日 滨州日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