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2-3-13 15:57
标题:
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3月12日14:47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雷恺
中广网北京3月12日消息(记者雷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建立国家级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以试点示范推动关中民俗文化旅游加快发展。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辐射中心。关中民俗文化囊括了不同社会层次的文化形态,如精英文化、庙堂文化、宗教文化、大众文化等等;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诸多文化形态,如木版年画、泥塑、剪纸、皮影、饮食、服饰、鼓乐、地方剧种、社火、庙会、面花、古代建筑、民间美术等。这些并没有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消亡,而是得到了广泛地传承与发展,并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陕西已正式命名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35项、市级956项、县级2292项,其中,秦腔、陕北民歌、凤翔泥塑等62项进入国家名录。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两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是关中众多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传承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随着民俗旅游的快速兴起,更加凸显了关中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优势。
王勇超代表说,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关中民俗文化资源,是必须积极面对和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依托民俗文化资源,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旅游,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陕西文化旅游界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保护开发模式,为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旅游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从总体上看,关中民俗文化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资源富集程度极不相称,尤其是规划引导不力、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破坏性开发、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等问题突出。引导民俗文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科学发展,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他建议国家在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中,充分考虑陕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显著、潜力巨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任务繁重,而自身财力又有限的实际,加大对陕西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有关部门应以试点为抓手,依托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有良好基础的实体为载体,设立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并分区域布局专业性的示范基地,通过规划引导、项目支撑、政策扶持,实施重点突破,探索积累经验,为陕西和全国文化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