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美]布鲁范德:《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3-11 14:31
标题:
[美]布鲁范德:《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作者:[美国]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 (Jan Harold Brunvand) 译者:李扬
来源|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10 |
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美]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 著
李扬 译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lore:an Intaoduction
平装: 36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2140180, 9787532140183
条形码: 9787532140183
品牌: 上海文艺出版社
ASIN: B0076RZJMY
内容简介:
自从这部教科书1968年首版以来,美国的民俗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该书第二版(1978)对此有所反映,第三版(1986)进一步补充了当时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在教学用途和参考资料方面有所加强,第四版在保留主要民俗和民间生活类型框架、更新书目之外,另有较大的改动:删去了原来作为附录的四篇研究范文,代之以贯穿全书的“焦点”,包括简明的美国民俗材料例子及阐释,并附有讨论题;精简了参考书目并增加了最新的著作;最后,为了提升本书的可读性、激发课堂讨论,重新设计并扩充了版面。本书的目的一仍其旧──清晰而系统地展示在美国发现的民俗类型,从而为更深入的研究铺平道路。作为美国民俗类型、研究理论及方法、学科主要著述的导引,本书沿着民俗材料的三大群类展开:口头民俗、习惯民俗和物质民俗。每一章先介绍所涉类型的定义,再描述其亚类及例子,然后对相应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大部分例子是当代英裔美国人的民俗,但在许多走向中亦有古代民俗及其他民族的一些典型传统。如此做的基于这样的考虑:英裔美国人民俗材料集中、论述丰富,一旦掌握,就为研究美国以及其他地方、其他群体的民俗奠定了基础。换言之,作者也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传统或自己熟悉的传统来研习美国民俗,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各种亚文化纳入视野,至于理论方面,作者兼容并蓄地概述了当代各家学说,并未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流派。本书中译本曾于1993年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美国民俗学》。此次修订出版,译者斟酌再三,考虑到原著书名中有Introduction一词,遂更名为《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以切原意,亦示新版之别。除了译出新增内容章节外,对原第二版的译文重新进行了校核,订正了个别误错。原著的章后注,依旧略去,一方面是出于全书篇幅的考虑,另一方面,对一般读者而言,专业性很强的释解和详琐的资料征引似显赘余;而对民俗学研究者而言,如果将书籍杂志和人名等译成中文,反倒给进一步的检索带来不便,还是直接查阅原著为好。此外,原著中部分插图,因为版权问题而未印出;征得原作者同意,行文个别地方略有删节,在此一并说明。(──CFN编辑注:此据作者《序言》和译者《后记》综合而成)
著译者简介: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国际著名民俗学家,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博士.犹他大学英语系教授。曾任美国民俗学会(AFS)主席、《美国民俗杂志》主编。出版学术著作,编著等十余部,发表论文、书评等逾百篇。
李扬,香港大学哲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目录
序言
Ⅰ.绪论
第一章 民俗学的领域
什么是民俗?
民众,标准,精英
口头,习惯,物质
定义:什么是民俗
第二章 民俗学的研究
搜集民俗
民俗分类
分析:比较研究
分析:一些主要的流派
第三章 民众类型:美国民俗文化传统的承继者
美国有民俗吗?
关于民众和民众群体的理论
职业群体
年龄群体
家庭群体
性别群体
地区群体
民族、外裔和宗教群体
Ⅱ.口头民俗
第四章 俗语和俗名
方言和俗语变化
词汇
俗名
第五章 谚语
纯正谚语
谚语式短语
谚语式比喻
韦勒式谚语
谚语式说法
谚语的分析研究
谚语的结构和语境
第六章 谜语
真正的谜语
谜语问题和其他脑筋急转弯谜语
非口头谜语
其他字谜
谜语的分析
第七章 民谣和民间诗歌
摇篮曲
游戏谣
劳作谣
书面谣
民间诗歌
第八章 神话和母题
美国土著的神话和故事:分类的难题
母题和《母题索引》
《母题索引》的使用
“我们自己的”神话
理论研究和神话的起源
第九章 传说和轶闻
……
第十章 民间故事
第十一章 民歌
第十二章 叙事歌
第十三章 民间音乐
Ⅲ.习惯民俗
第十四章 迷信
第十五章 习俗和节日
第十六章 民间舞蹈和戏剧
第十七章 民间手势动作
第十八章 民间游戏
Ⅳ.物质民间传统
第十九章 民众生活
第二十章 民间建筑
第二十一章 民间手工艺和艺术
第二十二章 民间服饰
第二十三章 民间食物
译后记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3-11 14:31
标题:
·书摘·
有时民间文学的原文或习俗、工艺的描写可以从一些手写的东西内收集到,例如日记、信件、笔记,有的可通过出版的东西收集到,如书、报纸、杂志。例如,一些内战时期的民间歌曲就残存在战士们所写的东西中:清教徒作者搜集出版的美国初期的“神圣的天意”可能是古老的民众信仰和迷信。美国19世纪地方报纸保存了许多传统的幽默故事,它至今尚未被认真研究。当代的期刊杂志偶尔也登载一些作为幽默故事或作为真实事件的民俗事象(参见第九章“都市传说”部分)。
民俗收集的新手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行家有关野外工作的描述而学会许多野外工作的难题和技巧。例如,最为活跃、最为成功的美国民俗搜集者之一的多尔逊在自己的著作中叙述了许多轶事,颇能给人以启迪。在他的《密歇根黑人民间故事》(剑桥·马萨诸塞,1956年)中,前两章分析了对公众和讲述者的访问,包括一些故事讲述者的照片。他回忆,正是他胳膊肘上的补丁才使讲述者确信他是一个“新闻记者”,而不是像当地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联邦调查局的特务。在《杀戮终结者和行走者》(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中,多尔逊描述了他是如何从无数不完全的报告和随口所说的东西中搜集整理成“马克多纳德孩子的绞刑”这个“北伊比利亚半岛的传说”的。“上了年纪的人讲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给瞪着眼睛的年轻人听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但是)没有两个爷爷讲完全相同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严格的、从未付诸文字的家庭传统,同时讲述者不断用道听途说和异想天开得来的东西去改动故事。”多尔逊晚年转向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将都市中心作为搜集民俗的“田野”。他描述了“在城市进行田野作业”的技巧,他跟随称为“搭桥”的线人,追踪确定目标的住所,寻找优秀的表演者。借助随时可以使用的设备,多尔逊录下了无数日常谈话、生活史、个人经历故事,并用田野日记进行补充,记录了“都市场景的民族志观察”。这些成果都收录在其著作《工厂耗子的地盘》中(哈佛大学出版社,1981年)。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3-11 14:32
标题:
·书影·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3-11 14:33
标题:
[李扬]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译后记
作者:李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05 |
这部《美国民俗学概论》*得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也算是机缘巧合。布鲁范德教授的原著首版于1968年,1978、1986、1998年分别修订再版。早在1983年,我在辽宁大学师从乌丙安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便开始断断续续翻译此书,译稿完成后,一时难以找到愿意付梓的出版社,颇费了些周折,延宕至1993年,终于申请到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虽然中译本当时只印了2000册,但作为新时期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美国民俗学研究的译著,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评论、引用、荐介颇多,一些高校将之列为民俗课程的参考书目,我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也曾予以关注,提出中肯的建议。
当时翻译的是1978年的第二版。后来,布鲁范德教授又寄赠了1998年出版的第四版,初读一遍,发现修订增补幅度甚大,编排体例上亦有变化,内容更为丰富,反映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新加入的“焦点”等环节也进一步增加了可读性和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较之第二版,整体篇幅上扩充了三分之一。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它继续介绍给国内学界,但联系了几家出版社,虽然大家都认可肯定此书的学术价值,却因担心销路效益而踌躇不决。
2006年,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瑞琳、吴晓斌两位的慨然相助,我翻译出版了布鲁范德教授都市传说研究的代表作《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这部原本在美国就畅销的都市传说方面的开山之作,在国内也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有一天,忽然接到上海文艺出版社理论室负责人吕晨的电话,说他们从《消失的搭车客》的译后记中,得知我准备翻译布鲁范德教授的另一部都市传说著作《婴儿列车》,很感兴趣。在交流过程中,我无意间提起布鲁范德教授的这部新版概论,没想到吕晨和出版社的相关领导非常重视,进一步了解了该书的内容后,很快确定了出版的意向。
说起来,我和上海文艺出版社颇有些缘分。早在1984年,导师乌丙安先生将我的一篇神话研究的习作推荐给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艺集刊》。得知被录用后,很是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拿到样书,翻开一看,拙文竟然排在第一篇!惊喜之余,更觉汗颜,一个22岁的后进新学、一个在读硕士生的初章稚作,实在不敢担当如此殊待。至今,我还是深深感激从未谋面的《集刊》的两位责任编辑王文华、徐华龙先生,在我刚刚踏上民俗学研究之途时,就给予了如此及时而有力的提携激励。大约在1990年前后,应徐汝舟、史昆之约,我参与翻译了《世界神话百科全书》,这部字数近百万的译著,也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责任编辑是刘东远先生。时光如梭,一转眼近20年过去了,有幸又一次与上海文艺出版社不期而遇,再度承蒙出版社领导编辑的慨然相助,前缘相续,心中着实欣喜、感佩。
本书1993年中译本书名为《美国民俗学》,斟酌再三,考虑到原著书名中有Introduction一词,遂更名为《美国民俗学概论》,以切原意,亦示新版之别。除了译出新增内容章节外,对原第二版的译文重新进行了校核,订正了个别误错。原著的章后注,依旧略去,一方面是出于全书篇幅的考虑,另一方面,对一般读者而言,专业性很强的释解和详琐的资料征引似显赘余;而对民俗学研究者而言,如果将书籍杂志和人名等译成中文,反倒给进一步的检索带来不便,还是直接查阅原著为好。此外,原著中部分插图,因为版权问题而未印出;征得原作者同意,行文个别地方略有删节,在此一并说明。
从最初的策划到最终的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理论室的吕晨为拙译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林雅琳编辑认真细致地审阅校核译稿;我的学生刘聚、孙大伟、王超在文本处理、原文校核、格式排版等方面惠助良多;我的家人在专业和生活上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挚的谢意。
最后要特别感谢布鲁范德教授。从第一次通讯联系至今,20多年来,他一直关注支持我的研究和译事,在版权等方面慷慨予助,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惑答疑。布鲁范德教授现已年近八旬,在安享高山滑雪、山溪垂钓的多姿多彩晚年生活之余,依然孜孜于民俗学的研究,退休后不断有新作问世,目前正在修订增补《都市传说百科全书》,预计后年出版。相信布鲁范德教授看到这部《美国民俗学概论》和接下来即将出版的《婴儿列车》中译本,会倍感高兴的。他在电邮中让我直呼其名Jan即可,而且专门告诉我Jan不要念成“简”,而应按照挪威语的发音念成“扬”——好吧,扬,请接收来自中国的扬的衷心感谢和诚挚祝福。
-----------------------------------------------------------------------------
*布鲁范德著,李扬译:《美国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出。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2011-10-28 13:34:28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wspace-itemid-25860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3-11 14:35
标题:
卓越网购书:
http://www.amazon.cn/%E6%96%B0%E ... ref=pd_rhf_dp_p_t_2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