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先住民》:定格历史时间中的黎族人
□ 周伟民/文 黄一鸣/图 |
|
| 黎族的“三月三”节庆活动总是多姿多彩,花样百出。1992年摄于五指山。 |
| 五指山区要建直升机场,这消息让当地居民无比振奋。机场开工仪式吸引了附近黎村苗寨的农民,巨轮车成了看台。1993年摄于五指山市。 |
| 近10年来,黎族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香蕉。2006年摄于东方市。 |
| 搭建临时“客厅”。在黎村,临时的阳篷总是和喜事、大事联系在一起。2007年摄于昌江县。 |
| 昌江县王下乡洪水村的林振龙与邻村的女孩符梅结为夫妇,身后的茅草屋便是他们的新房。2004年摄于昌江县。 |
| 这样简单独特的儿童吊床在海南的黎村苗寨随处可见。2006年摄于东方市。 |
|
海南先住民黎族,是一个伟大而富于智慧的民族。他们在海南岛上世代耕作,生生不息!
知道黄一鸣同志自1981年至2011年,30年不间断地在黎村拍摄了大量纪实照片,并精选其中一部分,结集出版,名曰《海南先住民》,内心十分兴奋。
近年来,有好几位摄影家对黎族不同的生活面进行了纪实拍摄,并出版集子。这些作品都有不同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因为每部纪实影集,都反映了不同的摄影家对黎族不同生活面的解读。黄一鸣有独特之处。他影集里的所有作品,构成了一个共同特点,即作者不甜俗,保留了一个民族在历史时间内原汁原味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一般说来,摄影作品是不会说谎的,除非故意摆弄!
海南岛上生活的黎族,解放前乃至改革开放前,由于种种社会的、自然的缘故,他们多住在海岛西南部山区平凹的小片土地上,还要将村庄靠近山栏地,生存空间是十分狭隘的。村里的茅草房,一幢挨一幢,房檐之间间隔极小,有些连一条小水沟也留不出来!屋里,床铺、灶台、饭桌都连在一起,一般正中搭一根竹竿,衣服都挂在竹竿上。过去黎区流传一句话:“三块石头一个灶,一根竹竿全家当!”这是解放前后黎族人民全家财产的写照。笔者曾亲历一桩事:海南建省初期,有一个黎村失火,风助火势,火趁风威,将一村茅草房烧着。火灾过后,保险公司计价赔偿,一家人算下来只有几百元钱的身家!
这部集子里借助文字标示,分为9个部分,统览诸如生存环境、居所、肖像、劳作、交通、节庆娱乐、婚丧嫁娶以及由一个光身儿童蹲在窗台上看全村唯一一台电视作结的教育与医疗卫生,画面上活动的人,几乎都是仅够温饱的纯真年代的人民!
请不要过急地说,这是作者跟我们当今时代的视觉唱反调!不!黄一鸣拍摄这些作品时,也将他本人的情感灌注到这一幅幅画面里面!每幅画面,都显示出黎族人民的纯朴和善良。比起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上某些在内心逃离神圣、否定道德、逐利投机、蔑视理想的卑劣的人来,这些生活在纯真年代的纯真的黎族人民是多么高尚!
阅读黄一鸣有关黎族的纪实摄影,会发现他对黎族人民的智慧结晶——纺、染、织、绣技艺十分关注。影集里面有黎族妇女用腰织机在织布以及在做扎染的诸多镜头。黄一鸣说:“黎族女人个个都是天生的纺织高手,她们传承了黎族几千年的纺织手艺,用土制的纺机纺出棉线,再织出有花、草、鸟、兽、团凤等图案的布匹,做成衣服。每逢节日,男女老少都会身着自制的黎族服装热情欢歌。”
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所用的原料是纯天然的,全过程都是手工完成的,在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情况下,都是口头传承,即母女传承的,在传承过程中除传授技艺,同时也传承了黎族优秀的社会道德文化。这一技艺,在历史时间中不断积累、沉淀,被积淀下来的内容,远比一个人所习惯认定的更为广阔、复杂、丰富、久远和生动。借助黄一鸣的作品,注视其中人们的许多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可以见到许多普通人的生活经验!
黄一鸣的摄影语言是凝重的,感情是深沉抑郁的,作品基调是写实的,因此,集子的色调偏冷。他以黑白胶卷完成的作品,采用庄重、凝重的本色,显得暗黑。这符合黎族人民的感情需要。黑色,是黎族的标志,也是黎锦的底色。在黎族老百姓心目中,黑色表现了一种不可知、不可企及的神秘空间,黎族民俗中就有杀黑鸡、黑狗能驱邪之说。黑色,象征着庄重和吉祥。黄一鸣的选择是对的!
以纪实摄影记录黎族人民生活的实况,不仅有“活化石”的价值,通过这些影像,还可以重现逝去的历史,启发我们看到黎族人民的智慧,了解他们的价值目标和审美趣味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借助黄一鸣的镜头,可以回到历史时光中的生活,而目前所涌现的商业大潮,会离这种纯真越来越远!
(本文节选自黄一鸣《海南先住民》一书的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