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七上“三江源”的田野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2-3-2 18:22     标题: 七上“三江源”的田野经历

七上“三江源”的田野经历

作者:杜发春发表时间:2011-01-25 浏览次数:857

1 长江源通天河治多县境内,2007年9月19日,方眀摄
2 翻越阿尼玛沁雪山垭口,海拔4677米,2009年1月1日,桑哇摄

3 措瓦嘎则寺(黄河源头鄂陵湖畔),2009年9月6日,张小敏摄

4 课题组在澜沧江源头玉树州囊谦县卓晓乡优勇村,2009年9月11日,东周才仁摄


5 可可西里风火山5010米,摄于2010年11月10日,曹鹏摄

6 暴风雪来了,2010年3月8日,巴颜喀拉山垭口4824米

7 帐篷搭在牛粪地上,2010年8月21日,治多县扎河乡口牧委会通天河岸边

2007-2010年,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福特基金的资助,我与我的同事前后7次到了青海南部“三江源”地区,围绕三江源生态移民、环境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本组照片展示的我们七上三江源的部分田野经历。在此对参与给予帮助的同事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背景资料: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源头的简称,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30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人口约56万人。三江源地区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广人稀,经济以草地畜牧业为主,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中国政府为恢复和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于2003年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一项在7年内(2004-2010)投资75.23亿元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22个子项目。根据《三江源总体规划》,生态移民与退牧还草紧密结合,主要将三江源区内10142户、55774人牧民,实行就地安置和迁移到小城镇安置,减畜318.4万羊单位。搬迁牧民的草场实行10年禁牧、休牧、轮牧,按退牧还草草场补助标准享受退牧补助政策。截至2010年底,生态移民工程基本结束,共建成移民社区40个。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