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有奖盖楼过大年】我们的节日:各地年俗专题汇集帖~~欢迎各位来盖迎春高楼~~~ [打印本页]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1-18 20:55     标题: 【有奖盖楼过大年】我们的节日:各地年俗专题汇集帖~~欢迎各位来盖迎春高楼~~~

为汇集春节习俗资料,从即日起至3月15日,【民俗学论坛】特举办本项活动。
欢迎大家盖楼迎春,鼓励原创,转发亦可(请注明出处)。

设奖规则如下:
12、30、36楼奖励60宝葫芦 【宝葫芦已发送】
66、88、99楼奖励150宝葫芦
100楼后逢6、8、9奖励200宝葫芦
112楼奖励300宝葫芦
212楼奖励500宝葫芦
此外,对贡献最大(视发帖的数量和质量而定)的童鞋,设特别鼓励奖3名,奖励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年画一张。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
2012年1月18日
作者: 暮蝉    时间: 2012-1-18 21:38

先来盖一楼,下雨下到今天了,把过年的气氛都冲淡了~
不过大街上人还是挺多的,办年货喽!
买新衣服啦~本命年的娃娃要一身红哦O(∩_∩)O~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1-18 23:16

都来呀都来呀~~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2:56     标题: 深圳年俗:罗湖吃甜蔗讨彩头 观澜焖肥鹅过肥年

中新网 2012年01月18日 16: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罗湖炒米饼 (胡江平 摄)


  胡江平

  深圳东部的原住民以客家人为主,深圳西部的原住民以讲白话的本地人为主。地域和语言的不同呈现了深圳本土历史与文化的丰富多样,可谓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世代相沿的各具特色的深圳本土年俗更集中折射出生存其中的风土人情以及原住民的集体性格。

  罗湖:吃根甜蔗讨彩头(年前)

  在农耕时代,罗湖的原住民都有种植甘蔗的传统,每到年关村民把大部分甘蔗砍下榨糖之外,会专门在地里留一部分供家人在春节食用,因为甘蔗的客家话发音意头好,村民也都讨“倒吃甘蔗节节甜”的好彩头来欢欢喜喜过春节。

  罗湖原住民与甘蔗有关的年俗还有:家家户户都用蔗糖做炒米饼。有儿歌这样唱:“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望龙船,我唔望,望鸡仔,鸡仔大,拿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 这也说明罗湖人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由来已久。

  做饼时,全家其乐融融。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磨好的饼粉和上自产的甘蔗糖浆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做馅,按在饼模中,用汤匙来回压紧,再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敲出来,讲究的人家还在饼模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用朱红画上福、禄、寿、喜的字样。一个个形态扁圆、又甜又香洋溢着喜庆的炒米饼,成了罗湖原住民春节的符号和记忆。


春节祭祖 (廖虹雷 摄)

   观澜:焖只肥鹅过肥年(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这天,观澜客家人的饭桌上少不了祖辈传下来的四样菜:客家狗肉、酿豆腐、客家焖鹅、猪肉焖咸菜。其中焖肥鹅年菜最具特色。

  观澜的客家人吃鹅的方式很讲究。首先选购肥大壮实的活鹅,讨“吃肥鹅过肥年”的口彩。所以观澜人一般都在年前半个月左右就把鹅买回家,喂以谷子和大米,将其催肥。到了过年,将宰好的肥鹅从尾部掏一洞,将内脏取出洗净后,把蒜泥、八角、茴香和浆料灌入抹匀,密封,放入大锅烘烤,待其皮又黄又脆后,再加水红焖。焖鹅不但是家人过年的主菜,还是媳妇们大年初二或初四回娘家必带的礼物呢。近年来,由于低脂饮食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新一代的客家人过年虽然还是少不了焖鹅,但已经不再选肥鹅,而转向选购“瘦肉型”的鹅。

春节舞龙 (廖虹雷 摄)


  南澳: 草龙起舞贺新岁(正月初二)

  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一年四季最怕的就是海上刮起的飓风。所以每年在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飓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成为了南澳渔民的传统年俗。

  在整个舞龙过程中,“扎龙”、“舞龙”、“送龙”三个环节要在同一天完成。晚上7时,百余个着黄衣衫、头系红绸带的渔民汉子把扎好的草龙搬到天后庙门前小广场上,锣鼓同时敲响。先把草龙身上的香火点燃,草龙便变成了火龙。火龙在行进的时候,龙头动,龙珠也跟着动,舞龙头擎向右,龙尾就摆向左,一条红色的长龙伴着锣鼓声逶迤曲折地且舞且进,甚为壮观。火龙所经之处,无论是民居,还是店铺,都在家门口(铺头)奉上水果、水酒,并点红烛、烧纸宝、燃放起爆竹迎接火龙。此时,整个渔村一片欢腾,这天就是南澳渔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晚上8时30分左右,舞草龙队伍来到月亮湾码头,举行“化龙”仪式。点燃草龙,并燃放起爆竹和烟花。送龙的村民把手中各色彩珠投向大海。一时间,鞭炮、锣鼓齐鸣,码头火光冲天,场景蔚为壮观。待草龙化为灰烬时,人们才各自带着喜气和欢乐慢慢离去。

做米茶 (廖虹雷 摄)


蛇口:走街串户品“开丁”(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这一天,蛇口街道渔二村的几百户乡亲家家户户都要煮“开丁茶”,人们走街串户互送吉祥祝福,想祝福哪一家,就到哪一家去吃“开丁茶”。谁家来吃茶的人多,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谁家会更加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这就是蛇口街道渔二村隆重的节日“开丁节”。

  “开丁茶”其实是一种饭食,由蔬菜、海鲜、肉类、小吃和汤分次序混合而成。在渔二村人心中,“开丁节”远胜过大年初一,因为春节正是捕鱼的好季节,许多在外捕鱼的男人不能回家过年,直到大年十三,所有奔忙在外的亲朋好友才纷纷返回家中,一起共度“开丁节”,互道平安吉祥。“开丁节”有个传统:谁家里有身在外地的亲人,如果他们在新年回不来没人会怪罪,但“开丁节”却是一定要团圆的,因此对于渔二村居民来说,“开丁节”的隆重远胜过大年初一。


糖环、煎堆小食 (廖虹雷 摄)

  下沙:元宵月圆大盆菜(正月十五)

  春节的元宵节吃“大盆菜”的风俗,在深港地区已经沿袭700多年,但做工、配料、烹饪方式之讲究、盆菜宴席规模之大,当推福田的下沙村。

  相传南宋末年,宋军为抗击元军的南下,退守在现在的深港一带,面对突如其来的宋军,当地贫苦而善良的村民们,你家拿肉,我家拿虾,他家出菜,村民们各尽所有,为饥寒交迫的宋军做了一盆盆香气四溢百家菜,从此大盆菜的名声不胫而走,因此沿袭成风俗——春节的元宵节吃“大盆菜”,并历经700多年而不改。由于福田下沙的“大盆菜”做工、配料、烹饪方式之讲究、盆菜宴席规模之大,成了当今深港地区的“大盆菜”代表,如今更发展成为下沙村民聚亲会友,举办婚礼、添丁、入伙、喜庆丰收的一种庆祝方式。

  每到正月十五,舞龙、点花灯、唱粤剧、吃盆菜,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大盆菜的烹饪方法考究,菜盆里有包括煎蚝、鸡、鸭、猪肉、炸鱼、油豆腐、支竹、牙菇、鳝干、肉皮、云耳、冬菇、芹菜、萝卜在内的15种菜,盆菜一层一道菜,一菜一种味,因此,大盆菜称之为“百鸟归巢”。大盆菜的吃法也十分有趣:食客手持筷子,必须在盆中不停翻找,越是里面的菜,味道越鲜美,所以有人称之为“寻宝”。2002年元宵节,下沙人曾创造同时置办大盆菜5319席、参加人数达到6万人的“最大规模民间宴会——大盆菜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3:00     标题: 湖南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剪影(5-10楼)

中国文化报 >  2012-01-18


    中国土家第一村——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   卢瑞生 摄

   本报驻湖南记者  吴啸华  谢  兰  整理
    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及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有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个少数民族中,世居的有8个,按人数依次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人口达639万余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7%。
    湖南少数民族的民俗独具魅力,特别是湘西、湘南,独特的美景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苗族的刺绣、蜡染,演绎着古老而瑰丽的历史文化蕴涵。火把节、芦笙会、四月八、毛古斯舞,飘逸着浓厚的民族情愫。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历来为各个民族所重视。吃年饭、放鞭炮、扎花灯、舞狮子、耍龙灯……这些是大多数民族都有的庆贺新年的方式。除了这些活动之外,许多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过年习俗,这些习俗无不打上一个民族思想、文化、情感、心理和历史的烙印。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3:03     标题: 土家族:“赶年”与“抢年”


奔放飘逸的土家族跳起毛古斯舞。  卢瑞生 摄

    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
    湘西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土家年(土家语: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其时间是腊月大二十九,腊月小二十八,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称为“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赶年”这天的下午3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少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便开始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
    土家年,始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明末清初和民国时期,清乾隆《永顺府志》和《永顺县志》均有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永顺府·龙山县志》风俗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日,令民间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土家族过“赶年”不但在时间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年事活动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持续时间长。主要内容有“打粑粑”“做团馓”“插柏梅、贴纸”“贴门神”“吃团年饭”“守岁抢年”等。
    土家族的“调年会”,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近年来,“调年会”越来越热闹,还有耍龙灯的、卖艺耍刀的、唱山歌的。当地政府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多次组织物资交易会,大力促进了当地民族贸易的发展,活跃了民族经济文化市场。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3:04     标题: 苗族:“保年树”与“赶年场”


绥宁县苗族群众以飞舞的长龙大闹龙年新春。 覃保来 摄


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群众演奏动听民乐喜迎新春。 覃保来 摄

    苗族原本是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按照苗族习俗在农历十月过苗年,近代以来湘西地区的苗族渐渐改过春节了,但也有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过苗年的习俗。凤凰苗族过年很有特色,每年春节的凤凰古城都会吸引大批旅游者,特别是除夕前一天就有很多游客赶到凤凰旅游,过除夕。
    苗族除夕这天要在房前屋后插上新砍来的榄篱笆树,称为“保年树”。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这一点形式上和各地都一样,却有着不同的内涵。每年的除夕傍晚,全家人一起动手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天喜地吃团年饭。
    饭后,家里所有人都要洗脚,先从小孩洗起,意为“出门处处有着落”。除夕深夜,人们还要占卜来年的气候,看北斗星周围的云雾状预测水涝或干旱。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小孩子们就已经醒来抢鸡头,单等第一声鸡鸣响起,就蹦蹦跳跳地跑到院落里点起新年的第一挂鞭炮。抢到了鸡头,意味着会为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正月初一,凤凰苗族最大的活动就是“赶年场”,十里八乡的苗族人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舞狮子、唱花灯等娱乐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3:06     标题: 瑶族:“舞春牛”与“放炮节”


    瑶家过年做水豆腐酿。李光平 摄


    瑶家糍粑是过年的必备美食。   李光平 摄

    “舞春牛”是瑶族过节的一种民俗文艺活动,在春节期间举行。活动分3个部分:迎春牛、耍春牛、送春牛。春牛由两个青年男子扮演,扎黑绑腿,穿紧身衣,牛头为竹扎框架纸糊而成,牛身由一块青土布制成。基本动作包括牛走路、过桥、喝水、搔痒、撒欢、发怒等。春牛进寨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在寨前相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还高声念《迎牛词》。春牛进到表演场中,便开始撒欢、“滚水”。这时,大家都争着摸春牛的眉心,讨开年吉利。送春牛像迎春牛那样,全寨人列队依依不舍地将春牛队送往别的寨子。
    位于南岭腹地的江华大圩、两岔河一带是高山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九,瑶族村寨的瑶胞们都要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欢度他们特有的“放炮节”。几个村寨轮流做东,“聚集一脉男女,生熟表散,摇动长鼓,吹唱笙歌,祭祀歌乐盛会,务使人欢鬼乐,物皁财兴。”男女老少带着各种鞭炮,来到一个宽敞的坪子上,大家唱起婉转多情的瑶歌,跳起花样百出的长鼓舞。气氛最热烈时,大家燃放起自己带来的鞭炮。
    正月十五闹元宵,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的传统节目是“火烧龙狮”。正月十五晚上8时左右,张灯结彩的码市街上,鼓锣齐鸣,龙狮并舞。舞龙队和舞狮队从街头舞到巷尾,各家各户则向龙狮燃放起鞭炮。附近村寨也都派出文艺骨干,拿出龙狮拜年、火烧香火龙、耍春牛等传统节目一比高下,将瑶山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有时要闹到次日凌晨才尽兴而散。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3:07     标题: 侗族:侗家“行年”与“芦笙会”


    侗族打粑过年的风俗源远流长。 谌许业 摄

    所谓“行年”,就是春节期间,侗家串寨做客,即以寨为单位,集体去另一个寨做客的习俗。
    集体互访很隆重,此习俗起源于古时侗族村寨之间的联姻行为,即有婚姻关系的寨子之间的集体互访,以巩固婚姻联盟,以后逐步发展为村与村、寨与寨互相往来做客,宣讲款约、增强民族感情、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种集体做客形式。
    “行年”又被称作“乡客”或“鸡尾客”。因为去做客的芦笙队队员身着特制的舞衣,衣边吊有小海螺或小蚌壳,头上插有鸡尾巴上的毛,故名“鸡尾客”。
    “行年”时,寨子每户一人组成行年队伍,选出三五人为卜耶,作为全队的领导中心。卜耶中又推荐一人为耶高,即头客,作为全队的指挥。参加做客的人的一切行动都要按头客的号令行事。大家撑开雨伞,由头客前导缓缓向主寨鼓楼前进,来到寨中萨坪,队伍围成一个圆圈,头客在坪中用罗盘找好位置,安排好芦笙队进坪吹奏的路线后,做一个金鸡独立姿势,芦笙队即吹“进行曲”和“欢乐曲”,边吹边跳芦笙舞,三遍后停止。主寨的男女老少围拢过来亲热道贺,握手言欢,并争相拉客回家住宿款待。
    第二天早餐后,头客把自己带来的队伍聚集到萨坪上,围成圆圈讲款,从“开天辟地”“人的起源”“芦笙的由来”,一直讲到“村规寨约”,以及上团下寨互相友好、彼此帮助等。主寨的男女老少也汇集萨坪,静听讲述。讲完,主寨杀猪相待,设宴摆酒,尽欢而散。
    第三天中午,头客集合全部来客,整顿行装告辞。主寨设长席,宾客相对而坐,献上年礼。客人起身告辞时,男女主人涌向席间,共唱“拦路歌”以挽留客人。而后,大家跳起多耶圆舞,依依不舍地在芦笙曲中上路别行。
    在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中,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19 03:08     标题: 白族:“办年”“团年”与“拜年”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女子舞龙队技艺不凡。 谷利民 摄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湖南省主要聚居地为张家界一带。白族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风韵,同时又受到汉文化的深远影响。
    白族人过年的全过程包含“办年”“团年”“拜年”3个主要环节。“办年”就是在春节到来之前,为过年做一些物质准备。白族农家办年最重要的有3件事:杀年猪、推豆腐、打粑粑。白族有句俗语“年年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有个小年把猪杀”,准确概括了“办年”的情况。
    桑植白族把吃年饭称为“团年”,意思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饭。年饭可以在年三十的中午吃,也可以在晚上吃。吃年饭前先要敬神、祭祖。年三十的晚上要守岁,火塘里要烧大火,俗语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拜年”是新年的事,正月初一不拜年,只是一家人内部晚辈给长辈拜年,一般是大人在正月初一清早给全家的最长辈送一碗甜酒鸡蛋,孙子们要给爷爷奶奶磕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则要给亲朋好友拜年。
    白族人民过新年,还会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将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100多米。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坚强性格。
    春节期间,桑植白族农家还有一些集体的文娱活动。最热闹的就是游神、玩龙灯、打花灯。作为白族人最重视而又最喜爱的一项民俗活动,游神始自明初,世代相传。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1-19 17:59     标题: 通讯:北川“十二花灯”闹新春 万人民俗大巡游

2012年01月19日 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绵阳1月19日电 题:北川“十二花灯”闹新春

  作者 杨超 周洪攀

  虽是细雨蒙蒙,但北川新县城内却是鼓点阵阵,羌歌悠扬。19日,万人民俗文化大巡游拉开了北川民众的迎春序曲。

  墩上乡“许家湾十二花灯”队排在巡游队伍的第36方阵。“记到哟,正月十二要到茂县去演出。”趁着候场的间隙,脸涂油彩,身着花衣,做丑角打扮的唐孝友将身上仅剩的三支烟发给同伴,安排着春节期间的行程。

  “这些技术都是父传子,一代代传下来的。”唐孝友是“十二花灯队”的传承人,也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说,“我今天扮的是黑菩萨,看着喜庆,驱邪保平安。”

  “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最早属于单一的祭祀性舞蹈,后来玩灯艺人通过对戏曲的“移植”和借鉴而发展成为花灯戏。2007年,“十二花灯”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演出时有十二盏五彩花灯,所以叫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今年六旬的唐孝友说,花灯戏每年正月初一出灯,至二月初为完灯。“在我们当地,花灯是神的象征,花灯戏能驱邪除恶,保人畜安康。”

  “他装扮的是女人,衣物越花哨越好;他演的是儿子,是丑角,主要是惹人发笑的……”唐孝友一边介绍着自己的队友,一边演示着花灯戏里的各种角色。

  “十二花灯戏”表演角色是男扮女装,以锣鼓、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独唱、对唱、领唱、帮腔等伴着舞蹈,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我们平时照看自己的土地,只有节日期间才组队出来,为乡亲们送去祝福和欢乐。”唐孝友向记者介绍说,花灯戏在当地已成为传统节目。逢年过节,邻近的青片乡、片口乡、茂县的乡里人家都会请他们前去送福送欢乐。

  “原来唱戏要收些钱。现在生活好了,唱戏不收钱,主人管饭就行。”唐孝友笑着说,灾后重建中,当地政府和山东泰安的援建者帮助新修了房子,村上发展养殖,加上儿子外出打工,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接到的演出邀请也越来越多。

  “花灯戏曲目原来有70多首,不过很多失传了,加上汶川地震中死了8位老花手,现在只能完整地唱30多个曲目了。”已唱了40多年戏的唐孝友告诉记者,最让他欣慰的是,现在县、乡政府对这一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专门拨出培训费用,置办了表演器具,并着手挖掘、恢复一些传统曲目。

  在演绎了《三支避》、《闹元宵》、《双拜寿》几个传统曲目片段热身后,唐孝友和花灯队员们的额头开始冒出小汗珠。

  “去年有12个年轻人加入进来,还包括一些女娃娃。”唐孝友说,只要这些民间文化能得到传承和发扬,越多人知道越好,越多人参与越好。他指着举旗的老伴说,“我把老婆都拉进来了。其实男女都无所谓,传统也是可以改进的嘛!”

  “我们正月初六还要到县城来表演,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锣鼓声中,花灯队缓缓前行,最终汇集到民俗巡演的欢乐人群中。(完)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1-19 18:39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深圳人称春节为“做年” 年味传统又时尚

中新网 2012年01月18日 10:4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廖虹雷

  中国民俗节日最隆重的春节,深圳人称作“做年”。深圳在东晋时置县,至今有1680多年历史文化,因而深圳人的年味很传统;由于深圳毗邻港澳,受外来文化影响,所以深圳人做年又很时尚。

  “入年架 忙洒洒”

  深圳原住民有广府、客家两大民系,拥有白话和客家话两大方言族群。传统做年从腊月廿五始,正月十五止,节庆长达二十多天。

  深圳不过小年节,习惯从年廿五开始“入年架”,男人就忙于办年货、置新衣,女人忙于搞卫生、做年糕,青年人则敲锣打鼓,练麒麟、舞狮子、习龙舞、耍鱼灯,人人动起来,家家“忙洒洒”(客家话指忙忙碌碌)。

  “年廿六 爆米碌”

  “爆米碌”,是说临近除夕前的三四天,各家各户忙着磨米踏粉,做“爆米碌堆”、“炒米饼”、“炸油角”等年糕点。

  近年深圳时兴去香港办年货。时尚的人们趁香港年尾商家促销,成群结队出境“扫货”,过个有滋有味的丰润年。

  “年廿七 添新衣”

  旧时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人小孩“望做年,着新衫”,所以年廿七要试穿定做的衣服,如不合身还有时间修改。

  “年廿七八洗邋遢”谚语家喻户晓,就在这两天家家捡拾房屋,打扫庭院,洗晒被褥,擦抹台凳桌椅床板,甚至“尿缸”(马桶)也不能漏掉,为的是“房、几、人净,消灾免病”。

  “年廿九 贴挥春 行花街”

  屋子里外洗刷一新,接着大门张灯结彩,贴门神,写春联。深圳人说春联是“挥春”。

  深圳人历来有采插吊钟花、桃花、四季竹和摆盆橘的风俗。1981年举办首届深圳花市以来,今年已是第31届,每天数十万市民行花街,选购牡丹、芍药、一品红、水仙花、鸡冠花、桃花以及年橘,把家里装扮得生机盎然。

  “年卅晚 团圆饭”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家人不管出门多远都得回来团聚,千百年没变。杀猪、宰鸡鸭,酿豆腐、焖猪肉,使出浑身解数。过去有“无鹅不年”之说,如果没有鹅肉,不像过年。

  另一个重头戏是祭祖。清康熙《新安县志》记录:“元旦天明礼神,遍拜尊长、亲友,谓之‘拜年’。自后连日相宴,谓之‘饮年酒’。”古人称正月初一为元旦。

  深圳风俗从大年三十下午就做“礼神”热身。首先三时开始,全家都洗“年香水”,又称“大吉水”。“香浴”实际是把石姜蒲、柚子叶、香芒草和青竹叶,用大锅水烧开兑凉水洗的药浴。“大吉水”洗后醒神,清爽。

  “年初一 食素斋”

  大年初一,早时深圳的妇女起得特别早,去井口河边挑满缸水,取“新水活力”之意。家中长老在新年第一个早晨,点燃香烛拜祭天地神明。这一天,传统习惯不上门拜年,不扫地,屋外满地炮仗纸也不清扫;不进菜园摘菜,更不能挑尿桶浇菜;不赤脚,不讲不吉利的话。

  如今有车一族,趁假日休闲,举家郊游山村,欣赏田园风光之余,品味农家菜色,亦为过年新风尚。

  “年初二 派利市”

  年初二是“开年日”。人们开始探亲访友,拜年祝福。“恭喜发财,利市兜(拿)来!”这是深圳当地人一见面的幽默拜年语。“利是”就是古代拜年时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传至今除了已结婚的人须给拜年者的孩子派“利市”外,见到未婚大龄青年,照样给他们派“利市”。拜年派“利市”活动,从初二可以持续到元宵节。

  深圳有“东麟西狮”之说,也就是东片客家地区舞麒麟,西片白话地区舞狮子。新年期间,各村麒麟队、舞狮队纷纷到同宗共族的邻村拜年,联络情感。


【宝葫芦已发送】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1-19 22:19

丽江纳西族的大年初一习俗:
早上要起大早挑水,早饭兴吃素斋,初一与家族一同扫墓敬祖。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1-23 02:17     标题: 老北京过春节:包饺子剁馅要全家轮流剁

中新网 2012年01月21日 10:31 来源:北京晨报

●陈效师

  说起过年,不禁让人想起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依然流行的一首老北京的民谣:腊八粥喝几天,转眼就是廿三,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廿六炖锅鱼来炖锅肉,廿七杀只鸭子、宰只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廿三是祭灶日,人们会为贴在厨房的灶王爷、灶王奶奶供上糖瓜,希望把他们的嘴粘住,免得上天瞎汇报。然后,把灶王爷、灶王奶奶烧掉,送灶神上天。腊月二十四是扫房日,这一天要扫除积年的尘土,所以又称“扫年”。腊月廿五、廿六、廿七都是为过年准备美食。腊月廿八则要发面,腊月廿九,家家都要蒸馒头、枣糕、年糕、豆包,在豆包上还要点上红点或用“八角”(大料)印上红印,还喜欢把豆包做成刺猬状(用绿豆做眼,再用剪刀把豆包上剪成刺状),寓意“招财进宝”。蒸好的年货大都放在院落中的缸里,随时可以熥着吃。

  除夕之前,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剪窗花、写春联、贴门神,卧房门上挂桃符,门楣之上贴挂钱,门上、影壁上或水缸上倒贴“春”字或“福”字,取意“春到了”,“福到了”。有钱人家还要在庭院中挂上大红灯笼;普通人家还要买年画,最受欢迎的是杨柳青年画。

  过年的高潮在除夕。从下午起,不时从胡同里传来小男孩“送财神爷”的叫卖声。入夜,老北京人的年夜饭,主要就是吃饺子。包饺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财”的谐音。剁馅要全家轮流剁,边剁,边说“剁小人”。饭后,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长辈们端坐堂上,接受晚辈的叩拜辞岁。小孩子要说吉祥话祝福长辈,长辈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红包)分发给儿孙。之后,孩子们提拉着灯笼跑进跑出,屋子内挂着的“走马灯”展现的是“打面缸”、“武松打虎”等故事。女孩喜欢放花,男孩喜欢放炮,到处喜庆热闹。到了农家,这天晚上,还有在院落里,“烧松盆”除祟、铺芝麻秸“踩岁”的习俗。

  子时,这是过年中最重要的时刻,谓之“更岁交子”。习俗中在子时吃的这种带馅面食,完全是为了辞旧岁迎新年,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交子”食,后来演化为“饺子”。这个时辰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静静之意,而且不能一下子煮完,初一吃除夕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相传“守岁”可以使自己或父母长寿,所以除夕夜家家灯火辉煌、通宵不眠。

  初一到初五是春节的正节。初一至初三是拜年的高潮,对难于见面的亲友可寄送贺年片。忙碌之余,人们纷纷去赶各自心仪的庙会。这期间,老北京还有个老令儿: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初五又叫“破五”,照例也吃饺子,不过饺子一定捏出“花边形”来,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小人搬弄是非,图个吉利。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是这样,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度过了。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1-23 02:19     标题: 安徽春节习俗: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中新网 2012年01月21日 11: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漳河畔露天剃头情景  江志伟 文 汪苹 图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在我老家安徽省黟县,人们把“理发”说成“剃头”,每年春节都有个习俗叫“剃头过年”。

  家乡的剃头店有大有小,大的可以摆下四五张剃头椅,小的则连一张椅子都摆不下,只能勉强放一只小凳子将就。我最爱光顾的剃头店是紧挨北门桥头的那爿四面凌风、古色古香的剃头店。店里一排有些年头的古旧剃头木椅,转动起来会发出晦涩苍桑的响声;临着漳河的一排徽派建筑风格的木格花窗,推窗即可远眺山景,俯瞰鱼游;最为美妙的是,由于其临溪吊脚楼式的砖木构架,使得那些剃头师傅们,无需远去水井旁汲水挑水,只需将水桶拴好长绳,便能轻松愉快地从店堂下的河中提上清水来。

  更为美妙的是店中高悬着的“土风扇”了,这可是夏天剃头不可缺少的降温工具。那长方形的“土风扇”,是用又粗又厚的土布制作的,高悬在每张木椅的上方,每只“土风扇”的中下部都有一根绳索绕过空中的滑轮,垂直到端坐着的小伙计的手中,随着小伙计的一拉一放,一长排“土风扇”在“刺啦刺啦”的声中前后摆动,“呼啦呼啦”地扇动清风,那场面非常壮观。

  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剃头,那缘由有二:其一是冲着这“土风扇”而去。因为剃头店里的老师傅非常喜欢我这个小毛头,我每次剃头都是免费,交换条件是替小伙计换换手,拉一个小时的“土风扇”。小小年纪能掌控那么多的“土风扇”为他人扇风,感觉好极了。其二是冲着妈妈给的剃头钱。省下这笔钱买小人书,坐长凳上,边拉“土风扇”边看小人书。

  原先我以为“土风扇”只是我家乡剃头店的专利,后来发现,它是徽商巨贾们家中“清风徐来”的变种而已。近些年来,每逢耳畔响起“低碳经济”、“零排放”之类的新词时,我总会惦念起家乡的“土风扇”来。

  其实,我家乡最惬意无比的剃头,还是在河边露天的剃头担上,那句“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歇后语,只有在这儿才是最恰如其分的。因为那剃头挑子,正好一头是冷冷的木椅、明镜与剃头家伙,另一头则是火热的炉火与水锅。就这样,在一冷一热、一天一地、一谈一笑之间,手推剪与土木梳搭档,剃须刀与长条磨刀布厮磨,露天剃头便在这原生态的氛围中进行着。

  后来,我考取了一所远离家乡的省属重点高中,也告别了家乡的剃头店和露天的剃头担。记得那次给我“剃告别头”的老师傅,附在我的耳边,有些动情地说:“想不到刚刚要给我们的小毛头刮嫩胡须时,你就要走了……”让我心酸了好久好久。

  不过,在随后的人生旅途上,无论离家乡有多远,无论都市里的发型有多时尚,我总会矢志不渝地坚持回老家剃过年头,陪妈妈和弟妹们过年……
作者: 糟老头    时间: 2012-1-23 13:15

我们这里有一项活动必须是初一的安排,就是凡在年前去世的人,亲戚朋友在新年初一必须去那个家庭,带着香蜡纸炮去给亡人拜年,名曰“亡人为大”。不知其他地方是什么讲究。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2-1-23 17:31

楼上的朋友,我们这有你们那样的习俗。只不过初一是去本族有“新灵”的家庭,初二是去外族有“新灵”的家庭。“新灵”就是过年前某家有人去逝。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23 23:19     标题: 春节习俗八大“最”:最早贺年卡始于汉代

中新网 2012年01月20日 17:12 来源:广西日报

  春节习俗八大“最”

  白杨林

  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时就有“腊祭”之说,腊尽春来,人们杀猪宰羊祭祀老天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到夏朝建立,此俗流传下来,逐渐形成春节。《尔雅》一书说春节: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最早的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称为“除夕”。“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而最早提到“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战国时每逢过年,人们用桃木板刻上传说中镇妖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于压邪,谓之桃符,所以以后用桃符作为春联的别称。桃符传到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每年除夕都命学士作词,题写桃符联语挂在他寝宫门前。《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为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一年是公元964年,它是我国最早载入史籍的一副春联。

  最早贴的“福”字:民间贴“福”字,传说最早始于姜太公。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老百姓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贴“福”字,以驱穷神。

  最早的年画: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年画早在尧舜时代就已出现。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已有门神,贴‘神荼’、‘郁垒’神像。”到了宋代,门神画演变为木版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俗称《四美图》。

  最早的火药爆竹:春节燃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当时还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噼啪”的响声。《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火爆之。”随着火药的发明,便开始出现火药制作的爆竹。据《丹经》载,初唐年间,李田发现把火药放入竹筒,可制成爆炸竹筒的“爆竹”。最早的纸制鞭是在宋代,人们用纸造筒子代替竹子,并用药线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鞭)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岁除爆仗……内藏药线,一热连百余响不绝于耳。”

  最早的贺年卡:贺年卡始于汉代,当时是木制的,时称“名刺”。到了宋代,开始有人把贺年之辞写到名刺上,自此,名刺开始有贺年性质。据南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里记载,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间“敬贺正旦”的墨迹。“正旦”就是正月初一,“敬贺正旦”就是现在贺年卡上印的“恭贺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压岁钱: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日三五结伴作掷钱游戏。为了让嫔妃们玩得痛快,宫廷钱库就撒些钱给她们。王建《宫词》中“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撒与金钱”,即咏此事,后来此俗便开始传于民间。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23 23:50     标题: 文昌春节民俗:贴春联做年糕过年味 肥阉鸡拜祖接福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12-1-23 20:25:00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除夕)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南海网记者在海南省文昌市的普通百姓家,体验了过年的风俗习惯。按照文昌的风俗习惯,除夕要做的事情、要讲究的礼节还真不少,不过再忙再累也不能生气发火。除夕夜更是不眠夜,大人小孩边看春晚边守岁,期盼着来年能有好福气。

  贴春联、做年糕百姓家甜甜过年味

  无论你重不重视过年习俗,大年这天上午,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年轻人贴对联都喜欢用双面胶,透明胶带,老辈人可都是自己打浆糊。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会回老家文昌过年,从小到大,每一年大年三十中午吃完饭之后,我和爸爸就会贴春联。”1月22日,文昌市文城镇下东乡的符健凯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往事,记忆犹新。

  符健凯说,在挑选春联时,特别是正堂室大门的春联,最能反映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企求,因为老百姓一般都通过春联来表达他们对未来的企盼和祈求,而“福、禄、寿、财、喜”就是人们最普遍追求与表达的梦想。在海南文昌普通百姓家,他们贴的春联都无不饱含着对来年的祈祷与企求:穷人希望来年能发财;当官的人希望来年能升迁;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有喜……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文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年糕的习惯,表示新一年的日子会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年还没有到,他们就已经备好了制作糖糕的料,如花生、芝麻、爆米花、沙红等。有的在年夜饭前已经做好,有的在年夜饭开始忙碌着做,并将密封好。

  “这个时候,小孩子也会帮手,团聚的一家人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拉家常。”符健凯说。

  文昌人做年糕,除了供奉祭祀,自己用吃外,还赠送亲友,并祝福亲友在来年的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年初一,邻居互相拜年时,都拿出糖糕招待,并互相祝福新的一年日子会过得比糖还甜蜜。如今在商店里时时刻刻都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糕点出售,食用也非常方便,但文昌人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糖糕”,也称“糖恭”。

  肥阉鸡拜祖燃炮竹迎春接福

  海南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因为在海南,无论多拮据的人家,腊月三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七大盘八大碗的摆满香炉前的八仙桌子祭祖,文昌人过年,至今还保存着延续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文昌人无鸡不成年,一过中秋,家家户户就开始圈养文昌鸡,因为从初一到十五,家家的餐桌上肯定都少不了白斩鸡这道菜。

  除夕这天,许多人家院子里都会摆上一张八仙桌,正中摆一只今年家里养的最肥的“阉鸡”,两旁则满满地摆着猪肉、“咸鱼对”、“红蛋”和饭团等东西,然后由家里的长者行祭祖仪式,待仪式完毕,烧完纸钱放完鞭炮后,一家老小便围坐在一起吃年饭。

  符健凯介绍,在文昌,从除夕晚上开始,家家都会点灯,而且屋屋有灯,昼夜不灭,一直至初四天亮。“这也是我们说的‘发灯’,因为文昌话里‘灯’与‘丁’同音,寓意‘添丁发财’”。

  不仅如此,在文昌,人们不论是祭拜众天神还是敬拜先祖,都要燃放爆竹,其目的是祈望得天保佑,同时也告诉自己的先祖们,子孙们如今过上好日子了,不仅有肥鸡吃,而且还年年有“鱼”,尤其是三十夜,不少人“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

  文昌人最喜燃放“万三三”响的喜炮,“万三三”在海南话中之意是“多多”或是“很多”。谁家燃放了“万三三”,而且燃放的最多,谁家的收成也一定会很多,盈利也会最多。因此,海南人燃放爆竹不仅是肯定过去一年的成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且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祷与祝福。(符泽亢)
作者: 浅小坏    时间: 2012-1-24 10:53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我们这里是年初二哦,叫做“拜新香年”。所以今天不能随便去别人家,如果去没有新香的人家,会很不受欢迎…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2-1-25 08:58

今年亲戚们不怎么讲老式规矩“初一初二拜亲族,初三初四拜舅舅”。我的舅舅家的儿子们初一给他本族有亡人的家庭拜年后就转到我家来了,第二天我搭顺风车去其中一个舅舅家拜年。隔壁老爹的外甥以前都是初三来吃早饭,可是今年初二就早早来了。结果主家初一晚上得到电话通知时手忙脚乱。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1-25 08:59

真的是十里不同俗呵!
丽江这边是初二才可以相互拜年。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11     标题: 初四习俗:全家吃“折箩” 由剩菜重新炒制而成

中新网 2012年01月26日 10:08 来源:北京晨报

  初四全家吃折箩

  初四,是老北京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天,因为它是从年节气氛向正常生活转化的一个关键点。

  其实,这个转化的苗头在初三就已充分显露,初三俗称“饿鬼日”,这一天忌讳走亲串友,只能在家祭祖祭神,不能吃米,因为传说是谷子的生日,此外不能动刀剪,在有些人家,甚至不能用荤食,这都是为了淡化节日气氛,给身心降温。

  在饮食上,折箩担当主角。所谓折箩,又叫“合菜”,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重新炒制而成。北京郊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红白喜事剩下的菜混在一起,由主家送给村里的各家各户。上世纪50年代以前,北京有专卖折箩的小饭铺,都是从大饭庄低价买入的残羹冷炙。即使是富贵人家,也吃折箩,据《孔府内宅轶事》所载,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就极爱吃折箩(当地人称“渣菜”)。每到曲阜城里大户喜庆之筵,他还会差人端着盆去索要“渣菜”。

  据说,折箩在汉代就有,名为“五侯鲭(qīng)”,汉成帝曾封自己五个舅舅当侯,但他们彼此关系很僵,互不往来,唯有娄护能出入各家宴席,他将各家美味拼合起来,做成此菜,名动一时。

  宋代折箩始名为杂烩,又叫杂嚼,传说与奸臣秦桧有关,因为老百姓非常痛恨他,故取“桧”字的谐音,发明了这道菜,言下之意是要吃奸臣的肉才解恨。不过宋代杂烩是小吃拼成,真正由各种菜拼成的,叫“群仙羹”,但所用并非剩菜。

  折箩一般应隔夜,以产生特殊的酸味,它对喜食者颇有诱惑力,但不利于身体健康,老北京人初四以此为食,还是出于勤俭持家的考虑,此外年节荤腥过重,折箩有助于消化。

  对商店打工的伙计来说,本日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年中解雇人的关键时刻,在晚宴时,掌柜先举杯向大家道声“辛苦”,这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亲自夹包子,放在谁碗中,就暗示谁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以免难堪,这叫“吃滚蛋包子”。

  初四的子夜还是接财神的日子,名叫“抢路头”。接神者须供羊头与鲤鱼,羊头有“吉祥”之意,鲤鱼则象征年年有余。当晚要吃“路头酒”,一直要喝到天明,如此才显虔诚。原本是初五早晨起来才接五路财神,但事实上商家都放到初四晚上做,为的是领先别人一步。

  其实,本没有什么五路财神,只有五路行神,但以讹传讹,终于也没人再问究竟,一般是长者出面,大家一起行动,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大家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供桌上的纸马等火化,表示好接好送。

  唐山/文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13     标题: “破五”习俗:吃饺子、迎财神、开集市

中新网 2012年01月27日 10:37 来源:长城网

    (郑敏)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招财进宝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
  按:“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财神年画

  民俗有曰
  ◆称作“破五”,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
  ◆这天垃圾变成了“穷气”,因此要清扫家里,将垃圾整理好等着送出去,初六俗称“送穷出门”。
  ◆“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这天是五路财神生日,商家在路边摆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发利市”,同时正式开张。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详。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陕西比较有特点两个地方是陇县和凤翔县。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又说是“吃穷饭,除穷根”,也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有些地方还传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而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破五”这天早起,搞大扫除,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于是有“破五”之说。
  “迎财神”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
  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闻鸡鸣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共喝财神酒。祭品中必须有一条大鲤鱼,鲤为利的谐音,故称该鱼为“元宝鱼”。初五早上必有叫卖元宝鱼的,各店铺争购,用线穿鱼脊并挂在房梁上,鱼头朝内,身上贴红纸元宝,寓意可以“招财进宝”。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有首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 。
  除了叫卖鲤鱼的,还有“送财神”的,多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豆包,换回一张,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
  据记述,旧时张家港还有贴财神的习俗。当地人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钱铺地。”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初五,各商店开始照常营业,并摆见神酒。凡被邀吃酒的店员即为继续雇佣者。接财神陋俗,解放后本已消失,近年,初四夜初五清晨,有的商店大放鞭炮烟火,寓“接财神”之意,有的则在门上张贴神像。

增福财神年画

  “迎财神”习俗的起源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
  不过也有人打听到这位尊神在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轧初五的闹猛,而是改在"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溜进来享用。我们现在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铺面店堂里置有或大或小的"财神龛",平日电子香烛火高低明灭,忽于此日悄悄地摆上了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情趣。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经不见,起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福”“禄”“寿”三星 年画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的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祈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花子,心想连香烛都舍了得点,还来求财?天下那么多穷叫花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14     标题: 老北京年俗:正月初六“送穷” 供煎饼扎纸车

中新网 2012年01月28日 10:23 来源:北京日报

  [老北京的年俗]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这一天老北京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作送“穷神”。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送“穷神”需要供煎饼,扎纸车,有干粮、有交通工具,“穷神”就走了。厕神这一天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老北京的风俗,得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才算真正过完年。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也叫灯节,史书记载打汉代起就有了它的雏形,可谓源远流长。如今提到元宵节,您肯定先想到吃元宵,可早年间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是放灯、观灯。清末民初,正月十三起大街小巷、买卖人家就开始“上灯”了,十四“试灯”,十五正日子为“正灯”,十七“罢灯”,元宵节算是过完了。所谓“张灯不待月高升”,天刚擦黑儿,内城东四牌楼、地安门,外城大栅栏、正阳门大街纷纷亮起灯来。这一天,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奶奶小姐们也纷纷出来观灯,街上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老戏文里,私订终身的故事经常发生在上元节观灯的场合。除了看花灯,还有猜灯谜、放花炮、舞狮舞龙……

  ■花灯如画

  正月十五看花灯,一到这天老北京内外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纷纷挂起花灯,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方的、圆的,有绢纱的,有玻璃的,有羊角的,还有的店铺别出心裁浇铸冰灯。花灯上画的图案也五花八门,有四季花卉,有逗乐的俏皮话,还有《三国》、《水浒》、《西游》中的人物故事,您挨着排儿仔细瞅,没准儿还能看出个连环画来呢!

  ■猜灯谜

  “看花灯,猜灯谜”,这是分不开的活动。老北京家庭妇女闲来无事出了谜语让孩子“破闷儿”。“闷儿”的谜底多是实物,跟灯谜有点差别。灯谜多是“字谜”,根据汉字的形义、典故制成谜语。谜面文字洗练,谜底也不能是贬义。老北京颇通文采的住家,常在门口搞有奖猜谜,过路的客官如果猜对了,便赠送“白玉霜”一盒,就是三块香皂。


  ■太平花

  正月十五除了看花灯,最热闹的就是放花炮。上元节这天,大买卖家往往在门口贴出一张红纸报子写道:“本号酬谢主顾,定于今晚燃放花盒焰火,共庆上元,同乐春宵,欢迎各界光临指导。”一条街上七八家店铺“对擂”,东家宁可多破费几个钱,也决不示弱。真正是“遍天银花绣,阖街硝烟浓”。除了大买卖家,有钱的王府宅门,也不落后,什么炮打灯儿、金盘落月数不胜数。图中所放之花名叫太平花,又叫老头花,点燃后喷出火树银花,好不绚丽。

  ■别样鱼灯

  东安市场卖花灯。


  ■羊灯

  贺新春的动物形花灯是专给小孩点着玩的。有羊灯、狮灯、兔儿灯、叭狗灯。图中孩子玩的是彩纸糊的羊灯。羊灯脚上有四个泥轮子,肚子里安根儿手指头粗的小蜡烛,小孩用绳拉着走,羊灯的头可以一点一点的。老北京都管轻易答应别人要求的主儿叫“属羊灯的”。

  ■烧火判儿

  老北京上元节还有个西洋景现在是看不着了,那就是城隍庙里烧火判儿。“判儿”就是阴司里掌管生死簿的判官。正月十三到十七,城隍庙正院安放一尊三四米高的泥塑空心“判官”。判官头戴双翅乌纱帽,手持“黑无常”勾魂牌,上书:“你可来了,正要拿你!”腹中用砖砌个大炉灶,里面能装200斤煤。生火后判官烧得浑身通红,耳口鼻眼、肚脐双乳都能喷出火来,煞是威武。据说,凡捐煤烧火判儿的买卖家,来年必定生意红火。
  (文字/记者 黄加佳 供图/首都图书馆 秦风老照片馆 老北京网 北京日报图片库 年俗顾问/李滨声 责编/王增民 黄加佳 版式/游扬)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15     标题: 正月初七是“人日” 吃七宝羹祈福纳吉

中新网 2012年01月28日 17:17 来源:新华网

  正月初七是“人日” 吃七宝羹祈福纳吉

  (记者周润健、蔡玉高)1月29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民俗专家介绍说,正月初七,传说是人的生日,中国民间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传说远古时期地上并没有生物,于是女娲在七天内每日创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和马,到了第七天才创造出了人,这就是人类的起源。后来人们将这几种生物的生日移到了农历一年的开头几天,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并在相应的日子里举行纪念活动,这就是“人日节”的来历。

  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这一天有孕妇分娩则更为喜庆。

  民俗专家进一步介绍说,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的习俗,魏晋时已十分流行。隋唐时期,人们相当重视“人日”,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如为思念故友,唐代高适写下了“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佳句。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对“人日节”特别重视,这就形成了众多节日活动。在江南一代,“人日”习俗是以七种菜做成羹作为节令食品。“羹”与“更”谐音,意味着更新之意。如果说元旦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那么“人日”就是代表人类生活的更新。

  除了食菜羹之外,“人日”还要戴华胜。《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用五彩的丝织品剪成人形,或把金属箔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妇女还要把这种剪刻的人形戴在头髻上,作装饰避邪。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此外,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王来华表示,在古代社会,“人日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当人类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时,“人日节”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慢慢地消逝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下来了。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20     标题: 春节旧俗:庭前爆竹以辟邪恶 依次拜贺并饮椒柏酒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0:24 来源:长沙晚报

[/url]



    门神画神荼与郁垒。正月初一插桃符于门上,也是为了让各种鬼害怕。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说:“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

  文/图 陈先枢
  在民间,春节是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一般从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之日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据史料记载,春节较为重要的习俗有:1.爆竹庭前,辟除邪恶;2.依次拜贺,并饮椒柏酒之类;3.贴画鸡户上,桃符镇鬼;4.杖打粪扫,呼令如愿。其中尤其是庭前爆竹、依次拜贺、桃符镇鬼等风俗沿袭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民国时大年初一接财神的摆设。正月初一,贫苦人家孩子或者乞丐把一种长方形红纸木板印的赵公元帅像、写着“招财进宝”四字的“财神”送往各家,并唱赞贺祝词。主家即用钱物打发(赠送),以图吉利。很多人家还在堂屋里布置供桌以迎“财神”。


    春节赞土地旧俗。古时赞土地者大都脸上戴着土地神的面具,或者身背土地菩萨进行演唱活动,扮土地菩萨者唱迎春赞词,语多吉祥,且能按所到家户家境应景赞颂。


年画灶王神位。

[ 本帖最后由 collector 于 2012-1-29 11:21 编辑 ]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24     标题: 古人春节习俗:初一贴画鸡 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中新网 2012年01月20日 14:18 来源:文汇报



  春节是咱们中国人的大节日,据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历经数千年,已经延伸出特有的各种喜庆活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月里来闹新春”,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万象更新的时节,总有数不完的属于春节特有的快乐。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正月初一:三元初始贴画鸡

  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春节的更多是元旦。

  元旦绎释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鸡日贴画鸡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正像我国民间的许多祝福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花镜》)

  椒酒颂新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桃汤是一种用桃煮的汤。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拜年贺节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从《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眼,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正月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不倒垃圾、不出远门、不动碾磨碓臼、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民俗中所谓“破五送穷”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送穷,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所谓“祭神开业”是另一项节俗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因为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应该在初五了。

  文学作品中,一般把财神在年节几天看得十分要紧。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灶神、财神。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正月初七:剪彩为人食菜羹

  人日指正月初七。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嫁鼠女

  十不动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地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老鼠嫁女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12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29 11:26     标题: 延安春节习俗:挨门逐户“秧歌拜年”(组图)

中新网 2012年01月26日 13:45 来源:南海网

 噼里啪啦……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迎来了2012年的农历新年,今年很幸运,我可以回到久别的家乡---延安,和爸妈一起过年。
  好久没有回家乡过年了,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我们延安的一些“年味”吧!

  大年初一包饺子(南海网记者董 雪摄)

  包好的饺子像“小元宝”(南海网记者董 雪摄)

  秧歌队在大街上给市民拜年(南海网记者董 雪摄)

  秧歌扭起来,祝福送大家(南海网记者董 雪摄)

  主家在给客人准备丰盛的菜肴(南海网记者董 雪摄)

  满桌诱人的菜肴(南海网记者董 雪摄)

  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习俗,我的家乡---延安也一样!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听家乡的老人家说,在延安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这所谓的“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除此之外,我们家乡还有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挂红灯,净院落。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接下来就是大家围坐在饭桌前开始包饺子。一家人围在桌前,嘴上有说有笑,手底下也不闲着,不一会儿就把饺子包好了。在我们这里,大人在初一早上包饺子时,小孩子都会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盯着饺子,也许你们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些饺子中藏着一个小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就来为大家揭晓谜底吧!因为大人在包饺子时,会将象征着“福气”的铜钱包进饺子里,谁如果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在这一年里“好运”和“福气”都会伴随着他!
  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五,就是走亲串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家都会带上礼物和最美好的祝福,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子,相互拜年。每到一家,主家就会准备很丰盛的佳肴招待客人,大家举杯畅饮,送上自己的祝福。这时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不但可以收到很多的祝福,还可以收到大大的红包。
  说到拜年,除走亲戚外,在延安还有个特殊的拜年方式,那就是“秧歌拜年”。“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南海网延安1月25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董 雪)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1-29 19:23     标题: 民间艺术“徐沟背铁棍”舞热龙年

12年01月29日 1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舞“空中芭蕾”的“零零后”

  中新网太原1月29日电 (赵静)“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的民谚,道出了徐沟背棍的艺术魅力。被誉为“空中芭蕾”的徐沟背棍,在2012年的太原庙会上又火了一把,而此次表演的主角尽是8、9岁左右的“零零后”了。

  29日,记者走进太原市庙会,远远望去就看到几个穿着艳丽的小女孩在“空中舞蹈”。她们个个头戴珠花,身穿长衫,桃色的腮红衬得肉嘟嘟的小脸愈加可爱。随着锣鼓的节拍,她们挥动双手,抖动着长衫,还有个淘气的男孩子,不时的骑着小马乱窜。

  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待观众散去后,记者发现,每个孩子的身下都有一位“壮士”的配合。据介绍,这一人背一棍的表演,就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沟背棍”,而一个台子三个人的就是“铁棍”。

  该表演队的侯宝禄表示, 观众们都以为孩子在空中站的了,其实是在衣服里面用铁棍绑的,而且依据每个孩子的重量不同,绑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要恰到好处,在表演的时候才能“颠”起来,看着就更自然,这就是这个节目的特色。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个表演都有戏文,像‘铁棍’就是一台一戏,有‘穆桂英挂帅’、‘家香界’等,‘背棍’则是一棍一戏,有‘蟠桃会’等。”侯宝禄介绍。

  休息的时候,孩子们恢复本来的羞涩,看到陌生人都会钻到妈妈怀里。谈及表演,家长们介绍,“孩子凌晨四点就起来化妆,还不能喝水,只能吃点鸡蛋等扛饿的东西,到了下午四点半才能下来。不过孩子很喜欢,所以我们也就支持了。”

  徐沟背棍艺术可追溯到金大定2年(公元1162年),由抬神求雨的活动演化而来。在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一支彩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站立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同舞,制彩玄妙奇特。

  铁棍又称抬阁,抬棍者身穿传统服装,白羊肚毛巾罩头,左右摇摆,架子上的小孩们随之翩翩起舞,棍上棍下配合默契,节奏一致,有如行云流水。(完)

【宝葫芦已发送】

[ 本帖最后由 耿羽 于 2012-2-13 08:53 编辑 ]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1-29 19:24     标题: 六十年前春联创作火热 第一册《新春联》印数过万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6:08 来源:新民晚报  韦泱

  


  书缘使然。在文庙旧书摊先后淘得两册《新春联》小册子,出版时间距今漫过一个甲子,可说不算新的《新春联》了。

  第一册《新春联》,由“上海文艺处文学室、全国文协上海分会”(即上海市作家协会前身)编选,上海通联书店初版于一九五O年二月,印数八千册,当月又再版印刷一次,印数三千册,总计为一万一千册。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春节的到来,上海两家主办方经商定,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拟定了一则“征求新春联”启事,并刊登于上海各报。到第二年一月十五日截稿日止,在不满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应征新春联共一万五千八百三十副,应征者计一千一百余人,包括工人、战士、作家、教授、教员、军属、职员、家庭妇女、摊贩等各阶层。地区有长春、大连、沈阳、武昌、长沙、北京、汉口等地。其中个人创作最高记录为四百六十副。应征者年龄最轻的为十三岁,最高为七十六岁”。这段《新春联·后记》中的话,说明了当年新春联应征盛况,并说“这次所发起的创作新春联运动,已引起了各阶层普遍的注意,并得到他们热烈响应”。  

  为了赶在春节前印成专册,散发到内地的城市和乡村去,主办方早于一九四九年底,就组成了二十一人的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选出九百余副编印成《新春联》。此书小三十二开,竖版右翻式,繁体字印刷。版权页后的“目次”上,分一般用、工厂暨工人家庭用、农村用、部队用、学校用、机关用、百业用七个类型,一般用的新春联最多,达五百三十五副,部队用、机关用最少,各为三十副。《新春联》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第一页就有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的一副对联:“群众一心团结四亿七千万,解放全国欣逢一九五O年”,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人沙金写的是“劳动世界家家欢乐,人民天下个个翻身”,作家何公超写有“解放全中国和平建设,创造新社会富强康乐”的对联,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出版家陈雪帆则写道:“竞购折实公债国家困难就是自己困难,响应节约生产大众幸福才有个人幸福”。难得的是,郭绍虞教授写了一副长联前来应征:“同样是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只须观点从新即使埋头钻研不复为象牙宝塔,莫再说青衿才子红粉佳人且看决心除旧互相努力学习何尝作蠹鱼生涯”,这副对联倒适用于学校图书馆。不少对联是以集体名义应征的,如北站区大公站应征的对联是“劳动生产摇钱树,精简节约聚宝盆”,复兴中学的对联是“城乡互助助人助我,劳资两利利己利他”。

  时过境迁,不少对联内容已成“明日黄花”,留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痕。而有的因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美德等,到今天仍能适用,比如关于迎新祈福、厉行节约、劳动致富等方面的对联,具有永恒的审美效应。因为对联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所以被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当然,现在写春联应与时俱进,除了形式是传统的,内容则宜新颖、别致,更具有时代感。

  这册《新春联》的封面(左图)亦颇可观,一幅富有民俗气息的彩色剪纸,画面中其乐融融、人丁兴旺的农家,充满着辞旧迎新的欢快气氛。

  另一册《新春联》,为一九五一年一月出版,由全国文协上海分会独家编选。与前一年出版的《新春联》不同的是,版式小至六十四开本,“目次”上只有一般用、工厂用、农村用、商店用、其他等五类,对联数量也少了。总之,是“瘦身”了。这册《新春联》,作者的姓名中,我看到了“独鹤”,即老作家严独鹤是也。他写了三副对联,如“英勇参军欣献岁,光荣祝捷喜迎春”、“喜听腊鼓随腰鼓,高唱秧歌接凯歌”等。从旧社会过来的旧派文人,投身新社会的新环境,有切身的新旧对比感受,写出的对联也出自肺腑,言为心声。严独鹤是我国新闻界前辈,曾主编《红》《快活林》等杂志,建国后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可惜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八月去世。

  时下,人们抱怨过年的年味淡了。尤其在城市里,春联已难得一见。然而,两册由上海作家协会主编的早期出版物《新春联》,却折射出六十多年前春联创作、书写运动热火朝天的文化景观。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1-29 19:28     标题: 回复 26# 的帖子

正月初七人日风俗:以七种菜为羹 凭天气占灾祥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5:39 来源:羊城晚报


插图作者/刘欣玥  李 成

  正月初七为人日,此说相沿已久。汉朝的东方朔就曾在《占书》中讲道:“岁后(即除夕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狗,三为豕(猪),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这在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也有载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花胜(一种头饰)以相遗,登高赋诗。”

  这一习俗在中国的乡村几乎到处都有很好的传承。虽然随各地风土不同,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变异,但都确认初七为人日无疑,似乎比七月七夕的乞巧和九月九的重阳节更受重视。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鲁彦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34年)有一次陕西之行,后作有《关中琐记》一文,其中第五节的“招魂———郃阳风土之二”主要讲当地过“人日”的活动情景:

  “阴历正月初七,旧称人日,郃阳俗呼人七日,是招魂的日子。凡出门在近处的人,这一天都需回家过夜。大家吃一顿馄饨,叫做吃寿星馄饨。天将黑的时候,在土地神像前点一对长烛(每家都有一尊泥塑的土地像,置在大门内墙龛间),房内也燃烛,好让魂魄回来时,容易辨别门径。就寝前,家长在门口喊着家里人的名字,叫他回来,房内有一个人代替着大家回答着‘来啦’。”

  正如鲁彦文章所示,几乎所有与人日有关的活动,都切合“人”这一主题,即都为了祈愿人的健康长寿。

  在我的家乡安徽农村也是如此。我小时候,每逢人日这天,村里家家都必有一番造作,主题是打胡椒汤吃;另外还有一些戒律,主要是不动刀剪。

  所谓“胡椒汤”者,也就是《荆楚岁时记》里所说的以七种菜做成的羹。哪七种菜呢?其实有十三种食物可供选择:莲子、桂圆、红枣(或丝枣)、薏仁米、荸荠、白果、花生米、豆腐、青菜、葱蒜、麦面、山芋粉等。其做法大概是先将一锅水烧开,配料先后下锅,不断搅拌,再佐以胡椒,故名之曰“胡椒汤”。据说,这胡椒汤味道鲜美,似甜不甜,似咸不咸,似辣不辣,开胃爽口,滋味特别好,而且还有健脾强肾、补虚益气功能,所以为乡人所喜嗜。但是,我却极不喜欢吃这“四不像”食品,每到人日晚上,家人除了做一大锅胡椒汤别无他物,我必对之蹙眉愁目,说吃这玩意干什么。母亲便告诉我:今天是人日,也就是人的生日,人是在这一天来到天地间的;因怕人生出不久,容易造百物侵害,故祖先造作这胡椒汤,是要将人的灵魂紧紧地巴糊在身上,不致丧失。说后,还要强迫我无论如何也要喝上半碗。至于为什么要把刀剪紧密地收藏起来,也有说法:不动刀剪,那么就可保在这一年里不被刀剪伤害;另外,可以减少老鼠侵害,因为老鼠是喜欢磨牙的,在人日这天不动刀剪,就是为了不让老鼠模仿。

  哦,原来如此。我觉得古人的想法真是朴素而又奇妙。

  除了上述活动外,古人还有在这天凭阴晴以占一年灾祥的习惯,当然是晴则祥,阴则灾。《荆楚岁时记》里所说,人们在人日喜欢剪纸戴花、登高赋诗之类的,在我们家乡已很少看到了。不过,如果人日这天天气晴好,人们还是喜欢到田野上走走的,一是,天气从此变暖;二是,又处于农闲,到田野里散散步,观观风景和农作物,不仅是难得的消遣,还可以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作筹划打算呢。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作有《人日》诗二首。其一五律,其一七律。大概都是在流寓成都时所写。五律那首的调子有点悲凄,故有“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之句;七律那首调子似乎乐观一些:“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这四句诗是“就人日风俗写景”。由此可见,人日的风俗是一直都受重视的。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1-29 19:32     标题: 成都人日祭祀大典拉开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序幕

2012年01月29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日游草堂”活动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安源 摄



    “人日游草堂”活动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安源 摄


  中新网成都1月29日电 (杨杰 安源)八乘大轿、华服仕女、高头大马、梅枝奠帛……1月29日(正月初七)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的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贾兰告诉记者,2012年正值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该馆将举办横跨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龙年春节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了以“诗意传情,民俗闹春”为主题的第三届诗圣文化节,其中在正月初七举办的“人日”祭拜仪式,由文化名人康震担纲主祭人,同期还举行“草堂唱和”诗歌朗诵会一道,为杜甫诞辰首献礼。
  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以“敬”“传”“颂”三条主线串起,比以往的祭祀更加紧凑。仪式开始后,红衣古装仕女端过瓷瓶奠帛,康震首先接受梅枝点水净手,并高举奠帛完礼。“敬”的环节中,主祭人向诗圣敬酒。随后众人走到史诗堂,诗童同颂《中国少年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并向诗圣献花,完成“传”的仪式。最后在工部祠,康震念出祭文,由演员扮演的杜甫在祠前奋笔疾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此完成“颂”的仪式。  (完)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29 20:12     标题: 陕西民俗:正月花灯俏 娘舅更成“抢手货”(图)

光明网 2012-01-29 10: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陕西泾阳大堡子村口用甘蔗挑灯笼的姑娘。 张远 摄

  28日是大年初六,年味尚浓。家住陕西泾阳县大堡子村的张坤中午时分便来到村口的商店,在一大堆形形色色的灯笼中仔细挑选,晚上他要给堂姐10岁大的儿子送“灯笼”。
  泾阳县地处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被誉为大地原点。是一片沧桑古老、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土地。其淳朴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保留至今,于陕西关中地区而言有相当的代表性。
  按当地风俗,每逢正月十五,凡12岁以下的孩子都要打上娘舅送的灯笼,以示来年“照舅”,茁壮成长。而灯笼上一般都会印有“长命百岁”等祝福的话语。故此娘舅送外甥灯笼已成为当地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今年23岁的张坤已于去年成婚,也是村里少数几个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之一。于是,每年给堂姐儿子送灯笼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肩上。“按风俗说来,这灯笼应是堂姐的亲兄弟送。”张坤说,但堂姐是独生女,所以送灯笼一事便须由自己去“代劳”了。
  “打灯笼,找舅舅,舅舅躲在门后头。”据张坤的母亲王彩丽介绍,自己儿时的正月十五,都会打着自家娘舅送来的灯笼。“那时亲戚多,送灯笼的场面也比如今热闹许多。”王彩丽回忆道,有些人家的孩子甚至还会收到5、6个灯笼。元宵节,就听见街上传来“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的吆喝声,孩子们便会统统提着灯笼出来玩。小孩都喜欢显摆,拿出灯笼来比,比谁家的工艺巧、个头大。
  据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创盾介绍,大堡子村现有村民近1100人,但在家庭组成上有70%都是四口之家,且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只有60余人。“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其所形成的家庭内部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完整和全面了。”孙创盾说,所以在风俗讲究上必然会出现“以表代亲”的情况,有些小孩收到的灯笼甚至是外婆送的。
  张坤告诉记者,“我们的父辈还有兄弟姐妹,遇到困难还可以互相帮扶一下,而当我们这些‘80后’、‘90后’大多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有的表舅每年都要给不同姓的外甥、外甥女送灯笼。”
  西安民俗专家王智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间接造成新一代的孩子没有叔伯舅姑等亲属的现象,对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现阶段过渡时期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已,通过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这种现象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张远)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29 20:58     标题: 乐在春节:春节民俗一箩筐

2012年1月27日《整点新闻》(晚间版)

主持人:年年春节都相似,但各地的过法却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来关注一下中国的春节民俗。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龙年话龙

解说:为了庆贺农历龙年的到来,汇集了多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作品的《龙年民间艺术大展》春节期间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由民间艺术家精心制作的以“龙”为形象的85件民间艺术品,将让市民在“赏龙”之余领略南京传统民间工艺的绝活精粹。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龙宝贝”涵盖了云锦、剪纸、金箔、金银细工、灯彩、绒花、脸谱、微雕、竹刻、皮影、绳结、泥塑等近20个门类,是南京民间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

除了与龙有关的民俗工艺品,今年的生肖龙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网友评论说,今年的这条龙看起来威风凛凛,霸气外露,是一种民族信心的体现。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作为将龙视为民族图腾的华人来说,这款邮票都显得有些“凶神恶煞”,西方人也许就更不能接受了。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萧放

东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的文化从几千年就把龙做一个神物,后来做一个皇权的象征,后来我们现在作为一个民族的图腾、作为文化标志物。我们对龙,是作为我们自己的一个符号,我们自己觉得很亲切,但是在西方文化来讲,可能他们的传说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经常把龙想象成一个很恐怖的一个动物,所以如果我们在向世界介绍我们龙的形象的时候,他们如果从他们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其实不太好接受。我们这个龙,不能让人觉得可怕,不能让人觉得是有畏惧,我们要给他亲和力比较强的形象比较好。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打糕祭奠灶

解说:在浙江的乡村田间,新春吃年糕则是最为传统的习俗。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一年一度的年糕节正在热闹举行。

杭州萧山河上年糕工艺上分为磨粉、蒸糕、打糕和成型四个步骤。与许多地方采取用熟米直接打制所不同的是,河上年糕首先要把米放入磨盘先磨成米粉,这样做即可以保证年糕有更均匀的口感,也可以节省蒸煮过程的时间。磨出来的米粉被放在大木桶当中,经过十几分钟的蒸煮后就进入最有看头的打年糕环节了。和有些地方采用石榔头不同,河上年糕使用的是木制榔头,您可别听是木质的就觉得轻松,这些母榔头每个都有成年人的大腿粗,至少有30斤重,在打年糕的时候,年糕师傅需要把榔头举过头顶全力砸下去,力气之猛连隔着五六米远的人都能感到地面的震动。同时另一位年糕师傅迅速用手把年糕从榔头上剥离下来。两人如此往复配合。打完了年糕还不算完,当地村民都有用年糕做猪头的风俗。寓意年年都能幸福富裕。同时这些年糕猪头,家家户户祭奠灶神爷必不可少的工具。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淡淡的年味 流失的回忆

解说:每年春节,都会有一些地方过得红红火火;但也有一些人反映“年味儿”越来越淡。对此,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表示 “年味儿”之所以越来越淡,是由于丰富有趣的民俗民间“过大年”的各种形式和内涵已经失落,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失去了年节文化的记忆。

同期: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 乌丙安

年味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刚才说的,是精神内容,精神期盼的内容,不是闹闹轰轰。为什么总觉得年味不浓呢?就是因为你进入年的期,年有个期限,这个期限里头,这个精神状态没有了,我认为年味是这个。


解说:已经83岁高龄的乌丙安告诉记者,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过去的年并不是我们现在法定假日那么几天,在民间过大年却是从腊月起直到正月十五,足足要欢庆45天。而在这期间,人们要敬天祭祖,每一天都有固定的习俗。

乌教授说,从民俗学角度看,“过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完美的展示。现在有人说“年味儿”淡了,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朴素的民俗内涵被误解了。


解说:乌教授最后告诉记者,合家团聚,祭祖敬神,大办社火,普天同庆这些传统“过年”活动汇聚了民间的年味儿,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才应该是‘年’最初的味道。他建议把这些传统的习俗还于民间。乌教授认为,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创新是可以的,但不要丢失它的本源。

综合新华社报道。(完)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29 20:59     标题: 春节出生的不算“龙宝宝”?

■“立春派”:立春才是“岁首”,应属兔 “初一派”:节气不是年历,应属龙 ■民俗学家:两者都不错,初一更合理孩子该属啥,父母自由选
发布者:渊渟 时间:2012-01-28 12:12:06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记者 俞陶然

    晚报讯春节里出生的孩子是龙宝宝吗?昨天,在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引起不少网友和专家的讨论。有的网友认为“当然是龙宝宝”,而有的人则认为“农历正月十三(立春)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是龙宝宝,因为生肖交替应以立春为准”。对于这场争论,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表示,双方都有道理,但他认为“以正月初一为龙年的发端”更合理,所以春节里出生的孩子可以算“龙宝宝”。

    为什么一些专家和公众把立春作为龙年的起点呢?民俗学家艾君在微博上表示:中国黄历是以立春确定生肖的。黄历是“传统农历”,它把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作为一年的起点,因此生肖应以立春为准。在中国古代,千百年来都是这么定生肖的。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发文规定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才催生了“以正月初一定生肖”的另一种民间习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的观点与艾君相仿,他指出,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称作“元旦”,立春称作“春节”。根据老黄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岁首,所以生肖应以立春为起点计算。中国传统的“属相算命”、“推八字”等,都是以立春作为一年起始的。但王俊杰在微博上也指出:“只要你不迷信,不相信‘算命’,那么从今年正月初一开始算作龙年,也未尝不可。 ”

    作为上海的民俗学专家,田兆元教授也参与了这场讨论,他认为,无论是把大年初一定为龙年之首,还是把今年立春定为龙年之首,都是有道理的,但前者更为合理。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年历,而是附属于农历的农事时节,它与阳历相关,却无月日体系,因此,确定何种年份,应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准。 “在奉行公历的当今社会,如果我们在采用公历、农历的同时,再引入一套以立春为岁首的纪年体系,那么年份和月份会被弄得支离破碎,这就不太合理了。 ”田兆元告诉记者。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立春应成为岁首”这一观点,田教授表示,中国古人设定的“立春”节气,只符合当时黄河下游地区的气候规律,如今我国很多地方在立春这天还是冰天雪地,并没有春的气息。 “所以我觉得把正月初一定为岁首,更加合理。 ”

    田教授也指出,民俗具有多元性,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应允许民众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认为今年春节里生的孩子仍是 ‘兔宝宝’,这不能算错误观点,算‘龙宝宝’还是‘兔宝宝’,就看孩子父母的喜好和选择了。 ”

【宝葫芦已发送】

[ 本帖最后由 耿羽 于 2012-2-13 08:56 编辑 ]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29 21:00     标题: 刘锡诚:道不尽的春节

文新传媒 日期:2012-01-26 09:30:19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古人此说为春节作为一年之始的岁时节日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依据。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春节,如今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最为集中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认同、民族凝聚的重要元素和代表性文化符号。
  尽管史学家们还没有确证春节形成节日的最早时间,但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告诉我们,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年”这个字,其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凡此种种说明,历史上早就已出现和使用“年”这个字眼和概念了。

  夏代实行夏历(后也称农历),周代实行周历,秦代实行秦历。这三个朝代的历法,正月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而元旦(新年)的日期自然也就有所不同。《礼记·月令》说:“(周)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周天子过的“元日”,虽然与夏历的元旦日期不同,但其所指却都是正月初一元旦。汉承秦制,但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夏历。从此一路下来,没有大的变化。《后汉书·礼仪志》里有朝廷过元旦的记载:“后汉天子元旦幸德阳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观诸伎乐。”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夏历的时间最长,“新正”、“元旦”、“正旦”、“元日”、“岁首”、“新年”等,都是元旦(新年)的大同小异的称谓。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政府颁定官方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为辅历,把惯称的农历“元旦”改称“春节”。这样算起来,中华民族过春节,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而且到了近代,逐渐演化为一个从腊八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的大节。

  如若做一个民俗学的解析,可以看出,春节大体是由仪式和意义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属于仪式层面的,从周代的“至其元日,命社以祈农祥”,即祭祀谷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展到近现代,春节的仪式日渐其繁,如祭灶、贴对联、守岁、撒芝麻秸(驱鬼驱邪)、驱傩、吃年夜饭(交子)、生旺火、燃香、放爆竹、挂先祖轴和祭祖、请家神、拜年、破五、吃元宵等,而每个仪式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属于意义层面的,大体是四个方面:一是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和四时肇始的标志,是岁时的节日或时间的节点;二是家族团聚、亲朋欢宴、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增进家族凝聚力的契机;三是祀拜天地、礼敬祖先、慰抚亡灵、安慰生者的佳期;四是劳动者休整的假期,用唱大戏、闹社火、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等欢乐的方式,充分释放被压抑了一年的生命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昌明和观念的变化,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嬗变。相对说来,其意义部分的核心比较坚固,变化不大,而仪式部分则变化较快较大。如给亲朋拜年,一般不再磕头,而更多地通过寄送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表示祝福;如除夕守夜,亿万人在观看春晚节目中度过;如子时吃年夜饭,在城市居民中变化较大,很多人家喜欢到饭店里聚餐、家庭团聚,而包饺子吃饺子的种种习俗和禁忌几近无存了。《史记·天官书》里所说的“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即根据大年初一天象预兆一年吉凶的民俗,也早已被民众扬弃了。文化的进化脚步匆匆,谁想留是留不住的。

  过往的农耕文明社会条件越行越远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寄寓着民族精神的春节,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不会消亡的。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是大自然的需要,是民众的诉求,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春节常青!(刘锡诚)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36     标题: 龙年春节:“众里寻她千百度”江南水乡年味最浓

2012年01月26日 22: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里古镇退思园广场舞起长龙  王彩凤 摄


同里古镇水上游受游客青睐  王彩凤 摄



  中新网苏州1月26日电(记者周建琳)龙年春节,江南水乡可谓是大赚“人气”,热腾腾的年味,使得古镇人丁兴旺,热闹异常。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发现还是江南水乡年味最浓。

  大年初四,苏州仍是阳光灿烂。一大早,同里镇东停车场大巴和私家车已井然有序地相继停满了整个停车场,在乘坐电瓶车的地方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游客有序地等待乘车进景区游览。在古镇入镇口,一眼望去,游客络绎不绝。

  同里古镇区有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作点缀,节日喜气尽显;退思园门口的财神送福、三桥的渔文化等水乡风情的展示;广场上的吹糖人、炒米花、冰糖葫芦、棉花糖……都给广大游客带来了热烈欢快、极具浓郁气息的传统春节气氛。坐上小船娘,看着船娘摇着橹,划破了水面,水上飘来的是游客笑声....。.万紫千红总是春,喜庆祥和的年味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水乡古镇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妖娆。

  “在城市里过年好像就是一顿年夜饭,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来自的上海的邵佳说,“我选择到同里走走三桥,就是想让全家人感受到更浓的年味!”

  同样,连日来,周庄文化街上也是游人络绎不绝,欣赏着“周庄十二坊”,游人无不对这江南手艺叹为观止,很多游客看不过瘾,竟饶有兴致的和周庄艺人一起动手制作了如糕点坊、酒作坊等技艺作品。

  周庄的闹春将持续三个星期,年初五的接财神;正月十五尝元宵,赏灯等,游人可以坐采莲船游古镇、踏访沈万三故居、酒肆内大碗喝酒、品“蚬江三珍”、住民居客栈、到古戏台听曲、学民间手工艺……圆一回明清旧梦,在周庄过足“年瘾”。

  古镇民俗,林林总总。 木渎推出了“乾隆皇帝巡游送福”、做年糕、学苏绣、刻版画、编竹篓等节目,令游人目不暇接。有的游客还可以穿上各朝各代的服装,可以过足穿越瘾。

  踏访江南古镇,龙年这个春节,江南水乡古镇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充满灵性的艺术表演,让海内外游客沉醉,也让他们感动。(完)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38     标题: 民族风、土年货 追寻最纯粹的江南乡土“年味”

2012年01月29日 1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月19日电 (沈溦)炒花生、玉米饼、现打的农家麻糍……一样样的土年货看得人眼花缭乱,在挂满红灯笼的木制农房下走走,看一出农家媳妇自编自导的民族舞。龙年伊始,在浙江省新昌县的小山村——外婆坑村,记者体会了一把许久未有的乡土“年味”。

  “年初一,就有两百多名游客来村子里观光,很多人都忍不住亲自上去打麻糍,还有上台和姑娘们一起跳舞的哩。”外婆坑村支书林金仁说起自家的乡村旅游,不禁打开了话匣子,“要不是这两天又下雨又下雪,进村的路难走,来的旅游团肯定还会更多。”

  外婆坑村,坐落在新昌县城西南40多公里的山林之间。20年前,这里是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穷困村,如今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上海世博之旅”的旅游示范村,而这里成功的秘诀,就是主打“乡土牌”。

  村子里,排排老木屋没有像其他村庄那样因为盖新房而推倒,经过修缮,挂上红灯笼,映上前几天积下的白雪,远处山上是茶树林,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知会勾起多少人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村边的空地上,记者看到十几名妇女正在排练着舞蹈,经村民提醒才知道,这就是外婆坑村最出名的少数民族媳妇组成的舞蹈队。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竟有着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媳妇,外婆坑也有了“江南民族第一村”的美名。

  熊朝兰是村里民族舞蹈队的队长,苗族,17年前,她从老家云南马关县嫁到外婆坑村。在她之后,陆续又有20多个苗族姑娘嫁到这个小山村。

  “年初一,我们舞蹈队就给游客跳芦笙舞,唱苗歌。这样的表演在我们那可多人爱看呢。”熊朝兰说,在老家,每年春节,他们都要过花山节,嫁到新昌后虽然没有这么盛大的节日,但她也希望和姐妹们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把年的气氛带足了。

  记者了解到,外婆坑村生活着白族、傣族、瑶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媳妇,这些女子能歌善舞,已经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几年前,该村的少数民族媳妇组建起了一支民族舞蹈队,每当有游客前来,大家都会穿起民族服装,唱歌跳舞欢迎游客的到来。(完)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38     标题: 四川乡村文化年味浓 4000多乡镇上百万农民喜登台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3:48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刘裕国

  1月21日一大早,四川安县花荄镇柏杨村建房小区村民吴良琼大娘给小孙子喂完早饭后,叮嘱老伴照顾好孙子,便匆匆赶去排练春节节目。春节期间,村里自办的“农民春节晚会”最受村民喜爱。

  龙年春节,巴蜀大地处处文化飘香。据统计,春节期间,四川4000多个乡镇上百万农民群众参与文艺演出活动,呈现出“乡乡有演出,村村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喜人景象。

  服务与引领,点燃群众参与热情

  去年以来,四川省文化系统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文化厅长走县驻乡,抓典型,做示范,与文化站长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帮带。文化干部进村入户,改剧本,编新戏,抓排练,促进乡村文艺演出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锣密鼓,全省34个文化馆、16个图书馆改扩建、42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750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室)和217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专用设备配送工程全面完成。98个公共图书馆、147个文化馆步入全国等级馆;32个县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

  四川投入资金9069万元,在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木里县新建436个乡镇文化站,将2761个党员远程教育站升级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基层点,为106个富民安康牧民定居点文化活动室配送设备。全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流动文化服务共11833场,受惠群众达3563万人次。

  新春文化活动场次多、门类齐、覆盖广。专业与业余结合、城市与乡村互动、文化品牌活动与民间民俗活动辉映、公益性活动与文化市场交融。全省89个博物馆纪念馆、161个图书馆,204个文化馆,42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春节期间,四川全省数百台流动演出车、图书车、电影放映车、文化服务车、流动博物馆活跃在基层,上百台大型舞台文艺演出、1500多场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展览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在社区、乡村陆续展开,成千上万幅春联、年画送到农村,贴上农家门楣。

  为了方便和引导群众参与,四川省文化厅专门印制了“欢度龙年——2012四川省元旦春节文化活动菜单”指南免费发放,并在网上公布,轻点鼠标,群众就能查到离自己最近的文化活动。

  群众唱主角,文化大餐变成自助餐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自己就演什么,把文化大餐变成自助餐,满足多种需求,以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共同繁荣。”与往年相比,四川今年的活动内容更丰富,参与群众更广泛,年味和文化味更浓。

  “说平安来颂平安,中央省市抓安全;全民行动齐参与,平安和谐人人欢……”这是安县花荄镇联丰村农民快板文艺队表演的“平安颂”七言群口快板。如今在联丰村,“拿起锄头种田地,放下锄头说快板”,成为当地农民的新时尚。

  为了激发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安县在乡村成立了80多支农民文艺小分队。这些小分队长期活跃在乡村,通过传唱、快板、相声、小品等形式,传送政策,解疑释惑,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1月24日,大年初二。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祝村的妇女们直奔村里的“农家乐广场”。小广场坐落在大渡河畔的一个土坡脚下,篮球场、乒乓台、健身器材、坝坝舞场、农家书屋一应俱全。伴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广场上传来村民们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这几年,村里、镇上重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只要活动需要,添置服装道具、音响设备、聘请老师等都舍得花钱。

  南充市2012年乡镇春节文化体育活动在人群集中、交通方便、适宜群众参与和观看的地方开展。主题性广场、街道等活动场地遍布全市城乡,群众参与演出成为今年春节的一大亮点。

  青川县春节期间开展多项具有民俗文化特色活动。鼓励指导狮舞龙灯、戏曲演唱等民间文艺形式在基层开展;县文体局举办狮舞龙灯调演活动,邀请来自全县各乡镇代表队参赛。

  北川举办了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除夕当天,北川新县城举行了迎新春民俗文化大巡游,全县23个乡镇、6个县级部门以及永昌镇4所学校分别组织巡游队伍游新城,在沿途表演羌族萨朗、藏族锅庄、花棒、羌绣等20多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节目。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48     标题: 满族过年老礼儿多:十五轱辘冰 一年都不会生病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5:21 来源:城市晚报 
  

  小年烧灶王爷,日子更红火  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小孩子玩嘎拉哈、吃萨琪玛……”
  1月18日,通化县金斗乡的谷德全老人向记者介绍了长白山满族过年习俗,他是通化市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传承人。

  小年送“灶王”

  来年家里光景更红火

  1月18日,记者来到通化县金斗乡湾沟村谷德全老人家中,虽然外面数九寒天,但一进屋却温暖如春,屋里面欢声笑语。

  谷德全家是村里的老户,整个村子500多人,几乎都是亲戚。他是满族人,镶黄旗。

  据谷德全介绍,满族过年习俗一般是从小年祭灶这天拉开序幕的。他记得小时候经常叨咕的一套嗑“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据说小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做“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灶糖,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家家院里挂灯笼

  初一到十五彻夜不息   

  小年前后就要开始杀年猪了,杀猪这天主人会请亲友前来赴宴,既为联络感情,也表示庆贺。

  除了准备吃的,小年过后家家都在院里竖起灯笼杆子,灯笼杆顶上插着青翠的松针,在红灯笼的映衬下格外喜庆,“傍晚天黑时,会在灯笼里点上蜡烛,现在条件好了,里面都扯上电线放红灯泡了,红色的纸灯笼也变成红绸布的了。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晚上灯笼都要点亮,彻夜不熄,预示着日子过得红火兴旺。”谷德全说。

  三十煮饺子

  破了就要喊“挣了”

  “过年当天,家里一般都做上8道或者10道菜,寓意着八方进财、十全十美。这天吃鸡肉时必须全都吃光,否则来年会拉饥荒;而吃鱼时,必须留下一部分,代表着年年有余;而且必吃生菜,预示着生财的意思。”谷德全说。

  此外,大年三十晚上的规矩也很多。“老年人给俺们留下了这么个规矩,大年三十晚上不能吃酸菜馅儿的饺子,据说吃酸菜馅儿的饺子来年会过得穷酸;三十儿晚上都吃白菜馅儿和萝卜馅儿的饺子,人长得会白净,说话也和气,而且爽快脆生。煮饺子时,也有说道,灶坑里需要烧杏条,意思与兴旺谐音,一家之主会在屋内冲着厨房喊,饺子挣没挣?煮饺子的妇女便会笑着答,挣了,挣得可多了,明明饺子都煮破了,也不能说是破了,必须说是挣了,预示着来年挣大钱,发大财!”

  如果家里儿子有到结婚年龄未娶妻的,大年三十晚上,老人还会让他抱一抱荤油坛子,预示着来年动婚。另外,东北的满族人家都有大火炕,三十晚上孩子们都会换上新袜子在炕上蹦,预示着自家的小日子蹦了个高,越过越有,同时也表示踩小人。

  十五轱辘冰  

  一年都不会生病

  “到了正月十五也很热闹,晚上大人孩子都会跑到河套冰面上去打滚儿,撒欢跑,笑闹不止,一边打滚一边称正月十五轱辘冰,来年不会肚子疼。”谷德全说。

  (记者 王耀辉 报道/摄)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49     标题: 老年画展引发集体回忆 具有艺术和史料价值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09:30 来源:天津日报 

 添祥增瑞 图示时代 具艺术和史料价值

  老年画展引发集体回忆

  (记者 周凡恺)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社藏中国老年画系列展日前在该社马场道展览馆举行,113幅从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容涉及民国通俗教育年画、改良年画、老上海月份牌年画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风貌的年画,在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观众,不仅为观众奉上了一道视觉盛宴,也勾起了人们对已逝岁月新年的美好回忆。

  与爆竹和春联一道,那些为中国人的中国年添祥增瑞的老年画,曾点亮过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国年画自诞生至今,始终以一种草根所特有的顽强精神,无数次地在年令时节以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大众,也是最浪漫的方式,温暖过一代又一代国人,它是真正属于大众的艺术,也是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抒情达意的方式。

  中国年画曾分为许多种类,如通俗教育年画、改良年画、老上海月份牌年画等。有关专家称,过去的封建教育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以取士,民国时期改为学校制,即利用学校教育改革中国落后面貌,有识之士认为“美育”可改良人的品质。“通俗教育”系列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旨在通过年画这种喜闻乐见,容易被当时民众所接受的形式,起到传播知识、教化人民的作用。其中,既有以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为内容,也有反映时代风貌、社会新气象的作品。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民国初年的改良年画。民国初年,直隶(河北)巡按使公署天津教育司社会科对年画进行改良,旨在辅助社会教育,破除陈旧陋习,革去社会恶习,遂对天津杨柳青年画进行了考察,并在天津以彩色石印法印制了一批“改良年画”。 这些年画把天津旧年画里习惯表现的一些陈旧迷信的内容,改为宣传团结互助、立志爱国、破除迷信等新思想、新观念,使天津改良年画生机勃勃,成为天津新文化的一个亮点。

  新中国成立后,《姻缘劳动》《给朝鲜人民写慰问信》《庆祝国庆节毛主席大检阅》《拥护和平》《互助丰收》等作品,都是新年画的代表。新年画担负着对新中国的社会生活、美好未来、民族形象的设计塑造任务,它以新的符号体系图示了这个新时代。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参展年画作品都是天津人民社的社藏,这些老年画不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举办这样的展览,一是要传达最美好的祝福,二是表达我们对那些为年画艺术做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们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免费参观。这也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普及文化、艺术惠民的一项举措。 同时,此次展览也是年画系列展的首展,随后还有其他不同题材的年画陆续展出。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50     标题: 南京“给初嫁女儿送花灯”等习俗逐渐消失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09:51 来源:南京晨报


正月初八是传统的“上灯日”,夫子庙东西市场内的各式彩灯都已摆上摊位。

  “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了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南京的一句老话,而“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也是不少南京人看灯的习惯。但江苏省非遗传承人曹真荣告诉记者,老南京真正的“上灯”其实昨天就开始了。此外,像“要给初嫁女儿买灯”等有意思的老南京“上灯”习俗也正在逐渐消失。

  不少市民认为正月十三是“上灯日”

  走近南京中华门,可以看到头灯灯组“年年有鱼”、狮子灯……显得灵动鲜活、喜气洋洋,引得很多市民的驻足。而年近七旬的江苏省非遗传承人曹真荣却在为“上灯”作准备,这间位于大油坊巷75号一间四合院里堆满了各类花灯。

  “今天准备了500个花灯,目前已经卖出去200多个,不少买灯的人都认为正月十三是南京的上灯日,其实老南京的上灯日是正月初八,落灯日确实是正月十八。”曹真荣告诉记者。他正在做一个长约1.5米,高1米的大型龙形花灯,专门就是为“上灯”准备的,这条龙将摆放在位于夫子庙的花灯市场进行展示。

  昨天,在位于夫子庙的花灯市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啊!”确实有不少人都认为上灯日是在“正月十三”。而记者在对周边不少朋友的采访中,也有不少人认为上灯日是“正月十三”。而来自外地的游客则全部认为上灯日是“正月十三”。

  老南京“初八”和“十三”都是“上灯日”

  到底正月初八还是正月十三是上灯日呢?南京地方志办公室专家陈济民告诉记者,其实南京历史上“正月初八”和“正月十三”都是上灯日。“这两种说法都不算错,不过从明代以后,南京基本以正月初八作为‘上灯日’了,算是约定俗成。”陈济民表示。

  陈济民告诉记者,明代之前,“正月十三”确实是全国普遍的“上灯日”,而灯节一般也只有三五天,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为了与民同乐,让更多的南京老百姓感受到“花灯”的魅力,于是决定把灯节延长到10天,因此也就有了“初八上灯,十三试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的说法。

  既然是“初八上灯”,为什么会有“十三上灯”的说法呢?记者发现,在南京的地方志史料中,确实也有正月十三是“上灯日”的记载。比如在民国地方志专家夏仁虎的《岁华忆语》一书中就记载:“八日为上灯节,十三日是晚亦曰上灯节,其典礼与八日同。”这也就是说,就在民国年间,正月初八和正月十三都被叫做“上灯节”。

  “给初嫁女儿送花灯”等习俗逐渐消失

  在民国地方志专家夏仁虎的《岁华忆语》中写到了“其典礼与八日同”,那么上灯日到底有什么“典礼”呢,昨天“上灯日”上,南京人过典礼了吗?

  陈济民告诉记者,昨天他一大早就吃了元宵,因为南京人有“上灯元宵落灯面”的传统,其实在南京历史上“上灯”的“规矩”还真不少,比如拜祭祖先、拜尊长、晚上吃元宵。此外,一旦南京人家有女儿刚嫁给人家,父母还要在正月初八购买彩灯,在元宵节当天送到女儿女婿家,这叫“送灯”。

  而在南京城历史上“上灯”这天还有不少好去处。民国地方志专家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就介绍,在太平天国之前,每到“上灯”这天,所有的庵庙都会上灯,如评事街的江西会馆、门东的长生祠等都会上灯,太平天国后,上新河、水西门都会举行灯会。不过这些灯会在解放以后就已经消失了。

  “不过在正月初八吃元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而基本上上灯的其他风俗也已经逐渐消失。”陈济民告诉记者,而大家心目中的“年味”也正是在一个个习俗的消失后变得“淡”了。 记者 成岗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19:59     标题: 康熙过年习惯写“福”字 起初常赐给下属表慰问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4:02 来源:燕赵都市报



  清朝的康熙皇帝有在每年过年时写“福”字的习惯。起初,每到过年的时候,康熙皇帝会把自己挥毫泼墨、亲笔御书“福”字,赐给在皇宫里值班的大臣和翰林院值班的大臣。

  康熙皇帝写“福”字相赐,是为了表示对下属一年来勤奋工作的慰问和奖励,对于下属来讲,当时能够得到皇帝亲笔御书的字,是极其荣耀的事情。因此,对于康熙皇帝亲赐御书“福”字的奖励,那些下属总是感激涕零。

  对于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下属,康熙皇帝除了赐给他亲笔御书的“福”字之外,还要多写一个“寿”字相赠。不过,受到这种赏赐的人是极少数的。

  可是,到了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时候,也许是康熙皇帝担心自己赐给下属的“福”字太多就没什么价值了,于是,尽管康熙皇帝在过年的时候依旧要挥毫泼墨、亲笔书写“福”字,但是,康熙皇帝却不再把他写的这些“福”字赐给下属了。

  不过,康熙皇帝为了表达他这个皇帝赐福苍生的心意,在过年的时候,他还是要把自己写的“福”字斗方十幅,用来张贴在宫庭里,于是,这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而流传了下来。

  也就是从康熙三十年(1691年)开始,以后的清朝皇帝尽管也在过年时写“福”字,但是,却都不再给下属写“福”字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唯一破例的一次,是在道光三年(1823年)过年的时候,当时,道光皇帝御笔亲书了“福”字一幅,交给总管太监梁宝,传旨将其赏给了当时的协办大学士英和,对于当时的大学士英和来说,这也许真的是一种非常荣耀的恩遇。不过,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把当年康熙皇帝不再给下属写“福”字的规矩给破了。

  (本报记者 肖鸿整理)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20:05     标题: 除夕赶路人: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2012年01月22日 16: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1月22日电 题:除夕赶路人: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中新社记者 连肖

  从重庆到北京两千公里,这是最后一班能赶上除夕年夜饭的特快列车。

  农历腊月二十九(22日)清晨,T10次“重庆至北京西”的火车载着上千颗似箭的归心,终于穿越南方层峦叠嶂的黛青色山脉,抵达白雪皑皑的北方平原。

  “快看,雪!”苏志虹一声惊喜的尖叫,让卧铺车厢里许多半梦半醒的人掀开被子跑到窗前。苏志虹的家在河南安阳,身为重庆一名外企职员和一名“重庆媳妇”,她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回过老家。

  “回一次家不容易。”苏志虹感叹,为了这次回家,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天天在网上守株待兔“抢”火车票;她“三顾”老总办公室才向公司多请了10天假;最终她说服公婆拉着丈夫一起踏上回家的路。腊肉、香肠、火锅底料……苏志虹的两个大大的行李箱装满了孝顺父母的年货。

  有票在手、有年货在身、有爱人相随。除夕晨7时,苏志虹和丈夫与车厢里的人挥手告别。他们还要再坐5个小时的汽车,才能赶到那个生她、养她的农家小院。

  一路向北的火车继续穿过银装素裹的田野和繁华的城市。保定农民工陈春福举起自己的手机拍下一片漂亮的欧式洋房,尽管他的手机像素很低,但他还是很用心地拍摄着沿路的美丽风景,他想让9岁的女儿通过这部手机看看外面的世界。

  陈春福在四川宜宾修路,他从宜宾到重庆坐了5个小时的汽车,排队买硬座车票花了3小时,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室睡了一夜后踏上旅程长达22个小时的火车,之后他还要再坐4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家。屈指一算,他这趟回家的旅途需要两天两夜。

  陈春福还是笑着说不苦。“女儿很喜欢跳舞,我明年想给她报一所舞蹈学校;老婆嫁给我至今还没穿过一件好衣服,我今年特地花380元人民币给她买了一件毛呢大衣。”陈春福说着从怀中的包里掏出一件红色的女士大衣,衣服被他捂得暖暖的。

  腊月二十九上午11时,火车抵达北京西站。人们说着“新年好”相互告别,然后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向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和的士站赶去。他们要赶在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前赶回家。

  除夕华灯上,万家团圆时。春节回家是一代代流传至今的传统,更是一次精神的履约。(完)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20:16     标题: 过年方式大盘点:打工最辛苦 守龙宝宝最幸福

中新网 2012年01月22日 15:17 来源:西安晚报 

  飞着过 宅着过 上班过……

  过年方式大盘点

  看看你我是哪款

  “年”是铭刻在每一人心底的温馨符号。春节年年过,但是过年的方式却在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父母的牵挂,妻子的守候,孩子的等待,是每一个人心底最温暖的情感。

  最辛苦:打工过年 工资不高但也充实

  今年新年,小吴选择以“打工过年”的方式度过。20岁的小吴来自安徽,去年和父母一起到西安打工,今年春节,小吴一家决定留在西安过年。为避免十几天假期“无所事事”,小吴应聘做了一名服务生。

  虽然说做“假期工”工资不高,一天8个小时忙下来也就百十元,但小吴还是决定认真去做。“毕竟可以学些东西,这个年也能充实一些。”小吴说。

  最务实:在家宅着 年后找工作

  “过完春节就得面对就业压力了,以前过年是到处收红包,估计今年得到处找熟人送简历了,真是纠结啊。”在一民办院校读大四的小张说,尽管在年前已经跑了多场招聘会,但至今没有找到心仪工作。

  “现在要找工作不难,但要谋一份好工作还真不容易。”小张无奈地说,过年这几天,父母说准备托熟人想想办法,其实就是带着她去拜年的时候顺便投简历。

  “这是我在大学期间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不能像以前那么过。走亲访友时被问到工作的事,让我真是无言以对。”小张坦言,因为快毕业的缘故,现在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都会问自己毕业后的打算,找工作的事情,这让她感到这个年一定得计划着过,去年过年还和同学到处K歌、看电影,今年就只能宅在家里准备简历和论文。

  最幸福:全家守候“龙宝宝”

  “生了生了!我终于有女儿了,有7斤重咧!”昨日上午,在省四院手术室外,听到产妇家属的报喜声,助产护士的脸上也堆满了笑容。

  一个新生命在新年来临之际顺利降生,这对于周先生一家是个特大喜讯。“虽然家里已经有个4岁的儿子,但是对于小女儿的降生,心里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周先生说,每次听到女儿的啼哭,每次看到她纯净的眼睛看着自己时,就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幸福的了……

  由于女儿刚出生,今年春节周先生一家要在医院里度过,全家人都要围着这个“龙宝宝”忙活,和她一起守候今后的美丽人生。

  最时尚:全家“飞”着过年

  “我想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年!”家住北郊的朱先生说。

  朱先生2003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旅游公司当业务经理,经过几年的努力,事业有所发展,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以前都是和父母在老家过年,今年考虑到自己的条件好了,想换个方式,让父母感受不一样的新年。”

  为过一个健康独特的年,今年春节,朱先生准备拉上父母,踏上了旅游过年的征程,路线、酒店、吃饭等计划,全由他一人包办,“初一上午先从西安乘飞机去深圳,在深圳停留了一天后到香港……”

  根据朱先生以往的工作经验,过年期间,去香港游玩的内地游客很多,街上时不时能看到老人、孩子全家一起出行购物的场景。

  最传统:回老家走亲访友

  今年春节,在西安打工的小曾和往年一样,准备回平顶山老家过年。

  除了给大年初一过生日的姑姑祝寿外,小曾还要和妻子一起去十几个亲戚家。在亲戚家里进进出出,与亲戚们交流各自的生活感悟,品尝各家酿的米酒与菜肴,小曾觉得这样的春节才过得充实,才有年味。“平时忙着工作,人又在外地,与亲戚朋友的交流很少。这次回家过年,走亲串友的感觉特别好,大家相处得很开心。”他说。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20:17     标题: 帮孩子存压岁钱这个“骗局”为何能代代相传?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5:00 来源:武汉晚报

  “乖,爸妈先帮你把红包存起来!”很多人小时候在过年时都听过这句话。日前有网友“幡然醒悟”发微博调侃:“这简直就是‘史上最大骗局’!”何时见爸妈把压岁钱还给你?(1月29日《现代快报》)

  春节是个“大民俗”,过年给晚辈和孩子分发压岁钱则称得上是整个“大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所谓的“史上最大骗局”,为何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们向来崇尚节俭,小孩自然不可拥有过多金钱,代存代管也算是一种传统延续;二是这些年来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压岁钱的份量也越来越重,对于大人们来说,由此产生的“负累感”便与日俱增,不以代管借口把发出去的压岁钱再度“骗”回来,收支“缺口”恐非寻常家庭所能承受了。

  近些年来已产生出春节“恐归族”。其由来纵然有种种因素,压岁钱的日益水涨船高显然也是关键一卡。龙年春节之前,有网友称不少地方压岁钱的起步标准已经跃升至了500元。如此“压岁”,对不少人而言简直就是“压心”和“压身”。

  其实压岁钱本不必搞得这么累心累肺。但可能正是由于世俗习惯和好面子的驱使,越来越让人们感到作茧自缚的痛苦。倘若把压岁钱的“钱”字看得越重,纠结在人们心头的“累”字也会只增不减。那么压岁钱传统能不能改改模式、以象征意义为先呢?譬如在港澳地区,“利市”红包也好,“压岁钱”贺新也罢,通常都不会超过10港元或20港元,主要就是图个融融洽洽、快快乐乐的过年气氛。这样的简约之道在家庭内部,不妨“拿来”和“学来”。

  司马童 职员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20:20     标题: 清代皇宫为何挂白色春联? 满族早期尚白贱红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0:42 来源:沈阳日报 

  清代皇宫为何挂白色春联

  一进沈阳故宫的大清门就可以看到两侧的对联是白底黑字,采用挂的方法,和现在贴的对联大不一样。

  对此,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说,满族早期有一个风俗叫尚白贱红,就是说崇尚白的颜色不愿意用红的颜色,为什么呢?因为早期满族是狩猎民族,很崇拜雪的颜色,而在森林或雪原红色是最容易受到野兽攻击的颜色,所以猎人一般不穿红衣服。

  满族先辈认为白色是吉利颜色,但受汉文化影响,满族百姓开始贴红色对联,而白色对联渐渐成为清代皇宫专用色。至于采用挂的方式,佟悦称,这样可以多次使用。像目前摆放在沈阳故宫的一副皇家对联,就是光绪年间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新华)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20:31     标题: 名老板微博晒春节生活 共同围观韩方“打架”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09:07 来源:成都晚报 

  龙年春节假期,活跃在微博界的诸位老板们更是通过微博直播了各自的假期生活。昨日,成都晚报记者通过调查,整理出龙年春节假期部分老板们的微博中有趣的一面。

  文化界老板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

  忙屏蔽骚扰电话

  周健工这个春节和一个骚扰电话“斗智斗勇”。1月25日,周健工就在微博上求助称:“手机受到一电话不停骚扰,只要处于开机状态,每隔几秒钟打通一次。”尝试各种方法后,依然“无法防止来电接通”,只好请求微博协助“请问有谁能推荐防止不良号码接通的应用推荐?”在众多网友和360手机卫士官方微博的协助下,他终于成功屏蔽该号码。

  IT界老板

  创新工场李开复:

  直播达沃斯

  今年达沃斯论坛正值中国的龙年春节,不过也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参加,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就是一例。

  “在达沃斯初五何亚非大使请我和海航陈总吃饺子。达沃斯谈大公司如何创新?1)寻找不怕风险失败的项目负责人,2)授权给团队,保护团队,避免被官僚体系吞噬,3)让团队直接汇报给有远见的高层领导,不允许其他高管干预,4)允许团队犯错,但是不可犯同样的错。”

  360周鸿祎:

  微博感谢苍老师

  周鸿祎怎么和苍井空扯上关系?苍井空参加的是凡客的年会啊?看到这个标题的亲们不要惊讶,老周确实在微博上感谢苍井空。这源于大年初一凌晨苍井空微博上一句“外面360度好厉害的焰火爆竹”,周鸿祎转发此微博并表示,“谢谢苍老师免费替我们美言,您看到的漫天焰火确实有360度的感觉,您经常上网一定要用360安全卫士系列产品,也都是免费的,保护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巨人集团史玉柱:

  看春晚从头到尾没笑

  史玉柱:“大嘴巴祝愿大家龙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美美丽丽(女),强强壮壮(男),钱钱多多”“昨晚看春晚,从头到尾我几乎就没笑,难道是我的笑点提高了?”

  本土老板

  成都企业家米瑞蓉:

  忙着推新菜

  《留守男人》上架销售,活跃在地产、文化等多个界别的成都红人米瑞蓉已经将书籍封面作为自己的微博相片,她在微博中坦言:“我放假就是守着老的,看着小的。” 成都晚报记者看到,米瑞蓉近日的微博中,发送了多张自己投资的宽云窄雨的特色菜品,看得人垂涎欲滴。

  红旗连锁曹世如:

  梓潼七曲大庙烧香

  在微博上极具亲和力的曹孃孃过年期间也没闲着,仍然勤劳地“织围脖”。曹世如在微博上没有忘记自己的粉丝和公司员工,早在大过年之前就给大家微博拜年送祝福。正月初七,她从梓潼七曲大庙烧香出来,也给亲爱的博友们说“中午好”。

  建川博物馆樊建川:

  猪肝下锅18铲

  樊建川在微博上难得“萌”一回:“年饭,按照妈妈要求,将粑粑肉、丸子、酥肉、白菜、碗豆尖、笋片、香茹、黄花、芋头、木耳煮成一锅,然后,配上泡菜,简单、营养、爽口又热呼。妈妈一高兴,揭发我当年盲目执行‘猪肝下锅18铲’的谚语,把血淋淋的猪肝端上桌,还狡辩确实铲够了18下,这事,我还真不记得了。”

  地产界老板

  SOHO潘石屹:

  滑雪比上班辛苦多了

  “过春节与一家美国朋友在一起滑雪,军队式的管理,每天必须准时起床、吃饭、上雪道,这几天下来比上班辛苦多了。”这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29日发的微博。同时,潘石屹的微博上还上传了多张在日本拍摄的滑雪、跑步等照片,主人公包括其夫人、SOHO中国CEO张欣。

  华远地产任志强:

  读一本厚书

  任志强好读书、读书快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大年初一他也不忘读书。1月23日下午6点多,他在微博上上传了一张图片,一本名为“共识与冲突”的书籍封面,称系“今晚的任务”,不过很快他又表示:“这本厚,一晚读不完。”

  平时喜欢在微博上调侃潘石屹的任志强过年也没“闲着”——潘石屹称在晨跑,他立即说是“做样子”;潘石屹称不仅要读书还要反省,他立马“反省为啥小潘不在中国过节,而我却坚守在故土?”

  万科王石:

  晒静谧哈佛校园

  在美国哈佛大学游学的王石过年期间也没有闲着,在微博上发了多张校园图片,让国内读者见到王石眼中的哈佛,大年初一一大早,一幅阳光照射下“静谧校园”的图片,似乎在向外界传递着这位房产界大佬平静的心态。

  共同围观

  看韩方“打架”

  跟着敲边鼓

  虽然正值大过年的,不过活跃在微博上的老板们也“紧跟热点”,微博上从兔年年尾吵到龙年年初现在还热闹不已的韩寒和方舟子的争论也吸引了众多老板的关注,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曾被方舟子质疑简历造假的李开复没有就此表态。

  潘石屹:在网上粗略浏览了一遍“方韩之争”。如果网友们尊敬他们其中一位的能力和品德,想帮助他,万万不可以用恶毒语言去辱骂对方。要相信和言善语的力量。漫骂是帮倒忙。

  王冉(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反对者质疑,难道诚信不重要吗?当然重要。如果在这方面韩寒真有问题,同样应该付出代价。但在法治社会,一个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我们必须做无罪假设。

  项立刚(飞象网总裁):关于韩寒,以前是个多少有叛逆精神的青年作家,我多少有些喜欢的。开始恶心是他被捧为精神领袖,然后听了他的话就懂得人生真谛。这种造神不是欺负大众的智商嘛?再到现在看他语无伦次的样子,相信这个神话终于破灭了。

  成都晚报记者 王兴渠 王黎娟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1-31 20:32     标题: “红色风暴”席卷春节年货卖场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09:18 来源:西南商报

  春节期间,“中国红”以它独有的淡定、洒脱引领着时尚界的风向,年货商品的“红元素”设计也为春节卖场增添了一丝别致的“中国味儿”。

  在不少超市,大红灯笼、大红福字、红色的剪纸、红色的中国结等把整个卖场都染成喜庆的红色,充满春节的气息。这些颇具民间特色的饰品成了卖场内人气最高的商品,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超市售货员陈洋介绍说,现在已经进入“红色畅销季”,红色的挂饰很吉祥、喜庆,所以卖得很火,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前来购买。

  与超市里的年货卖场相比,家饰市场也豪不逊色。“新年季”红色座椅垫、红色屏风、红色多味蜡烛、红色家具等红色系家饰,占据了半壁江山。亮丽、吉祥的红色饰物,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买。手里拿着带有祥龙图案红蜡烛的市民王宁说,龙年是他结婚十周年,他准备和爱人一起吃顿烛光年夜饭,在浪漫中迎接美好的新年,也希望龙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基因中对红色情有独钟,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之意。在中国民间,事业开局好叫“开门红”、生活好叫“日子红火”、运气好叫“走红运”,办喜事要送红色请柬、表彰先进人物要戴红花,给小孩子压岁钱也要用红纸包。

  另外,中国的百姓都有在本命年挂红辟邪的传统。在农历除夕穿上红内衣、系上红腰带,随身佩戴的饰物也用红绳系挂,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都会对红色商品格外钟爱。

  在不少商场内,内衣销售专柜都将红色内衣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售货员于丽萍说,从现在到年底的销售重点就是“红色内衣”系列,元旦以来这个系列卖得很火爆。哈尔滨一家服装厂的销售经理衣国庆说,国内年底红色内衣订单量很大,不仅在数量上加大生产,而且红色内衣款式上也做出了调整,针对本命年顾客群体,专门设计了10多个款式供顾客挑选。

  心理学专家谢剑炜说,无论是本命年“戴红辟邪”,还是迎新年“戴红转运”的说法,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至少能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给大家一种心灵寄托。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新的一年,对于个人发展很有益处。李雨泽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2-1-31 21:12

太热闹了。这就是年的丰富内涵!
作者: 风林火山    时间: 2012-2-1 11:55

盖一层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 “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2-2-3 19:00     标题: 加一层~~

彝家“踩门”习俗:童男童女挨家挨户去踩门
中新网 2012年02月03日 13:13 来源:云南日报 

  彝家踩门习俗

  ■ 李宏荣

  武定大山里的阿拉彝寨,过年有“踩门”的风俗。家乡彝人的祖先,是南诏后期“雄冠三十七部”的罗婺部后裔,他们祖祖辈辈依山而居。如果说年俗文化是家乡千年不变的一幅风情画,那么踩门就是画上最亮丽的一笔。

  每年正月初一吃过早饭后,寨子里的童男童女们就开始挨家挨户去踩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事先备好糖果和一块长宽五寸的腊肉。初一去踩门的童男童女,不能走进人家的大门,只能站在大门口,齐声祝福主人家,说几句“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话。当听到童男童女们的祝福后,主人家就会把糖果和腊肉送给孩子们。一寨之长会安排两个家境相对困难的男人,跟着这些孩子,用竹篓背着孩子得到的腊肉块。

  童男童女们从寨头踩门到寨尾,踩百家门,得百家肉,盛满了竹篓。这时,踩门得到的糖果由孩子们分享,腊肉块则由身后跟着的大人,背到寨子对面的大山脚下炼油。传说,从前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妖魔鬼怪出来兴风作浪,家乡彝人为了制服妖魔,就用百家腊肉炼油,把油渣让全寨的人吃。兴风作浪的妖魔鬼怪,见人们吃了百家猪肉,就被吓跑了,从此不敢再到寨里作祟,人们过上了欢乐的春节。从此,每年大年初一,家乡彝人就会让童男童女踩门,把百家腊肉用来炼油,炼出的猪油归那两个背竹篓的人家,油渣分给全寨子的人享用。这种用百家肉炼出的油渣,风味独特。家乡人认为,吃了它可以让人四季平安。

  大年初二天刚亮,家家户户的长辈们就会站在青石板铺筑的寨道上,拦住或拉住与当年属相相同的小辈人,比如龙年就拉属龙的人。一般都选择10岁以内的童男童女,悄悄地走上前去拉着就往家里走。童男童女们心里早已明白是去踩门,便十分配合地紧跟着长辈们,心里还默默温习着踩门的习俗和规矩。当他们走到大门口时,先跪下去磕第一个头,然后起身走进院里,来到正堂屋门口磕第二个头,最后走进铺着青松毛的堂屋里,跪在供桌前磕第三个头。每磕一个头,嘴里甜甜地念着“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滚滚进家门”等一些祝福词语。等磕过三次头后,才坐在堂屋里的火塘边烤起火来。此时,主人家就会把事先备好的一块用红线拴好的红糖,挂在踩门人的脖颈上,再递上两个用青松毛绑扎好的糯米粑粑,还有一个小红包。红包里装的钱数必须有个“6”字,意思是“六六大顺”,如26元、36元等,钱的多少根据自家经济条件而定。踩门人得到主人家的这些礼物后,如果时辰还早,就会在道谢后又跑到寨道上去玩乐,等待第二家来拉自己去踩门。一年里踩门的次数越多,就意味着今后会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在同龄的伙伴面前更加荣耀。这天,被踩过门的人家就会敞开大门,欢迎远亲近邻和路过山寨的人来家中做客,热情好客的家乡彝人就会与你一起坐在青松毛上,共饮一碗甜甜蜜蜜的糯米鸡蛋酒,唱起彝家酒歌,把酒话丰年。

  (作者单位:武定县公安消防大队)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2-2-6 17:42

外面噼里啪啦的是元宵的鞭炮声!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2-13 08:10

福州的“两马”同春闹元宵~~


  龙腾虎跃迎盛世,“两马”同春闹元宵。2月5日晚,千年古港马尾花灯璀璨,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海峡两岸的25支民俗踩街队伍载歌载舞。由马尾和马祖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两马同春闹元宵”花灯展及民俗踩街活动,让海峡两岸十万乡亲提前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元宵佳节。进入新世纪以来,“两马”连续携手举办了十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省重要的对台民间交流载体和文化品牌。

  民俗踩街:

  载歌载舞 精彩纷呈

  第十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以“两岸亲情,两马同乐”为主题,共有两岸25支民俗队伍参加,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参与面之广创历届之最。本次民俗踩街表演分为《两马闹春》、《海西春潮》等五个篇章。民俗队伍在江滨大道福州海关大楼前表演,踩街队伍一路途经江滨大道——海关大楼院内表演区——儒江村。

  晚上8点许,鼓乐齐鸣,巨龙腾飞,民俗踩街表演正式拉开序幕。来自海峡两岸的民俗队伍为两岸乡亲展现出一幅幅民俗风情的美丽画卷,让现场观众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舞龙、舞狮、琅岐肩顶戏、十番闽剧、陆地行舟、钱棍舞踩街、高跷、马江春早、扇子舞、马鞭舞踩街、海西秧歌、大鼓凉伞、琴江抬阁、闽南拍胸舞、九鲤鱼灯、畲族风情、绚丽民族风踩街等民俗表演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首先登场的是“连江仁山拉线狮”,它是南派舞狮民俗中的一朵奇葩,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笼轿”里的线狮腾跃飞扑绣球等各种高难、惊险动作,把狮子的各种神态表现得出神入化,堪称一绝。

  而每年的马祖民俗队伍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今年马祖带来的节目是《马祖一家亲》,随着时代的变迁,马祖外籍通婚日益增多,原住居民、新住民造就了马祖的多元文化融合,《马祖一家亲》表现出马祖和谐多元的民俗文化。演员们身穿台湾少数民族及泰国民族服饰,头戴着美丽的花环,舞出不同族群的大融合,以及“两马”间浓浓的血脉亲情。

  花灯展览:

  气势磅礴 美不胜收

  宏大壮观的富春山居图灯组、惟妙惟肖的龙凤呈祥灯组、数百棵光雕树组合而成的塔山……在位于马尾城市中心广场的主灯区,52个大型灯组点亮马尾夜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花灯在璀璨的灯光映衬下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今年“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的主题是“两岸亲情、两马同乐”,分为富春山居图之海峡篇、两岸亲情篇、中华之辉煌篇、回归童年篇、都市之光篇五个篇章,集中反映福建马尾和马祖传统民俗文化、血缘亲情。灯展将持续至农历正月十五(2月6日)。

  今年灯组设计以大型灯组群环绕主展区,构成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场面。其中,最长的灯组群——龙凤呈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拍照,该灯组长达316米,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富春山居图灯组群也是今年两马闹元宵花灯展的一大亮点。花灯组分为高山流水、琼楼玉宇、渔歌唱晚、两岸亲情、日月同辉五个章节。花灯长达200米,用独特的手法展现了两岸文化、民俗风情、交流历史等。此外,花灯现场,马祖灯区还可以看到完整的介绍风土人情的影片。(记者 陈梦婕/文 周明太/图)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2-2-13 16:02     标题: 小感:看似丰富的年俗传统背后是不是隐藏了普通民众最真实的过年感受?

也许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家乡已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充满浓浓年味的家乡,而是夹杂着很多现代气息的年俗生活,打牌、斗地主、打麻将、开车游玩。。。父老乡亲过年已经不再局限自己那个村落空间里面,而且在时间上也不是严格按照传统的顺序进行筹备和庆祝活动,回家过年、走亲戚、回城上班、多是经“科学”安排的结果。。。从形式和内容上而言,除了除夕夜看春晚,做年夜饭和祭祖外,很多传统年俗活动基本上很少有人去经营,因为花精力,大家都只求简便舒适,重视身体感受,而精神上的过年大多数是在走亲访友、邻里闲谈中表露出来的。也就是说,家乡的年节感受除了在外打工的人能回家团聚之外,以前很多固定在春节这一时空之下的许多传统年俗都在逐渐消弭中……

媒体所报道的出来的各地民俗活动很多都是文娱表演性的,是政府组织的,是新闻逻辑生产出来的,其实一个普通民众,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里人,他们过年最真切的身体感受是什么?这些看似多元丰富繁荣的传统年俗是否在今天每个人的身体感受上留下了印记?过年,你究竟“过”了什么?

如果“回家过年”非要和日常生活区别开来,也许我们最多的感受还是年关岁末,我们又叙说了什么?一家人围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都讲述了什么,走亲访友中我们又谈论了什么,口口相传中大家又知道了什么,心理又留下了什么……或许是这一年的酸甜苦辣、生活遭遇,或许是道听途说的故事,或许又是一段笑话,或许还是一次不经意蹦出的流行语。。。
作者: wuting9033    时间: 2012-2-13 16:30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我们也是的,初二才开始正式拜年的,初一一般不出去的,可以去庙里殿里祠堂里烧香。初二回娘家,就是去外婆家过年。假如去年中有人过世,他们家所贴的门对(就是门联、春联)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一连贴三个春节,颜色也是有规定的,不能是红色的,有蓝色、绿色,还有一种颜色忘记了,蓝色绿色也不是那种很鲜艳的。用来插香和蜡烛的器物要用红纸或者红纸剪的元宝图案、寿字图案等等贴起来,家里面的花啊树啊,也要也用红纸贴起来。我们是南方人,不吃饺子的,就是吃团圆饭,除夕一次、元宵一次。我们家在除夕一般都是守岁的,还算是很传统的一家,爸妈都很守老规矩的,但是我的很多以前的同学家里面已经不是那么在乎了,爸妈吃晚饭就出去打麻将了,他们就凑上同学出去玩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