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大先]故事的灵魂永生
[打印本页]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2-1-11 08:47
标题:
[刘大先]故事的灵魂永生
中国民族报 2012年1月6日 □ 刘大先
因为工作调研的关系,我和同事到湖北宜昌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调查都镇湾的土家族故事传承人。对民间文学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少有些了解的人一般都知道,都镇湾是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几乎人人都会讲故事,此地出现了很多“故事夫妻”、“故事父子”,蔚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我们调查的地点在长阳县的十五溪村。车子沿着清江在武落钟离山的崎岖道路上颠簸行进了数个小时,才到达大山深处的这个闭塞村庄。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照在四面环山的偏僻村落上,光影很快被葱郁的树木吸收,雾霭升起,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在汽车无法开进来之前,可以想象此地的居民如果想走出层峦叠嶂,需要花费多少工夫。这里的地理环境也多少说明了为何故事会在此地民众中间盛行——确实这是最方便或者无奈的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刘维芬是长阳县的普通农妇。这几年因为她评上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采访、研究的人多了,她家的房子也新翻盖了,在武汉打工的小女婿给装修的,又大又宽敞。晚上住在她家,聚了一屋子的人,都是来扎堆说故事听故事的老乡亲。
讲故事是前现代时期封闭地区产生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娱乐方式,劳作时纾解疲惫,闲暇时消磨时光,还有传递知识、教化伦理的功用。流传于十五溪村乃至整个都镇湾一带的故事,很多和日常生活、农事经验有关。既是讲故事人又是故事学研究者的萧国松老先生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那些带着乡间泥土气息的故事,传递着经验和教训,表述着劝诫和讽喻,给人以启迪和教化,大多来自亲友之间的口耳相传。另一部分是笑话和取乐用的,还有一部分像刘泽刚这样受过私塾教育的人讲述的故事,则文采飞扬,充满了德性风化色彩。
不过村里的年轻人如今已经很少有聚在一起听讲故事的情形了,他们大多走出大山,在广东或者上海打工,只有这些年近古稀的老人们还在传述着先人的故事,编说着自己的演义。这是故事从工业化时代以来就开始的缓慢衰老过程,像这些老人一样,它们年近古稀,即将成为遗产。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曾分析:“长篇小说在现代初期的兴起是讲故事走向衰微的先兆……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人的经验。小说家则闭门独处,小说诞生于离群索居的个人。”这是伴随现代社会转型的现代个体兴起的表象。不过,正如“故事”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它的传播形式变化了,表达方式变化了,而内在的精气神也许并没有衰微。就像是落在大地上的麦子不会死去,因为它会结出许多籽来。
故事的灵魂是它涵括的乡民对于世界的独特的认知和见解,素朴的道德和伦理,简单而又纯粹的美学范式。这种民间的智慧和精神历经千载,遭受种种变迁,终究气息尚存,尽管有时候细微到几乎不可闻,就像如今它们深藏在大山深处,似乎将要作为故去的旧物而受到“保护”。但是,外在形体的衰朽并不意味着故事本身内在的消亡,它的灵魂会徘徊不去,转化投胎在新的传播媒介中焕发新生,存活在我们已经看到的小说、戏剧,乃至方兴未艾的新媒体艺术之中。因为这些故事所承载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侧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