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主题活动] 2012年中国民俗学网主题活动——旧问题与新开始之继续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倩    时间: 2012-1-4 21:22     标题: 2012年中国民俗学网主题活动——旧问题与新开始之继续讨论

这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也将会是新的超越。
民俗学在当下的建设形势是越来越喜人,民俗学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民俗学者的声音也开始为普罗大众及政府所重视,但民俗学如何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众学科当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却是众多民俗学者一直在追问、一直为之解决的问题,假施爱东老师在《倡立一门新学科》中的总结(p352-357)就是:
民俗学的学科定位应该坚持“民间文学或者说民间文化传承现象的研究在民俗学这一学科的中心地位不能动摇,对各种民俗事像的研究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应“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内,或者不同方法论指导下的实实在在的研究成绩,并由此带动的不同学术流派的出现和勃兴。”
“民俗学专题专题研究如何有效地展开其调查?这是民俗学界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大难题。”以及“民俗学工作者如何从历史发展中国汲取经验教训,以变通的姿态面对新的形势,更新学术理念,调整学术方式,从纷乱众多的信息和有效的实际调查中挖掘无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深层内涵,在多学科的交会与融合中凸显自身学科特色,是民俗学必然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为年轻学子的我们,有必要就如何在非遗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如何就民俗的“传承机制”以及“民俗学为什么要做田野?要做什么样的田野?”,以及“中国民俗学才能在材料、阐释与学术的社会实践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以及讨论,我们才能够明白民俗研究之路会在何方!借由施爱东老师在《倡立一门新学科》一书中的余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生成背景与当下困境”以及《民俗研究》2011年第二、四期的一些文章为引子,继续我们的讨论(讨论方式可以是论文,也可是个人感想等方式),相信,这样的讨论势必影响你我,而这仅仅会是一个新开始。


(特此感谢钟俊红学长对本次主题讨论的提出。)
     

[attach]20762[/attach]

[attach]20763[/attach]

[attach]20764[/attach]

[attach]20765[/attach]

[attach]20766[/attach]
作者: 李倩    时间: 2012-1-4 21:28

有关《民俗研究》第四期学术前沿的文章正在和老师联系,敬请谅解哦亲~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2-1-4 21:39

  赵世瑜老师提出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是传承,我是从他给叶涛老师的博士论文写的序里读到的,然后是在民俗学论坛中赵老师和萧放老师的讨论中再次读到民俗学研究要注意传承的研究,而在《民俗研究》2011第二期中应该是赵老师系统的说出的他对民俗学研究的看法,以上看法仅限于我有限的阅读而言,不可否认的就是,赵老师是从他站在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民俗学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角度是值得我们这些后来的民俗学子好好学习的。
     无独有偶的就是,历史学者郑振满老师也写过一篇文章叫《从民俗研究历史》,他在这篇文章中说的虽然是从民俗的角度来讨论历史人类学的问题,但他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历史学者通过民俗看到地方社会的时候,不也给我们研究民俗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了吗,同时,也表明跨学科的交叉应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回到赵世瑜老师的传承上来,尤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当下民俗学界中民间文学研究中传承依然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学术生长点。就我有限的阅读而言,陈泳超老师的那篇《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应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学子好好品读的论文。

作者: 李倩    时间: 2012-1-4 21:49

陈泳超老师的这篇论文已经添加上
作者: 李倩    时间: 2012-1-5 00:23

《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写得太好了,感觉在读小说,又像在看电影,无论是情节的展示还是议论的发表以及最后的反思、质疑,都非常精彩、恰当。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好文章,night~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2-1-5 09:24

做一小补充,赵世瑜老师在《追求不断创新之路》的访谈中也谈到了民俗学与历史学之传承的差异,具体容易见附件。
[attach]20768[/attach]
作者: 李倩    时间: 2012-1-6 13:08

《民俗研究》第四期学术前沿系列文章到喽,欢迎各位同仁阅读、讨论。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2-1-6 23:12

2011《民俗研究》第四期学术前沿系列文章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来思考民俗学安身立命之所在,并集中展示了众学者的一些相关思考,从这些思考出发,依然需要一个个坚实的个案研究来回应并延续相关思考,期待着旧问题与新开始之继续讨论。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1-14 09:32

感谢李倩的收集整理,这类讨论很有必要,追问民俗学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 李晓婧    时间: 2012-1-14 16:07

谢谢师弟师妹们把这些论文集中在一起,仔细读罢文章,思想的深浅、水平的高低,自然就十分明了。
陈泳超老师的文章十分耐读,在师大也曾经听他讲过,施爱东老师当时给予高度评价。不过,对于“动力学机制”的提法,好像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讲清楚的,陈老师从细微处入手,想从高深处结果,从这篇文章看来,效果不是太好。期待着读到陈老师更多论述动力学机制的论文。
《民俗研究》的文章,赵世瑜老师对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见解深刻、令人信服。不过,其中有几位老师好像不太了解民俗学的情况,看过他们的文章,所说的观点,大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2-1-15 11:17

感谢民俗研究 感谢精彩文章 所触及到的问题 以及包含的诗意启发 远不止民俗学之内 小子先细读文章
往下的讨论 咱们切入具体问题吧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2-1-15 21:31

实证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民俗学的人文精神,是否在失落?
小子看来,人文精神之失落,实际是大环境的恶劣。譬如师生关系隔膜日益加深,大学教师之人格魅力的确不如以往。民俗学因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田野调查,师生关系接近于传统的私塾,因此得以偏安。
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其实远不止是学科内部重心之位移,更重要的是民俗学性格的坚守。假如说文化的要点在人群关系,那么首先要思考及推进的便是教学方式与师生关系的健康。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2-1-15 22:35

灵性的启发,人文的涵养,是民俗学人文精神的魅力。走出事象的本位研究,走向人本研究。从遗产和风俗走进民俗中的人,从民俗群体走近个体,走近人心。这种人文精神值得尊敬。可能以前太侧重事象研究,之后是群体研究。那小子请问,群体中的个人,个体心理的节奏与变迁呢?民俗变迁中的个体心理,难道不是民俗关心的内容吗?小子见到太多的事象,也有很多村落社群个案,但将焦点完整的对准个人的还是太少。我们或许抓住了村庄的特点,却无法彻底了解一个村民的内心。我以为这是欠缺。这个课题不能简单的交给文学艺术学别的学科去做。民俗学需要关心个人 民俗学需要关心人心 民俗学特别需要关心变迁中紊乱的青年的心
研究民俗变迁中的个人及其人心,小子以为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作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2-9-30 11:43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赞同这个观点。但是如何看待这项工作与实验民族志、村民日记等人类学民族学实践的关系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