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尊重习俗,法庭判《非诚勿扰》悔婚女嘉宾返还男嘉宾购车款
[打印本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2-17 10:39
标题:
尊重习俗,法庭判《非诚勿扰》悔婚女嘉宾返还男嘉宾购车款
《非诚勿扰》悔婚女嘉宾被判返还购车款
2011-12-17 03:43:51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有443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34)
核心提示:12月16日上午,朝阳法院就《非诚勿扰》男嘉宾鄂皆豪起诉女嘉宾孙雅莉“悔婚”、追讨宝马车一案进行宣判。法院认为宝马车具有彩礼性质,因车已登记在孙雅莉名下且已使用,判处孙雅莉返还鄂皆豪28万元,相当于购车款的94%。
本报讯 《非诚勿扰》男嘉宾鄂皆豪起诉女嘉宾孙雅莉“悔婚”,追讨之前赠送给她的宝马车(本报曾连续报道)一事有了新进展。
昨日上午,朝阳法院一审宣判认为宝马车具有彩礼性质,因车已登记在孙雅莉名下且已使用,判处孙雅莉返还鄂皆豪28万元,相当于购车款的94%。
孙雅莉代理人对此不认可,将与孙雅莉商量后再决定是否上诉。
女嘉宾“悔婚”被讨要车款
据原告鄂皆豪诉称,去年9月,原被告参加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录制时相识,10月确立男女朋友关系。原告以结婚为目的,给被告孙雅莉购买了一辆宝马318轿车,登记在孙雅莉名下。孙雅莉在交往中发现,鄂皆豪的家境远没有他说得那么好,便不同意结婚。于是,鄂皆豪要求孙雅莉返还宝马轿车车款29.69万余元。
今年5月,鄂皆豪向朝阳法院起诉后,孙雅莉发微博称遭“陷害”,其经纪人称双方根本不是男女朋友,双方更没有谈婚论嫁。此案开庭时,孙雅莉代理人首次承认两人曾谈恋爱,涉案的宝马车也是鄂皆豪出资购买,但否认孙雅莉见过鄂皆豪的家长以及双方存在婚约。
其代理人称,原告在与孙雅莉交往中,同时与其他女孩交往,孙雅莉发现后才拒绝继续交往的。
被告代理人对判决持异议
朝阳法院认为,宝马车具有彩礼性质,孙雅莉应大部分返还具有彩礼性质的宝马车,现因车已登记在孙雅莉名下,法院从车辆价值及使用时间等酌情判处孙雅莉返还鄂皆豪28万元,相当于购车款的94%。孙雅莉代理人对此判决有异议,称将与孙雅莉商量后再决定是否上诉。
■ 追访
宝马“定性”参照习俗等因素
朝阳法院法官介绍,江苏卫视所举办的《非诚勿扰》节目,本身系为男女双方寻求合适的结婚对象而举办的电视栏目,节目的参加者一般都抱着成就姻缘的心态。
鄂皆豪与孙雅莉在参加此节目期间相识,并很快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结合本案案情,可确定双方在确立恋爱关系后很快表露出缔结婚姻的意愿。
在此基础上,鄂皆豪出资买的近30万元的车应属贵重物品,与恋爱期间男女为促进情感、表达心意而赠送的一般性
礼物
是有区别的,结合中国传统的习俗、现代社会的人情因素以及宝马车的价值等综合分析,此宝马车具有彩礼性质。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2-17 10:41
尊重习俗,拒绝投机。
个人认为,这个判决和过去的判决史很不一样,
在中国法制史上应该是有一定意义的。
作者:
木鱼
时间:
2011-12-17 10:59
应该还嘛!况且还是女方悔婚。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1-12-18 16:52
真搞笑,拿了那么贵重的东西,还想不还?!!!“孙雅莉在交往中发现,鄂皆豪的家境远没有他说得那么好,便不同意结婚”又一个嫌贫爱富的女性。。。。。。。。。嗨。。。。。。。。。。。。早晚都栽在钱上面
作者:
劉芊玥
时间:
2011-12-21 00:03
1.這車不是訂婚的押金,作為禮物,和普通的男銀送女銀的禮物具有相同的性質,還不還在女銀自己意願,法律應該木有干涉的權利吧?木錢還顯擺啥?男銀在認識女銀后,爲了討女銀喜歡,送給了女銀一條漂亮地手絹以表愛慕,後來,女銀和男銀要分手,男銀桑心了,哭哭啼啼找女銀,倫家是以結婚為目的送你手絹的,你要不還倫家手絹,倫家要去衙門告你!“原告以结婚为目的,给被告孙雅莉购买了一辆宝马318轿车,登记在孙雅莉名下。”這麼主觀性的詞彙竟然能成為法律判定的證據,這才是真正的搞笑呢~
2.樓上過於武斷了。乃去看看這女銀的背景經歷,算是一個小富婆了。。
3.我深刻趕腳現在男銀急需“男權”保護呀,強烈建議偶棉天朝成立神馬夫男權利保障法案之類的東東,要不然以後這些男銀再受到“傷害”可如何是好哇?
4.民俗學就業多了一個新方向吖,各大磚家終於不用天天屁顛屁顛跑去抱非遺的大腿了。實乃喜事。嗯,就這樣。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12-22 18:52
哈哈。
有钱就自己买。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1-12-23 08:59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其实重点在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法制 要抵制投机主义
鼓励独立 鼓励塌实的获得财富 甚至是爱情婚姻
目前的一个严重趋势就是 投机泛滥 欺骗成风
法制和文化首先得有人文的底线,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