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文化多样性与教育:6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打印本页]

作者: anping    时间: 2009-1-10 18:45     标题: 文化多样性与教育:6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化多样性与教育:6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塞西尔•迪韦勒(Cécile Duvell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信使》 2008年第10期



[attach]845[/attach]
巴西瓦雅皮人保存下来的几何图形表达(kusiwa)传统,已被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杰作”。
© Cominique Tilkin Gallois


1948年,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强调了文化在教育和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008年,法国人类学家塞西尔•迪韦勒评价说:这种观念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思想,但尚未转化为现实。



1948年,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教科文组织信使》的早期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世界里的文化传承》的文章。我怀着百感交集的心情读了这篇文章。

一方面,我感到惴惴不安,因为鲁思•本尼迪克特的思想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但60年过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方面似乎仅取得了些微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也感到激动,由于她思想的正确性,以及长久以来教科文组织始终未曾偏离其最初目标。

──鲁思•本尼迪克特关于“文明世界里的文化传承”的最后演讲。 《教科文组织信使》,1948年,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评论不言而喻:文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有社会中人们为自己创造并且逐代传递的不同文化模式在每一个社会内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必须重新教授给每一代人,”她在文中写到。接着她补充道:“文化差异”(几十年之后,这个词被‘文化多样性’取代)“能促进国际合作”,并且不应因“世界的纷杂”遭到谴责,今天甚至还有人在推广这一点。

她得出结论,“如果我们要接受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不同观念和社会方式,对于我们当中从事儿童教育的人而言,其任务就远远超出了课程修订的范围。我们需要洞察力和宽容,这将有助于我们感受不同国家为建立我们所期望生存的世界而贡献的不同力量。”

六十年后,我们是否成功地确保了既尊重文化多样性又是可持续发展杠杆—这个杠杆是人们自己设计并推广的—的全民素质教育?


教育:文化传承的媒介



[attach]846[/attach]

文化通过教育而得以世代传承。
© 教科文组织/O.Pasquiers


今天,素质教育首先得满足当地的学习需要这种认识已被广泛接受。专家们也一致认为,当以母语习得时,识字能力的获得会非常成功。

但是,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前殖民地国家),正规的教育体制仍然难以成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文化传承媒介。同样,虽然考虑到了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但因为没有考虑到文化因素,当然也就产生了许多“发展挫折”。

尽管某些诽谤者可能会否认,但“兼顾了文化”的教育仍然具有所有教育方式所固有的批判潜力和解放潜力,这一点根本没有改变。正如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说—她说得多么好—文化的代代传承促使其持续演变和再创造。“不管几个世纪以来法国看起来多么法国,荷兰看起来多么荷兰,随着每一个新生代的出现,法国人和荷兰人就会变得完全不同。一代人故去,而另一代人又诞生﹝…﹞,其选择各种情感,并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从而使其成为自己的集体与国家的成员。”

2006年1月,在召开非洲联盟第六届首脑会议期间,非洲各国元首在喀土穆会晤,得出了大抵相同的结论。他们认为,“文化价值和遗产应在所有的层面为教育提供基础,”他们认可了“非洲语言作为教育媒介和文化工具所具有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文化与教育之间不容置疑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最后,他们敦促各国政府“特别是要通过重建非洲的教育体制来设立论坛,以举行定期协商,使文化与教育得以相互交融。”如果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最终安息的地方能够听到,这应当不亚于美妙的音乐……。


文化:源泉与目的地



[attach]847[/attach]

索索巴拉文化区(几内亚),已被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杰作”。
© 教科文组织/Philippe Bordas


2001年,教科文组织首次承认文化多样性为“人类的共同遗产”


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鲁思•本尼迪克特而言,这也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因为它在认可文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并且点燃起许多希望。该《公约》远非旨在使濒临毁灭的文化遗产作为珍藏品得以重生,它使人们能够通过永久性的改造,设立表达价值和意义的一项遗产,以此赋予一种认同感和连续感。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要素确实濒临危险。它们通常被比作不必要或过时的传统,比作国家发展之外的东西,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青年对此也毫无兴趣,其兴趣理所当然地转至了国外,转至了世界。显而易见,现行的教育体制必须为年轻一代的这种态度承担部分责任。

2003年《公约》不仅为教育体制在国家层面上向文化多样性开放提供了机会,而且也为发现和欣赏整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财富打开了机会之门。《公约》坚持认为,“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建立更多的认识,”作为紧密联系人类、交流和获取更多认识的一个因素。换而言之,它将有助于平息文明冲突这陈旧但却顽固的论调。

公约请各国(尤其是通过教育)提高年轻人对其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它似乎又还原了事物的本意。它提醒我们,文化既是一切发展进程的源泉也是其目的地,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佳媒介。这种提示非常及时,我们希望并将确保,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文化多样性不是记忆中的记录,而仍是充满意义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现实。



塞西尔•迪韦勒(Cécile Duvelle),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科主任



***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种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1条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